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十大人口稀少国家地区:格陵兰岛居首
[内容预览]
| 2008/12/15 15:45:43北京时间12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人口密度非常稀少,甚至每平方公里仅0.026人,最近,美国媒体对全球十大人口最稀少的地区和国家进行了盘点。 1、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人口总数约5.69万人,面积217.56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0.026人。 格陵兰岛是北极洋和大西洋之间冰雪覆盖的一个岛屿,位于加拿大东北部,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阅读全文]
-
罗马因水患进入紧急状态
[内容预览]
| 2008/12/15 9:41:342008年12月12日,据报道,意大利首都罗马的泰伯河泛滥,死亡人数增至4人,而北部城市威尼斯亦再遭水浸。 意大利罗马因水患进入紧急状态。 2008年12月12日,据报道,意大利首都罗马的泰伯河泛滥,死亡人数增至4人,而北部城市威尼斯亦再遭水浸。 &[阅读全文]
-
欧盟欢迎波兹南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果
[内容预览]
| 2008/12/14 23:25:53波兹南气候变化大会出台2009年工作计划 新华网布鲁塞尔12月13日电(记者刘秀荣)欧盟委员会13日发表公报,对刚刚在波兰波兹南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取得的成果表示欢迎。 欧盟委员会指出,这次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定,其中包括旨在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2009年工作计划。 欧盟负责环境事务的委员季马斯指出,当世界必须缔结一项雄心勃勃的新协议时,波兹南会议已经成为通往明年哥本哈根会议的重要接力[阅读全文]
-
海蜇成灾大闹多国近海
[内容预览]
| 2008/12/14 23:21:09成片海蜇占据浅滩 人民网12月13日讯 美国研究人员指出,最近几年来,很多国家的沿海地区出现“海蜇成灾”现象。大片大片“随波逐流”的海蜇频繁骚扰夏威夷、墨西哥湾、地中海、澳大利亚和其他海滨度假胜地,每年都有至少1.5亿名各国游客被海蜇毒刺蛰伤。 海蜇的过度繁殖,让各国沿岸渔业和旅游项目遭受了3.5亿美元损失。以黑海为例,当地每立方米的海水中,最多竟能发现1000多个拳头大[阅读全文]
-
国际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努力和作用
[内容预览]
| 2008/12/14 23:17:22新华社波兰波兹南12月13日电(记者刘向 魏建华)“中国已经做好准备……”在波兹南气候变化大会发表演讲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刚一提到中国,就赢得现场听众长时间的掌声。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随后高度评价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作用。 戈尔在12日的演讲中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采取了积极行动。“中国领导人正在调动全国力量,实施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并且实施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植树造林计划……”他最后指出[阅读全文]
-
潘基文:中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了榜样
[内容预览]
| 2008/12/12 9:58:03中新网12月12日电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1日在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高级别部分致开幕词时表示,中国等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示范性作用。他同时还呼吁各国实施“绿色新政”,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进行投资,促进绿色增长和就业。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潘基文指出,当前急需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实施新政,创造可持续投资所需的政治、法律和经济框架。针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措施必须同时推进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目标,而针对气候[阅读全文]
-
墨西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宣布该国减排目标
[内容预览]
| 2008/12/12 9:56:22中新网12月12日电 综合报道,在11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墨西哥宣布该国减排目标,并敦促其它国家采取行动,共同实现全球减排。 会议上,墨西哥环境大臣宣布墨西哥计划在2050年实现减排50%。计划在未来建立减排交易机制,限制水泥、电力和炼油部门的生产。 这项决定使墨西哥成为现有条件下首个自愿设立减排目标的国家。不过墨西哥官员同时表示,墨西哥对太阳能、风能和其它清洁技术的利用仍然有赖于发[阅读全文]
-
全球气候变暖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内容预览]
| 2008/12/12 9:05:47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社报道,12月11日联合国在波兰波兹南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由各国2000名科学家参加的联合国气候改变研究机构在此次大会上散发了一份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是2007年完成的。报告通过5年来的数据得出结论称,1970年到2007年,30多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已经上升了70%,全球气候的改变是无可置疑的,这种改变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阅读全文]
-
“后京都时代”陷入僵局
[内容预览]
| 2008/12/11 11:27:38盛宴未散,宾朋已意兴阑珊。 当地时间12月1日启幕,13日行将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并没有在波兰重镇波兹南取得实质性进展:发达国家称没有能力完成2012年以后的减排义务,并强调发展中国家应一同减排。而发展中国家也坚持,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义务。 截至目前,发达国家中只有挪威、瑞士和欧盟明确表示了2012年之后的减排目标。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没有任何[阅读全文]
-
联合国:明年底应形成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框架”
[内容预览]
| 2008/12/11 11:25:36据新华社波兰波兹南12月9日电(记者刘向魏建华)正在这里出席气候变化大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沃·德博埃尔9日说,明年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需要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和雄心勃勃的政策框架”,为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确立一个清晰的大方向。 德博埃尔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核心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巴厘岛路线图”谈判建立在4[阅读全文]
-
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表明立场
