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朱鹮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

    [内容预览]

    | 2011/4/16 10:28:08
    本报西安4月15日电 (通讯员王静思 记者刘传书)今天,西安交通大学和华大基因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朱鹮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这是世界上完成的第四个鸟类基因组测序项目和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其对于挽救和保护朱鹮和注释生命现象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战略意义。  朱鹮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在进化中拥有独特的地位,具有快速趋向灭绝的生命现象特征。1960年朱鹮列入“国际保护鸟”的

    [阅读全文]

  • 全球宜商宜居城市排名 北京上海列世界前五

    [内容预览]

    | 2011/4/15 9:07:57
    上图:上海市容一瞥;下图:北京市容一瞥。  人民网4月14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亚洲经济不断增长,吸引了更多富翁和精英选择亚洲城市投资和居住。一项研究统计显示,十年内全球最吸引富人居住和投资的十大城市中,将有六个是亚洲的城市。据花旗私人银行及国际著名房地产谘询机构英国莱坊公司联合发布的“2011年财富报告”显示,在全球城市宜商宜居排行榜中,中国上海和北京将分别升至世界排名第三和第四位,

    [阅读全文]

  •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改变中国粮食产区布局

    [内容预览]

    | 2011/4/14 9:00:08
    气候变暖导致中国部分地区的气温、降水、日照等主要气候因素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国家的农业生产。有关学者表示,根据研究和监测结果,近三十年来中国的粮食产区因气候变化而发生了改变,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产区也出现结构性变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气候变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项目负责人、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管理博士王丹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三十年来,北方降水有所增多、南方降水则出现减少;另外,水稻、

    [阅读全文]

  • 今春沙尘天气会多吗? 北方沙尘天气呈减少趋势

    [内容预览]

    | 2011/4/14 8:46:42
    截至3月31日,今年春季(全国范围的春季为3—5月)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3次沙尘天气过程。3月沙尘天气次数较本世纪以来历史同期平均次数(4.1次)明显偏少,强度整体偏弱,影响总体偏轻。  今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是否将比前几年少一些?最近几十年沙尘天气到底是在增加还是减少?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林业局有关专家。  今年首次沙尘天气过程出现时间是本世纪以来最晚的;沙尘天气影响总体偏轻  3月份我国

    [阅读全文]

  • 环保部:日本福岛核事故长期影响不容忽视

    [内容预览]

    | 2011/4/14 8:16:01
    本报讯(记者李禾)日本政府宣布将福岛核电站事故定级为7级后,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表示,7级事件为特大事故,意味着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具有大范围健康和环境影响,要求实施长期应对措施。   该负责人说,从放射性排放量看,7级事件是指“导致与放射学上相当于向大气释放超过1016贝可量级碘-131的放射性量相应的环境释放事件”。据日本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的估算数据,福岛核事故排放的碘-

    [阅读全文]

  • 种质资源库不仅要建好更要用好

    [内容预览]

    | 2011/4/14 8:10:44
    5月1日“禁白令”大限将至,是否意味着今后的面粉只有放心,不见“卖相”?有没有一种既健康又有效的方式让不添加“增白剂”的面粉也能讨得消费者的青睐呢?   “从地里收上来的小麦,不论原始白度如何,经过去皮、研磨、加工等一系列生产流程后,都在悄悄地变黑变暗,其结果就是做出的面包、馒头等面食卖相不好。”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蔡士宾3年前发现,面粉发黑是由小麦某一套基因控制的。于是,他通过引进国外具有不易变黑

    [阅读全文]

  • 青藏高原六省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机遇

    [内容预览]

    | 2011/4/13 10:53:00
    尽管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迫切,但青藏高原地区资源丰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压力对于该地区而言,实际上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本报记者 童彤  近日,事关我国高原六省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国务院通过,至此,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新疆六省区27个地区179个县未来十年发展大计落槌,六省区也将共同直面生态与发展的双

    [阅读全文]

  • 环境保护部发布201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

    [内容预览]

    | 2011/4/12 9:52:23
    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今天向媒体通报2011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贡献。  陶德田说,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forest:nature for your service)”,旨在配合

    [阅读全文]

  • 中国将继续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内容预览]

    | 2011/4/12 8:04:13
    4月11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北京代表中国政府,向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等16个亚洲发展中国家气象部门的代表赠送了最新的气象产品,这些产品将有助于亚洲发展中国家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本次中国政府向16个亚洲发展中国家赠送的气象产品分别是:中国气象局卫星广播系统接收站和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中国气象局卫星广播系统接收站具有大容量、覆

    [阅读全文]

