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人类致气候变化可能性超95%

    [内容预览]

    | 2013/10/9 10:45:55
    9月2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3:自然物理基础》的决策者摘要,报告称,人类影响“极其可能”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在95%以上。  与前几次评估报告相比,新报告进一步提高了对人类引发气候变化的确信程度。之前三次评估报告分别于1995年、2001年与2007年发布,所提出的可能性依次是50%以上、66%

    [阅读全文]

  • 世界气象组织说明年初前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小

    [内容预览]

    | 2013/10/8 16:31:34
    世界气象组织7日发布最新“厄尔尼诺/拉尼娜”情况简报,称从现在到2014年初出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较小。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热带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大范围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拉尼娜现象则与之相反,指这部分海水温度异常降低。两种现象都与全球气候有密切联系,可能导致极端天气出现的几率增加。  世界气象组织说,自2012年北半球春季以来,热带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海平面气压、云量和信风均保持中间

    [阅读全文]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迄今共10名女性获奖

    [内容预览]

    | 2013/10/8 8:48:53
    图为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位获奖者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2013年10月7日在瑞典揭晓,美国两名科学家和德国一名科学家共享奖项,他们因对细胞运输系统的研究而获奖。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列举了关于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些数据: 一、自1901年起,该奖项已颁发了103次。从1901年到现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其中有九年没有向任何人颁发奖项。原因可能是那些年份里,该领域可能并没有足够重

    [阅读全文]

  •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内容预览]

    | 2013/10/8 8:47:29
    James E. RothmanRandy W. SchekmanThomas C. Südhof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30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德国3位科学家James E. Rothman, Randy W. Schekman和Thomas C. Südhof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   J

    [阅读全文]

  • 洛杉矶数万人参加骑行环保活动

    [内容预览]

    | 2013/10/8 8:33:13
    新华网洛杉矶10月6日电(记者薛颖)洛杉矶市中心6日举办“CICLAVIA”环保活动,数万人通过骑自行车、蹬滑板车或步行,支持环保、健康和社会和谐理念。  “CICLAVIA”自2010年以来已在洛杉矶举办8次,其宗旨是呼吁人们放弃开车,慢速欣赏城市风景,在运动中享受健康、亲情和友情。  当天,洛杉矶市中心地区有12公里街道实行机动车限行,为骑车人和行人提供安全和便利。不少家庭、友人、情侣结伴而行

    [阅读全文]

  • 澳大利亚气温连创历史纪录

    [内容预览]

    | 2013/10/4 17:05:27
    据澳大利亚联邦气象局日前公布,刚刚过去的9月是澳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9月,全国月平均气温较往常高2.75摄氏度。澳今年已经历了最热的1月、最热的夏季和最高的单日气温。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9月份正处于冬末春初时节,但反常的高温天气引发了媒体和气象学家的高度关注。澳气候理事会在一份声明中说:“澳大利亚的气温纪录经常被打破,但今年有多项纪录都被打破,这是极不寻常的。澳今年可能将度过最为炎热的一年。”

    [阅读全文]

  • 韩国:“抠门”背后是环保

    [内容预览]

    | 2013/10/3 15:57:11
    清溪川如今已成首尔一大文化景观。  深夜的明洞,档主收摊前将四周的垃圾捡入袋中带走。  记者实地走访首尔两大环保样板工程 接触普通市民生活  马路上,很难找到垃圾桶但路面却干干净净;餐厅里,牙签是用土豆淀粉做的,可以直接吃掉;酒店内,不免费提供一次性用品,卫生纸很薄遇水很快溶解;餐桌上的筷子、汤勺等餐具,大多不套纸,就算套纸也只套一半……  记者在韩国采访期间,这种近乎“抠门”的做法处处可见,但“

    [阅读全文]

  • 研究称2050年全球人口97亿 印度居首

    [内容预览]

    | 2013/10/3 15:48:35
    据媒体报道,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发表的最新报告说,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目前的71亿人上升至97亿,而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每两年发表一次人口预测报告,该预测与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其它主要国家研究机构的研究平行。 联合国在6月份公布的报告说,2050年,全球人口将膨胀至96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从现在的8.41亿增加到20亿;2100年,

    [阅读全文]

  • 世界清洁空气大会呼吁改善空气质量

    [内容预览]

    | 2013/10/3 8:48:21
        新华网开普敦9月30日电(记者高原)第16届世界清洁空气大会9月30日在开普敦开幕。会议呼吁社会各界采取联合行动,下大力气改善空气质量。    本届世界清洁空气大会的主题为“众多国家-一个大气层:为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来自世界各国的约300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他们将讨论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阅读全文]

  • 罗马尼亚遭遇极端气候 中部地区开始降雪

    [内容预览]

    | 2013/10/2 15:50:45
    新华网布加勒斯特10月1日专电(记者林惠芬)罗马尼亚近日天气异常,大部分地区持续大风降雨,首都布加勒斯特10月1日最低气温仅为6摄氏度左右;中部地区当天甚至出现降雪天气。  据报道,布加勒斯特今年的10月1日创造了80年来同期最冷记录。气象预报显示布加勒斯特气温将从6日起逐渐回升到正常水平。当天,中部的布拉索夫等地区出现降雪天气,尽管积雪不厚,突如其来的降雪还是给交通造成影响,5条国道一度关闭。此

    [阅读全文]

