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如何保护“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

    [内容预览]

    | 2011/5/10 8:55:34
       距离地震已过去了一年多时间。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玉树正位于三江源地区,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是我国和亚洲最重要的水源地、产水区和生态屏障,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羊、白唇鹿等珍稀野生动物在此栖息,冬虫夏草、藏雪莲、川贝母等珍贵药材出自这里……    现在,玉树灾后重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阅读全文]

  • 2030年中国人口将会实现零增长

    [内容预览]

    | 2011/5/10 8:49:28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六普)数据日前公布,描绘了我国人口近10年主要变化和发展趋势——人口增长放缓、老龄化加速、流动人口激增。应该怎样看待我国人口家底呢?     2030年左右,中国人口将零增长     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根据六普公报,2010年中国大陆人口为

    [阅读全文]

  • 节能是中国低碳转型大方向

    [内容预览]

    | 2011/5/9 10:02:13
    □林伯强  全球的发展目前都围绕着能源而展开。我主要是想讨论一下中国的风险,就是能源价格、需求以目前的这种方式走下去,中国将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中国能源消费呈现两大特征   现代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能源硬堆起来的。也就是说当一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对能源的依赖就更为密切。能源问题是比较大的问题,因为需求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常规能源的不可再生,供给往小的方面走,这样就造成价格不断走高。   

    [阅读全文]

  • 我首套生态系统监测与预警系统投入使用

    [内容预览]

    | 2011/5/9 9:20:52
    本报讯(记者李禾)我国首套生态系统监测与预警系统研制成功,并在长江上游的四川宝兴县和云南丽江市投入使用。这是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何建邦5月6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透露的。   长江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地和集水区,矿产资源丰富、植被茂密,生活着大量珍稀物种,其中包括大熊猫、金丝猴,被称为“生物多样性宝库”。但是该地区又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经济较为落后,粗放式的发展造

    [阅读全文]

  • 绿色供应链:促进中国绿色转型

    [内容预览]

    | 2011/5/7 20:14:50
    人民网上海5月7日电 (记者 包蹇)绿色供应链创新研讨会昨日在沪 召开。该研讨会由美国环保协会和上海环境科学学会主办,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和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协办。会议得到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绿色供应链专题研究项目组支持。  近年来,公众对“供应链环境问题”给予极大关注。放眼全球,多个国家还以环境污染、产品食品安全、健康问题为由,对中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提出了提

    [阅读全文]

  • 中国最大规模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启动实施

    [内容预览]

    | 2011/5/7 12:04:39
    新华网北京5月5日电(记者 韩洁)中国财政部、农业部5日在北京联合宣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这是中国在草原生态保护方面安排资金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补贴内容最多的一项政策。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此间举行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动员布置会上说,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

    [阅读全文]

  • 珠三角绿道网一年建成 开启民众休闲生活新时代

    [内容预览]

    | 2011/5/7 11:01:06
    珠三角率先在中国建起的两千多公里绿道网今年1月正式贯通,在珠三角搭起了一条绿色生态长廊,开启了珠三角民众休闲生活的新时代。随着“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相信珠三角绿道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喜爱。   珠三角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30年来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也遇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土地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限,民众亲近自然、休闲消费的需求日渐强烈。   对此,广

    [阅读全文]

  • 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国家决策“主流”

    [内容预览]

    | 2011/5/4 8:01:55
    本报讯(记者李禾)记者从4月20日召开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和行动框架——机构加强与能力建设优先项目》启动研讨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生物多样性保护将在我国社会经济部门的计划和投资决策中受到重视,逐步“主流化”,并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保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一定进展。据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0—2030)》,我国划分了35个优

    [阅读全文]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有望出台

    [内容预览]

    | 2011/5/3 14:30:52
    由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参与制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经过进一步调研和论证,最终改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下称《规划》),并上报国务院,不久有望出台。   根据《规划》,在未来10年,我国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投资将达千亿元。据透露,《规划》明确2011到2020年的10年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0亿元,其中,500亿元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

    [阅读全文]

  • 《2010年中国海洋行政执法公报》发布

    [内容预览]

    | 2011/5/3 10:24:54
    为使公众了解我国2010年海洋行政执法工作的总体情况,国家海洋局4月29日召开媒体见面会,发布《2010年中国海洋行政执法公报》。中国海监总队党委书记、常务副总队长孙书贤向媒体介绍了公报内容。公报称,2010年,各级海监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积极组织开展海洋权益维护、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和海岛执法工作。全年我国海洋行政执法共派出海监飞机1068架次,海监船舶13337航次。作出行政处罚137

    [阅读全文]

