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中国将成最大碳减排国
[内容预览]
| 2009/10/22 10:09:45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今年全球碳排放量有望降低3%,为45年来最大跌幅 □记者 韩小妮 晨报讯 正当发达国家不断向中国施加强制减排压力之际,国际能源机构的最新报告指出,由于在风能和核能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并注重提高能源效率,中国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将比之前人们普遍想象的慢许多。如果中国能达到有关减排的政府目标,到2020年,中国将跻身于对抗气候变化的前沿。 国际能源机构的这份最新预测报告指出,中国[阅读全文]
-
源头推动节能减排降低社会运输成本
[内容预览]
| 2009/10/20 20:17:33为进一步推进和贯彻节能减排,日前,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简称《办法》)第一期宣贯会在北京召开。交通运输部相关领导及来自各运管单位、车辆生产企业、道路运输企业的代表共110余人与会。 据了解,《办法》将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交通运输部通过制定《营运客/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将对达到燃料消耗量限值的新车建立准入制度;通过GB18565《营运车辆综[阅读全文]
-
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今日开幕
[内容预览]
| 2009/10/20 9:23:59本报讯(记者田宜龙)记者从10月19日黄河国际论坛秘书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在郑州举行。来自5大洲6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专家学者注册参加本届论坛。 据介绍,本届论坛的中心议题是“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主旨在于重新认识并构建人与河流的新型关系,唤醒人们自觉呵护河流、关爱河流的意识,呼吁社会强化保护河流的措施,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相处、共存共生。[阅读全文]
-
专家介绍“可燃冰”发现过程
[内容预览]
| 2009/10/20 8:39:36“可燃冰”这种“冰与火”奇妙结合的新型能源,是如何被发现的?记者专程采访了可燃冰项目合作单位之一———青海煤炭地质105队(以下简称“105队”)。 据“可燃冰”项目负责人之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青海煤炭地质105队(以下简称“105队”)队长、总工程师文怀军介绍,这一带“可燃冰”的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这年11[阅读全文]
-
低碳乡村模式能否复制
[内容预览]
| 2009/10/20 8:22:11我国将开展低碳产品认证 据新华社报道,10月15日签约的“中德低碳产品认证合作项目”,是我国在低碳产品认证领域的首个对外合作项目。所谓低碳产品认证,是以产品为链条,吸引整个社会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 环境保护部在参考了国外低碳产品认证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决定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在中国环境标志框架下,把产品服务归入适当的分类,设置“气候相关”类产品,与每年中国环境标志标准制、修订工作结[阅读全文]
-
先利用再储存,中国式的碳捕集之路
[内容预览]
| 2009/10/19 8:41:38人们平时所喝的碳酸饮料里的二氧化碳气体,你能想到或是来自电厂的锅炉吗? 藉着全国人大环资委16日组织的参观活动,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东五环的华能北京热电厂。该电厂与普通电厂的最大不同,便在于其燃煤锅炉所排放的气体,并不直接释放到大气中,而是先进入一个有着无数管道的装置,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处理,其中的二氧化碳被收集起来,被制成纯度高达99.99%的干冰,用于食品、消防等行业领域。 这项叫做二氧化碳[阅读全文]
-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五大举措促循环经济发展
[内容预览]
| 2009/10/19 7:08:46中新网唐山10月17日电 (白云水付立冬)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今日在此间举办的曹妃甸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称,环境保护部将推出五大举措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曹妃甸论坛第五次分论坛做演讲时,吴晓青说,首届曹妃甸论坛将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列为重要的议题,表明了中国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与会各界就循环经济、绿色工业、生态城市、生态文明等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同时为中国的环境[阅读全文]
-
黄河国际论坛将共商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
[内容预览]
| 2009/10/18 21:29:01新华网郑州10月18日电(记者张兴军)记者从黄河水利委员会相关部门了解到,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场地设置、日程安排、人员名单等各项会议组织工作基本敲定,论坛将于20日开幕。目前各项准备已经就绪,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各国宾朋。 据了解,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将于10月20~23日在郑州召开,中心议题为“生态文明与[阅读全文]
-
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
[内容预览]
| 2009/10/16 7:04:46本报讯(记者王海滨 通讯员孙晓钟)由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和长治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创新发展高层论坛,10月13日在长治市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城市的代表和长治市科技界人士100余人参加了论坛。 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他说,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产生了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大、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资[阅读全文]
-
中国庆祝‘全球洗手日’
[内容预览]
| 2009/10/15 21:18:53四川省2009年10月15日电 /美通社亚洲/ -- 每年在中国农村地区有数万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疾病。 在第二届“全球洗手日”到来之际,中国的儿童青少年参与到在今天举行的形式多样的庆祝和宣传活动中,学习用肥皂洗手的正确方法、知识和理念,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把这些好行为好习惯带回家庭和社区,帮助人们了解用肥皂[阅读全文]
-
中国科技部长万钢:"二氧化碳"可以当作资源利用
[内容预览]
