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路甬祥:国际科学界当团结起来为发展寻新方

    [内容预览]

    | 2009/11/9 14:48:09
    随着人类发展受到资源、能源、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日益增加的挑战,各国的决策者和科技界必须携起手来,以新的科学手段和目标确保世界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当地时间11月6日在此间举办的世界科学论坛的全会发言中呼吁。  路甬祥指出,伴随着人类的高速发展,能源和资源的束缚已经越来越突出,而与此同时,清洁水、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退化还在困扰着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80%的人类疾病与水污染有关;而现在全

    [阅读全文]

  • 港珠澳大桥将打造地标式建筑 拟设白海豚观赏区

    [内容预览]

    | 2009/11/9 11:44:15
    港珠澳大桥将是继杭州湾跨海大桥之后为中国桥梁景观设计方面形成新体系的又一大突破,图为目前已建成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夜景图。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备受关注的港珠澳大桥将打造成世界级跨海通道、地标式建筑。权威消息人士透露,中央已将大桥项目定位为世界上杰出工程之一,将拨出专款五千万元(人民币,下同)作为“景观工程费”,专门着重对大桥景观定位、关键技术等进行系统研究,以全面提升工程的品位及建

    [阅读全文]

  • 我国将产生首批“绿色矿山”

    [内容预览]

    | 2009/11/8 23:18:42
        新华网山东烟台11月8日电(记者姜琳、王立彬)2009年中国矿业循环经济论坛8日在山东烟台举行。记者从论坛获悉,为鼓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一些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走在前列的大型矿山,将有望成为我国首批“绿色矿山”。     矿石开采会产生大量暂时没有价值的“废渣”,因此在许多矿山都能看见堆积如山的尾

    [阅读全文]

  • 中国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的海洋保护体系

    [内容预览]

    | 2009/11/8 23:14:24
    新华网厦门11月8日电(记者郑良)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斌8日表示,中国目前已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类型相对齐全、功能渐趋完善的海洋保护区体系。  王斌在今日举行的厦门国际海洋周“中国(厦门)首届鲸豚保护国际研讨会”上说,中国政府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大力推进和实施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各项措施,有效规范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努力维护海洋生态健康。  近两年来,

    [阅读全文]

  •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发表《21世纪的水与人居环境无锡宣言》

    [内容预览]

    | 2009/11/8 23:05:49
    中新网无锡11月8日电 (洪晓红) 2009全球人居环境论坛11月8日在无锡举行,海内外500多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及临湖、临江城市官员代表共聚锡城,交流探讨保障水安全、建设可持续人居环境的经验和方法。论坛上发表了《21世纪的水与人居环境无锡宣言》,全文如下: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母。  自古以来人类择水而居,城池滨水而建,文明因水而兴。水流而风生气畅,水清而地灵人杰,水畅而货通四海,水美而鱼

    [阅读全文]

  • 中国将编制全国海岛保护规划

    [内容预览]

    | 2009/11/8 22:19:38
        新华网厦门11月8日电(记者沈汝发)针对当前中国海岛存在的无序开发的问题,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办公室主任吕彩霞在此间举行的“2009厦门国际海洋周”论坛上透露,中国将编制全国海岛保护规划。     吕彩霞说,目前,中国对海岛重要性认识不够,海岛规划滞后。随着海岛开发利用活动的逐步增多,问题逐渐显露。包括海岛法律制度不健全,

    [阅读全文]

  • 两岸专家:构建水利合作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内容预览]

    | 2009/11/8 10:21:44
    新华网上海11月7日电(记者许晓青 陈键兴)两岸水利专家7日在两岸农渔水利合作交流会上海座谈会上不谋而合地提出,面对备受关注的全球气候问题,两岸应进一步推动水利交流合作,构建实务性的互动平台,造福两岸同胞。台湾大学土木系教授李鸿源认为,大陆经济快速成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传统农村也面临转型,这与台湾曾经走过的路有不少相似之处,台湾在发展水利、治理污水等方面累积的经验及教训,可供大陆借鉴和参考。更

    [阅读全文]

  • 中国已建立60多个海洋类型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09/11/7 10:53:19
        新华网厦门11月6日电(记者 沈汝发)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办公室主任吕彩霞6日在此间举行的“2009厦门国际海洋周”论坛上说,自1963年以来,中国政府已建立了60多个海洋类型保护区,其中近20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40多个地方级海洋类型保护区。    吕彩霞说,海岛陆域空间小、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密度过大,

    [阅读全文]

  • 中国农科院:入侵我国外来生物增至500余种

    [内容预览]

    | 2009/11/7 10:51:44
        新华网福州11月6日电(记者来建强)中国农业科学院6日在此间结束的2009“国际生物入侵大会”发布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物种已增至500余种,并显现出分布地域广阔,新入侵疫情不断突发等诸多灾害特点,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与生态灾难,引起我国政府与科学家的高度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

    [阅读全文]

