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新气候报告发布在即 经济危机削弱大众关注
[内容预览]
| 2013/9/17 8:11:31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将于9月26日在斯德哥尔摩发布研究报告,强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还是人类活动。不过,此次报告的影响力预期不会很大,因为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相比较“修复”地球,各国政府可能更倾向于“修复”脆弱的经济。 至今,很多人依然对2009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峰会耿耿于怀,因其未能达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议,[阅读全文]
-
英国拟发行塑料钞票 英格兰银行征询公众意见
[内容预览]
| 2013/9/15 9:41:39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10日说,将就发行塑料钞票方案征询公众意见,包括2016年发行头像为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面额5英镑钞票,以及次年发行头像为女作家简·奥斯汀的面额10英镑钞票。 优势显露 英格兰银行多年前开始考虑引入聚合物或塑料基片钞票的可能性。副行长查利·比恩说,央行员工相信引入塑料钞票是有意义的。不过,比恩强调,塑料钞票流通前必须征得公众支持。 与纸币相比,聚合物钞票的优势包括更耐[阅读全文]
-
空气污染每年导致美国20万人过早死亡
[内容预览]
| 2013/9/15 9:34:49马里兰州的一根烟囱。(图片作者Greg Fowler) 据美国环境网站ENS消息,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通过对工业烟囱、汽车尾气、海洋与铁路运输、以及商用与家用供暖设备的排放物进行科学研究,发现空气污染每年导致美国约20万人过早死亡。 麻省理工学院航空与环境实验室发表在《大气环境》杂志的研究报告指出,公路运输的尾气排放最为致命,每年导致5.3万人早逝,其次是发电厂废气排[阅读全文]
-
从“全球变暖”到“全球变冷”:谁在忽悠地球
[内容预览]
| 2013/9/15 9:23:22一头无助、绝望的北极熊蜷伏在一块即将融化的冰面上,四周水波荡漾、浩渺无涯。这幅广泛传播的公益宣传画旨在警告人类立刻行动起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阻止气候变暖,遏止北极海冰融化消失的进程,保护北极熊赖以生存的北极海冰家园。 北极海冰融化的趋势似乎仍在不断加快,媒体上不断传来科学家关于海冰消融的最新研究报告,其中,北极海冰完全融化的时间预言被研究报告不断提前,从“最快2050年夏季”到“最快2[阅读全文]
-
千年藜麦为何今朝得宠
[内容预览]
| 2013/9/12 11:59:37安第斯山脉的土著居民正在卖自己刚刚收获的藜麦 21世纪的第13个年头,一种来自安第斯山脉的古老作物站在了世界粮食舞台的聚光灯下,它就是被称为“超级食物”的藜麦(Quinoa)。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对于缓解世界粮食危机和饥饿问题的潜力非凡,并把2013年定为“国际藜麦年”。由于其营养价值极高,藜麦的身价和人气近几年一路飙升。美国海关的数据显示,该国的藜麦进口量从2004年的不[阅读全文]
-
欧洲着力打击外来物种
[内容预览]
| 2013/9/11 15:00:56欧洲委员会近日宣布了一项新提案,以应对外来物种。在这项立法建议中,欧盟委员会提出,首先要建立欧盟层面的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并采取措施防范这些物种在有意或无意中进入欧盟地区;其次,建立早期预警和及时应对机制,一旦发现外来物种入侵,要立即采取措施消灭;再次,针对一些已经大范围扩散的外来物种,将采取措施减少其危害。 欧盟委员会提出一项新的立法建议,应对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威胁。图片来源:U.Sch[阅读全文]
-
荷兰少年发明垃圾回收船 5年内欲还洁净海洋
[内容预览]
