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多领域协作 中国积极拓展与东盟各国的环保合作

    [内容预览]

    | 2011/3/30 14:35:10
        新华网广西频道3月30日电(记者熊红明 程群)记者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获悉,10月将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以“环保合作”为重点主题,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环保领域的协作共赢。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正从经贸领域不断向文化、环保等领域拓展。目前,双方在海洋环境保护、跨境生态安全

    [阅读全文]

  • 聚焦“十二五”节能环保目标

    [内容预览]

    | 2011/3/29 9:36:03
    “十二五”规划明确节能环保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近日公布,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以上目标的

    [阅读全文]

  • 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台风风暴潮增加 赤潮偏少

    [内容预览]

    | 2011/3/29 7:21:29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电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28日表示,预计2011年中国沿海灾害性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较2010年略有增加。中国近海的赤潮次数比常年略偏少、面积偏小。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最新发布2011年度全国海洋灾害预测。预计2011年中国沿海灾害性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较2010年略有增加,为3~4次;温带风暴潮

    [阅读全文]

  • 全国每年损毁土地数百万亩 1亿亩荒地等待复垦

    [内容预览]

    | 2011/3/29 7:20:16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共损毁土地约1.3亿多亩,其中,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约1亿多亩,自然灾害损毁约2000多万亩,目前已复垦面积约3000多万亩,但还有约1亿多亩尚未得到复垦。同时,每年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的土地不断增加,平均每年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的土地约几百万亩。这是记者今天从国土资源部就《土地复垦条例》举行的新闻通气

    [阅读全文]

  • 帮贫扶弱 守望绿色

    [内容预览]

    | 2011/3/28 11:17:12
       2011年3月25日,北京环助律师事务所(BEIJING ENVIRONMENT AID LAW FIRM英文缩写“BEALF”)在北京金辉商务会议大酒店举行了开业典礼。来自法律界、环保界及传媒界的朋友们齐聚一堂,见证了国内首家以提供环境法律援助为主要工作任务的公益性律师事务所的成立。  典礼大会上,著名环境法学者、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国内著名环境法律帮助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

    [阅读全文]

  • “地球一小时”促中国民众培养低碳环保长期理念

    [内容预览]

    | 2011/3/28 8:56:07
    3月26日20时30分,上海外滩、陆家嘴、人民广场等地的标志性建筑均熄灯一小时以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这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熄灯前(上图)后的对比。  当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正式举行。全球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熄灯接力,中国有86个城市加入到“地球一小时”活动。今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希望大家在熄灯的同时能为地球做出一个力所能及的行动承诺。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新华网北

    [阅读全文]

  •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1》发布

    [内容预览]

    | 2011/3/28 8:48:54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蒋秀娟唐婷)由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1》(以下简称“报告”)今天在京发布。报告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的发展,中国建筑能耗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并且增长速度有越来越快的趋势。   报告显示,我国总的建筑商品能耗从1996年的2.59亿吨标煤增长到2008年的6.55亿吨标煤(不含生物质能),增加了1.5倍。2008年的建

    [阅读全文]

  •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解决五大问题

    [内容预览]

    | 2011/3/27 16:24:24
    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发展工作已经启动,但仍存在一系列需要认真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吴晓青指出,首先是在新一轮发展机遇面前,各地存在“抢先”思想,投资冲动强烈。去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还没出台,就已经有18个省市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近百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支柱产业”,有的城市还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实施100个

    [阅读全文]

  • 南极科考:追寻地球的“前世今生”

    [内容预览]

    | 2011/3/26 8:42:52
    在南极中山站度夏科考时,作为同行的澳大利亚戴维斯站站长特意托人找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王彦斌,指名要一篇他曾发表的论文。   这篇题为《东南极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期的构造热事件——来自普里滋湾拉斯曼丘陵锆石年龄的制约》的论文曾引起国际同行关注,但将对话背景置身南极,还是让王彦斌有点感慨:“南极的微小进步都有可能引发人类对我们居住的地球构造演化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南极地球科学的进

    [阅读全文]

  • 更高的能源强度下降目标将使节能环保双赢

    [内容预览]

    | 2011/3/26 8:40:01
    本报讯(记者李禾)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3月24日在接受科技日报专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进口依存度加大,污染减排压力巨大,保持较高的节能目标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况且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后发优势,能源强度下降的潜力空间巨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强度下降了19.1%,完成了有法律约束力的能源强度下降20%左右的目标。杨富强介绍说,这表示“十一五

