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在片中献声担任旁白,她坦言自己一开始就被这个故事吸引了。本报记者邓佳 摄
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自8月12日上映以来,便以盛夏清流的方式,成为暑期档家庭合家欢电影的首选。这部影片由“迪士尼自然”品质保障,5组摄影师连续18个月野外作战,耗时3年拍摄完成。导演更是12年前凭环保题材电影《可可西里》震惊四座的陆川,一时间,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
国内很多观众可能对自然电影并不熟悉。“迪士尼自然”总部位于法国,是迪士尼公司旗下专门制作高品质自然电影纪录片的团队,它和欧洲电影产业合作紧密,很多工作人员来自BBC,经验十分丰富。“迪士尼自然”打头阵的作品是2009年推出的展现全球名胜景观的《我们的地球》,雅克·贝汉的《海洋》也由其出品。
按理说,这样一个有着专业拍摄经验和良好口碑的制作团队,在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本不应该受到质疑。然而,《我们诞生在中国》上映后,还是引发了观众大量讨论。很多观众认为,这部电影半纪录片半故事片,表达不伦不类,再加上拟人化的解说脚本,演员周迅在演绎时众多拟声词的加入,一时难以接受。
其实,最终的原因可能是缘于国内受众对《我们诞生在中国》这部影片类型不熟悉。它属于自然电影,在美国,这是介于纪录片和故事片中间的一种电影类型。在不改变动物基本生活轨迹的基础上,采用全景实拍,等到积累到一定数量的素材后,利用后期交叉剪辑方法,讲述一个属于人类自己的情感故事。与纪录片所不同,自然电影在后期制作的时候,会用很多电影手段去塑造和讲述故事,并不完全按照科学和现实的依据来做。
早年的自然电影都会登上大银幕,但因为发行成本的缘故,这种影片类型渐渐转向电视的播出平台。BBC和Discovery探索频道,都在这方面有雄厚的积累,制作过大量高水准的自然电影,在全世界都很受欢迎。我们熟悉的赵忠祥老师解说的《动物世界》,其实也算自然电影,只是它不在影院上映罢了。
陆川说,影片制作过程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迪士尼方面没有一次因为资金找过他,没有跟他探讨过市场或发行,每次交流都是对内容的把控。制片方会根据陆川的要求,尽全力找到最合适的人加入团队。在这种强大机制的保障下,李安的御用调色师加入团队,《疯狂动物城》的录音师也加入进来。陆川共剪辑了10个电影版本,迪士尼影业为此召开了10次审片会,参与审片的不乏奥斯卡获奖得主。每次审片会开完,陆川都会收到详细的审片意见,为下一步制作提供意见或参考。
迪士尼这样打造出来的自然电影票房自然不俗。《我们诞生在中国》雪豹组现场制片惠营做过一个统计,“迪士尼自然”出品的前6部作品票房超过3亿美元。陆川表示,《我们诞生在中国》将于明年4月在美国放映,点燃美国暑期档前哨,届时将有3000块银幕在全美进行大规模放映,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影片的票房。
真心期待《我们诞生在中国》能取得口碑和票房的双成功,更广范围地普及自然电影,也期待中国早日出品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自然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