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正文

长江大旱使白鳍豚等水生野生生物面临生存危机

Eedu.org.cn 作者:于文静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1

  5月20日,天鹅洲国家级长江豚类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和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在监测江豚的生活状况。

  长江干旱,洞庭湖、鄱阳湖、洪湖喊渴,长江三峡紧急放水……近期,降临在长江流域沿线的干旱使湖泊水量减少、水位偏低,白鳍豚、江豚等水生野生生物面临生存危机。

  这是记者从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31日在北京召开的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和救护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副会长胡维勇介绍,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是生物多样性最典型的生态河流。长江流域共有淡水鱼类378种,包括特有鱼类142种,拥有白鳍豚、中华鲟、白鲟、江豚、大鲵、胭脂鱼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4种,其中白鳍豚、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为长江特有。长江流域是我国众多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繁衍场所,其中生活的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占全国淡水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物种总量的二分之一。

  胡维勇说,3月以来的连续干旱,使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再次萎缩,引发了本来就脆弱的水域生态危机,水域生物链遭到破坏,部分物种面临生存威胁。尤其是水生哺乳动物所面临的威胁更加严重,抓紧拯救江豚、白鳍豚的任务迫在眉睫。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专家认为,春末夏初是多种鱼类繁殖季节,长江流域大旱无论对江河产卵的四大家鱼或是对湖泊繁殖的鲤、鲫等鱼类,都有严重影响。江河湖泊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对长江江豚等珍稀动物的不利影响尤其严重。要呼吁全社会来关心长江水生生物的命运,不要伤害受困的水生动物,对于一些违法的电捕鱼和密眼网具,要坚决取缔,对挖沙船作业要严格控制。

  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是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唯一社会团体机构,在旱情到来的非常时期,呼吁水生动物救助网络单位立即行动起来,配合渔政部门开展现场救助、异地保护等;当地群众如果遇到受威胁的水生动物,应保护现场并拨打电话通知渔政部门和水族馆等单位,配合采取合理措施。

  此外,为使公众积极参与水生动物保护,分会现主办“长江流域大旱 水生生物危机——我们在行动”征稿活动,向社会征集图片、录像和文章,在今年9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期间,将把优秀作品在全国各水族馆进行专题巡回展出。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