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联合共建国际干旱区生态研究中心
[内容预览]
| 2009/9/27 20:35:01应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邀请,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副校长Charles Louis于9月10日至14日访问了该所。 据悉,为加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合作,提高研究所的科研创新能力、推动创新目标的实现,从而带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与全球变化的研究。该所经与河滨分校多次磋商,决定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联合共建“国际干旱区生态研究中心”。Charles Louis在所访问期间,签署了全面合作备[阅读全文]
-
国内首个以热带雨林为主题的电子科普杂志面世
[内容预览]
| 2009/9/27 15:14:039月25日上午,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创办的国内首个以热带雨林为主的电子杂志——《雨林故事》举行首发仪式。首发仪式由科普信息中心朱鸿祥主任主持,该园陈进主任和曹坤芳研究员致辞,电子杂志的责任编辑赵金丽做了杂志介绍。 陈进在致辞中指出,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全球的科学家、环保人士就致力于热带雨林的保护,但热带雨林的面积仍在减少。关于热带雨林减少的原因,陈进总结了目前国际科学界上的3[阅读全文]
-
改善环境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努力
[内容预览]
| 2009/9/27 15:04:01在中国工程院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记者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的历程及其取得的成就,采访了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委员、全国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健。 片刻沉思,宋健展开了话题:20年前,斯德哥尔摩环境会议把环境问题首次提到人类发展的议事日程上。我国的环保事业也是从那时开始起步的。当时,周恩来总理曾经告诫:我们在搞工业建设的同时,就应该抓紧防止工业污染问题,绝不能做贻害子孙的事。我国于1973年召[阅读全文]
-
中国与发达国家首个适应气候变化多边国际合作项目启动
[内容预览]
| 2009/9/25 19:45:41由中国、英国和瑞士政府联合组织实施的“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24日在京举行启动会,该项目旨在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加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首个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多边合作项目。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为试点省,针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水资源、草地畜牧、极端天气事件以及灾害、人体健康等具体领域影响,开展详细的风险评估,并[阅读全文]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实现全国单位GDP能耗年均降4%
[内容预览]
| 2009/9/25 19:44:28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25日上午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能源发展成就。张国宝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实现了全国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逐步形成,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张国宝还表示,60年来中国能源领域和祖国其它各条战线一样,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能源供给能力由弱变强。一次能源生[阅读全文]
-
环保部副部长:发展低碳经济不能脱离国情
[内容预览]
| 2009/9/25 14:30:16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24日表示,由于各国的发展阶段、能源结构等都有很大差别,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应根据自身的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低碳发展道路。不能简单地用一国的低碳经济模式去发展另一国的低碳经济。 当日,在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名古屋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单位主办的“低碳经济:行动与国际合作”国际研讨会上,李干杰发言时表示,对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履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阅读全文]
-
中国十年耗资七百多亿美元 大力增加森林资源
[内容预览]
| 2009/9/25 9:50:33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四日电 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介绍说,近十年来,中国政府投资七百多亿美元,采取五项措施防止毁林和森林退化,增加森林资源。这五项措施包括,开展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严格保护天然林,加强森林防火,加强森林经营,坚持合理采伐利用。国家林业局提供的消息称,二十三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关于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碳排放高级别会议。在此次会议上,贾治邦作了上述[阅读全文]
-
用能源科技创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内容预览]
| 2009/9/24 13:01:429月19日,由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办的“中国2050能源发展路线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及能源企业的50余位专家以中科院最近发布的《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和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日前发布的《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为基础,对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进行探讨。 “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是解决资源、环境、污染物排放问题,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的必然[阅读全文]
-
中国减排承诺敲开低碳经济大门
[内容预览]
| 2009/9/24 13:00:02胡锦涛指出,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阅读全文]
-
应对气候变化 解振华称技术创新和技术转让是关键
[内容预览]
| 2009/9/24 9:01:28中新社纽约九月二十二日电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二十二日在此间举行的一个有关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吹风会上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和技术转让是关键,如果没有技术创新,现在确定的很多目标都很难实现。解振华解释说,要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技术创新。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未来技术,他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共同研发,这样既解决未来的技术问题,也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另外,解振华表示,对于更大量的当前传统技术,[阅读全文]
