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寿宽代表:1亿吨洗煤“废弃物”应充分利用
[内容预览]
| 2008/3/16 11:52:08本报讯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嘉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寿宽说,每年焦化厂洗煤要产生中煤、煤泥和煤矸石1亿吨以上,这些“废弃物”完全可以变废为宝,用来发电。而目前,煤泥和煤矸石大多堆放在外,既造成污染,又浪费资源。 孙寿宽代表说,目前全国很多焦化厂为了保证原料供应和降低成本,都自建有选煤厂。这些选煤厂每年所产生的煤泥和煤矸石至少有6000万吨,相当于2500万吨标准煤产生的热量。但这些煤矸石和煤泥,大[阅读全文]
-
专家:广州南沙石化项目必要且可行
[内容预览]
| 2008/3/16 10:03:36针对全国“两会”广东团代表们关注的中科合资南沙炼化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南沙石化项目”)的有关问题,记者从环境保护方面采访了我国两位权威专家,一位是十分熟悉广州本地情况的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适宇,一位是长期研究广州环境保护,并且负责南沙地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巍。巧合的是,两位专家一南一北,正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述了各自观点[阅读全文]
-
要建生态文明先破“政府失灵”
[内容预览]
| 2008/3/16 9:57:40本报记者 刘栋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务必增强紧迫感,加大攻坚力度,力求取得更大成效。 &nb[阅读全文]
-
三省书记省长透露节能减排“作战计划”
[内容预览]
| 2008/3/16 9:44:37生产几十年的水泥厂被炸掉———海南:三年投资35亿元治理污染 “我们刚刚开完动员会,省政府和重点市县签了责任状,下最大的决心用三年左右时间,把海南主要地区的污水和垃圾处理70%左右。从去年开始,财政预算专门列了一个资金专项,就是生态补偿基金。2007年拿出2000万元,2008年拿出4000万元,专门用[阅读全文]
-
免费发环保购物袋 环保生活方式受京城市民欢迎
[内容预览]
| 2008/3/16 9:42:52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李志勇)北京首汽集团15日在位于北京紫竹院公园南侧的首汽加油站内向市民免费发放环保购物袋,上百个购物袋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就被热情的市民领取一空。 一位路过的大妈看到这里在发放环保袋,就一路小跑着过来领取。“这个环保啊,省得用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在问到为什么领取环保购物袋的时候,这位大妈告诉记者:“一般应急用塑料袋还行,经常买菜都是像我这么大岁数的老头、老太太,有这么个[阅读全文]
-
江西首届茶花节:一株山茶树开花3000朵
[内容预览]
| 2008/3/15 9:17:07南昌新闻网讯 春光融融,茶花吐艳,茶花园内人如潮、花如海。昨日上午,“2008江西省首届茶花节”在江西省林科院开幕,众多茶花争奇斗艳,大量游人慕名而来。 480个品种让游人大开眼界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江西省林科院山茶属种质基因库(山茶园),各种颜色的山茶花[阅读全文]
-
陕西省采取措施确保退耕还林成果
[内容预览]
| 2008/3/15 9:07:17中广网西安3月14日消息(记者王朝宇冯建喜冯轩)陕西省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退耕区农民收入显著增加,退耕还林已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亮点”工程,到目前全省共退耕还林3209.5万亩,为确保退耕还林稳得住、不反弹,陕西省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截止2008年3月初,陕西省共向10个市102个县级单位1508个乡镇230万农户915万人兑现粮食30.32亿公[阅读全文]
-
黑龙潭千年浑水骤变清 专家疑为地质运动所致
[内容预览]
| 2008/3/15 8:55:56记者今天从位于昆明市区北郊的黑龙潭公园了解到,最近公园内发生了“神奇”的一幕——一池千年浑水骤然变清了。 据黑龙潭公园办公室主任那冬梅介绍,该公园内有两个成葫芦型相互连接的水潭,其中一个潭清澈见底,另一个潭则浑浊不清,这一景象维持了上千年,当地古代文人曾以“两池相交鱼不往,一桥横断水色殊”来形容这一奇观。自古以来,昆明市民都认为黑龙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常有人到这里祭祀求雨。近日,浑水潭的水突然变[阅读全文]
-
厦门生态治理模式从"以治为主"向"以防为主"转变
[内容预览]
| 2008/3/15 8:54:25新华网厦门3月14日电(记者卢志勇)位于厦门岛西部的筼筜湖是上世纪70年代围海造田形成的内湖,由于当时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筼筜湖周边37平方公里内的数十万居民的生活污水和300多家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湖内,湖水臭气熏天。 厦门市政府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历经近20年的综合整治,使得筼筜湖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评为东亚海域污染防治管理示范区的示[阅读全文]
-
应加大西部特色生物资源创新研究
[内容预览]
| 2008/3/15 8:28:34目前西部地区特色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采挖导致自然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产品附加值不高,特色生物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特色生物资源培育、种植、深加工和应用等还非常薄弱。如果不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西部地区特有的生物资源将难以为继。建议国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科技工作者对西部特色生物资源开展创新研究,建立科学种植、采挖、加工、应用及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引导[阅读全文]
-
30年修得正果 大环保部的大前途
[内容预览]
| 2008/3/15 0:33:26本报记者 郑 盎 于 涛 北京报道 3月11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公布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根据该方案,环境保护部终于浮出水面。把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一些人士评价这是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把大环保做实”,而“大环保究竟大在哪里”? 参加两会的多位委员、代表也向记者表示,做好“大环保”,将成为考核本次改革成败的关键指标。[阅读全文]