| 2013/9/11 14:32:33设计概念图。 博扬·斯莱特。 荷兰一名年仅19岁的少年发明了垃圾回收船,据称该船可以清除世界各大海洋里近200亿吨的塑料垃圾,5年内可以帮助海洋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 收集垃圾保护鱼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位少年名叫博扬·斯莱特,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他从2012年起就开始构思这个海洋塑料垃圾回收项目计划,并因此获得了多项学校颁发的创新大奖。他所提出的“海洋清理”概念不仅旨在收集漂[阅读全文]
-
西非地区森林面积十年退化19% 面临沙漠化威胁
[内容预览]
| 2013/9/11 9:32:56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农业和环境专员马克·阿图加9日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说,西非地区森林面积在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退化了19%。 阿图加当天出席西非环境研讨会时说,西非地区植被急剧退化,“由于过度开采木材”,这些国家正面临沙漠化威胁。 科特迪瓦水和森林部长马蒂厄·巴博·达雷呼吁各国联合努力,找出应对沙漠化的适当方法,尤其是立法对森林破坏者进行严格打击。 据介绍,科特迪瓦的森[阅读全文]
-
天文学家发现40光年远超级地球
[内容预览]
| 2013/9/11 8:06:46行星GJ 1214 b过境的艺术家演示图。蓝色球体代表宿主恒星GJ 1214,前方的黑色球体则是行星GJ 1214 b。 如果天空有一个以氢为主的大气层(顶部图片),瑞利散射会分散宿主恒星大气层的蓝色光。中间图片显示了瑞利散射在富含水的大气层里相对更弱,而底部图片显示了如果天空是大量云层的情形。 这张艺术家印象图显[阅读全文]
-
喜马拉雅国家联手响应气候变化
[内容预览]
| 2013/9/10 11:11:08尼泊尔农民发现自己很难对付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图片来源:NARENDRA SHRESTHA 本报讯 一张喜马拉雅山脉灾难天气的快照,表明发生在世界屋脊上的一切有些不对劲。 例如,就在这个春天,尼泊尔西部地区遭遇了严重干旱的袭击,造成庄稼减产,从而导致本就严重的粮食危机愈发雪上加霜。而就在6月,这一地区却又发生了50年来最严重的洪水,起因则是异常猛烈的季风[阅读全文]
-
美公布市场大米砷检测结果 含量低无不良影响
[内容预览]
| 2013/9/9 11:45:20针对美国国内要求设立大米含砷量标准的呼吁,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9月6日公布了美国市场上1300多个大米与米制品样品的砷含量检测结果,指出大米和米制品样本中的可检测砷含量“很低”,不足以造成“即时或短期的不良健康后果”。 美药管局当天发表声明说,由于大米是许多人一辈子的主食,20多年来,美国药管局一直持续监测大米中的砷含量,但尚未发现大米中砷含量出现变化的证据。不过,美药管局仍[阅读全文]
-
研究发现仅仅意识到自己参与实验也会导致节能
[内容预览]
| 2013/9/6 14:41:31本报讯 近日,一项研究发现,仅仅是意识到自己的用电情况正在被研究,也能导致能源消费减少。 有理论指出,感觉到被观察或仅仅是参与实验,就可以影响个人行为。根据霍索恩效应(指工人、学生等因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而增加产量或提高成绩),这种不一致现象既能有效观察个人的行为,也能混淆实验操作的解释。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Daniel Schwartz及其同事,在大范围家庭消费者用电情况实验[阅读全文]
-
最新研究推算埃及文明始于距今5200年前
[内容预览]
| 2013/9/6 14:39:10埃及文明的标记是金字塔,但是金字塔算是在埃及文明中期时的产物。 据外媒9月4日报道,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专家带领的考古小组从地表的变化推算出,埃及文明开始于距今约5200年的阿赫亚王朝。这一研究为埃及文明起始时间提出了新观点。 以往因为没有文字的纪录,因此很难确定埃及文明是从何时开始的,只有从古埃及的埋葬地点挖掘出来的陶瓷器的式样来大概估计埃及文明的演变。 但[阅读全文]
-
应对气候变化 缓解小岛国威胁
[内容预览]
