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荒漠化与沙尘暴
  • 2008/6/17防治荒漠化:人类共同的责任
  • 荒漠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重挑战。目前全球30%的土地、10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受荒漠化危害,荒漠化土地达36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以每年5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荒漠化 人类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  荒漠化导致的土地退化,使大量[阅读全文]
  • 来源:绿色中国杂志作者:虎三点击:854
  • 2008/6/17联合国粮农组织:防治荒漠化中国做了极大努力
  •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维多利亚·塞奇托莱科女士日前表示,在保护环境和防治荒漠化方面,中国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中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粮农组织真诚地希望通过南南合作,与中国政府一起将中国的经验传播到其他面临土地退化和荒漠[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武卫政点击:221
  • 2008/4/18最新研究证明:气候变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主因
  • 一项最新研究认为,尽管人类活动对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化、荒漠化过程有明显影响,但人类的直接活动并不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化、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沙漠化过程主要受风沙环境演变的制约,气候变化应该是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主因。&nbs[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时报作者:王进东点击:336
  • 2008/4/12沙尘暴天气防御指南
  • 1.引言   沙尘暴是破坏力很强的气象灾害, 沙尘暴天气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其所造成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危害,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报告,半个世纪以来,亚洲沙尘暴的强度增加了近5倍,是全球自然灾害[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沙尘暴网作者:徐启运点击:1189
  • 2008/3/20沙尘暴与植树造林 “黄绿”交响曲
  • 3月12日,伴随着从亚洲内陆东移过来的冷空气,内蒙古地区的沙尘暴给北京吹来了细沙黄尘。虽然扬尘强度不大,但却预告着京城今年的扬沙飞尘的天气已经来临。据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春季北京的沙尘天气将达到8至11天,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提到沙尘暴,现[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李劲峰点击:421
  • 2008/3/10固沙新技术为荒漠化治理提供新途径
  •     一项新型的固沙植生技术日前通过专家论证,这项技术为占全球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荒漠化土地带来了“绿色希望”。    3月6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柴[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吕雪莉点击:324
  • 2007/8/23我国北方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
  • 提要 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成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以风沙活动[阅读全文]
  • 来源:网络作者:佚名点击:1977
  • 2007/7/10戈壁深处的“生态警示录”[图]
  •      额济纳绿洲上刮起的遮天蔽日的沙尘暴(6月24日摄)。额济纳绿洲位于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戈壁深处,这里年降水量只有4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过去这片绿洲有75万亩胡杨林和200多万亩[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李欣点击:860
  • 2007/6/30谁说沙尘都为害:挽救了亚马孙地区的撒哈拉沙尘
  • 在一般人眼里,漂浮在空气中的沙尘除了给人带来烦恼外实在没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然而,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正是这些漂浮在空气中看似不起眼的沙尘,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影响,可以说从气候到海洋食物链都与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早[阅读全文]
  •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郑晓春点击:447
  • 2007/6/18世界防治荒漠化日我国沙化治理喜忧参半
  • 喜 极旱荒漠保护区生态改善  据新华社兰州6月17日电(记者朱国亮)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发生可喜变化,生态恢复工程逐渐展开,植被覆盖度逐年提高。  记者日前从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了解到,通过实施退牧还草等生态恢复工程[阅读全文]
  • 来源:黑龙江日报作者:朱国亮点击:638
  • 2007/6/17努力实现从“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转变
  •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题:努力实现从“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转变——访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  新华社记者董峻  6月17日是第1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记者就我国防沙治沙有关问题专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组长贾治邦。[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董峻点击:490
  • 2007/6/17数据表明全球每年荒漠化经济损失四百二十亿美元
  • 中新社上海六月十七日电 今天是第十三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来自联合国公布的数据表明,全世界现有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三分之一陆地面积受到不同程度荒漠化的危害,每年直接经济损失四百二十三亿美元。这是笔者从在沪举行的二00[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佚名点击:589
  • 2007/6/15治理荒漠化,以色列有办法
  • 本报专访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理事长安成信 甘肃民勤的农民正在植树  6月17日是全球荒漠化日,记者了解到,目前荒漠化涉及了110多个国家,已经占到陆地总面积的1/5。中国是荒漠化最严重、涉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近日,《世界新闻报》记者专访了[阅读全文]
  •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作者:记者 李静点击:890
  • 2007/6/13沙尘暴是个循环系统 地表尘土是主源
  •    沙尘暴像水一样,是一个循环系统。正在内蒙古大学举行的现代生态学讲座暨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德国科隆大学地球物理与气象系的博士邵亚平提出了上述观点后,得到了十几位专家教授的认可。   现代生态学讲座和研讨会迄今已举办四期,每期都吸[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张云龙 王亚光点击:534
  • 2007/6/13动员社会力量加强荒漠化治理
  • 荒漠化和干旱是全球范围问题,需要国际社会联合行动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一种作用或数种作用结合导致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杂志作者:安成信 张世君点击:542
  • 2007/6/7让沙漠保持原貌也是环保
  • 在对沙漠的治理上,有的地方“一步一个脚印”,从恢复生态入手,种不起眼的沙生植物,步子似乎迈得不大,但能持之以恒。有的地方则大片种植速生林,有人甚至提出若干年后“把沙地变成绿洲”的口号,其结果虽然暂时绿了一片,但由于树种单一,对生态非但没有保[阅读全文]
  • 来源:工人日报天讯在线作者:周宏点击:886
  • 2007/6/5让“治沙”与“治穷”相结合 促进沙区经济发展
  •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记者就荒漠化和沙化问题向有关方面了解到,近5年间,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641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现在年均减少1283平方公里,沙[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郑北鹰点击:506
  • 2007/5/29沙区治理路在何方?
  • 牟景君 本报记者 贾红路  我省治沙造林每亩直接成本约260元,而国家对治沙造林每亩平均投入资金不足百元,在治沙造林方面我省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投入机制。为完成每年的三北工程任务,一些地方和群众已经出现了负债造林的现象  黑龙江,素以黑土地和[阅读全文]
  • 来源:黑龙江日报作者:牟景君 贾红路点击:533
  • 2007/5/17美科学家乘飞机跟踪污染物 目睹沙尘暴跨太平洋
  • 美科学家乘飞机跟踪污染物,目睹沙尘暴跨越太平洋  “蒙古浮尘可能影响到美国气候”  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  美国一名空气传播学家15日说,来自亚洲的沙尘和城市空气污染物能飘洋过海到达北美,进而可能会对美国的气候造成影响。  今年4月,美国[阅读全文]
  •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作者:佚名点击:562
  • 2007/5/17科学家称亚洲中部沙尘暴可能影响北美气候变化
  • 中新网5月16日电 综合媒体报道,科学家15日表示亚洲中部地区的沙尘暴正大举横越太平洋盘旋抵达北美地区,并与飓风等自然灾害互相作用,并可能引发气候变化。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科学家斯蒂奇在太平洋上方4万英尺高空从事沙尘研究工[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佚名点击:439
173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没有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