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地国际人才培训基地揭牌
[内容预览]
| 2007/11/13 9:31:33本报讯(记者姜澎)昨天,受湿地国际委托,华东师范大学湿地国际人才培训基地在崇明西沙湿地科学实验站揭牌。该基地是湿地国际在亚洲地区建立的首个人才培训基地,不仅承担国内湿地人才的培训,还肩负大量国际湿地人才的培训工作。 湿地国际(Wetland International)是配合各国政府履行国际湿地保护公约的全球性国际湿地保护组织,创建于1995年。由于在湿地保护与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湿地国[阅读全文]
-
南京当选“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内容预览]
| 2007/11/13 9:24:36【龙虎网报道】绿色南京,如期收获了国内城市绿化的最高荣誉。记者昨天从市园林局获悉,全国绿委办11月9日函告江苏省绿委办,经全国绿委办检查和研究,正式批准南京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自前年申报全国第三批“绿模城”至今,南京已足足储蓄了两年的“绿色家底”。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两年来市区新增绿地20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大半个钟山风景区的面积。截至去年底,建成区绿地率41.3%,绿化覆盖率45.5[阅读全文]
-
我国将建首个干热河谷生态站
[内容预览]
| 2007/11/13 9:23:12[科学时报 张雯雯报道]近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建设项目通过专家论证。通过5~8年努力,该项目将力争进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使生态站成为我国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植被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研究、示范和合作交流的基地,为解决我国干热河谷资源环境问题和促进生态学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滇川两地的金沙江以及元江、怒江、澜沧江及其支流地区[阅读全文]
-
南京摄影师闯第一高原湿地 发现近十种新物种
[内容预览]
| 2007/11/13 9:21:03中国最美的湿地———若尔盖近期迎来了一位南京人,他也是第一位单人骑车进入若尔盖腹地的“独行侠”。 南京的自然摄影师范明,选择了“千里走单骑”的方式,用长镜头捕捉这个神秘地带的绝美画面,在他的电脑中,若尔盖壮阔的草原,静谧的河谷,飞翔的精灵,灵动的鼠兔,组成的景色透着一股令人震撼的惊艳之美。 范明告诉记者,他此次若尔盖之行可谓收获颇多———除了摄得上万张图片之外,他还为若尔盖自然保护区发现了[阅读全文]
-
三协会联合倡议杜绝一次性筷子
[内容预览]
| 2007/11/13 9:19:31晨报讯(首席记者 杨玉峰)昨天,市消协、市饮食行业协会和北京质量协会联合倡议:应限制、杜绝使用一次性非环保用品。 调查显示,我国森林资源匮乏的局面还是相当严重,全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0.08公顷,在全球排名为134位。而据相关专业人士最保守的估计,我国每年生产使用的一次性筷子达到450亿双,消耗木材200万立方米,砍伐树木为600万棵。 三家协会倡议:所有餐饮经营企[阅读全文]
-
政府带头环保的示范作用
[内容预览]
| 2007/11/13 9:13:19原题:政府提倡的,自己应率先垂范 ——从文昌市民退租土地保护红树说起 据海南日报昨天报道,受文昌市增加千万元投资为红树改道一事感动,文昌市一养殖户准备退掉自己租的50亩地,因为那里生长着许多红树。为保护这些红树,这名养殖户决定放弃在这块地上挖塘养鱼的机会。  [阅读全文]
-
沈阳拓宽节能减排领域
[内容预览]
| 2007/11/12 16:22:26水华 王明飞 辽宁省沈阳市委、市政府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途径,不断拓宽节能减排领域。 推广地源热泵,扩大太阳能使用范围 沈阳市以政府令的形式下发了《沈阳市地源热泵系统建设管理办法》,推广地源热泵技术应用面积累计已达1000多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市区两级地源热泵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沈阳市地源热泵专家组、沈阳[阅读全文]
-
中美专家联手加强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
[内容预览]
| 2007/11/11 19:46:03新华网南京11月11日电(记者 凌军辉)中美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11日在位于江苏南京的河海大学举行,中美两国专家联手加强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 中国两国专家将通过联合申报国际项目、学术互访、互派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合作研究和培训等方式,重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据中美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余钟波介绍,研究中心是河海大学和美国沙漠研究所的合作[阅读全文]
-
展现技术美学的绿色生态建筑 世博会主题馆开建
[内容预览]
| 2007/11/11 8:45:36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内永久性主题场馆———世博会主题馆昨天上午开工建设,这标志着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场馆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上海世博局负责人表示,主题馆是世博会的核心场馆,也是历届世博会参观者最难忘的场馆之一,其开工建设对上海世博会的筹办有着重要意义。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永久保留建筑,主题馆地上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地下为4万平方米。 项目位于上海世博会规划围栏区B片区世博轴西侧,紧邻轨[阅读全文]
-
和谐农业看三安
[内容预览]
| 2007/11/11 8:44:11标准种养,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大田里 吉林省永吉县是传统的稻米产区。马上要割稻子的时候,记者到这里采访。 万昌镇暖泉子村张旭光的300亩稻子今年长得格外好。人在田埂上走着,就进入一幅丰收的画卷里了。不时有青蛙纵身一跃,闪进稻田里,又惹起一阵哗啦啦的响动。循声拨开稻秧,水抽干了,留在水汪里的小鱼却着了急。张旭光指着排水沟说,你看那些脚印,有猫的,有鸟的,都是来抓鱼的!真没想到[阅读全文]
-
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
[内容预览]