  • 2010年我国森林蓄积量将达到132亿立方米

    [内容预览]

    | 2009/11/6 23:58:19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刘羊旸、张辛欣)据国家林业局6日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2010年我国森林蓄积量将达到132亿立方米。    《计划》称,从现在起到2010年,年均造林(含封山育林)面积400万公顷以上,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森林蓄积量达到132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黄河、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以及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治理

    [阅读全文]

  • 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具有较大潜力

    [内容预览]

    | 2009/11/6 23:54:41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刘羊旸、刘欢)据国家林业局6日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我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通过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增加碳汇。我国尚有0.57亿公顷宜林荒山荒地、0.54亿公顷左右的宜林沙荒地、相当数量的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和未利用地都可用于植树造林。同时

    [阅读全文]

  • 国家林业局发布《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

    [内容预览]

    | 2009/11/6 10:33:02
    中国网11月6日讯 国家林业局6日上午举行1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司长王祝雄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并简要介绍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林业行动计划》发布实施的背景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也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2007年6月发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

    [阅读全文]

  • 中国发布林业行动计划 明年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

    [内容预览]

    | 2009/11/6 10:31:37
    中国网11月6日讯 国家林业局6日上午举行1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司长王祝雄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林业行动计划》确定了五项基本原则、三个阶段性目标,实施22项主要行动。  五项基本原则是:坚持林业发展目标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相结合,坚持扩大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质量相结合,坚持增加碳汇和控制排放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减缓与适应相结合。  三个阶

    [阅读全文]

  • 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发布《武汉宣言》

    [内容预览]

    | 2009/11/6 10:22:49
        新华网武汉11月5日电(记者沈翀、魏梦佳)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5日在武汉闭幕,大会汇集与会中外代表在大会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和观点,向全球发布了以“让湖泊休养生息”为核心理念的《武汉宣言》。     世界湖泊大会是全球湖泊环保领域最具影响的国际会议之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让湖泊休养生息,全球挑战与中国创新”。全国

    [阅读全文]

  • 贾治邦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林业产业强国

    [内容预览]

    | 2009/11/4 14:15:01
    中国绿色时报11月04日报道 第二届全国林业产业大会于11月3日在江苏省邳州市召开。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林业产业协会名誉会长王忠禹发来贺信。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中国林业产业协会会长贾治邦提出,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林业产业强国。  王忠禹在贺信中说,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具有特殊功能的公益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林业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各种林产品和生态产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

    [阅读全文]

  • 工信部:“十二五”加强节能减排监管

    [内容预览]

    | 2009/11/4 10:12:52
    工信部节能司司长周长益昨天在上海表示,“十一五”规划所设定的节能减排的目标有望超额完成,“十二五”期间,工信部将继续加强节能减排方面的监管,并将制定措施淘汰落后产能。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末,全国单位GDP综合能耗要下降20%;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要升至10%。周长益表示,这些目标均有望超额完成。由于工业能耗占了总能耗的70%,所以今后工业节能依然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和主攻

    [阅读全文]

  • 解振华:明年能耗降低20%目标有望实现

    [内容预览]

    | 2009/11/3 10:12:33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日前召开的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关系部长级会议上表示,到明年我国提出的能耗降低20%的目标有望实现。  解振华表示,虽有困难,但经努力,到2010年能耗降低20%的目标有望实现。数据显示,到今年上半年为止,我国单位GDP能耗已经累计下降了13%以上。到2008年底,分别淘汰炼铁、炼钢、水泥、焦炭落后产能6000多万吨、4000多万吨、1.4亿吨和6000多万吨,关停小火电机

    [阅读全文]

  • 工业生物技术将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内容预览]

    | 2009/11/3 9:30:12
    本报讯(记者徐玢)世界自然基金会(WWF)10月29日发布最新报告《生物工业技术——从绿色燃料到绿色经济》中文版。报告显示,截至2030年,工业生物技术每年将可降低10亿吨到2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报告指出,工业生物技术的减排贡献主要体现在提高效率、替代化石燃料、替代石油制品和构建可以消除浪费的闭环系统等四个方面。报告同时指出,工业生物技术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实际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体社会经

    [阅读全文]

  • 我国遭400余种外来生物入侵损失500多亿

    [内容预览]

    | 2009/11/2 22:10:10
    新华网福州11月2日电 (记者李慧颖)从2日在福州召开的生物入侵国际大会上了解到,我国已成为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入侵的外来物种已有400多种,其中危害严重的达100余种,直接经济损失至少500多亿元。风雪中的悼念据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万方浩介绍,目前我国生物入侵形势十分严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有400多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多达100

    [阅读全文]

  • 我国著名内陆湖泊共同“亮相”武汉

    [内容预览]

    | 2009/11/2 22:05:45
    作为第13届世界湖泊大会的“前奏”,1日,首届中国国际湖泊流域治理与工程技术设备展览会暨湖泊环境保护成果展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国著名内陆湖泊共同“亮相”武汉,通过设置的展台向公众展示了我国湖泊治理的成果和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湖泊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在这场保护湖泊,恢复湖泊生态功能的攻坚战中,因湖泊而兴的城市地方政府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本次展览上,杭州、昆明等8个与湖泊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