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研究获进展

    [内容预览]

    | 2013/1/22 7:37:54
       硅藻与环境的CCA分析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加剧,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的探索也应运而生。底栖硅藻是一类对河流生态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的指示生物,在发达国家早已是环境监测部门的日常监测指标。并基于硅藻的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建立了多种硅藻指数来评价河流水质健康。然而,在某一地区建立的硅藻指数是否适用于其他地区仍然值得深入的探讨。 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

    [阅读全文]

  • 我国清洁能源装机增长 去年发电减煤耗3.5亿吨

    [内容预览]

    | 2013/1/16 13:16:15
    2012年全国清洁能源电量构成及占比  2012年我国共消纳清洁能源电量1066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了3.5亿吨标准煤的燃煤消耗  清洁能源具有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特点,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处于中等水平  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与工业污染有密切联系。15日国家电监会发布的一条消息,令人看到了污染治理的希望。

    [阅读全文]

  • 绿色建筑减碳效果佳 亟待释放发展潜能

    [内容预览]

    | 2013/1/16 13:15:05
    绿色建筑对我国“十二五”乃至下一步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绿色建筑发展取得初步成果。但专家认为,绿色建筑总体仍处起步阶段,下一步推广工作面临标准不健全、社会认识不足、技术不高、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亟待通过政策与市场手段释放潜能。  绿色建筑节能减碳效果好  建筑业是所有产业中的耗能和污染大户。专家表示,我国建筑规模正以每年20亿平方米速度增加,到2020年建筑能耗将占社会能

    [阅读全文]

  • 全球可再生资源地图问世 我国计划年内“入列”

    [内容预览]

    | 2013/1/15 9:50:37
    1月13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首个清洁能源地图集  国际可再生资源组织13日发布全球首个清洁能源地图集,内容为一些国家的潜在可再生资源。  国际可再生资源组织为期两天的年度会议当天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开幕。这一组织说,地图集依据全球一些研究所和私人公司提供的数据和地图,有助于一些国家获知它们的潜在可再生资源。地图集眼下仅提供太阳能和风能信息,201

    [阅读全文]

  • 祁连山生态保护建设规划获批

    [内容预览]

    | 2013/1/15 6:01:27
    本报讯(记者周旭)昨天,发改委网站发布消息称,近日正式批复《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2012-2020)》。标志着祁连山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即将启动实施。   《规划》范围包含祁连山南坡(青海)和北坡(甘肃),涉及甘肃、青海两省23个县(市、区、场、行委),总面积159468.8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林地保护和建设、草地保护和建设、湿地保护和建设、水土保持、冰川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支撑工程

    [阅读全文]

  • 我国三大生态系统独缺湿地保护法律

    [内容预览]

    | 2013/1/14 5:28:45
    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降低污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天津地区湿地面积缩水、生态恶化现象较为突出,湿地保护面临多重瓶颈,加强湿地有效管理、寻求湿地保护与开发平衡点,已成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但遗憾的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湿地保护已经开始法制化,我国的三大生态系统中,森林和海洋均已通过立法得到有效保护,唯独湿地至今没有一部法律可以遵循。

    [阅读全文]

  • 三大“杀手”威胁长江生态

    [内容预览]

    | 2013/1/14 5:27:31
    近期,我国长江流域淡水豚类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大幅减少,全流域不足千头,比“国宝”大熊猫还稀少。自从2007年长江白豚消失以来,白鲟、鯮鱼、拟尖头鲌、鲥鱼等长江珍稀鱼类也多年未被发现。  此次科考对造成江豚数量锐减原因进行了考察,专家指出,食物资源锐减、长江航运、污染排放,是导致流域物种消亡的三大“杀手”。  江豚可能成为下一个白豚  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长江流域的江豚仅有1800

    [阅读全文]

  • 中国将加快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预防控制污染

    [内容预览]

    | 2013/1/11 5:28:33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海洋局网站消息,全国海洋工作会议10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在会上作了题为《真抓实干 奋发进取 为建设海洋强国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提出,2013年要加快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预防和控制海洋污染。  报告指出,中国在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管理和维权、海洋国际交流、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法制建设等方面,都有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报告要求,海洋系统各级领

    [阅读全文]

  • 发改委公布2011年各地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内容预览]

    | 2013/1/5 10:48:43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发改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各地区2011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现场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如下:   单位:%地  区2011年万元GDP能耗降低目标2011年万元GDP能耗降低率“十二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北  京6.506.9438.58天  津4.004.2822.05河  北3.663.

