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GPS、自动驾驶 10年前的美国农民早玩上了

    [内容预览]

    | 2016/6/21 21:19:26
    21世纪的农业是一个运用高科技的产业。但是现代的农场究竟怎样运作的呢?据Arstechnica报道,美国马里兰州哈福德郡的农场早在2000年就已经开始使用精确的农业机器和数据分析来协助工作。可以监控产量的农业机器这个农场的农场主Greg Rose和他的家人已经在这里耕种了几十年,拥有一个8000英亩(约合4.86万亩)的农场,种植了玉米、大豆、小麦、大麦、向日葵和高粱。而早在2000年,Rose家

    [阅读全文]

  • 各国核法规扎紧安全笼

    [内容预览]

    | 2016/6/21 21:14:56
    4月5日,国家环保部在官网通报,上海一家从事民用核安全设备生产的企业,因“未按照民用核安全设备标准进行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被国家核安全局责令停止所有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活动,并限于7月31日前完成整改。虽然这种违规细节远远到不了“核事件”的程度,但核安全素来无小事。人类和平利用核能60多年来,为了从制度上给核与辐射安全扎牢笼子,各国的法律体系都在不断完善中。雪中的辽宁红沿

    [阅读全文]

  • 英国采取手段清除入侵松鼠

    [内容预览]

    | 2016/6/20 14:54:56
    英国濒危动物红松鼠在受惊后,耳朵上的毛会竖起来。图片来源:Kirk Norbury 这让我相信,红松鼠的未来仍有希望。在威尔士西北海岸一块苔藓丛生的林地中,Craig Shuttleworth开车拐进了一条泥土路,并将电动汽车停在路边。这位身材颀长而结实的生物学家跳过一面石墙,查看了一个狩猎陷阱,有一只灰松鼠焦躁地徘徊其中。Shuttleworth屈膝跪在地上,冷静地将一个塑料袋罩在陷阱

    [阅读全文]

  • 美女科学家与数万只蜘蛛蟹自拍:太壮观了

    [内容预览]

    | 2016/6/20 11:15:14
    这么多螃蟹,多久才能吃的完?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水生科学家希尔·马里斯近日在墨尔本的菲利普港湾拍到震撼一幕,成千上万只蜘蛛蟹齐聚海底,开启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希尔表示,蟹群要进入浅水区蜕皮,而这一时期它们很容易受到海豹、鸟类和海豚之类的捕食者的攻击,所以它们就会成群结队的一起行动来保护自己。希尔还称,在当地,很少有人知道蜘蛛蟹集体迁徙的事。她也被这一幕深深震撼到了,这是她潜水20年以来看到的最为

    [阅读全文]

  • 中美科学家破解白色污染:降解物生产柴油

    [内容预览]

    | 2016/6/20 11:13:07
    中美科学家17日宣布在降解聚乙烯废塑料方面取得突破,不仅为解决被称为“白色污染”的废塑料污染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途径,而且降解产物还可用于生产清洁柴油,促进碳资源循环利用。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黄正课题组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管治斌课题组合作完成。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废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是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最棘手环保问题之一。年产量上亿吨的聚乙烯是产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发现最古老氧气:几乎和宇宙同岁

    [内容预览]

    | 2016/6/20 10:19:47
    随着观测手段的不断进步,科学家正在掌握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来自日本、瑞典以及英美的天文学家利用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列(ALMA),来观察SXDF-NB1006-2,它是已知的最遥远星系之一,红移值达到了7.2,这意味着,仅在宇宙大爆炸后的7亿年它就出现了,这是个非常古老的星系。该小组希望找到星系中的重化学元素,该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大日本阪产业大学的Akio Inoue表示,因为重化学元

    [阅读全文]

  • 太阳系发现的第九大行星:零下226度 氢氦气为主

    [内容预览]

    | 2016/6/20 9:21:01
    在今年1月份,美国加州的一些科学家提出一项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说法,他们认为在太阳系外侧的遥远区域可能隐藏着所谓的“第九颗大行星”。自从这一消息宣布之后,天文学家们便一直致力于想要真正找出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X”。关于这颗潜在行星的来源问题,相关理论有很多,不一而足,有些观点认为这是太阳从其他路过的恒星那里“偷窃”来的系外行星。还有些人将这颗行星的历史与地球上恐龙的灭绝联系在一起。甚至还有一些人认为

