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009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分析展望

作者:潘家华 陈迎 装…    文章来源:中国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11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伴随着全球环境保护的制度化趋势,建立公平有效的国际气候治理机制已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议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签署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当前“后京都”也就是《京都议定书》目标年2012年后全球减排谈判(即第二承诺期,2012~2020年)的艰难前行,中国在国际气候治理过程中的受关注度和地位与日俱增。在第二承诺期谈判过程中,《公约》内外两种机制并行,并且相互影响。欧盟驱动《公约》内机制,美国主导《公约》外机制。但是,自奥巴马入主白宫,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战略全面调整,《公约》内外机制并行,表现了美国试图成为气候变化领导者的姿态。2009年底哥本哈根会议走向何方,疑窦丛生。各缔约方均在紧抓保护气候这面旗帜,建立并借助《公约》内外各种机制和平台调动对己有利的国际民心和舆论,释压解套,树立积极国际形象,积聚主导国际事务的软实力。非政府组织、国际企业联盟和美国地方政府也有相应的气候变化动议。面对日益紧迫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形势,中国需要在战略上把握各主要博弈方的战略动机、利益诉求和策略手段,结合国情,在国际谈判中发挥作用,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相对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

  对气候变化问题科学认知的不断强化是国际气候进程不断前进的基础。1988年,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发起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作为《公约》谈判的科学咨询机构,IPCC汇集了世界数千位科学家,以科学评估报告的形式搜集、整理和汇总全世界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科学评价和政策建议。IPCC自成立以来,已陆续推出四次评估报告,对持续推动国际气候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1990年,IPCC完成第一次评估报告,试图从大量的科学文献中寻求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直接推动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1990~1992年)、达成(1992年)和批准生效(1994年);1996年IPCC出版其第二次评估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有直接关系,有力推动了《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和签署(1997年);2001年IPCC提交第三次评估报告,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经济活动与全球变暖的因果关系,意在推动《京都议定书》的批准生效及实施,由于各国利益分歧太大,尤其是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第三次评估报告的效果因政治干预而大打折扣。

  2007年,IPCC全面完成第四次评估报告,分别从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采用大量更新的科学证据,重申并强化了有关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基本结论: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科学事实,人类活动是近50年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的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许多自然和生物系统产生了明显可辨的影响,并使已经存在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将对未来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长期的影响,适应政策与行动有助于减轻不利影响。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需要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要确保未来温度升高(相对于工业革命前)不超过2℃,大气温室气体浓度需要稳定在450ppm的水平。这样,在中期(2020年),发达国家需要相对于1990年的排放水平至少减排25%~40%,发展中国家的排放路径相对于正常的排放轨迹需要下降15%~30%。在远期(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对于当前需要减排50%。IPCC报告认为全球减排前景相对乐观,认为现有各种技术手段和许多在2030年以前具有市场可行性的低碳和减排技术,可以帮助各国实现较低成本的有效减排。IPCC的报告认为,通过国际合作的一致行动以及合理的政策措施,可持续发展与减排之间并不矛盾,还可以相互促进,有助于最终实现《公约》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较低水平的长期目标。这样一些目标和结论,形成了关于2012年后国际气候协议谈判的科学基础。

  IPCC评估报告代表了国际科学界对气候变化问题最权威、最全面的认识,提高了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认知,也是国际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对推动当前国际谈判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际气候谈判的多元化利益格局

  自20世纪90年代启动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发达国家阵营与发展中国家阵营南北分立的基本格局便贯穿始终。在南北立场的基本格局下,在不同时期或不同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内部也都存在许多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复杂多变。围绕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安排的国际气候谈判格局,依旧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欧盟、美国和“77国集团+中国”三股力量相互制衡,南北矛盾、北方矛盾、南方矛盾和大国矛盾四对矛盾纵横交错。

  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框架必须公平地反映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诸如责任、能力和减排潜力。尽管各种方案设计均有其理性基础,但协议的达成,是一个通过谈判达成共识的过程。国际气候制度的走向主要受科学认知、政治意愿和经济利益三个方面的综合影响。各方都试图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在妥协中为打破僵局寻求一条可行的解决途径。可以说,任何一方的立场变化或战略调整,都会给第二承诺期谈判的走向带来重要的影响。

  当前国际气候政治呈现群雄纷争、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欧盟、美国和中国,无论是人口和经济总量还是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在全球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在参与谈判的众多缔约方之中地位举足轻重。2006年,三强的人口总量占全球的32 2%,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占全球的55 4%,能源消费占全球的51 3%,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的54 6%。而且,这种态势未来也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俄罗斯作为一个军事大国,国际地位仍然显赫,在能源方面储量非常丰富,多次凭借能源资源的优势掣肘欧美。但从经济和温室气体排放上看,俄罗斯均难与三强相提并论。2006年俄罗斯人口只占全球的2 2%,GDP占2 6%,能源消费占5 8%,二氧化碳排放占5 7%。相比1973年前苏联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的14 4%、能源消费占15%,其相对地位有所下降,还不足以成为“后京都谈判”中的一强。

  欧盟作为气候谈判的发起者,一直是推动气候变化谈判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一方面,欧盟担心全球变暖危及欧洲冬暖夏凉的气候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欧盟人口稳中有降、经济成熟而稳定、技术和管理先进、能源消费需求相对饱和,其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因此,大力推进气候变化进程,维持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符合欧盟政治上的战略利益。经历几次扩大,欧盟已经从《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时的15个成员国,扩大到目前的27个成员国,人口和地域不断扩大,经济和政治实力也不断得到加强。由于各成员国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增大,使欧盟内部政策协调的难度加大。但在英、德等大国的协调和领导下,欧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一直保持一个声音,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走进南极"冰山"世界 奇异条纹迷人…
    据国外媒体报道,冰山素以其巨大的体积以及令人吃惊的外形而…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