    [阅读全文]

  • 各地多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内容预览]

    | 2013/1/4 6:44:45
    重庆“绿色信贷”遏制企业环境违法  据新华社重庆1月2日电 (记者徐旭忠、王逸君)华能珞璜电厂三期60万千瓦5号机组烟气脱硝项目,在获得了2.59亿元“绿色信贷”后,机组脱硝系统成功试运行,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大大降低,对改善地区空气环境质量和酸雨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据悉,这是由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与重庆市环保局联合开展的首个绿色金融创新示范项目。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曹光辉表示,为加强对企业

    [阅读全文]

  •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详解 今冬为何这么冷

    [内容预览]

    | 2013/1/3 5:46:07
    2012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地区频遭大范围寒潮天气,多地最低气温突破历史记录,部分地区遭受雪灾或冻害。很多人感叹:这个冬天真冷!   今冬为何格外寒冷?全球气候还在变暖吗?国家气候中心专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大气环流调整等导致降雪和低温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2012年入冬以来,截至12月27日,全国平均气温是-4.1℃,比常年同期偏低1.2℃,为近7年来最低;东北、华北冷湿特征明显,这两

    [阅读全文]

  • 中国环保简讯:江豚现身鄱阳湖

    [内容预览]

    | 2013/1/3 5:42:21
    江西余干县所辖的鄱阳湖水域近日先后发现数头正在觅食的长江江豚,它们三五成群,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湖底。长江江豚是江豚唯一的淡水亚种,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等区域,在地球上生活已有2500万年。入冬以来江西降水不断,鄱阳湖水位高于往年,以往在其他水域觅食的江豚才来到此处。  克拉玛依在新疆率先对外公布PM2.5数据  克拉玛依市成为新疆首个对外发布PM2.5的城市。从1月1日开始,公众可登陆克拉玛

    [阅读全文]

  • UNESCO“人与生物圈计划”助力中国生态文明发展

    [内容预览]

    | 2012/12/31 6:16:27
    2012年12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为中国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颁发“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证书,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荣誉称号。此次授予仪式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中国保护区数量已达31个,共分布在18个省。此次新增加的

    [阅读全文]

  • 2012年生态文明研讨会暨低碳人物致敬盛典举行

    [内容预览]

    | 2012/12/30 9:20:35
    本报讯 (记者徐海星 通讯员黄少江)昨天,2012年生态文明研讨会暨低碳人物致敬盛典在南沙大酒店举行。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出席会议并发表了主题为“推行垃圾分类 建设生态城市”的演讲。他介绍了广州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在垃圾处理工作中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近年来广州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情况。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丁红都出席了昨天的活动。  活动现场揭晓了“2012年十大低碳时代年度人物”,广州市市长陈

    [阅读全文]

  • 国家气候中心:建立常态化应急处理系统 应对极端天气

    [内容预览]

    | 2012/12/30 4:59:11
    中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记者温飞)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近期,俄罗斯、乌克兰、中国、蒙古国等北半球国家均遭遇罕见严寒。中国国家气候中心表示,要尽快应该提高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标准,以应对趋于常态化的极端天气。  对于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各国专家解释多种多样,有的说是大气环流异常,还有的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在捣乱。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李维京表示,全球变暖是最主要的原因。  李维京:变暖的情

    [阅读全文]

  • 绿色发展打造“美丽中国”

    [内容预览]

    | 2012/12/29 6:42:06
    “美丽”和“中国”,这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汉语词汇。但是如果把这两个词连在一起,构成“美丽中国”,它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在中共十八大上,它被中共决策层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当下最能引起中国人共鸣的新词汇。   河北保定高新区小学的孩子们朗诵的“低碳儿歌”,是由学校的老师自己创作而成的,里面涉及了节电、节水以及环保等内容,目的是

    [阅读全文]

  • “生态”与“民生”成为今后林业发展关键词

    [内容预览]

    | 2012/12/29 6:16:02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 于文静)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林业部门是森林、湿地、荒漠三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守护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发挥哪些作用?当前林业发展面临什么问题?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为公众提供更多生态产品?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  &

    [阅读全文]

  • 我国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18% 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内容预览]

    | 2012/12/28 13:24:09
    生态系统得不到很好保护,何谈建设美丽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27日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部门将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目标,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体系,为提升人与自然和谐水平尽自己所负职责。他表示,作为六大体系之一的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当务之急是加强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据悉,我国林业部门负责建设的森林、湿地、荒漠三大自然生态系统,

    [阅读全文]

  • 发展低碳经济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内容预览]

    | 2012/12/28 10:01:07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是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困境,人类选择和确立的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辩证否定和扬弃工业文明,意味着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人类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文明程度。  低碳经济是为了降低和控制温室气

    [阅读全文]

  • 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体系

    [内容预览]

    | 2012/12/28 4:49:43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12月27日讯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要求,科学谋划林业工作总体思路,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体系。赵树丛局长说,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确定了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理念,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大家认为,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符合国家战略大局,契合人民群众期待,顺应林业发展趋势,与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要求也是高度一致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