| 2013/9/6 13:42:37新华网马绍尔群岛马朱罗9月5日电(记者 刘洁秋 黄兴伟)马绍尔群岛——北太平洋上的“黑色珍珠”,海水碧蓝,沙滩美丽,椰林婆娑。这里远离城市喧嚷,没有工业污染,空气纯净,令人身心舒畅。 而海平面与拦海堤坝的高度相距如此之近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在这个陆地平均高于海平面仅两米的小岛国,民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海平面上升产生的威胁。&nb[阅读全文]
-
美研究报告重审经济发展成本衡量方法
[内容预览]
| 2013/9/6 11:58:39图片说明:研究表明,美国计算从中国进口货物的成本并不包含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消耗。 图片来源:英国广播公司 美国国家科学院近日发布一项研究报告,称当下衡量进口成本的方法并不准确。 这项被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的研究成果显示,许多制造商们只用了一次的原材料在加工和出口环节却被[阅读全文]
-
加拿大暂缓关闭实验湖区
[内容预览]
| 2013/9/5 8:34:42图片来源:MARTIN LUSSIER加拿大世界知名的实验湖区(ELA)将免于即将到来的关闭厄运。联邦政府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所(IISD)达成了临时协议,以继续运行实验设施。 协议自9月1日起生效,至少到明年3月份截止。位于温尼伯的IISD将承担渔业海洋部(DFO)的科学研究工作。“这里的研究提供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宝贵知识财富,并有助于全球淡水系统的保护。”安大略省省长Kathleen[阅读全文]
-
“世界水周”论坛呼吁安全用水合作
[内容预览]
| 2013/9/4 16:00:15第23届“世界水周”论坛9月2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约2500名与会者将围绕“安全用水的各方合作”这一主题,探讨如何解决全球人口、经济快速发展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寻求可持续和公平的世界水资源管理方式。 论坛主办方斯德哥尔摩国际水研究所执行董事托里尼·霍姆格伦在开幕大会上致辞说,人类未来从地底、地表及天空获取水资源的速度可能会大大超过自然界本身水循环的速度,这是不可[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使害虫从热带向北迁移 影响全球粮食安全
[内容预览]
| 2013/9/4 14:41:28中国网9月4日讯 据英国《卫报》9月2日报道,据调查显示,数以百计的农作物害虫以每年两英里的速度从热带向北迁移。对于这种现象,最为普遍也是最易接受的解释是,气候异常,全球变暖导致虫子向北开辟新的栖息地。因为气候变暖,农作物害虫向北侵袭,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冲击。每年,全球农作物生产因真菌,细菌,病毒,昆虫和蠕虫损失10%至16%。仅因真菌和类似真菌的微生物组织造成的农作物损失,就可以满足全球[阅读全文]
-
多国调整气候政策为哪般?
[内容预览]
| 2013/9/3 8:47:12近段时间以来,多个国家对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从美国上调碳排放社会成本指数到新西兰调低碳减排目标,从澳大利亚宣布将废除固定碳税到法国预备征收碳排放税。为何各国频频对其气候政策进行调整?仔细想来,各国气候政策的出台和调整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全球及各国经济形势。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气候变化政策的[阅读全文]
-
首尔秋天开始日逐年推迟 专家称与气候变暖有关
[内容预览]
| 2013/9/3 8:43:14中国网9月2日讯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9月1日报道,韩国气象厅1日公布,今年首尔秋天的正式开始日为本月26日。通常,秋天开始日的日平均气温都会维持在20摄氏度以下。当日平均气温降到了5摄氏度以下的时候,就标志着秋天结束,冬日来临。气象厅当天还表示:“分析表明,今年秋天的开始日为9月26日,与1970年相比,整整迟了七天。”据气象厅透露,首尔秋天的开始日分别是,1970年的9月18日,1980年的[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