  • 环保部部长:积极推进环保收费改革 开征环境税

    [内容预览]

    | 2011/4/12 7:14:31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环境保护部对此有何规划?未来5年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情况下,如何使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更大的成效?就此,本报日前采访了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记者:“十一五”期间,在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总量均超过规划预期的情况下,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

    [阅读全文]

  • 专家解读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指标

    [内容预览]

    | 2011/4/12 7:12:04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  8%意味着什么?要实现这个8%,我们又要做什么?  “国务院去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已经提出了这个8%的目标,还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

    [阅读全文]

  • 华南植物园四个兰花新品种国际登录成功

    [内容预览]

    | 2011/4/11 18:15:20
    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热带兰种质资源收集、新种质创制和开发利用”(编号:kscx2-sw-319)和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子课题“兜兰杂交育种体系的构建和新品种的培育”(编号:2009B020201009)等项目的资助下,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遗传育种研究组曾宋君、吴坤林、张建霞和段俊等科研人员培育出的四个兜兰新品种Paphiopedilum SCBG Xiyang、Paphiopedil

    [阅读全文]

  • “日中环保生态网”开通

    [内容预览]

    | 2011/4/9 14:46:11
    月28日,由日经商业出版(以下简称:日经BP社)承接运营的“日中环保生态网”在中日各方的期待中正式开通。“日中环保生态网”(ECO JAPAN-CHINA)是日经BP社面向中国访问者开设的环境信息网站。网站将发挥日经BP社的高度专业性,以“水业”、“智能城市”、“电动汽车”为三大主题,每日推出新能源、节能技术、循环再利用技术以及公害对策等的最新信息,向中国环境领域的注册用户介绍日本精湛的环境技术、

    [阅读全文]

  •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内容预览]

    | 2011/4/8 12:47:04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有关专家表示,“十二五”规划纲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其中一大亮点就是首次把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纲要中,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阅读全文]

  • 冲破垃圾围城出路在哪?

    [内容预览]

    | 2011/4/8 10:55:57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  垃圾处理的出路在哪里?本期特刊发江苏垃圾处理面临的困境和正在尝试的解决方案,希望与读者共同探讨这个越来越突出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一个池塘水面上漂着大量不可降解的“白色垃圾”,小孩在旁边玩耍。  资料图片拾荒者在垃圾填埋场里找寻可

    [阅读全文]

  • 环保部倡议搭建公众参与环境事务平台

    [内容预览]

    | 2011/4/8 8:20:02
    本报北京4月7日电(记者李禾)在今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表示,环保宣教工作应正视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现状,勇于创新,搭建公众参与公共环境事务、反映社情民意、提供决策咨询的平台。   潘岳说,“十一五”时期,污染减排的约束性任务提前完成,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进入“十二五”,我国环保工作更面临极大压力,如治污减排、环境质量改善、防范环境风险等压力继续加大。

    [阅读全文]

  • “十二五”我国环境保护正面临四方面压力

    [内容预览]

    | 2011/4/7 21:10:09
    人民网北京4月7日电 (记者 蒋琪) 记者从环保部网站获悉,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今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治污减排的压力继续加大;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继续加大;防范环境风险的压力继续加大;西方对中国的环境压力继续加大。压力继续加大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在于一些地方

    [阅读全文]

  • 潘岳:环境宣教要正视新挑战创新新能力

    [内容预览]

    | 2011/4/7 14:09:02
    人民网4月7日电 (记者 蒋琪) 记者从环保部网站获悉,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今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全国环保宣教工作者要正视中国环境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紧跟中央的部署,创新环境宣教的新思维新能力,走在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前头。  严峻的挑战源自巨大的现实压力。潘岳指出,“十一五”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取得了重大进展,污染减排的约束性任务提前完成,这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

    [阅读全文]

  • “十二五”期间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合作

    [内容预览]

    | 2011/4/7 14:05:19
    国务院新闻办4月2日下午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会上解读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情况并答记者问。  关于国际合作,万钢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平等合作,参与了一系列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这些国际大科学工程都涉及到人类长远的未来,如:由十多个国家共同出资建设发展的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工程)、人类基因组、三千米海深以下的深海钻探等重大科技工程等。同时,我国还牵

    [阅读全文]

  • 世界奇迹:中国退耕还林的壮举

    [内容预览]

    | 2011/4/6 14:31:59
    道法自然,万物和谐!  古往今来,生态始终维系着华夏儿女的繁衍生息。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更加关注生态与民生的和谐关系。  1999年,以体现党的执政兴国新理念而启动的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创造了世界生态史上的奇迹,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政策性最强、工程范围最广、社会关注度最高,均超过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和北非五国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