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我国推动循环农业生产方式

    [内容预览]

    | 2007/12/16 8:27:59
    本报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冯华)我国农业正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方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方式转变。农业部今年启动的循环农业促进行动通过普及应用节约型农业新技术,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降低生产成本,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有效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这是记者从农业部新闻办

    [阅读全文]

  • 节水近两亿方

    [内容预览]

    | 2007/12/16 8:26:31
    本报讯 (记者黄建华 通讯员粤水婷)今天是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决定对东江流域实施非汛期统一调水满月之日。来自广东省水文局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从11月15日零时起东江实施非汛期统一调度以来节水成效卓著,一月内流域减少放水1.9亿立方米。  由于今年汛期结束后广东各地降雨明显减少,东江下游国家重点水文站博罗站流量相应减少,为确保今冬明春沿线河源、惠州、广州、东莞、深圳等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数千万

    [阅读全文]

  • 句容:用足“生态资本”奔小康

    [内容预览]

    | 2007/12/16 8:25:03
    贯彻十七大精神   落实科学发展观  “看到灰头麦鸡了!”从今年春天起,这个濒危鸟种频频在句容“惊艳亮相”。  据监测,它们主要生活在句容二圣水库等地,约有两大群的规模,共计200余只。鸟类专家说,在一个地区发现数量如此多的灰头麦鸡实属难得。  而林业部门的一项最新调查同样令人欣慰:目前,句容境内存有古树名木131棵,在全镇江市最多,在全省也位居前列。其中,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120棵,尤其是,

    [阅读全文]

  • 林业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生力军

    [内容预览]

    | 2007/12/16 8:23:45
    本报北海讯(记者/吕欣)阳光下桉树苗顶着火红火红的新芽,双顶棚的温室里以色列先进的电脑控温控湿设备喷出无比细密柔和的水雾,采穗圃里先进的沙床能用20%的面积实现传统技术同样的产量,密密的丛林中桉树像列兵在接受检阅……在广西斯道拉恩索林业有限公司苗圃和北海市森源林业公司桉树高产示范林基地,现代林业的魅力扑面而来。这是记者在12月11日于北海召开的全区地级市林业局长会议安排的参观项目中所见。  200

    [阅读全文]

  • 环保指标成为干部考核重要依据

    [内容预览]

    | 2007/12/16 8:17:31
    本报讯(记者黄滢)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质量,12月14日,市政府印发《2007年南宁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下称《办法》)。  《办法》将用于考核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及签订《南宁市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下称《责任书》)的市直各有关部门,主要是为了确保市政府与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及各部门签订的《责任书》得到有效落实。据透露,考核内容包括《责任书》

    [阅读全文]

  • 福田:强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区

    [内容预览]

    | 2007/12/16 8:05:10
    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生态效益推进生态文明福田:强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区福田中心区78.8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既是一片淌金流银的效益高地,也是一片相伴绿水青山蓝天的生态城区。走进福田辖区人们深深感到,绿色成为福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主色调。在福田区,生态环境是资源,生态环境是竞争力,生态环境是软实力,生态文明建设为福田科学发展注入新活力。生态建设硕果累累福田生态文明和生态城区建设已经取

    [阅读全文]

  • 河南加强城市环保设施建设

    [内容预览]

    | 2007/12/16 7:56:53
    本报讯 记者党涤寰、实习生李程报道:污水流入沉淀池,粗格栅栏把拦截的垃圾过滤,再绕过提升泵房、细格栅、回流泵房、氧化沟到二次沉淀池,污水变成了中水。这是记者近日在河南新郑市污水处理二厂采访时看到的一幕。    新郑市的污水处理是河南省加强城市环保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8月底,河南省已累计投入120亿元,开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项目132个,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能力59

    [阅读全文]

  • 乌鲁木齐将用低硫煤缓解冬季城市污染

    [内容预览]

    | 2007/12/16 7:55:36
        新华网乌鲁木齐12月15日专电(记者刘兵)从明年起,边城乌鲁木齐所有供热企业将采用低硫煤作燃料,以改善多年来市区在漫长寒冬里乌烟弥漫、难见天日的局面。     据乌鲁木齐市环保局污染控制处副处长郑斯超介绍,2008年市环保局将计划向各供热企业全面推广使 用低硫煤。目前乌鲁木齐普遍用煤的硫分含量为0.8%,平均每吨煤燃烧后将产生16

    [阅读全文]

  • 长三角酝酿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内容预览]

    | 2007/12/15 21:05:40
    一直以来,舟山为长三角地区挡风浪,集污水、换空气,希望兄弟城市在治理污染时也要想到我们舟山。在12月11日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八次会议上,舟山市副市长王忠志吐露心声。  这一愿望即将化作长三角16城市的实际行动。此次协调会新增的长三角环境保护专题提出,研究设计适合长三角地区实际情况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总体框架,并作出实施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建议。  这次的环保专题合作,由上海环保局牵头,长三角

    [阅读全文]

  • 我国将重点解决555个市、县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

    [内容预览]

    | 2007/12/15 8:29:30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 姚润丰)针对我国城市饮用水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建设部、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编制的《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重点解决205个设市城市及350个问题突出的县级城镇饮用水安全问题。    规划还确定,到