| 2009/10/14 16:44:20中国科技部长万钢13日在英国伦敦参加第三届“碳封存领导人论坛”部长级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广受关注的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可以被当作资源进行利用,这样既应对了气候变化,又开发了新的市场,有利于相关技术的商业化发展。 万钢说,这次论坛的中心议题是“碳捕捉和储存(CCS)”技术,总体来看这项技术尚[阅读全文]
-
水利工程是应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
[内容预览]
| 2009/10/14 9:25:042009年10月14日是第20个国际减灾日。去年我国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其中,地震对大坝安全的影响令科技界关注,为此,商务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设立了《支持汶川地震灾区重建与早期恢复援助方案》下的子项目《加强水电安全项目》。旨在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各种水利水电设施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试验、分析以及标准研究等工作。本项目由挪威政府提供无偿资助。近日,项目实施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阅读全文]
-
展现人水和谐的壮美画卷
[内容预览]
| 2009/10/14 8:20:19又到汛期,湖南省华容县东山镇101岁的老人朱期照,在自家院子里悠闲地抽着旱烟,他说:“现在,政府修了大堤,我们心里总算踏实了。”离老人住所不远处,蜿蜒的长江干堤宛如一道铜墙铁壁,让滚滚洪流顺江而下。 华容县北临长江,南滨洞庭。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十年九灾。在长江边住了一辈子,朱期照老人成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水利建设的见证人。 新中国[阅读全文]
-
十二五环保规划今年启动 环保部正研究基本思路
[内容预览]
| 2009/10/14 7:57:07中新网10月13日电环境保护部1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十二五”环保规划编制前期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部署“十二五”环保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研究讨论国家“十二五”环保规划基本思路。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指出,今年是“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年,是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启动年,扎实推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对于做好“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周建强调[阅读全文]
-
神农架站通过CERN专家组现场检查验收
[内容预览]
| 2009/10/13 9:48:3310月7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组织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专家组,对中国科学院神农架生物多样性定位研究站(以下简称神农架站)能力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验收。专家组由院资环局副局长冯仁国带队,成员包括赵士洞、于贵瑞、王克林、黄铁青、袁国富、杨萍、赵涛。植物所所长助理兼综合办公室主任张运海、科研处常务副处长陈苏陪同专家组全程参加了检查验收工作。10月8日上午,专家组现场考察[阅读全文]
-
中国打造"低碳城市" 城市发展新概念被广为接受
[内容预览]
| 2009/10/12 7:03:26低碳产业、低碳博物馆、绿色经济……从2008年初首次推出“低碳城市”试点至今,一项项节能减排的项目在我国各大城市启动。仅仅一年时间,全国多个城市纷纷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创建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新布局。 争相打造“低碳”名片 2008年初,世界自然[阅读全文]
-
联合国"全球十亿棵树运动" 中国植树26亿株最多
[内容预览]
| 2009/10/9 11:32:06近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举行的“全球十亿棵树运动”特别仪式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全球十亿棵树运动”已实现在全球植树70亿株的目标,其中中国植树26亿株,是各国中最多的,对该目标的实现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平均每个中国人种树2株 “中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参与联合国[阅读全文]
-
我科学家提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配额新方案
[内容预览]
| 2009/10/6 11:48:45本报讯(记者齐芳)中国科学院丁仲礼院士课题组近日完成了研究论文《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各国的排放配额计算》,通过计算各国过去人均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和今后排放余地,为即将开始的控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国际谈判,在一些核心问题上提供定量数据。 该研究以1900年为时间起点,根据各国1900-2050年的应得配额数、1900-2005年的实际排放量、2005年的排放水平、1996-2005年排[阅读全文]
-
中科院与云南2亿元共建"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
[内容预览]
| 2009/9/28 20:48:12新华社昆明9月28日电(记者 杨跃萍)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服务于国家生物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中国科学院与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共建“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28日,这一投资达2.2亿元的实验室在昆明北郊开工建设。 根据双方合作协议,“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投资由中国科学院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分别承担50%。 云南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为丰富[阅读全文]
-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展在京举行 展出108种动物标本
[内容预览]
| 2009/9/28 20:43:30为庆祝祖国六十华诞,由国家林业局主办,北京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等九所博物馆共同承办的《多彩的生命--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展》25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馆揭幕。此次野生动物展将展出我国珍稀动物标本共108种,包括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朱鹮、中华鲟等珍贵标本,展期为一个月。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姚昌恬在开幕式上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开始起步,6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