-
两会看点:建言绿色文明 倡导绿色文化
[内容预览]
| 2008/3/14 22:21:56过一个无污染“有机生活日” 人大代表:俞学文 我建议,从今年绿色奥运之年开始,全民应当每年选择过一个无污染的“有机生活日”,让自己在越来越健康的同时,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并提出了“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让出口产品享有良好信誉”的目标。 推出全民过一天“有机生活日”,给自己少一点污染,还地球一片清净,是一件利己、利人、利国的大好事[阅读全文]
-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代表环境公益发言
[内容预览]
| 2008/3/14 22:17:19编者按 2006年,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在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的提案。作为提案倡议者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吕忠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是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今年,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身为环境法学领域的专家、司法界资深人[阅读全文]
-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内容预览]
| 2008/3/14 22:14:58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国际发展的新动向要求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在发展的主题下,积极应对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全球挑战。 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成为了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技术及低碳产品开[阅读全文]
-
两会观察:中国2008年节能减排问责风暴正在酝酿
[内容预览]
| 2008/3/13 18:01:03国务院今年上半年将公布各地节能减排数据。有关人士表示,节能减排的数据决定着不少地方官员的“乌纱帽”。2008年的节能减排问责风暴正在酝酿…… 去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曾因2006年全国节能减排任务没有完成而向代表道歉。今年,当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2007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首次实现了[阅读全文]
-
冯海荣代表:矿产资源不能综合开发就是浪费
[内容预览]
| 2008/3/13 12:03:58“有的钢铁企业开采铁矿就只要其中的铁,大量伴生的矿物被丢弃。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源浪费。”全国人大代表冯海荣是甘肃省酒钢集团的一名基层工程师,对矿产资源不能综合开发的现状非常心痛。她建议,国家应当采取措施切实推进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由于长期在钢铁冶炼企业工作,冯海荣对矿产资源与企业生存发展之间的利害关系有着非常直接的感受。“矿产资源有限,单一的利用无异于浪费。”她表示,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目[阅读全文]
-
环保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
[内容预览]
| 2008/3/13 10:19:55“名正才能言顺。”谈到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组建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国家环保总局时,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院长王荣华指出,虽然只有从“局”到“部”的一字之改,却是科学发展观在政府组织形式上的重要体现。 从1978年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到1987年机构改革改为独立的国家环境保护局,再到1998年改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的环境保护部门经过30年漫漫征程,终于在今年的第十一届全[阅读全文]
-
仗司法利剑 保青山绿水
[内容预览]
| 2008/3/13 9:50:29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近年来,我国重大和特大环境污染事故逐渐增多,环境纠纷的数量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惩罚破坏环境犯罪行为、有效化解纠纷,是人民法院应尽的职责。人民法院究竟应如何为环保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引起广大代表的热议。 加大审判力度 实施环保法规 一组数据令人心惊:据世界银行测[阅读全文]
-
重庆:构筑三峡库区绿色生态屏障
[内容预览]
| 2008/3/13 9:42:07新华网重庆3月12日电(记者徐旭忠)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实施库周绿化带建设工程,改善库区生态环境,一个风光秀美的绿色生态屏障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峡库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近年来,三峡库区生态建设先后启动实施了“山水园林城市”和“青山绿水”两大战略工程,加快了库区周边生态建设步伐。 于2004年开始实施的三峡库区周边绿[阅读全文]
-
赵雨森:标准八年未变 应提高森林生态补偿
[内容预览]
| 2008/3/13 9:37:40东北网3月13日讯黑龙江省自2001年被国家列为生态效益补助试点省份之一以来,补助资金8年依旧,管护资金严重不足。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赵雨森呼吁,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扩大重点公益林面积。 赵雨森告诉记者,2001年黑龙江省被国家列为生态效益补助试点省份,涉及8个市45个县(市、区)、单位,251个国有林场。当时,全省补助试点面积2500万亩,补助资金1.25亿元,补助标准每亩5元。其[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