    [阅读全文]

  • 澳海岸城市遭蝙蝠“围城” 居民不堪其扰患抑郁

    [内容预览]

    | 2016/6/14 9:25:05
    资料图:蝙蝠群飞舞中新网6月13日电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海岸城市巴特曼斯湾是著名的旅游区,也是当地物种灰头狐蝠的聚居地。不过,今年灰头狐蝠数量突然大增,它们的粪便污染环境,且叫声刺耳,严重困扰居民生活。更有居民因为不堪其扰而患上了抑郁症。据报道,灰头狐蝠是澳大利亚最大型蝙蝠,每只平均可重达1公斤,翼展最长可达1米。自2012年起,灰头狐蝠每年都会成群飞至巴特曼斯湾暂居,但相比去年只有约5万只,今

    [阅读全文]

  • 数百万幅图像迫使科学家寻找储存数据新方法

    [内容预览]

    | 2016/6/14 8:50:53
    对于生物和物理学界的研究人员来说,“图像过剩”的挑战正日益成为一大负担。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每天会收集1.5兆兆字节关于太阳活动的数据。图片来源:SDO/NASA随着果蝇幼虫在视频中向前蠕动,呈裂纹状的神经活动快速传导至其半毫米长的身体。当它向后蠕动时,“波浪”朝另一个方向起伏。这段在YouTube上被观看了10万多次的11秒长视频剪辑,以几乎单个神经元的分辨率展现了该幼虫的中枢神经系统。创

    [阅读全文]

  • 科学家探测到一颗年轻恒星周围存在水蒸汽

    [内容预览]

    | 2016/6/14 8:49:30
     图中是同温层红外线天文台(SOFIA)勘测的原恒星AFGL 2591红外光谱数据。 腾讯太空讯 据物理学网站报道,目前,一支科学家小组使用同温层红外线天文台(SOFIA)非常精确地探测到一颗年轻恒星周围存在着水蒸汽。基于SOFIA数据,他们确定这颗年轻恒星的多数水蒸汽位于溢出物质流,而不是位于环绕恒星周围的物质盘。 这颗年轻恒星是原恒星AFGL 2591,最新研究精

    [阅读全文]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最新报告:全球环境犯罪吞掉2580亿美元

    [内容预览]

    | 2016/6/12 17:48:48
    野生动物处境日益危险,图为草原上枪口瞄准下的野生犀牛。  ◆本报实习生张倩  为了配合“六·五”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6月4日联合发布了一份有关犯罪组织掠夺自然资源的最新报告《环境犯罪的崛起》。报告中说,每年因非法捕捞、砍伐、采矿所流失的鱼类、木材、黄金以及其他自然资源,总价值比先前的估计高出26%,大约在910亿~2580亿美元左右,而2014

    [阅读全文]

  • 光污染致地球三成人口看不到银河

    [内容预览]

    | 2016/6/12 15:23:25
    据新华社电银河浩瀚璀璨,给人类带来多少想象,但10日发表的一项国际研究说,由于光污染问题,现在地球上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看不到夜空中的这条明亮“星河”。   “光污染不再仅仅是职业宇航员的烦恼,”这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写道,“夜空人为增亮意味着人类的一个基本经历——每一个人在夜空下观察、思考的机会——发生了深刻改变。”  根据高精度卫星成像数据,并结合全球2万多个地面

    [阅读全文]

  • 国产全球首款载客无人机将在美测试

    [内容预览]

    | 2016/6/12 9:35:23
     亿航184。资料图片 京华时报讯(郝少颖)全球第一款可载客的无人驾驶飞机“亿航184”商业化进展又迈出新步伐。“亿航184”将在内华达州展开测试,内华达州将帮助中国无人机公司“亿航”向美国联邦航空局申请报批,以推动这种“无人机的士”商业化。 内华达州“经济发展”州长办公室的航空和国防工业专员汤姆·维尔切克在接受采访时说,内华达自动化系统研究所已与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阅读全文]