    [阅读全文]

  • 打造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

    [内容预览]

    | 2011/3/26 8:38: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这是全

    [阅读全文]

  • “十二五”林业大有作为

    [内容预览]

    | 2011/3/25 11:22:05
        3月11日,日本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浩劫,9.0级的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让日本陷入了二战以来最大的惨境。从去年到今年,人类所生活的这个地球不断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千万年来人类在地球上生产生活,对整个生态环境进行了极大的改造,甚至破坏,而地球也似乎正在以各种方式来破坏甚至吞噬人类的家园。  珍惜我们现有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拯救地球的呼声一直不

    [阅读全文]

  • 土地退化防治管理与政策支持项目进入攻坚年

    [内容预览]

    | 2011/3/25 9:23:25
    3月22日,中国-全球环境基金(GEF)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项目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这是土地退化防治管理与政策支持项目2010年5月启动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项目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江泽慧主持会议并总结讲话。来自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全国人大法工委、农业部、水利部、环保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等12个项目成员单位领导及中国林科

    [阅读全文]

  • 为生态“定价”:生态补偿机制列入“十二五”规划

    [内容预览]

    | 2011/3/24 8:54:30
    中国每年的工农业产值是可以用价值计算的,那么,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也是有价的吗?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的科学家们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展了这项研究,比如,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价值。2004年的统计显示,神农架林区绿色财富总值为236.13亿元,自然资产总价值为46.91亿元,占整个绿色财富的比例为19.86%;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89.23亿元,占整个绿色财富的比例为80.14%,生态服务功能价

    [阅读全文]

  • 中科院:南极冰架正以每年60-100亿吨速度消融

    [内容预览]

    | 2011/3/24 8:37:22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新龙、通讯员杨玉玲)中科院测地所科学家发现,南极冰架正以每年60亿吨至100亿吨的速度消融。昨日,该课题组陆洋研究员向记者介绍,南极西南部一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冰架,冰雪消融速度较快,年均下降10厘米至20厘米,如果这一冰架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6米。  此项以遥感技术研究极地冰体变化的课题,陆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涉足,2007年上升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

    [阅读全文]

  • 气象日里学气象

    [内容预览]

    | 2011/3/24 8:24:29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拉萨市的部分中学生们来到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参观,学习气象知识。 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摄     世界气象日当天,为了向广大群众普及气象知识,新疆气象部门利用宣传展板、气象监测设备等实物和模型在当地气象局集中开展气象知识宣传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咨询了解。图为新疆气象局工作人员(右一)向参观者讲解气象监测设备工作原理。新华社记者王菲摄

    [阅读全文]

  • 减缓气候变化从每个人做起

    [内容预览]

    | 2011/3/23 12:52:55
    近几年,气候变化问题一直倍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结合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人与气候”,本网在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现场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许局长表示,“树立气候保护意识,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减缓气候变化,需要从每个人做起。”  许小峰说,气候和我们每天关注的天气概念不同,气候是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时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过程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因子。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经济社会可

    [阅读全文]

  • 中国气象局开展纪念世界气象日活动

    [内容预览]

    | 2011/3/23 9:49:37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人与气候”。由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协等部门主办的“气象科普进学校”活动启动仪式20日在中国气象局园区举行。来自北京11个中小学校的师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作为今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的重点和亮点,“气象科普进学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气象科普教育,播下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的种子,影

    [阅读全文]

  • 山西宁武煤企挖黑煤引发生态灾难

    [内容预览]

    | 2011/3/23 9:34:23
    鲁能晋北铝业违法开采露天煤现场。记者肖波摄  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边缘的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曾被列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和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县,国家和省、市先后斥巨资对该县进行生态治理。  然而,被称为山西工业转型发展样板的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鲁能晋铝),却与其他投资商联手,在宁武县违法大规模挖“黑煤”,造成严重的区域生态灾难。  目击  “大揭盖”式采挖触目惊心  20

    [阅读全文]

  • 极端气候频发引关注 专家:与全球变暖有关

    [内容预览]

    | 2011/3/23 9:30:50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人与气候”。伴随寒潮、高温等“百年一遇”字眼频频出现,公众对气候异常愈来愈关注。世界气象组织称,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极端气候事件的严重性、持续性以及发生的地理范围,赶上甚至超过历史上最严重的极端气候事件。极端天气为何多发?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江苏省气候中心副主任周学东介绍说,极端天气是某一个时段发生的,而一连串极端天气不断累积,就变成了极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