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全球150位学者相聚厦大探讨气候变迁

    [内容预览]

    | 2011/4/6 14:30:31
    气候变化最核心的因素是碳,而海洋作为一个巨大的碳库,具有吸收和贮存大气二氧化碳的能力。近日,全球各地28个科研机构的近150名专家学者与研究生,相聚厦大曾呈奎楼,研讨气候变迁与海洋碳循环的科学前沿问题。  这场国际研讨会由厦大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起并主办,与会者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院与台湾中研院院士、美国总统奖获得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教授等诸多资深专家。  在

    [阅读全文]

  •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监测到北极“臭氧洞”

    [内容预览]

    | 2011/4/6 11:44:12
    本报北京4月5日电(记者李大庆)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自主研制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在北极上空监测到一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在该低值区内臭氧总量是正常情况下平均值的一半左右,部分地区的臭氧总量达到了臭氧洞的标准(220DU)。有关专家指出,虽然没有形成南极上空那样规模的臭氧洞,但由于北半球人口密度远高于南半球,臭氧低值区覆盖的范围内紫外线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比南极臭氧洞大

    [阅读全文]

  • 2011年4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内容预览]

    | 2011/4/3 12:13:28
    记者从环境保护部网站获悉,4月1日起国家将施行一系列新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详情见列表。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照相机(HJ 2504-201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减少照相机产品在生产、使用及废弃过程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照相机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产品部件的环境特性和公开信息中应包含的内容提出了要求。 &

    [阅读全文]

  • 海洋经济:迎来新机遇

    [内容预览]

    | 2011/4/3 11:57:48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将充分挖掘浙江丰富的“海洋生产力”,并把海洋经济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到2015年,浙江的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7200亿元。图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管理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雄姿。谭进 摄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央“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对此,我国临海各省根据自己的地理、产业状况制

    [阅读全文]

  • 我国经历近23年来最冷3月 气温比常年偏低0.8℃

    [内容预览]

    | 2011/4/3 8:35:13
        中新社北京4月2日电 中国气象局表示,今年3月中国平均气温为2.4℃,较常年同期偏低0.8℃,为近23年来最低值。    3月份,中国大部地区气温仍然延续去年冬天以来的偏冷趋势。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2日在北京表示,3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4℃,较常年同期3.2℃偏低0.8℃,为近23年来最低值

    [阅读全文]

  • 万钢: 充分发挥科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引领作用

    [内容预览]

    | 2011/4/2 16:37:06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解读“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万钢: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国务院刚刚发布了“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也对科技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  充分发挥科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引领作用  “十二五”期

    [阅读全文]

  • 万钢:“十二五”期间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合作

    [内容预览]

    | 2011/4/2 16:34:41
        人民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 魏艳 刘然)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下午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会上解读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情况并答记者问。    关于国际合作,万钢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平等合作,参与了一系列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这些国际大科学工

    [阅读全文]

  • 珠江流域史上首次禁渔启动 放流鱼类600万尾

    [内容预览]

    | 2011/4/1 17:47:39
    中新社肇庆4月1日电(索有为 杨少松) 贯穿中国6个省区、流域面积44万平方公里的珠江,1日起进入历史上首次禁渔期,中国农业部渔业局和中国渔政指挥中心在此间举行2011年珠江禁渔暨同步执法启动仪式。全流域当日放流四大家鱼等主要经济鱼类600万尾以上,寄望古老的珠江得以休养生息。  珠江禁渔是中国继海洋伏季休渔和长江春禁后的又一重大资源养护措施,是中国出台的第二个流域性禁渔制度。据悉,由于珠江流域尤

    [阅读全文]

  • 专家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内容预览]

    | 2011/4/1 15:37:28
    青藏高原  国务院昨日首次提出青藏高原“五大功能区”的划分思路,以推进重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期望有效遏制青藏高原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  在昨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根据这一规划,国家将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将青藏高原划分为生态安全保育区、城镇环境安全维护区、农牧业环境安全保障区、资

    [阅读全文]

  • 重金属污染中国至少10%耕地 电池行业成祸首

    [内容预览]

    | 2011/4/1 15:34:29
    近期,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139名村民被查出血铅严重超标,元凶是建在村里的一家被列为重点监控企业的蓄电池企业。  重金属污染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本月28日,国家环保部等9部委联合召开2011年全国环保转型行动会议,将今年专项行动重点“剑指”重金属污染问题,其中铅蓄电池企业的整治成为今年我国环保行动的首要任务。  环保专家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估算,全国每年因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

    [阅读全文]

  • 酝酿区域差异化考核 节能减排或告别“一刀切”

