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意外惊喜!南极上方臭氧空洞开始“愈合”

    [内容预览]

    | 2016/7/2 9:24:23
    众所周知,由于人类排放了大量的含氯含溴化合物,导致了南极上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臭氧层空洞。在2015年10月,南极的臭氧洞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而据EurekAlert报道,在持续了几十年后,现在南极上方臭氧层空破洞已经开始“愈合”,表明臭氧在增加。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由于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协议严格限制了含氯化合物的生产,无氟冰箱等设备大量使用,这极大地控制了平流层人造臭氧消耗物的

    [阅读全文]

  • 新西兰小镇揽居民开诱人条件:房子便宜工作不愁

    [内容预览]

    | 2016/7/1 16:29:28
    中国日报网6月30日电(信莲)据英国《每日电讯报》6月29日报道,新西兰南岛小镇凯坦加塔(Kaitangata)居民只有800人,为让城镇增添活力,这里的居民发起了一项招募活动,欲以诱人条件吸引外人移居此地。当地企业和政府开出了优厚的就业和购房条件,希望在城里居住的新西兰人能够来克卢撒区(Clutha)开始新生活,这里估计有一千多个工作缺额,住房和土地打包价是23万新西兰元,约12.2万英镑(10

    [阅读全文]

  • 欧盟发布高等教育现代化调查报告

    [内容预览]

    | 2016/7/1 15:53:40
    本报讯(杜海坤)欧盟委员会自2015年底在欧洲范围内组织了一项问卷调查,针对欧洲高等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危机、挑战与应对策略,深入征询了欧洲1500所大学、研究机构和个人意见,欧委会近期将针对调查结果出台相应政策。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欧洲高等教育面临三项挑战:一是技术和全球化正改变高等教育环境。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高等教育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并影响大学发展规划的制定。二是高等教育未能较好反馈劳动力市场

    [阅读全文]

  • 科学家意外发现一种完美蓝颜料能够永不褐色

    [内容预览]

    | 2016/7/1 15:52:09
    美国俄勒冈州一位研究生在实验中意外发现一种接近完美的蓝色颜料,专家指出,它可用于艺术品修复,还能用于超节能建筑涂层。  腾讯科学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美国俄勒冈州一位研究生实验中获得了意外发现,他在进行氧化锰实验时,调查分析氧化锰的电子属性,结果发现一种亮蓝色颜料。它具有一种新的色度,同时,该颜料还将有助于建造超节能房屋。  这项意料之外的发现揭晓了数千年前古人的一个未解谜团,远古埃及人、

    [阅读全文]

  • 迪拜建最便宜太阳能发电厂

    [内容预览]

    | 2016/6/30 23:25:16
    由于环境原因,煤炭一直不怎么受待见,但至少它被认为是最廉价的能源替代选择之一。然而现在,煤炭的这一地位也受到了挑战。煤炭发电据迪拜6月27号宣布,该市将建造一座巨大的800兆瓦特太阳能发电厂,其发电成本将只有2.99美分/千瓦时(2毛钱一度电),远低于燃煤发电厂的价格。据悉,以阿布扎比马斯达尔未来能源公司为首的企业联合体提供的这一超低价是全球太阳能电厂中的最低价,而且该价格并非得益于任何显见的补贴

    [阅读全文]

  • 非洲发现高储量氦

    [内容预览]

    | 2016/6/30 9:54:03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需要大量氦冷却其巨大的磁铁。图片来源:Fabrice Coffrini/AFP 本报讯 探矿者已经发现了大量的氦气,这对制造核磁共振(MRI)扫描仪以及让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工作都非常重要。世界上最轻的气体——氦气的供应量一直有所短缺,导致有人呼吁禁止将其用于诸如热气球等领域,从而减少相关的能源消耗,以供科学和医疗使用。现在,一个研究团队首次系统地跟踪到蕴藏着

    [阅读全文]

