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奥巴马宣布建立美国首个大西洋海洋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16/9/16 22:11:13
    新华社华盛顿9月15日电(记者林小春)美国总统奥巴马15日宣布,将建立美国第一个位于大西洋的国家海洋保护区,保护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沿海近1.3万平方公里的水下深谷与山脉的生态系统。 奥巴马当天在由美国国务院主办的“我们的海洋”国际会议上宣布建立“东北部水下深谷与海底山海洋国家保护区”。他在讲话中回忆起小时候在夏威夷海滨的生活,认为如果不保护海洋,也就无法做到保护地球。 “我们的海洋养育了我们、

    [阅读全文]

  • 全球荒野20年减少1/10  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内容预览]

    | 2016/9/14 10:11:00
    这片新西兰的景观是许多值得保护的荒野地区之一。图片来源:Liana Joseph 当大多数人想到环保,他们可能会想象拯救大熊猫或其他受到威胁的生物,抑或保护生物残留的栖息地。然而James Watson却认为,人们正在失去大局观。他和同事日前报告说,大片荒野其实也需要人类的帮助。研究人员将1993年与2009年的全球荒野地区进行了比较,证明在此期间,南美洲丧失了约30%的荒野,而全球则减少了1

    [阅读全文]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聚焦野生动物保护

    [内容预览]

    | 2016/9/11 17:18:0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9月9日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共同启动 “为生命呐喊”全球环保图片展中国站暨绿色机场规划项目启动仪式。运动呼吁公众寻找自己的灵魂物种,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结束非法交易。 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已成为全球问题,威胁到包括大象、犀牛、老虎、穿山甲、海龟和蔷薇木在内的大大小小、各个濒危物种的生命。近日大象普查公布了最新结果,再次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

    [阅读全文]

  • 美国“牵引光束”成功:数公里外挪动粒子

    [内容预览]

    | 2016/9/9 11:29:20
    在科幻电影《星际迷航》中,出现了一种“牵引光束”的技术,该技术多次帮助企业号星舰的舰员们摆脱困难局面,而在电影《星球大战》中则帮助银河帝国获得了千年隼号飞船。 现在,美国的研究人员们透露,他们正在与美国宇航局共同发展能够在太空中使用的,现实版本的牵引光束技术。 物理学家们表示他们正接近能够在大约1厘米的距离上使用光束实现对物体的捕获、推或拉的动作操作。他们认为,如果他们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那么不久

    [阅读全文]

  • 城市农业狂想曲——垂直农场

    [内容预览]

    | 2016/9/8 13:33:05
      本报综合报道 美国新泽西州的AeroFarms公司为了应对农田流失,决定建立垂直农场。这家农场建在纽瓦克市,距离纽约曼哈顿仅1小时路程。它占地6500平方米,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垂直农场,每年可产90万公斤食物,比户外农田产量增加75%,耗水则可减少95%。 垂直农场是一种新型室内种植方式,它的出现在于解决资源紧缺问题,能有效地扩大农作物生产面积和生产产量。垂直农业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

    [阅读全文]

  • 美国出台重型车排放新标准

    [内容预览]

    | 2016/9/8 13:27:41
      本报见习记者张倩 美国环保局和美国国家高速公路管理局近日针对中重型车辆发布了温室气体排放和燃油效率新标准。新标准长达1690页,制定了到2027年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吨的目标,这个数字和现行的标准相比降低了25%。 重在应对气候变化 今年杭州G20峰会前,中美携手批准《巴黎协定》。不少业内专家认为,这次发布的新标准,也是美国减排计划中的重要一步。 前美国环保局、纽约市空气

    [阅读全文]

  • 潜水者海底遇到“透明巨虫”