| 2007/11/11 8:41:51本报讯 11月10日,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在宁开幕。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出席开幕式。江苏省委书记、省长梁保华会见前来出席论坛的20多名院士。省委副书记张连珍、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出席并致辞,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原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莉新出席开幕式。 梁保华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各位院士前来出席此[阅读全文]
-
一条充满希望绿色发展之路
[内容预览]
| 2007/11/11 8:37:17初冬时节,记者穿行有黔山秀水之称的贵州大地,踏黔南喀斯特山地,访黔西毕节地区,走黔北赤水河畔,登黔东梵净山脉,所到之处,满目青山绿水令人赏心悦目,而经济发展、投资纷来、农民增收的兴旺景象更令人倍觉欣喜。 贵州这一后续发展地区,正在充分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努力避免东部“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一条青山绿水与富民产业共存共荣的绿色发展之路,闯一道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人民幸福感强的生态现代化之路[阅读全文]
-
生态文明“绿芽”萌动
[内容预览]
| 2007/11/11 8:36:15一望无际的芦竹林,郁郁苍苍地蔓延到水边,白鹭悄然驻足,游鱼时而划出道道波纹,野鸭子飞快地从水面掠过…… 这是山东南四湖一片旖旎动人的湿地风光。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就在3年前,这里还是成片的麦田和豆田。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和四面八方注入的工业污水曾使南四湖的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充当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其水质直接决定东线工程调水的成败。 从扼住上游工[阅读全文]
-
徒步环球植树1亿棵 保罗·柯尔曼夫妇宣传“绿色奥运”抵汕
[内容预览]
| 2007/11/10 15:05:20本报讯记者刘文钊报道:“汕头的树很多,山青水秀,又是奥运火炬传递城市的其中一站,我很喜欢,希望更多的人参与“绿色奥运”,让树苗遍地开花,让汕头变得更美丽。”昨天,环球徒步旅行家保罗·柯尔曼偕同妻子首站来到汕头宣传“绿色奥运”,整个行程约3000公里,他俩的心愿是徒步全球种下1亿棵树。 保罗·柯尔曼出生于英国,今年52岁。1992年开始,他从加拿大出发,进行了历时两年的徒步植树活动,从旧金山到萨[阅读全文]
-
山东构筑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绿色生态长廊”
[内容预览]
| 2007/11/10 14:56:39一望无际的芦竹林,郁郁苍苍地蔓延到水边,白鹭悄然驻足,游鱼时而划出道道波纹,野鸭子飞快地从水面掠过…… 这是山东南四湖一片旖旎动人的湿地风光。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就在3年前,这里还是成片的麦田和豆田。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和四面八方注入的工业污水曾使南四湖的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作为我[阅读全文]
-
"走遍长三角"采访团走进湖州 感受绿色好心情
[内容预览]
| 2007/11/10 9:52:27图片说明:安吉竹海闻名海内外图片说明: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图片说明:黄浦江的源头位于安吉县龙王山 东方网记者杜丽华、刘歆11月9日报道:绿色、清新、自然……两天来,苏浙沪网络媒体“走遍长三角”大型报道活动采访团在浙江省湖州市采访,从田园到竹林再到深山,记者们无不被这个“绿色”的城市所吸引。 《卧虎藏龙》竹海中 湖州安吉是中国著名的竹乡,今天下午采访团来到安吉,所到之处都可见竹影。作为“[阅读全文]
-
环保总局、林业局: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内容预览]
| 2007/11/10 9:43:12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部署,相关的政府部门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广大群众对此非常关注。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林业局。 环保总局:构筑新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 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阅读全文]
-
推进新青海建设 完善生态体系 构筑绿色屏障
[内容预览]
| 2007/11/10 9:41:59青海新闻网讯 为实现全省林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青海省林业局决定,将构建三大体系,实施六大战略,推进四项改革。 三大体系为: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体系。通过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切实保护和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并在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系统的循环发展中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效益明显的高原林业生态建设体系。培育林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措施,着力培育发展中藏药[阅读全文]
-
香港建筑师推崇“绿色建筑”
[内容预览]
| 2007/11/10 9:25:29新华网长沙11月9日专电(记者李丹)8日,在长沙召开的2007年内地与香港可持续城市形态研讨会上,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吕元祥博士向内地专家学者展示了香港的绿色建筑。 据吕元祥介绍,绿色建筑是指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在规划、节能、用水、采光和废物处理各方面都达到环保要求的建筑物。 吕元祥为大家举例展示了香港机电工程署新总部大楼的图片。据介绍,香港机电工程署新总部大楼在天台表面装设了超过2300块最高产[阅读全文]
-
垃圾焚烧发电年底前点火
[内容预览]
| 2007/11/10 9:19:30本报讯(记者殷磊)位于后坑的市环卫综合处理厂,将有望在年底前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点火整体调试,届时让人头疼的城市生活垃圾将成为发电的原材料。我市的垃圾处理也将实现质的飞跃,从单一的填埋处理,向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迈进。这是记者昨日从市政园林部门了解到的。 据介绍,市环卫综合处理厂是市政府利用瑞士政府混合贷款,引进瑞士先进垃圾焚烧技术和关键设备,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环保项目。全厂设置[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