  • 葡萄牙成为世界洞穴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内容预览]

    | 2016/6/30 9:50:47
    葡萄牙洞穴拟蝎 图片来源:A. Sofia10年前,洞穴生物对于葡萄牙人而言还十分陌生。但现在,这些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奇异生物成为这个民族自豪感的来源之一。这很大程度上多亏了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生物学家Ana Sofia P. S. Reboleira,在她的努力下,葡萄牙洞穴生物学调查项目数量出现激增。研究人员在这里鉴别出种类繁多的新洞穴生物物种,葡萄牙也成为世界洞穴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最近,该国在

    [阅读全文]

  • 美“朱诺”号即将探测木星

    [内容预览]

    | 2016/6/30 9:49:28
    木星大红斑    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美国宇航局(NASA)打算于7月4日完成其在21年前开始的伽利略计划。在太平洋时间当日下午8点18分,“朱诺”号探测器将点燃主引擎并持续35分钟,从而将自己推入环绕木星的轨道。如果一切顺利,最终它将溜进一条距离行星4200千米的更为紧凑的轨道中,同时尽可能避开行星带的致命辐射。美国于2011年斥资11亿美元开

    [阅读全文]

  • 下一代碳监控卫星告别“纸上谈兵”

    [内容预览]

    | 2016/6/30 9:47:40
    来自计算机模型的大气模拟追踪了二氧化碳如何在大气中扩散。图片来源:NASA 目前,仅有两颗卫星从太空监控地球的温室气体排放。不过,如果全球重要的太空机构能够发力,从2030年开始,诸多此类探测器将会被发射。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将帮助气候学家改进他们的预测,并且有助于查证各国是否正在遵守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不过,研究人员将需要清除一系列艰巨的政治和技术障碍,前提是他们想让这个预估花费达

    [阅读全文]

  • 火星一号研究者测试火星作物 不止有土豆

    [内容预览]

    | 2016/6/28 17:55:40
     火星一号的作物实验室位于荷兰小镇上Nergena,这里有复杂的温室环境 腾讯太空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自2012年火星一号公布其计划后,荷兰企业家巴斯就着手处理如何在火星上定居的问题。在过去四年中,从项目的进度、技术和财务上推进项目,但也遭到一些航空航天业界人士的批评。不过巴斯仍然准备向这颗红色的星球发起所有挑战,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火星一号宣布解决了定居者吃的问题。他们测试了

    [阅读全文]

  • 《自然》评估欧盟塑造科研进程的五种核心渠道

    [内容预览]

    | 2016/6/28 9:43:42
    图片来源:Viktor Drachev/AFP/Getty欧盟成员国政治、经济以及科研的逐渐一体化已经创建了一种有利于合作的环境氛围。欧盟为研究和创新设立了数十亿欧元的经费,并通过这些合作机遇影响科学研究。6月23日,英国通过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在失去这个最富有、人口最多的成员国之前,欧盟由来自28个国家的5亿多人口构成。近日,《自然》评估了欧盟塑造欧洲科研进程的5种核心渠道。科学家高速公路科学

    [阅读全文]

  • 地球到底可以容纳多少人口?震惊

    [内容预览]

    | 2016/6/27 8:39:44
    目前有超过70亿人居住在地球上,而这个数值正呈指数式增长。那么,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地球到底可以容纳多少人呢?据估计,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超过100亿,而科学家不确定这是否将是可持续的。为说明原因,让我们首先谈谈我最喜欢的主题——食物。如果你算上所有被用于饲养牲畜的土地,并将其置于一块大陆,那将占据整个非洲大陆。事实上,这比非洲更大,大约为49-55亿亩。如果是对于农作物种植而

    [阅读全文]

  • 不止浪漫 玫瑰花还能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

    [内容预览]

    | 2016/6/24 22:36:46
    人类为自己能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感到自豪,不过,植物转换太阳光为能量的历史比人类要长得多。因此,一个科学家团队通过复制玫瑰花瓣表面结构创造了一种薄膜,这种薄膜能够显著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先进光学材料》(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的报道了他们的发现。这个团队里的科学家来自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IT)

    [阅读全文]

  • 欧美是怎么处理危险废物的?