    [内容预览]

    | 2011/4/1 15:26:53
    去年,由拉闸限电热引发的一幕幕荒诞节能大戏,至今令人记忆犹新。今年,面对“十二五”开局,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推进节能减排方式的转变也势在必行。  记者日前从相关渠道获悉,主管部委已经初步确定了各省市“十二五”期间的节能目标,与“十一五”不同,这次指标分解充分考虑到了每个地区的特征,不同地区的任务差距较大。  这意味着随着节能工作的推进,传统产业的投资机会将主要在节能压力较轻的地区出现,而

    [阅读全文]

  • 垃圾分类进入“生态循环” 厨余垃圾变身肥料

    [内容预览]

    | 2011/4/1 8:39:36
    第一步:收集广州越秀区五羊南示范社区居民楼里,环卫工人提着红白塑料桶收集垃圾第二步:破碎混匀广州大田山生态循环园快速粉碎区,工人将垃圾切碎做初步处理    广州生活垃圾分类今起实施,记者一路追踪垃圾分类与收运至终端处理,体验“生态循环”哇!厨余垃圾变身蔬菜肥料   三千城管开展宣传执法行动  18“处座”蹲点社区,指导督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羊城晚报讯 记者田恩祥、通

    [阅读全文]

  • 农林废弃物就地一“焖”变成宝

    [内容预览]

    | 2011/4/1 8:33:10
    本报讯(记者罗冰)秸秆、稻壳、食用菌基质等农林废弃物现在都成了“宝贝”。在辽宁省岫岩县洋河镇,这些“垃圾”被装在可移动式的大铁炉里,经过一天一夜“焖制”,第二天竟变成了黑黝黝的“生物炭”,再经过加工,成为炭基缓释肥、土壤改良剂和“炭化生物质煤”。  农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尤其是“生物炭”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近年来备受关注。“生物炭”具有“负碳”减排、改良土壤、可像煤一样燃烧且更清洁等特点,但集中炭

    [阅读全文]

  • 发改委发布2011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主要目标

    [内容预览]

    | 2011/3/31 20:42:02
    四大污染物排放量均比上年减少1.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0日公布了今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主要目标,其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5%。   根据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目标,今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比上年减少1.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上年下降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

    [阅读全文]

  • “低碳”过清明 网上祭奠经济环保渐流行

    [内容预览]

    | 2011/3/31 20:38:00
    “没有呛人的烟雾,没有震耳的声响,轻点鼠标,写下你的思念和祝福,开启你我的低碳生活。”今年清明前夕,不少人开始亲身实践,过一个“低碳”的清明节,通过互联网,献一束鲜花,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跳动的蜡烛,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  “妈妈,我有好几年清明节没回家看你了……今年可能还是一样不能回家,只能在这里寄托对你的哀思了。”“小草儿跪拜爸爸,女儿总是不能亲自给您上坟,您不要怪我好吗。”在一些祭奠网的“祭

    [阅读全文]

  • 中澳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共促低碳发展

    [内容预览]

    | 2011/3/31 13:38:45
    中澳首届气候变化论坛30日在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举行。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和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和能源效率部长格雷格·康贝特一致认为,人类面临气候变化重大挑战,应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解振华在讲话中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十一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取得的成绩。他说,按照不久前中国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  解振华说

    [阅读全文]

  • 我国发现迄今最早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 李氏果

    [内容预览]

    | 2011/3/31 11:43:09
        新华网辽宁频道3月31日消息(记者陈梦阳、王莹) 科学家最近在我国东北辽宁凌源距今约1.24亿年的地层中首次发现迄今最早的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李氏果”,这一古老的真双子叶植物非常接近现生的毛茛科植物,也是现生的大多数有花植物有直接系统演化联系的迄今最早的“祖先”。     3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封

    [阅读全文]

  • 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建设环境保护

    [内容预览]

    | 2011/3/31 10:49:48
    据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  会议指出,包括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新疆6省(区)27个地区179个县在内的青藏高原,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会议强调,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必须按照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分区管理、协调推

    [阅读全文]

  • 中国卫星监测到北极首现臭氧洞 发展速度很惊人

    [内容预览]

    | 2011/3/30 14:42:03
    2011年3月26日北极臭氧总量分布FY-3A/TOU2011年3月26日北极臭氧总量分布(AURA/OMI)   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监测数据显示,风云三号卫星臭氧总量探测仪在北极上空监测到一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在该低值区内臭氧总量是正常情况下平均值的一半左右,部分地区的臭氧总量达到了臭氧洞的标准(220DU)。虽然没有形成南极上空那样规模的臭氧洞,但由于北半球人口密度远高于南半球,臭氧

    [阅读全文]

  • “十二五”农村环保定调

    [内容预览]

    | 2011/3/30 14:40:29
    核心提示:按照全国1/3的行政村即20万个行政村迫切需要治理来计算,每个行政村治理需要100万元,一共需要2000亿元。 “十二五”期间,农村和农业将首次纳入污染物约束减排的范围。“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点源、轻面源’的环保城乡差距十分突出,农村环保欠账过多。”在3月28日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表示。本报记者了解到,尽管农村环境污染排放已经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