  • 孤独之旅:一艘太阳能无人船正横跨大西洋

    [内容预览]

    | 2016/6/12 8:38:19
    世界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正在环球旅行,还有一艘太阳能无人船——“太阳能旅行者(Solar Voyager)”也正在横跨大西洋,而且完全不需要人类操控。据悉,这艘无人船长5.5米,宽0.76米,船壳由铝制成,船身重量约为250千克。其最高时速可达5公里/小时,配备280W太阳能电池阵列储电用于夜间航行,同时能通过卫星导航到提前设定好的GPS航点。“太阳能旅行者”于6月1日从马萨诸塞州格洛

    [阅读全文]

  • 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可能来自其它星系

    [内容预览]

    | 2016/6/12 8:33:24
    天文学中最大的谜团之一——太阳系中的第九大行星究竟存在吗?如果存在,它究竟长什么样?这也是今年以来天文学家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近日,瑞典隆德大学的天文学家们的研究表明,所谓的第九大行星,有很大的可能性实际上是一颗系外行星。科学家们相信,这颗行星原先并不属于太阳系,只是在太阳系早期阶段从太阳系附近经过时被太阳引力场所捕获,自那以后便一直作为太阳系的一部分存在,只是由于距离过于遥远,一直没有被人类探

    [阅读全文]

  • 全球每年13亿吨食物被浪费 直接经损9400亿美元

    [内容预览]

    | 2016/6/8 15:09:26
    新华社哥本哈根6月7日电(记者吴波)为期两天的全球绿色增长论坛第六届年会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落下帷幕。论坛呼吁加强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以推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  本届年会主题为“行动起来——实现兼顾速度和规模的解决方案”。250多位来自全球政商界及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在论坛上就能源系统的绿色转型、城市作为绿色增长的驱动因素、优化利用自然资源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在论坛上呼吁各国迅速行

    [阅读全文]

  • iCET发布倡议呼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内容预览]

    | 2016/6/8 14:51:13
    6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气候峰会上,iCET(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发布了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所发起的开放性合作倡议。此次倡议是由iCET牵头的多家机构组成了公私合作研究联盟共同发起和推动,将通过应用大数据来开发一个量化可持续性环境影响的全球标准——“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标准(以下简称“MRV标准”),用于推动政府和企业建立量化监测体系。在MRV标准研发的试点项目中,iCET发现在大型城市的堵

    [阅读全文]

  • 第二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开幕

    [内容预览]

    | 2016/6/8 14:49:32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记者安蓓、陈炜伟)第二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7日在北京开幕。此次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落实中美两国元首联合签署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有关倡议,推动中美在低碳城市发展领域的务实交流与合作。在开幕式上,中美地方政府、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等签署了27项低碳发展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此次峰会围绕城市达峰和减排最佳实践、绿色金融与低碳城市投融资、构

    [阅读全文]

  • 东亚面临饮食结构变迁和气候变化双重压力

    [内容预览]

    | 2016/6/8 10:23:03
    本报讯(记者李晨)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东亚。由于气候变化和饮食结构迅速变迁的双重压力,养活整个东亚的难度日益增加。6月6日,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在中国发布的《2016 全球粮食政策报告》探讨了东亚通过缓解冲击和政策创新来养育东亚乃至全世界人口的方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在十五年之内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博士说。“这份报告讨论了我们是否能够实现

    [阅读全文]

  • 美启动大型海洋观测项目 实时数据向全球科学家开放

    [内容预览]

    | 2016/6/8 10:19:18
     布置在OOI的7个监测站点的滑翔机 图片来源:Paul Fucile/WHOI在历经10年、耗资3.86亿美元以及多少人花白了头发之后,一个雄心勃勃的海洋观测网络终于在美国建立并运行起来。6月6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来自海洋观测计划(OOI,由7个仪器阵列组成的集合)的大部分数据如今都已形成实时流,从而使得科学家有机会测试这个在技术上复杂且在科学上前所未有的项目最终是否

    [阅读全文]

6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