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视点
  • 2004/7/8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理性狂妄”
  • 怒江建坝之争轰轰烈烈一阵后,暂时平静下来。当反对者为工程搁置庆幸时,一些水电专家却颇不以为然,公开对媒体讲:“原来怎么进行,现在还怎么进行。”在他们看来,大坝工程上马建设是不可逆转的。  联想去年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有关方面不得不宣布暂停岷[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张序点击:454
  • 2004/7/8人水和谐:长江治理开发的新理念
  • 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灾害”,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主题是“人水和谐”。摆在治江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水关系,开辟治江事业的新境界。而在这方面,“人水和谐”无[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佚名点击:698
  • 2004/7/6探求人水和谐新空间
  •  洪水蓄泄需要空间,淮河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要求人们必须科学规划管理行蓄洪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特点,决定了淮河流域多洪涝的特性,与洪水打交道是治淮人长期的任务。“淮河多灾的特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淮河专家如是说。淮[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水利报作者:杜红志点击:657
  • 2004/7/6河流的健康生命与社会的健康心理
  • 河流具有健康的生命的标志,就是这条河流有着持续流淌的清洁的水量,在全流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中有明显的作用和巨大的贡献。社会的健康心理,是指全社会绝大多数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时,能够非常自觉地坚持和谐相处的原则,即不谋求以[阅读全文]
  • 来源:黄河网·黄河报作者:彭立新 陈全会点击:659
  • 2004/7/2动物保护者的言论摘选
  •     杀害牛的人就是杀害人类的人。——《以塞亚书·圣经》  终有一天世上看待对动物的研究就象现在看待对人类的研究一样。——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著名画家)  人类是唯一在并未饥饿时进行杀戮的捕猎者。——斯[阅读全文]
  •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1180
  • 2004/7/2善待、保护野生动物
  • 野味真能“大补”?   在《本草纲目》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花面狸专上树木食百果,冬月极肥,肉甘平补中意气,去游风,是桌上珍品……”。有一点中文常识的人,看到记载中的诸如“冬月极肥”这样的奢美之词,都会对花面狸心驰神往,与贾宝玉迷恋潇湘馆中的[阅读全文]
  • 来源:东方网上家园作者:佚名点击:1554
  • 2004/7/2动物保护——杂谈
  •     时下人们都知道爱护动物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是如何才是真正对动物的爱护值得我们三思,有很多人将动物当成了玩具,于是少数人为了牟利就想出各种歪招来。目前沙皮狗越来越受到喜欢宠物的人的欢迎,其价格相对较高。一[阅读全文]
  • 来源:东方网上家园作者:佚名点击:2030
  • 2004/7/2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动物
  •     十年前就回答过这个问题,我写过一篇《为什么我们要热爱野生动物?》登载在科技日报上,很多报刊和书都转载过这篇文章。没想到十年以后我们在认识上还有这么大的分歧。这个分歧,不是说要不要保护动物,而是为什么要保[阅读全文]
  • 来源:东方网上家园作者:佚名点击:8929
  • 2004/7/2环保概念的逻辑起点与公众意识
  •     最近几年,随着环境问题以大洪水、沙尘暴等灾害形式逼近大众生活,公众对环保的注意力与日俱增,各种主题的环保活动也不失时机地掀起了高潮:不仅有针对中小学生的手拉手共建地球村、清洁地球妈妈等活动,还[阅读全文]
  • 来源:绿叶杂志作者:苏杨点击:1026
  • 2004/7/1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就是无车的城市
  •      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生态平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减少汽车,这样做能减少资源、能源和财力的浪费,人们可以在城市生活中更加健康和快乐。如果你到了挪威首都奥斯陆,恐怕[阅读全文]
  •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华凌 廖晓义点击:666
  • 2004/7/1愚公移山回头看(环境漫笔)
  • 我这年纪的人,儿时便能对毛主席《愚公移山》这样金光闪闪的著作倒背如流,对“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这些向自然开战的大气磅礴的歌儿也耳熟能详。那时,很为我的家乡———江苏省盐城———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而倍觉庆幸和骄傲。  一个拥有1.5万平方公[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施建石点击:776
  • 2004/7/1环境教育:童心唤绿色
  • 孩子的眼眸最清澈也最敏锐,孩子的内心最纯净也最敏感。一旦他们懂得了“环保”,就会用发自内心的爱去保护一棵小草、一片绿叶、一只小鸟;就会自觉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甚至毫不客气地唤醒大人久违的自觉……  让我们去一所普通学校,看看北京鸦儿[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珩点击:1074
  • 2004/6/28我爱这土地
  • 我思想,故我是一只鸟——题记    我孤独地在这片土地上空盘旋,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的土地   这无[阅读全文]
  • 来源:绿色时空作者:anny推荐点击:1383
  • 2004/6/28让绿色永存——从科学发展观看生态建设和环保
  • 让高山常青,让碧水长流,让天空湛蓝,让人民生活在绿色的家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  生态危机:21世纪中国发展的严重障碍  新中国成立 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社作者:董峻、姚润丰点击:1200
  • 2004/6/28废物利用:循环经济重要一环
  •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囿于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传统模式,还没有形成从资源到产品到再生资源这样的循环经济。我国每年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的废[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网作者:刘鑫焱 富子梅点击:797
  • 2004/6/28绿树与金钱,能否二者得兼?
  • “搞了一辈子治沙,我没见过治沙发财的。”王北,宁夏农林科学院原研究员,从事了40多年治沙研究的专家,如此直率放言。   更明确地说,治沙是发不了财的。至少现在。   王北对媒体一度热衷的“治沙致富”新闻持保留态度。他说,这两年出现的“治沙热[阅读全文]
  • 来源:南方周末作者:佚名点击:497
  • 2004/6/24张翼飞:环保没有终点
  • 张翼飞,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淡水与海洋项目的宣传官,湿地使者行动的联络人、培训师。由一个关注环保的新闻人转行成为一名职业环保工作者,他对自己的选择至今无悔。  从杭州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张翼飞考入了新华社湖南分社。很快,他对环境新闻产生了[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佚名点击:677
  • 2004/6/24今天,我们如此珍爱自然
  • 一项推举国鸟与奥运吉祥物的活动,吸引了500万网民的热情参与———     人们心中的国鸟是什么?丹顶鹤!人们心中的奥运吉祥物是什么?大熊猫!不久前,刚刚结束的网上推举国鸟及奥运吉祥物活动向人们揭晓了这一“秘密”。  这项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童学惠点击:673
  • 2004/6/23长江源头没水喝
  •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每年注入东海的水量达到10000亿立方米,长江流域是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就在拥有如此丰富水资源的地区,却出现了缺水现象。随着近年经济的高速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阅读全文]
  • 来源:《森林与人类》2004年第四期作者:邓文点击:957
  • 2004/6/22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率先试行绿色GDP探讨
  • 传统GDP由于对当地政府工作业绩考核的压力和社区发展水平评价的误导,由于不能正确反映当地居民的生态贡献从而获得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外部经济补偿、市场等价购买的回报,已成为影响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建设重点地区生态保护、小康建设、人民致富的间接[阅读全文]
  • 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作者:刘世庆点击:699
557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没有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