    [阅读全文]

  • 请呵护地球之肾——湿地

    [内容预览]

    | 2007/12/15 7:49:09
    编者按: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独特生态功能的自然综合体。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体系,被喻为地球之肾。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在渤海辽东湾的辽河入海口处,有一块神奇而美丽的湿地——辽河三角洲。这里的红海滩天下称奇,这里的芦苇荡世界第二、亚洲最大,这里的湿地鸟美丽诱人,它被《国家地理》评为全国最美6大湿地之一。  红海滩与大芦荡交相辉映 

    [阅读全文]

  • “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揭晓

    [内容预览]

    | 2007/12/15 7:46:33
    本报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武卫政)“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今天在京揭晓,9名个人和1个集体获此殊荣。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张晓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记者柴静,河南周口市“淮河卫士”会长霍岱珊,北京绿家园负责人汪永晨,吉林省红石林业局退休工人赵希海,香港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前局长廖秀冬,江苏省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导演张艺谋、冯小宁分获年度个人奖。国家环保总

    [阅读全文]

  • 湘赣桂现50年一遇特大干旱 湘赣近期或有降水

    [内容预览]

    | 2007/12/14 22:00:10
    由于持续干旱少雨,目前江南南部、华南、贵州等地干旱持续发展,其中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局部地区出现五十年一遇特大干旱。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价室主任张强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今年九月下旬开始,江南等地持续少雨,江南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五十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五至八成,其中,湖南、江西、广西、贵州等地部分地区偏少八成以上。从九月下旬至今,湖南、江西、福建、广西、广东、贵州等地平均降水量仅次于一

    [阅读全文]

  •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研究专家达成《福州共识》

    [内容预览]

    | 2007/12/14 20:55:22
    在近日结束的第一届中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127个科研院所的470多名与会专家,达成了加强合作、共同防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福州共识》。 福建农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说,生物入侵关系到人类的人口、食物、健康、资源、能源和环境六大困境。历史教训残酷,面临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自然、经济、社会和人为的新变化、新行为,不断赋予生物入侵的新特征,在入侵种类、途径、对

    [阅读全文]

  • 环保总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内容预览]

    | 2007/12/14 8:53:39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 2007年亚洲环境执法论坛13日在京举行,来自13个国家和12个国际组织的15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张力军指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环境 保护正面临历史性转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刚刚闭幕的十七大上,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了更加积极务实的战略和措施,努力解决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将节能降耗和污

    [阅读全文]

  • 中国将启动全国农业污染大普查 为决策提供依据

    [内容预览]

    | 2007/12/14 8:50:28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三日电(记者 王彤)为摸清中国农业污染源现状,掌握农业源污染流失的规律,中国将全面启动农业污染普查。十二月十三日,中国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召开了中国循环农业促进行动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农业部科教司张凤桐司长介绍,中国将全面启动农业污染普查,本次普查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方面,目标就是摸清中国农业污染源现状,掌握农业源污染流失的规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据了解,

    [阅读全文]

  • 中国:节能减排仍有挖掘潜力

    [内容预览]

    | 2007/12/14 8:49:10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在节能减排上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由于一些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我国一些地区节能减排工作进展速度不够快,部分地方未能完成预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云南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的专家认为,我国各地节能减排仍有挖掘潜力,节能还有待老百姓参与进来。 以西部边疆省份云南为例,近几年来,云南省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并取得了积极进展,2006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实现2003年以

    [阅读全文]

  • 解析三峡生态关键词(经济聚焦)

    [内容预览]

    | 2007/12/14 8:40:58
    关键词:三峡的水   三峡水库建成后,要的是两岸青山,一江碧水。这是任何一个三峡建设者心中的理想。日前记者在库区采访发现,目前三峡的生态环境正朝着这个理想前进。  有关监测显示,三峡库区干流水质总体稳定,以优于Ⅲ类水质为主。据了解,从2001年起到2010年,国家共安排392.2亿元国债资金用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处理场建设,以及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和船舶污染治理等。目前,三峡库区城镇已建

    [阅读全文]

  • 气候变暖导致河北省近50年来降水减少气温升高

    [内容预览]

    | 2007/12/14 8:39:47
    据河北省气象部门调查统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50年来,河北省降水量减少120毫米,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4摄氏度。  据统计,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河北省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上个世纪50年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589毫米,到上个世纪90年代,减少为507毫米,而进入本世纪以来,2001年到2006年,降水量只有468毫米,其中2006年全省降水量平均偏少20%。  同时,上个世纪80年

    [阅读全文]

  • 南方周末:乳山核电站在争议中“上马”

    [内容预览]

    | 2007/12/14 8:34:18
    ■按照规划,胶东半岛120公里的海岸线上,将建造三座核电站 ■距离乳山核电项目十公里处,是四A级的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 ■国家《核电中长期规划》中,乳山核电站是惟一注明“需进一步研究”的 自从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将核电发展战略由“适度发展”调整为“积极发展”之后,沿海和内陆省份为建设核电站而展开的激烈争夺。在内地,湖北、湖南、江西为建设我国首个内陆核电站而展开的争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