    [内容预览]

    | 2016/9/8 13:22:14
    Antonio最近和朋友们在印度洋的一处海域进行潜水运动的时候,他们在海底里却发现了一只非常神奇的生物,这只生物看起来没有头也没有鳍,甚至连四肢都没有,就像是一只大型的无足虫,并且它的身体也是透明的,在海水里看起来像是蓝色,非常神秘。 Antonio和他的朋友们对这一发现非常兴奋,他们迅速游上前,发现这种透明虫子很柔软,而且非常安静温顺,没有任何攻击动作。Antonio看着这只透明虫子玩心大起,

    [阅读全文]

  • 寨卡或将波及全球三分之一人口

    [内容预览]

    | 2016/9/8 13:19:51
    制图:刘俊峰 自从首次在乌干达森林的猴子身上被发现后,寨卡病毒已经与人类隔离了70多年,这次,它又卷土重来,而且气势汹汹,让人们不禁担心:这种病毒会席卷人类世界吗? 这的确是科学家们目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今年8月初,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现了多起本土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例,此后,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做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系统性地对捐献的血液进行检验。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再次敦促国会启动应急基金以“对抗寨卡的

    [阅读全文]

  • 南亚六成地下水无法饮用

    [内容预览]

    | 2016/9/6 21:58:22
      英国《卫报》日前报道称,虽然印度恒河盆地为生活在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的7.5亿余人提供着水源,但60%的地下水已被污染。在一项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杂志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23%的水过咸,同时37%的水含有会产生毒性的砷浓度。 砷自然并且安全地存在于很多水源中,但通过使用肥料和采矿,它会攀升到危险的浓度。高含盐量则来自低效的农田灌溉和排水不良。在每年全球抽取的全部

    [阅读全文]

  • 联合国环境署对中美批准《巴黎协定》表示赞赏

    [内容预览]

    | 2016/9/4 10:06:50
      新华社内罗毕9月3日电(记者金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3日在内罗毕发表声明,对中美两国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表示赞赏,认为中美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支持令人振奋。   声明说,中美对推动《巴黎协定》生效的进程至关重要。虽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紧迫,但能够得到中美两个大国支持“令人极度振奋”。   声明说,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是在向世界说明,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是低碳、绿色的

    [阅读全文]

  • 男子水面拍照 鲸鱼突然跳出抢镜

    [内容预览]

    | 2016/9/4 9:51:54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澳洲男子Will Rosner从悉尼出发,展开了一场为期两个月的太平洋航行之旅。当Will与朋友在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拍照时,一只座头鲸突然入镜,出现在Will身后仅几米距离处,该照片在网上一经发布便引起了众多关注。 Will称,在6个小时内,他和朋友共遇到了6条鲸鱼,其中包括一只15米长的鲸鱼妈妈以及她的孩子们。鲸鱼妈妈非常冷淡,几乎不都不能么动,但是鲸鱼

    [阅读全文]

  • 城市:躲不开的雨水躲不过的灾

    [内容预览]

    | 2016/9/2 12:52:05
    8月1日,山东济南遭遇大雨天气,道路大面积积水,导致交通不便。 易生摄 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有助于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图为四川内江建设的湿地公园。 兰自涛摄   极端气候频发,城市遭遇强降雨,专家呼吁城市管理者须有风险管理意识,给河流湖泊让出足够空间 编者按 进入9月,秋意渐浓,盛夏季节暴雨频发引发城市洪涝难以记忆的一幕虽已成过去,但却给人们留下印象。因为

    [阅读全文]

  • 最精妙的光合作用机器:捕获太阳能,变水为氧气

    [内容预览]

    | 2016/8/31 15:34:22
      “万物生长靠太阳”。在我们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上,几乎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能量,都源自太阳的光能。然而,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并不能够直接利用光能——晒太阳并不能填饱肚子。这就需要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质之中。那么,光合作用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这个能量转化过程需要怎样复杂精巧的“分子机器”呢?针对这个问题,一系列华人科学家做出了漂亮的工作。今天,我们首先听听来自生物物理所的柳

    [阅读全文]

