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拉尼娜:不会改变全球变暖大趋势

    [内容预览]

    | 2016/10/19 9:44:13
        拉尼娜最近被热议。据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测中心近日表示,未来几个月,北半球将出现所谓的拉尼娜现象,并且2016及2017年度冷冬几率正在提高。 对于即将到来的拉尼娜,我们该如何判定其到来,标准如何?如果降临,将对我国各地区产生何种影响?又是否会改变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呢? 仍有待观察 日前有媒体指出,目前已进入10月中旬,如果“莎莉嘉”和“海马”两个台风在10月中

    [阅读全文]

  • 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有新规

    [内容预览]

    | 2016/10/19 9:39:48
        近日,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会议决定,将大象、穿山甲和鹦鹉等列入需加强贸易保护的物种中。 第十七届CITES大会号称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野生动物贸易会议,包括152个政府的代表在内的3500人出席会议。与会代表共做出了62个贸易限制提案。CITES总干事John Scanlon表示,“对于全球最易受影响的野生动

    [阅读全文]

  • 粮农组织:约五分之一温室气体来自农业

    [内容预览]

    | 2016/10/19 9:30:45
        新华社罗马10月17日电(记者罗娜)联合国粮农组织17日发布一份最新报告说,世界约有五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来自农业,包括林业、渔业和畜牧生产,因此农业必须为抗击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努力克服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介绍这份名为《2016年粮食及农业状况》的报告时指出,气候变化正在威胁粮食安全,它不仅能导致耕种无法收获,也造

    [阅读全文]

  • 不靠水和氧! 外星魔物以辐射为生

    [内容预览]

    | 2016/10/17 9:18:02
    科学家在地表以下1.8英里处发现一种奇异的杆状细菌,该菌种能够从深矿中放射性铀获取能量。这个新发现引起科学家对生命形式的新思考,并启发人们想到在之前认为不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上,或有不受宇宙射线损害反以之为生的外星生命存在。 地下1.8英里(2.8km)处没有光,没有碳和氧。这些生命所赖物质的缺乏,让这些地方成为生命的绝境。然而一种杆状细菌(学名叫Desulforudis audaxviator)

    [阅读全文]

  • 涨姿势:诺贝尔奖章上的图案是这个意思

    [内容预览]

    | 2016/10/11 9:55:14
    国庆的几天,2016年度诺贝尔奖的绝大多数奖项都已经颁出,我们还在等文学奖会不会给可怜的村上春树或是米兰·昆德拉。作为学术界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或许有争议,但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奖项一直是一个国家科学研究能力的证明。笔者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诺贝尔奖的奖章,到底什么样? 奖金到底有多少钱? 我们先来讨论一个俗的问题:诺贝尔奖的奖金到底有多少钱?我们都知道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先生的遗嘱创立的,早期的时

    [阅读全文]

  • 沙漠中仅靠太阳能和海水种植蔬菜的首个农场启动

    [内容预览]

    | 2016/10/11 9:37:59
    落日农场:无需化石能源即可种植18万株西红柿植株。图片来源:Sundrop 太阳能和海水,这是澳大利亚南部沙漠中每年可生产1.7万吨西红柿的未来型新农场采用的能源。 这是全球首个无土壤、无农药、不使用化石燃料或地下水的该类农业系统。随着淡水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长,它或将成为未来农业的前景。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在过去6年里对这一设计进行了详细调整,首先在2010年建设了首个试用温室,随后在2014

    [阅读全文]

  • 《巴黎协定》生效在即 72个缔约方批准

    [内容预览]

    | 2016/10/11 9:34:51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左)与欧洲议会主席Martin Schulz出席会议。 图片来源:Vincent Kessler 随着足够多国家的加入进而跨越了两个关键的门槛,一项遏制气候变化的全球协定即将正式生效。 10月5日,欧盟及其7个成员国正式批准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而在此前的4日,正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欧洲议会全会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了欧盟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决议,欧洲理事会当天晚些

    [阅读全文]

  • 华裔陈德亮任斯德哥尔摩水奖提名委员会主席

    [内容预览]

    | 2016/10/10 21:38:23
    近日,瑞典哥德堡大学陈德亮教授被瑞典皇家科学院(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任命为斯德哥尔摩水奖(Stockholm Water Prize)提名委员会主席。 陈德亮教授现为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和理学院负责科研的副院长。他于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92年获得德国美因茨古腾堡大学 (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y

    [阅读全文]

  • 化学奖得主斯托达特:智慧火花的启发者

    [内容预览]

    | 2016/10/8 10:40:22
    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是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弗雷泽·斯托达特(J.Fraser Stoddart)。斯托达特1942年出生于英国爱丁堡,1966年从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0月5日,当斯托达特从诺奖委员会的电话中获知自己获得诺奖时,他表示“很惊讶、激动、开心” 斯托达特长达半个世纪的科研生涯,正伴随了“分子机器”发展的历程。斯托达特的获奖原因,是他在1991年迈出了开发分子机器的第二步

    [阅读全文]

  • 趣谈:“高冷”的诺贝尔奖,离我们生活并不远

    [内容预览]

    | 2016/10/6 17:17:01
      中新网10月5日电 (何路曼)十月的第一个星期,全世界的目光都会聚焦在科学上——10月3日起,诺贝尔奖揭晓仪式陆续进行。然而,这个一年一度听起来“高大上”的全球科学盛宴似乎离我们的真实生活遥不可及。 “摘取诺贝尔奖的任何科学发现都不应束之高阁,而应普惠大众”——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路易斯•J•伊格纳罗曾这样说道。的确,很多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品

    [阅读全文]