    [内容预览]

    | 2016/6/23 15:12:37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近日由环境保护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向社会发布。纵观国际社会,也不乏对危险废物的处理经验。  美国  在废物处置方面,美国的办法是对不同产废者分类授权。  美国环保局早在1985年就完成了“国家小量危险废物生产者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正式实施了危废的分级管理,将危废生产者分为三类:大数量生产者,小数量生产者,有条件豁免小量生产者。  到了1995年,美

    [阅读全文]

  • 美南极地质实验室搬家在即

    [内容预览]

    | 2016/6/23 10:00:05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沉积物岩芯藏品包括在南极罗斯冰架下采集的样品。图片来源:Peter Rejcek/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正在寻找一处新址储存南极海洋沉积物岩芯——来自南冰洋的全球规模最大的环境记录。自1963年起,这些岩芯便被存放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不过,去年该校告诉NSF不想再保管它们。南极海洋地质学研究设施移往何处的决定必须在今年8月3日前作出。“这个研究领域并非现有

    [阅读全文]

  • 挥“魔棒” 救企鹅

    [内容预览]

    | 2016/6/23 9:30:26
     ①Orbell正在演示如何使用磁力粉末和“魔法棒”清洁被石油污染的羽毛。②“干洗”后的羽毛洁净如新。③菲利普岛上的企鹅归巢。本报记者丁佳摄■本报记者 丁佳太阳下山,夜幕笼罩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南部的菲利普岛。人们屏住呼吸并安静下来,很快就只剩下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终于,在一波浪花退去后,从水里钻出来成千上万只的小生灵,它们就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特有的世界上体型最小的企鹅——小蓝企鹅。当一

    [阅读全文]

  • 灵感源于自然的十大创新技术

    [内容预览]

    | 2016/6/23 9:07:36
    历经三十五亿年的深入“研发”,大自然“发明”出了各式各样应对不利条件的巧妙解决方案,譬如通过粘性来抵抗引力,或利用糖分从长达一个世纪的脱水环境中幸存下来。有时候,生命系统甚至直接赋予人类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以灵感,启发他们研发出了各种新技术。  1. 牛蒡种子与维可牢  维可牢的扫描电镜图片展现了它与牛蒡钩刺的相似性。图片来源:Science Photo Library  1941年,瑞士电气工程师乔

    [阅读全文]

  • 基因编辑:改变地球上所有事物

    [内容预览]

    | 2016/6/22 10:11:03
    “CRISPR”是一组名词的首字母缩写,其全称为“成簇的规律性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这项技术可以对基因组进行编辑,是一种可以改变DNA的生物学系统。因此,世界许多遗传学家和生化学家普遍认为,这是一项可以改变所有人生命及地球上一切事物的技术,也是一项可以改变未来一切的伟大技术。不过,该技术也面临许多伦理问题“CRISPR”技术发现于2012年,发现者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化学家詹尼弗-杜德纳

    [阅读全文]

  • 人类活动致使南极二氧化碳浓度创新高

    [内容预览]

    | 2016/6/22 9:25:46
    新华社伦敦6月17日电(记者张家伟)英国南极考察处日前发布的研究显示,这一机构的南极科考站6月份监测到南极地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百万分之400(400PPM),意味着人类活动带来的碳排放上升已逐步影响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据南极考察处介绍,北半球人口相对密集,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不断推高碳排放量,因此北半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2013年已达到百万分之400这一标杆水平。相对来说,南半球人类活动较

    [阅读全文]

  • 印度大叔发明“黏土冰箱” 不插电/低20℃

    [内容预览]

    | 2016/6/21 21:27:08
    炎炎夏日,没有冰箱的生活简直难以想象?不仅食物容易腐败,想喝上一口冰水都十分困难。而据印度时报报道,当地1名陶土技工Mansukhbhai Prajapati制作了一款“黏土冰箱”,不用充电就具备冷藏功能。据报道,Prajapati出身贫困,中学辍学后便开始从事陶土技艺业,他利用自己对黏土特性的了解,设计出了这款冰箱,只要在冰箱上方的储水槽中注入20升水,水便能沿着黏土冰箱两侧流下,冰箱内部也将随

    [阅读全文]

6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