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建设美丽中国筑就坚实社会基础
[内容预览]
| 2021/11/17 10:24:38全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日前召开,会议交流总结“十三五”以来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经验做法,部署未来一个时期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和坚实社会基础。 生态环境宣教工作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支撑,发挥着统一思想、振奋士气、凝聚力量、解疑释惑、明辨是非的关键作用。[阅读全文]
-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
[内容预览]
| 2021/11/16 16:22:56王毅 张蒙 李海东 赵立君 田春秀 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两大全球性热点和难点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会影响物种数量、改变物种的分布格局、加剧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等。 与此同时,为应对气候变化而进行的影响观测、减缓和适应措施对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影响。为减缓气候变化、增加生态系统碳汇而进行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可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稳定的空间。可通过对传[阅读全文]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
[内容预览]
| 2021/11/16 16:21:22“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迅速掀起学习全会[阅读全文]
-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 持续强化依法治污
[内容预览]
| 2021/11/16 10:53:4611月10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 持续强化依法治污的指导意见》(简称《依法治污意见》)。 《依法治污意见》坚持全面、准确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梳理总书记关于依法治污、加强生态环境法治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具体细化的落实举措;坚持全面、准确落实党中央印发的法治文件中涉及生态环境法治工作和《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的任务要求,提出具体[阅读全文]
-
构建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格局 擘画节水型社会建设新蓝图
[内容预览]
| 2021/11/14 17:14:49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发改环资〔2021〕1516号,以下简称《规划》)。在总结“十三五”节水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和研判形势要求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是“十四五”时期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依据。 《“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政策解读:全文[阅读全文]
-
勠力治污攻坚 守护绿水青山
[内容预览]
| 2021/11/10 16:50:18本报记者 童克难 天蓝、地绿、水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这个目标,党中央做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污染防治攻坚战被确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2018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发布,治污攻坚有了更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贯彻新发展[阅读全文]
-
《地下水管理条例》公布
[内容预览]
| 2021/11/10 16:48:30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地下水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下水管理工作。地下水具有重要的资源属性和生态功能,在保障我国城乡生活生产供水、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维系良好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导致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和污染问题突出。为了加强地下水[阅读全文]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内容预览]
| 2021/11/8 17:22:57(2021年11月2日) 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厚植了全面建成[阅读全文]
-
“应对气候变化,所有国家都要同舟共济”
[内容预览]
| 2021/11/4 9:53:07本报记者 牛秋鹏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世界气候治理有哪些借鉴意义?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哪些困难和风险?如何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全球温升控制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正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11月2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接受媒体采访,回应了关于大会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热点问题。 “中国逐步走上了一条脱碳路径” 11月1日,[阅读全文]
-
生态环境部印发《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
[内容预览]
| 2021/11/4 9:51:37本报记者李欣北京报道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促进重点行业企业绿色转型,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名录(2021年版)》)。 《名录(2021年版)》包含“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以下简称“双高”产品)名录和环境保护重点设备名录,其中有932项“双高”产品,159项产品除外工艺,79项[阅读全文]
-
黄河流域奏响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内容预览]
| 2021/11/2 17:22:03本报见习记者温笑寒 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要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而在两年前的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嘱托,“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700多天的时间里,搭建黄河保护治理“四梁八柱”,整治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完善治理体系,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步,[阅读全文]
-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内容预览]
| 2021/11/2 17:20:37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 孙金龙 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讲话,站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刻阐释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大主张,郑重宣布我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充分体现了大国领袖的世[阅读全文]
-
全国荒漠化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内容预览]
| 2021/11/1 15:11:4210月28日,全国荒漠化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荒漠化防治标委会主要负责荒漠化防治术语、荒漠分类与编目、荒漠化调查与规划、荒漠化监测与评价、荒漠化防治技术、荒漠资源保护与利用、荒漠生态系统管理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共有55名委员,秘书处设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司负责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 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沙区群众正在用[阅读全文]
-
以中国智慧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力量
[内容预览]
| 2021/10/28 12:00:28气候变化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警钟,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发生历史性变化、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全面分享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阅读全文]
-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内容预览]
| 2021/10/28 10:45:58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近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工作要求,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 《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阅读全文]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发布
[内容预览]
| 2021/10/28 10:38:16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高敬) 国务院新闻办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白皮书说,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困难,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和行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积极成效。 白皮书介绍,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强化自主贡[阅读全文]
-
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内容预览]
| 2021/10/26 10:26:30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10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阅读全文]
-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总结会在
[内容预览]
| 2021/10/26 10:18:19本报记者杜宣逸10月25日北京报道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总结会今日在京召开。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COP15是我国今年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重要双多边外交活动中多次邀请各方共赴昆明并推动各方支持COP15顺利举办。COP15第一阶段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阅读全文]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
[内容预览]
| 2021/10/25 21:18:11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阅读全文]
-
春城的约定,世界的期待
[内容预览]
| 2021/10/21 16:02:34本报记者张倩 滇池荡漾,丹桂飘香。10月的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像一只绚丽的孔雀,盛情开屏,拥抱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 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高级别会议通过《昆明宣言》,提振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政治决心;生态文明论坛发布“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倡议,呼吁各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5天时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