  • 长三角城市受北方沙尘影响出现重度污染

    [内容预览]

    | 2011/5/3 8:50:12
    4月30日傍晚拍摄的北京扬沙天气。当日,大风沙尘致使京城空气质量严重超标。北京市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白天到夜间,6级左右的北风掺杂着沙尘严重侵扰京城。新华社发(李方宇摄)  据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2日17时许发布的最新监测报告,由于北方沙尘影响加重,2日长三角各大城市普遍出现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上海及周边城市南京、苏州、南通和宁波等空气质量达五级,为重污染。  根据监测数据,2日,上海从凌晨开始空

    [阅读全文]

  • “十一五”我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速13.5%

    [内容预览]

    | 2011/4/30 15:14:25
    本报北京4月29日电(记者高博)今天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指出,去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3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创造了3200多万个就业岗位。整个“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速为13.5%,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这是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第4次编写出版关于中国海洋发展的年度报告,今年报告的主题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

    [阅读全文]

  • 2011中国海洋发展报告呼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内容预览]

    | 2011/4/29 21:46:37
    新华网北京4月29日电(记者罗沙)国家海洋局29日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认为,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退化使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严峻形势,必须积极主动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为主题,全面总结和分析了我国海洋发展的国内外宏观环境、海洋事业发展的形势和现状、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阅读全文]

  • 我国发现霸王龙"亲戚" 世上最大暴龙类恐龙之一

    [内容预览]

    | 2011/4/28 16:21:00
    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在山东诸城首次发现一种霸王龙的亲缘属种——巨型诸城暴龙,该研究成果近日刊载于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白垩纪研究》。  据介绍,巨型诸城暴龙产自山东诸城,从标本保存的上颌骨和牙齿系列来看,研究人员推测这种暴龙长达11米、高达4米,体重达6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暴龙类恐龙之一。暴龙类属于兽脚亚目中食肉类恐龙,前肢短小, 前肢有二指,用后肢行走,巨大的颌骨具有

    [阅读全文]

  • 中国发现世界最大蜘蛛化石 有15公分腿跨度

    [内容预览]

    | 2011/4/27 11:07:39
         在中国东北道虎沟化石层发现的一件新的化石(如上图)表明,一种名为大金蛛(Nephila jurassica)的现代蜘蛛早在1.6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便已出现在地球上。        这是一只雌蜘蛛的化石,如果现代蜘蛛能够提供任何借鉴的话,它可能要比雄蜘蛛大得多。研究人员

    [阅读全文]

  • “十二五”期末我国森林面积将达到2.07亿公顷

    [内容预览]

    | 2011/4/27 8:48:52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26日透露,到“十二五”期末,我国林地保有量将增加到3.09亿公顷,森林面积将达到2.07亿公顷,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84亿吨。  “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在于把战略决策变为我们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实际行动。”贾治邦26日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说。  贾治邦表示,要坚持深化改革,构建森林资源管理新体制。对于占全国林地总面积60%的集体林,实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基

    [阅读全文]

  • 专家:三江源生态保护亟须制定全民保护政策

    [内容预览]

    | 2011/4/27 8:35:07
       有专家评估,每年三江源所提供的价值如果换成人民币是11万亿元;三江源的平衡发展需要来自全社会的认同和投入,保护好三江源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水源和生态安全的需要。   ■本报记者  刘慧    “玉树不会忘记。——2011年4月14日”记者手中拿着的玛尼石上的红色字迹,表达了当地人民对支持和帮助过玉树的朋友的

    [阅读全文]

  •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将投入2000多亿元

    [内容预览]

    | 2011/4/26 20:29:13
    中广网北京4月26日消息(记者满朝旭)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中央台记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工程将投入2000多亿元 其中一半用于生态保护和修复。   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孙国吉向记者介绍,从1998年开始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一期工程共投入1118.73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孙国吉:一期工程累计少砍了2.2亿立方米的木材,不砍了本身还在增长,为

    [阅读全文]

  • 徐绍史:我国国土资源保护和监管秩序持续向好

    [内容预览]

    | 2011/4/26 20:10:12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26日表示,“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国土资源保护和监管秩序持续向好。     徐绍史在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主办的“中央媒体走进部委”活动座谈会中作出上述表示。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基本农田

    [阅读全文]

  • 科研人员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发现珍奇古鸟类足迹化石

    [内容预览]

    | 2011/4/25 12:54:42
    中美两国研究人员近日公布,通过对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边缘发现的鸟类足迹化石研究分析,确定了它们分别属于道氏韩国鸟、强壮魔鬼鸟,以及未定种的高城鸟和其他水生鸟类,并依此复原了距今约1.2亿年前魔鬼城地区多样的古生物群与湿润的古气候环境。 这项研究成果是由美国犹他州迪克西州立学院的哈里斯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科学系的邢立达博士以及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层古生物研究室研究人员贾程凯等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