[内容预览]
| 2008/12/11 11:21:02正在波兰波兹南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进入第十天,离12日闭幕只剩下最后3天时间,但各代表团之间的谈判进展缓慢,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就其中的深层次原因,《人民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外交部气候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 记者:在这些天的会议上,有一种说法,似乎中国不做让步,会议就不可能取得进展,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于庆泰:这其实是发达国家制造的一种舆论氛围,是为谈判步履艰难找借口[阅读全文]
-
奥巴马将提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为能源部长
[内容预览]
| 2008/12/11 11:19:56中新网12月11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编译报道,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提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为美国能源部部长。据悉,朱棣文现在是加州伯克利大学国家实验室主任,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报道援引路透社消息指出,朱棣文1997年获得物理诺贝尔奖,从前是斯坦福大学物理学院的主席,并且领导贝尔实验室的电子学研究项目。 劳伦斯·伯克利网站上说,朱棣文从前倡议为气候变化寻找科学解决办法,而且还在一个新任务中领[阅读全文]
-
欧盟各国在批准能源气候草案问题上仍存在分歧
[内容预览]
| 2008/12/11 11:12:13中新网12月11日电 综合报道,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法国官员10日表示,气候变化是将要举行的欧盟峰会的重要内容,会议的决定将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按照《东京议定书》的规定,欧盟国家需要在2009年前达成一项协议,承诺在2012年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本次欧盟会议,欧盟国家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制定协议,使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降低20%,同时增加使用可循环能源。 不过欧盟[阅读全文]
-
美国时代周刊评出2008十大环保事件
[内容预览]
| 2008/12/11 11:10:27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11日消息,美国《时代》周刊近日评选出2008年度十大环保事件,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名列榜首,北极熊列为濒危物种一同入选。 以下为2008年度十大环保事件 1.奥巴马竞选获胜 在美国总统大选拉开大幕的时候,环保人士即认为,无论孰胜孰负,他们都是赢家:奥巴马和麦凯恩支持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的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总统竞选的深入,奥巴马和麦凯恩的环保政策在具体的细[阅读全文]
-
《时代》周刊评出08年十大科学发现 神七太空漫步入选
[内容预览]
| 2008/12/10 14:08:54北京时间12月9日消息,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科学发现,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位居榜首,中国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也跻身榜单。 以下为2008年十大科学发现: 1. 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 今年9月,这台17英里长的对撞机首次启动,一些人怀疑这台机器能形成人造黑洞,可吞噬整个地球,至少是欧洲面积那么大的区域,总之,这一天会很悲惨。结果搞得人心惶惶。虽然,人们想像不出这[阅读全文]
-
法官员说波兹南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有积极成果
[内容预览]
| 2008/12/9 9:17:50新华网波兰波兹南12月8日电(记者 刘向 张章)出席在此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法国代表团官员布里斯·拉隆德8日说,在本次大会上,大多数国家的代表团都认为,“一定不能让金融危机延缓或者阻碍应对气候变化有关计划的实施”,这是大会取得的一个积极成果。拉隆德在当天欧盟代表团新闻发布会上说,“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领域的投资”很可能是对金融危机最好的回答之一,这一认识正得到越来越多与会代表的认同。拉隆德说[阅读全文]
-
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遭受新的污染威胁
[内容预览]
| 2008/12/8 23:19:32近日,铁匠(Blacksmith)基金会和瑞士绿十字组织(Green Cross Switzerland)公布全球十大严重污染问题名单。它们警告说:“由于新的污染物不断夺去生命,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致使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利于人们健康地生活。这些新问题尤其令儿童面临死亡、残疾和慢性疾病的危险。” 这十大严重污染问题名单包括:室内空气污染、工业采矿、手工开采金矿、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污染、金[阅读全文]
-
英科学家警告:不要肆意夸大气候变化事实
[内容预览]
| 2008/12/8 23:17:24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物理学家称,最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还不能预测全球变暖会不会影响到单个国家,夸大研究成果将导致严重后果。 伦敦经济学院统计学教授莱尼·史密斯说,目前很多科学家研究成果过分地夸大,这将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也浪费大量宝贵时间。目前很多科学家过分地夸大研究结论。他说在世界各国一道探索对抗气候变化新办法的关键时期,科学家们仅靠试验参考模型得出来的数据,被政府、组织以及一些[阅读全文]
-
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减排不会削弱竞争力
[内容预览]
| 2008/12/4 13:25:04新华网波兰波兹南12月3日电(记者刘秀荣 张章)世界自然基金会3日在此间发表一项研究报告说,工业界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对竞争力有消极影响的看法毫无道理,工业化国家不必担心减排会导致竞争力减弱。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表的研究报告强调,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上限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有限,应对气候变化导致高能耗工业重新布局的担忧缺乏理论依[阅读全文]
-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43岛国担心被海水淹没
[内容预览]
| 2008/12/4 11:53:33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世界43个小岛国家3日指出,地球气温上升促使海平面上涨,这会导致这些国家从地图上消失。为了对抗全球气候变暖,这些岛国呼吁制定更为严格的废气减排目标,这一目标应比联合国气候会议所考虑的更严苛。 从本月1日至12日,世界187个国家的代表集聚在波兰的波兹南举行会议,检讨还在起草中的新[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