  • 哥伦比亚将投资扩大国家公园面积 应对气候变化

    [内容预览]

    | 2013/10/2 15:49:43
    中国网10月2日讯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9月30日报道,自从哥伦比亚乞力比格特山区国家公园建立以来,位于哥伦比亚境内278万多公顷的亚马逊丛林就开始列入保护范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UICN)的报告,至今已有超过一半的森林面积受到了保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指出:“位于哥伦比亚共计950万公顷的亚马逊丛林包括这一片地区和其它18个保护区,它对于全球气候调节十分重要。”哥伦比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部长

    [阅读全文]

  • 一座小城与绝症的战争:写在水俣病60周年之际

    [内容预览]

    | 2013/10/2 11:28:58
     60年前,一个化工厂造成了世界上最严重的汞中毒事件;60年后,这座饱受重金属威胁的日本城镇,仍然在艰难地进行着善后工作。 图片来源:AP PHOTO/DAVID GUTTENFELDER 世界上最严重的一场汞中毒事件已经过去近60年,然而,水俣这座日本小城仍在与其带来的后遗症作斗争。 乘火车到这里的人都会明白,这是一座公司城镇:车站大门前一条宽阔的道路直接

    [阅读全文]

  • 《水俣公约》:打响禁汞第一枪

    [内容预览]

    | 2013/10/2 11:27:46
     研究表明,在美国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汞排放量激增。图片来源:D. G. STREETS下个月,《水俣公约》将在日本最终敲定。多年间,该协议一直呼吁签署国家推出一系列措施,旨在减少可导致出生缺陷、脑损伤以及人类和其他动物疾病的汞污染。其目标包括控制燃煤电厂和工业设施的汞排放,在2020年之前逐步减少含有汞的消费产品,减少牙科银汞合金中汞的使用,并在协议生效后15年内关闭所有的

    [阅读全文]

  • 《大众科学》盘点全美最潮大学实验室

    [内容预览]

    | 2013/10/2 11:24:23
    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法医鉴定人类学研究中心纺织品保护中心国立风力研究所野生动物生态学与自然环境保护巴顿实验室能源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 爆破工程研究中心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 喷气推进实验室   当我们对大学的科研水平进行综合考量时,科学家们开启紧张冒险旅程的实验室绝对不容忽视。提起大学实验室,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是什么呢?白大褂、小白鼠、培养皿、量杯……这些

    [阅读全文]

  • 空气污染每年造成200万城市人口死亡

    [内容预览]

    | 2013/10/2 11:22:39
    第16届世界清洁空气大会9月30日在开普敦开幕。会议呼吁社会各界采取联合行动,下大力气改善空气质量。 本届世界清洁空气大会的主题为“众多国家-一个大气层:为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来自世界各国的约300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他们将讨论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南非水利与环境部分管气候变化与空气质量的负责人朱迪·博蒙特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说,快速发展的经济对环境

    [阅读全文]

  • 推广清洁灶具或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

    [内容预览]

    | 2013/10/1 17:57:19
    新式炉灶自英国广播公司  有一样东西,既可以保护冰川免于融化,又可以节约木材。这么神奇的东西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是一款清洁炉灶。  据英国BBC报道,全球清洁炉灶联盟表示,发展中国家所使用的冒黑烟的泥灶严重影响到家庭主妇的健康。此外,从这些开放式炉灶冒出的烟尘颗粒漂浮到大气中,落到冰山上,使冰山表面蒙上一层灰,颜色变暗,从而使它们更容易吸收太阳的热量,并导致冰川融化。  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欧

    [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不良影响加剧 儿童将首当其冲

    [内容预览]

    | 2013/10/1 17:55:18
    因恒河泛滥而无家可归的印度儿童坐在路边。  一项新研究显示,由于儿童健康问题、营养不良和移民问题风险的增加,他们将首当其冲受到气候变化的不良影响。气温上升还将导致粮食价格猛涨,使对抗世界饥饿问题的道路更加崎岖。  这项研究发布的同时,全世界的学者们正聚集在斯德哥尔摩,就人类目前所知的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进行最全面的评估。在过去的五天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召集了全世界顶尖的专家

    [阅读全文]

  • 第十二届东盟—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在印尼召开

    [内容预览]

    | 2013/9/30 14:41:33
    中国环境报讯第十二届东盟—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日前在印度尼西亚泗水召开。应印度尼西亚环境部和东盟秘书处的邀请,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的特别代表、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刘华率团出席了会议,并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刘华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环保工作的新进展。他指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并正在积极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代价小、

    [阅读全文]

  • 联合国报告称未来几百年全球变暖或已无法逆转

    [内容预览]

    | 2013/9/30 9:55:2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9月27日在斯德哥尔摩发布最新报告。 图片来源:istock/thinkstock 本报讯 气候变化的威胁从未丧失其紧迫性。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9月27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警告说,如果没有大幅减排或用有争议的技术修复气候,全球变暖很可能在整个21世纪继续下去,进而极大改变地球的自然环境以及数十亿人的生存条件。

    [阅读全文]

  • 美国宇航局“好奇”号发现火星土壤中有水

    [内容预览]

    | 2013/9/29 9:20:44
    “好奇号”火星车 据英国《卫报》9月26日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的“好奇”号(Curiosity)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发现了水分子,这些水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登陆火星后的重要资源。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26日在《科学》杂志上连发5篇论文,详细阐述了“好奇”号上携带的各种科研仪器在火星上的前4个月中的试验情况,这是“好奇”号任务公布的第一批正式结果。 研究人员发现,1

    [阅读全文]

6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