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是稀土行业的必由之路

    [内容预览]

    | 2011/3/1 9:22:20
    备受关注的《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日前由环境保护部颁布,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是“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部颁布的第一个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个标准不仅是国内,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针对稀土工业的环保标准。这个标准设立的环保门槛有多高?标准的制定和颁布执行将对国内稀土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就这些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采访了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

    [阅读全文]

  •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获批复

    [内容预览]

    | 2011/2/28 13:30:45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重金属污染是“十一五”凸显的重大环境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秉持环保为民的理念,决策部署一系列行动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提出涉及铅、汞、镉、铬、砷等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标准、政策措施和管理规定,制定涉及含砷、铅、汞、铬、镉等重金属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全面排查整治重金属排污企业,优化涉重金属产业结构,完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及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

    [阅读全文]

  • 资源化原则拓开市场空间

    [内容预览]

    | 2011/2/28 12:51:28
        ●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数据,2007年,我国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2.43亿吨,尿液产生量1.63亿吨;排放化学需氧量1268.26万吨,总氮102.48万吨,总磷16.04万吨,铜2397.23吨,锌4756.94吨。  ●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约是农村生活污染排放总量的1.5倍,位居全国重点污染排放领域之首。  ●从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土地消纳负荷

    [阅读全文]

  • 全国生态环境竞争力排名:广东西藏北京居前三

    [内容预览]

    | 2011/2/28 10:18:03
    中国网2月28日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兹定于2011年2月28日(星期一)9: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学术报告厅发布中国首部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9)》、以及第五部《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蓝皮书,中国网现场直播。  2011年中国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9)》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绿皮书指

    [阅读全文]

  • 《"十二五"我国能源和碳排放预测与展望》解析

    [内容预览]

    | 2011/2/28 10:11:08
    近日,由北理工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所编写的《“十二五”能源和碳排放预测与展望》发布。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鸣教授在发布会上这样表示,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我国经济增速会出现大幅度趋缓的现象,预计“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年均增速仍高达9.7%。   —— 扩张:能源规模继续增长 ——  受经济增速仍然高位运行影响,“十二五”时期,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规模将继续扩张。根据《“十二五”能

    [阅读全文]

  • 我国主导的IEEE 1888绿色节能国际标准发布

    [内容预览]

    | 2011/2/28 10:08:12
    本报讯 (记者向杰)近日,经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协会(IEEE-SA)批准,由我国企业主导制定的IEEE 1888标准(Ubiquitous Green Community Control Network,泛在绿色控制网络协议)正式发布,此举标志着我国在绿色节能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IEEE在标准发布时表示,IEEE 1888标准源自中国的创新技术,由中国成员发起并得到其他国

    [阅读全文]

  • WWF报告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可满足全球使用

    [内容预览]

    | 2011/2/28 9:58:27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日前在京发布能源报告。报告称,到2050年,清洁和经济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完全满足全球能源的需求。  WWF的《能源报告》历经两年准备,立足全球视角,考虑了包括运输在内的总体能源需求,并兼顾了能源利用的公平和安全性,展示了突破性的发现。  WWF全球总干事詹姆士·利普指出:“如果我们继续依赖化石燃料,未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能源价格、能源安全及气候变化的问题。这份研究报告为我们提供

    [阅读全文]

  • 我科学家提出地球生命灭绝新模式 具有重要启示

    [内容预览]

    | 2011/2/28 9:57:20
    本报合肥2月27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2月22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沈延安的研究论文《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过程中厌氧海水的间歇性上涌:来自硫同位素的证据》,对地球历史上最大一次生命灭绝事件的原因提出了新的地球化学证据,提出了新的生命灭绝模式,加深了人们对二叠纪末生命灭绝原因的认识。  古生物化石记录表明,在过去5.4亿年,地球上共

    [阅读全文]

  • 十一五减排成绩显著: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5%以上

    [内容预览]

    | 2011/2/26 16:33:49
    工业增加值从7.72万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1%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4日联合发布《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报告指出,2010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增速同比加快4.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3%,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目前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预计今年工业增速在11%左右。  工信部运行局副

    [阅读全文]

  • 201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已达3.8万亿元

    [内容预览]

    | 2011/2/26 14:46:37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 阮煜琳)“十一五”期间,中国海洋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已达3.8万亿元人民币。  26日来自国家海洋厅局长会议的消息显示,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保增长、扩内需,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总量上看,中国海洋生

    [阅读全文]

  • 我国有望立法保无烟环境 南昌或打响“第一枪”