  • 日媒称地震预测研究获突破:有望提前20分钟预警

    [内容预览]

    | 2016/10/6 17:15:08
    参考消息网 10月2日报道 外媒称,日本京都大学通信工学专业教授梅野健的科研团队在9月30日出版的美国专业杂志中发表研究成果称,已成功检测出东日本大地震及其前后里氏7.0级以上地震发生前的20分钟至1小时内,在高空300千米附近的电离层发生的电子数异常。 据共同社9月30日报道称,据称,目前用电脑分析耗费时间较长,但若能提高速度就有可能成功预测地震。 电离层是电子广泛分布的大气层,也会因火山活动及

    [阅读全文]

  • 中国科学家解读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内容预览]

    | 2016/10/6 17:11:20
      紧随生理学奖和物理学奖之后,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45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也终于揭晓。三位科学家——让-皮埃尔•绍瓦热、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伯纳德•L•费林加获奖,领域是“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近几年,诺贝尔化学奖都快变成‘理综奖’了,很高兴今年终于颁给了纯化学。”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丛欢笑道。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发现有机蔬菜的最佳种植制度

    [内容预览]

    | 2016/9/28 10:06:05
    有机蔬菜非常风行。然而,众所周知,种植有机蔬菜对农民而言却是高度耗费精力的。农民们在实践中一直使用混搭方法来种植有机蔬菜,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作物土壤系研究者Craig Cogger和他的同事在过去十年里研究了12种不同的有机蔬菜种植组合方式,来看哪一种效果最好。 “种植有机蔬菜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Cogger说,“在有机系统中种植蔬菜时,杂草管理、土壤改良方案的选择以及覆盖作物的管理都特别有挑战

    [阅读全文]

  • 鱼类化石挑战进化学“都市传奇”

    [内容预览]

    | 2016/9/28 10:04:38
    研究人员一直困惑于真骨鱼类如何进化出多样性惊人的体型。 图片来源:blickwinkel/Alamy Stock Photo 想象一下半吨重的金枪鱼被摆在码头上,旁边是海马、鲦鱼和海鳝。这只是在一种被称为真骨鱼的鱼类中发现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多样性一瞥。目前,真骨鱼类拥有3万个物种,比所有现存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种类还要多。过去十几年里,很多研究人员推断,之所以真骨鱼类进化出各种

    [阅读全文]

  • 《华盛顿公约》缔约国会议通过保护鳗鱼决议案

    [内容预览]

    | 2016/9/27 21:19:40
    中新网9月26日电 据外媒报道,正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华盛顿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一委员会会议本月25日通过了提出要广泛收集世界各地栖息的鳗鱼数据并探讨保护措施的决议案。该议案由欧盟(EU)提出。 决议案中称,相关国家应提供各种鳗鱼捕捞量及国际贸易相关数据,探讨防止违法交易的措施等。 目前,欧洲鳗鱼已被写入因过度捕捞等需经批准后方可进出口的“附录2”,美国鳗鱼以及日本鳗鱼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

    [阅读全文]

  • CITES大会聚焦野生动物网络犯罪

    [内容预览]

    | 2016/9/26 17:33:59
    (2016年9月26日,南非 约翰内斯堡)9月26日,在第17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方大会(CITES CoP 17)的一场边会上,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不受网络野生动物犯罪的危害。 此次“打击网络野生动物犯罪”边会将互联网企业腾讯(Tencent)、eBay与中国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濒管办)和肯尼亚公诉办公室(Public Pro

    [阅读全文]

  • 国际社会呼吁继续加强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

    [内容预览]

    | 2016/9/26 9:53:23
    新华社电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下称《公约》)第十七届缔约方大会9月2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开幕。这是《公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缔约方大会,各方代表在会上呼吁继续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图片由本网网友提供 本次会议是《公约》签署43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缔约方大会,来自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及200多个各类组织的约3000名代表参会。为期12天的大会将讨论近120项政策性议题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创建美国首幅“地电风险”地图

    [内容预览]

    | 2016/9/21 13:26:39
      太阳风暴不仅会引发极光,还会产生扰乱电网的电涌。 图片来源:vichie81/iStockphoto 当停电发生时,起因通常是区域性的:美国东北部的冰暴或者东南部的飓风。如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美国中西部拥有自己独特类型的摧毁电网的风暴——太空天气。研究发现,就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风暴造成的破坏而言,该地区处于最危险的境地。带电粒子风暴会撞向地球并且沿着输电线传送浪涌电流,从而熔化

    [阅读全文]

  • 法国对塑料餐具说“不”

    [内容预览]

    | 2016/9/21 7:44:53
      本报讯 喜欢野餐的法国人可能要难过了。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法国已成为全球首个禁止使用塑料制造的杯子、盘子和其他餐具的国家。 塑料已经给生态系统带来诸多问题,因为它们难以分解,动物会将其误认作食物。它们还会影响气候变化,因为生产塑料袋和塑料餐具会耗费掉上百万桶的石油。 当该项法律在2020年生效时,如果塑料制品50%的材料可以达到生物降解材料级别,那么塑料用品将仍然能够使用;

    [阅读全文]

  • 火星现古老湖泊 生命存在时间或多十亿年

    [内容预览]

    | 2016/9/20 11:20:36
    图片显示的为火星上的“心湖”和其周边的湖泊系统。图片来源:NASA 中新网9月20日电 据外媒报道,研究认为,干燥贫瘠的火星曾一度覆盖在浩瀚的海洋之下。那么,这些海洋是从什么时候消失,火星又是从什么时候变成干涸的“红色星球”的呢?美国宇航局的一项研究或许能帮助解答这个问题。 据报道,科学家过去普遍认为火星这个红色星球的“潮湿时代”发生在40亿年前左右。同一时期,地球上开始出现单细胞生命。 如今

    [阅读全文]

650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