-
森林是最大有机碳库 生活工作中的低碳经济
[内容预览]
| 2009/9/23 21:30:10森林 最大的有机碳库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二氧化碳”。因为其浓度的不断攀升,全球变暖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生,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今,与之较量的名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逐渐热了起来。 二氧化碳浓度正逼近极限 地表气温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而温度的升高,使得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大面积土地被淹。海平面每上升一米,就有海拔4米的陆地受威胁。 我国13[阅读全文]
-
环境保护部部长:大力研发推广高效绿色环保科技
[内容预览]
| 2009/9/17 23:45:41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顾瑞珍 丁可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科技自主创新带来难得机遇,应大力研发推广高效绿色适用技术。”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17日在《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主旨报告中作出上述表示。 这是记者从此间举行的第五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上获悉的。周生贤在报告中指出,当前,全世界都在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反思,纷纷倡导“绿色新政”,从依[阅读全文]
-
中国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应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
[内容预览]
| 2009/9/17 10:02:40新华网北京9月16日电 中国审计署日前提出了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希望通过审计手段应对当前人均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问题,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审计署提出,从2010年起,各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审计机关每年应至少开展一项资源审计和一项环境审计,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地区的市、县级审计机关每年也至少要开展一项资源或环境审计。为逐步扩大资源环境审计领域,审计署要求各级审计机关逐步将审计范围[阅读全文]
-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有望“低碳发展”
[内容预览]
| 2009/9/17 9:51:17新华网北京9月16日电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16日在此间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未来相当长时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将持续增长,但是,如果中国能够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碳排放的增加有望放缓,甚至减低。这份名为《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的报告警告,中国过去30年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和外需拉动,高耗能为主的工业部门迅速扩张。“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虽然短期内取得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却[阅读全文]
-
我国最大淡水湖开发治理历程 折射发展理念之变
[内容预览]
| 2009/9/15 21:10:32一碧万顷,烟波浩渺。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60年来,这个闻名中外的湖泊从开发到治理,经历了“围湖造田、水口夺粮”,到“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目前,江西正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寻求鄱阳湖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之路。鄱阳湖60年开发治理历程,折射出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理念之变。 &nbs[阅读全文]
-
低碳城市引领新趋势
[内容预览]
| 2009/9/15 20:58:0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庄贵阳日前就低碳城市发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国城市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占世界的75%以上。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阅读全文]
-
我国污染减排指标将首次如期完成
[内容预览]
| 2009/9/15 8:50:48本报北京9月14日电(记者李禾)在今天举行的“全球环境合作高层论坛环境国际公约履约大楼启用仪式”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透露,我国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有望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可以如期实现。 我国首任环保局局长、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曾说过,改革开放以来25年里,我国经济指标年年超额完成,但环保计划中定下的指标从未完全完成过。“十一五”将有望成为首个污染减排指标如期完成的五[阅读全文]
-
大别山:红土地崛起绿色经济
[内容预览]
| 2009/9/14 13:48:52这是一道由地质褶皱、断块层叠而成的红色山脉,她横亘在豫、鄂、皖3省边境,绵延270多公里,把长江与淮河水系一分为二。 这是一个由成千上万仁人志士热血浇灌的革命老区,这里是中国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的战略要地。 这就是大别山!在硝烟与炮火的洗礼中,在理想和信仰的激励下,这片红土地上曾经走出了一名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两任国家主席和300多个开国将军。 “我们的城市标志就[阅读全文]
-
中科院院士称化妆品释放氟利昂推动全球变暖
[内容预览]
| 2009/9/11 11:29:07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崇银:化妆品能释放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女士爱美也会让全球变暖“女士的爱美之心,也导致全球变暖。”昨日,来渝参加第11届科协年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李崇银,在市气象局作关于“气候变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报告,对热门的天气话题进行了生动解释。化妆品也是气候杀手?“全球变暖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我们熟悉的温室气体排放,还有很多。”李崇银说,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增多,空调的使用,城市热岛效[阅读全文]
-
绿色风起夏季达沃斯 世界关注中国绿色行动
[内容预览]
| 2009/9/10 10:06:10“夏季达沃斯”将于2009年9月10日在大连召开,1300余位参会者将参加这次为期三天的盛会。参会者包括400余位全球成长型公司的CEO或董事级别高管;300位来自论坛基金会员企业的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首席经济师和企业战略家,150位全球青年领袖,100位各国政要。 早在今年6月30日,世界经济论坛首席运营官施耐德到大连考察达沃斯论坛筹备工作时就提到,“绿色发展”将成为本届年会的主要议题,[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