    [内容预览]

    | 2011/2/26 10:59:10
    “全面无烟环境立法高层研讨会”今天在南昌召开。  记者上午通过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获悉,我国有望立法保障全面无烟环境。全面无烟环境立法“地方先行”的可能性大,八一起义的发源地南昌,有望打响全面无烟立法的“第一枪”。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被纳入今年市人大的法规预案研究项目。市人大将委托专业院所和科研机构,对“控烟条例”进行全面研究,并起草法规草案,最终由市人大主任会议决定是否纳入立法计

    [阅读全文]

  • 节肢动物门起源与早期演化难题 被我科学家破解

    [内容预览]

    | 2011/2/25 10:32:30
    仙掌滇虫的复原图,左上为“头”,右下为“尾”。  2月2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青年教师刘建妮等人在早期动物起源演化研究上的又一突破性成果:《中国发现具有“节肢”的早寒武世叶足动物》。科研人员通过从云南澄江化石库中发现的节肢动物始祖——“仙掌滇虫”(Diania cactiformis),首次揭示了原口动物亚界中最令学术界困惑的起源谜团,即节肢动物门的起

    [阅读全文]

  • 生产力布局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

    [内容预览]

    | 2011/2/25 9:41:21
    本报讯 记者程晖报道 日前,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总结“十一五”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分析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的形势,研讨当前和后一段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会上强调,在当前国际气候谈判中,我国日益成为关注焦点,各方对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期待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在经济社会发

    [阅读全文]

  • 我国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

    [内容预览]

    | 2011/2/25 7:37:43
    据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邹声文 周婷玉)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透露,目前,我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近日审议 《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时指出,近一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逐步显现,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  “当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发现5亿年前叶足动物化石

    [内容预览]

    | 2011/2/24 18:54:49
     如今种类占据绝对优势的节肢动物是如何由软体的蠕虫演化而来呢?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他们发现的一种5亿多年前的叶足动物——“仙掌滇虫”可在海底行走,属于首次发现的具有“节肢”的虫子,从而有望揭开节肢动物的起源之谜。 这一成果公布在2月2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的《中国发现具有“节肢”的早寒武世叶足动物》,是由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青年教师刘建妮博士等

    [阅读全文]

  • 加强国际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内容预览]

    | 2011/2/23 11:57:22
    中国环境报讯 2月21日~24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暨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受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委托,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刘光源大使率由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派员组成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会议围绕世界环境状况、化学品管理、可持续消费与生产10年框架、国际环境治理和绿色经济等议题展开了讨论。来自约140个国家、20个政府组织及一些非政府组织的

    [阅读全文]

  • 生物入侵破坏生态平衡 政协委员吁健全评估监测

    [内容预览]

    | 2011/2/20 20:52:01
    中新网南昌2月17日电(何柳斌) 外来生物入侵给江西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威胁。农工党江西省委会为此递交《关于加大防止生物入侵工作力度的建议》的提案,呼吁健全生态评估和跟踪监测机制,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生态危害。  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在提案中分析,造成江西省外来生物入侵的原因主要有:法律政策存在一定缺失,尚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的外来物种管理法规,更没有建立外来物种引进的风险评估机制、综合治理机制及

    [阅读全文]

  • 我专家发现蓝田生物群 生命起源提早近4000万年

    [内容预览]

    | 2011/2/18 10:04:59
     古化石 南京日报图片   “蓝田生物群”的化石图。扬子晚报 资料图片  6亿年前的“高等生命”化石 中新网图片 迄今最古老的多样的“高等生物”化石 中新网图片   化石产出地就在这座山里 制图/李荣荣  本版图片由古生物所提供    &n

    [阅读全文]

  • 十大濒危森林生物多样性地区:中国西南山区上榜

    [内容预览]

    | 2011/2/17 10:45:11
    北京时间2月1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这个概念最早定义于1988年,是指那些被自然保护主义者认为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为响应联合国“国际森林年”活动,国际非营利性环保组织“保护国际”近期发布了2011年最新报告,报告指出,全球受到威胁最大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印度-缅甸地区、新喀里多尼亚群岛、桑达兰地区、菲律宾、大西洋森林、中国西南山

    [阅读全文]

  • 中国冬麦区多方抗旱 向百姓供水、灌溉农田

    [内容预览]

    | 2011/2/17 9:30:56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赵建华)遭受旱灾的中国冬麦区正把各种抗旱手段发挥地淋漓尽致。水利工程、水利设施正开足马力供水,抗旱服务队被调往田间地头:为百姓拉水送水、打井、浇灌农田。  去年10月份至今,全国冬麦区大部降水持续偏少,部分地区旱情较重,一些山丘区群众饮水困难。中央财政提供12亿元,重点扶持受旱严重省份的600支抗旱服务队。抗旱服务队用拉水车拉水送水,缓解了大批群众饮水困难;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