  • 人类开启太空活体生物基因测序全新时代

    [内容预览]

    | 2016/8/31 15:10:30
        NASA宇航员凯特·鲁宾斯首次在太空利用MinION测序仪进行DNA测序。凯特·鲁宾斯,2005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获得癌症生物学博士学位,2009年进入NASA培训,成为一名合格的宇航员。 英国牛津纳米孔公司提供的MinION测序仪,只有手掌大小。NASA官网 科技日报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聂翠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

    [阅读全文]

  • “气象炸弹”开启研究地球内部新窗口

    [内容预览]

    | 2016/8/31 11:21:13
      本网讯 地震并非地震学家留意的唯一事情。过去10年里,他们一直在磨练自己的本领,以探测强风暴产生的地震波,包括卡特里娜飓风和超级风暴桑迪的回声。来自这些风暴的海洋涌浪四处翻滚,并由此产生了拍打洋底并进入地幔的海浪。它们甚至能被地球另一端的地震仪探测到。 不过,时至今日,这种迂回的天气追踪系统大多局限于通过直接压缩力穿过岩石的高速P波,而拥有独特的垂直穿行能力的S波仍然难以捉摸。

    [阅读全文]

  • “世界水周”关注用于可持续增长的水资源

    [内容预览]

    | 2016/8/30 16:45:36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8月29日电(记者付一鸣)第26届“世界水周”论坛29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幕,为期5天的论坛将围绕“用于实现可持续增长目标的水资源”这一主题,探讨如何应对水资源短缺所带来的各项挑战。 主办方斯德哥尔摩国际水研究所发布的新闻公报说,“世界经济论坛”已将水危机列为未来数年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目前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对水资源供应造成巨大压力,因此为全球多项复杂的水资源挑战寻找解决

    [阅读全文]

  • 塑料革命 呼之欲出

    [内容预览]

    | 2016/8/30 16:43:05
    图片来源:Nik Spencer/Nature 赫尔曼·施陶丁格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但这一战他必须胜利。1920年,这位德国化学家提出聚合物(包括橡胶和纤维素在内的广泛化合物)由类似的小分子长链构成,这些小分子由牢固的化学键相连接。但绝大多数同行却认为这种观点没有任何合理性,并认为聚合物仅是小分子的松散集合。施陶丁格拒绝让步,从而引发了长达10年的争议。 最终,实验室数据证明他是对的,这使他获得

    [阅读全文]

  • 2053年世界人口总数或将达到100亿

    [内容预览]

    | 2016/8/30 16:39:15
      美国人口资料局(PRB)是一家成立于1929年的私人非营利组织,总部设在华盛顿。从1962年开始,该组织每年都会发布世界人口数据表,评述世界人口现状,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其数据被广泛采用。 近日,PRB推出了2016年世界人口数据表。该机构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总数将达到99亿,而到2053年,世界人口总数将达到100亿。 非洲国家增幅大 欧洲或现人口荒 PRB数

    [阅读全文]

  • 海洋界院士:极地海洋科研应得到稳定支持

    [内容预览]

    | 2016/8/28 22:32:22
    科技日报青岛8月26日电 (通讯员王先涛 记者王建高)26日,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极地海洋科学研究长期规划建设工作会上,40多位两院院士和海洋专家深入研讨,确定了海冰动力学等极地海洋重大科研任务,提出了围绕重大科研任务开展我国极地海洋科学研究长期规划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表示,确定极地海洋重大科研任务将有利于加强海洋可持续生态系统基础研究,增强创新驱动

    [阅读全文]

  • 日食期间会降温 风向风速改变

    [内容预览]

    | 2016/8/25 14:49:52
      2015年3月20日发生在欧洲的日食给了科学家们一个机会,去观察日食期间天气是否会出现变化。研究的结果是肯定的     2015年日食期间,成千上万的英国人出门观看。这张照片拍摄于康沃尔郡。在此期间很多人报告说他们察觉到日食期间天气发生了变化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5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是6年来首个扫过欧洲北部的日食现象,日食

    [阅读全文]

650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