海南长臂猿家族又添新崽 种群总数达到25只
资料图片:2004年12月24日,一只雌性海南长臂猿怀抱刚刚出生一个月左右的幼仔在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热带雨林中。新华社发
资料图片:栖息在海南霸王岭保护区中的海南长臂猿群体(摄于2004年12月)。新华社发
资料图片:栖息在海南霸王岭保护区中的雄性海南长臂猿(摄于2003年10月)。新华社发
新华网海南频道3月14日电(记者姜恩宇)记者今天从海南省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栖息在这个保护区的国家一级保护物种海南长臂猿喜添一只幼崽,使这一珍稀灵长类动物的种群总数达到了25只。
今天上午,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曾新元告诉记者,该保护区监测队员在巡护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栖息在保护区东部热带雨林中的一群海南长臂猿中,有一只母猿怀抱一只幼猿。保护区监测人员根据幼猿的大小判断,这只幼猿大约在今年2月底出生,目前生长状况正常。由于这里山高林密、观察难度非常大,日常的观测只是能听到海南长臂猿的鸣叫声,今天才确认一只母猿又生了小宝宝,巡护队员并拍摄到了母猿怀抱幼猿的照片。
海南长臂猿是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中国境内数种长臂猿中最独特和珍贵的一种。它们仅生存在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保护区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中,是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的重要对象。成年海南长臂猿身高110厘米左右,体重7至8公斤,其一大特点是双臂展开长于身高。成年雌猿毛色为金黄色,成年雄猿为黑色。海南长臂猿一般7年至8年性成熟开始繁殖,每两年左右繁殖一次,每胎只生一只幼崽。
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惟一保护海南长臂猿及其生活环境的自然保护区。二十世纪80年代初由广东省最初设立,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海南岛西部昌江县和白沙县交界处,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区内原始热带雨林茂密,为海南长臂猿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