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工程重回公众视野 地球运行轨道上架遮阳伞
[内容预览]
| 2011/12/8 11:18:34全球减排协议久谈不下,曾经一度被边缘化的地球工程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德班会议期间,欧美科学家就此联合发布了一份评估报告。不久以前,美国来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国家安全领域的18位专家也曾发布报告,敦促联邦政府就地球工程的可行性以及潜在影响展开研究。 “通过超大规模的工程手段改变地球环境,遏制地球变暖”,比如,在地球运行轨道上空架设“遮阳伞”,阻挡部分太阳光;往大气中撒硫磺颗粒,形成一层“隔热保[阅读全文]
-
新研究称玛雅文明突然灭亡或缘于乱砍滥伐
[内容预览]
| 2011/12/7 13:42:30玛雅人的长历法以及关于2012年世界末日的理论一直是世人争论的焦点。 北京时间12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如今的中美洲地区,玛雅人曾经创造过先进、复杂的玛雅文明。然而,到了8世纪和9世纪左右,玛雅文明突然神秘衰亡并消失,这也成为后世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之一。近日,美国宇航局气象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玛雅文明的衰亡缘于玛雅人自己的过失,他们在中美洲大肆乱砍滥伐导致该地区干旱天气,间接将自己所创造的[阅读全文]
-
3亿光年外发现最大黑洞:质量相当100亿个太阳
[内容预览]
| 2011/12/7 13:41:24最大的黑洞 北京时间12月7日消息,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组科学家发现了两个已知最大黑洞,每一个的质量都相当于100亿个太阳。这个科学家小组共有8人,由伯克利分校天文学教授马中佩领导。 在对两个距地球3亿光年的最大星系进行观测时,他们发现了这两个黑洞。研究发现刊登在《自然》杂志上。此前的最大黑洞纪录保持者质量是太阳的60亿倍,是33年前由加州理工学院的华莱士-萨[阅读全文]
-
英科学家制成南极冰层下最详细地形图
[内容预览]
| 2011/12/6 15:55:58迄今最详细的南极冰雪下方地形图装备精良的飞机可以借助雷达获得冰层下方地形起伏的详细数据高精度数据揭示在南极西部地区存在一个巨大的凹陷沟槽区域 北京时间12月6日消息,科学家近期获得了南极大陆巨厚冰盖下方岩石地形的最详细地图。这幅地图被命名为“BEDMAP”,尽管名字简简单单,却是科学家们数十年来辛勤工作的结晶,他们借助飞机,卫星,调查船甚至狗拉雪橇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工作换来的成果。&nbs[阅读全文]
-
荷兰研发生物荧光灯 利用细菌照明
[内容预览]
| 2011/12/6 15:53:58生物灯里的活细菌发出绿色荧光这种灯利用的沼气是由日常家庭垃圾产生的北京时间12月6日消息,我们通常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致病细菌远离我们的家园,但是数百万微生物有一天将会成为一种自然光源,利用可回收利用的家庭垃圾发光。 荷兰飞利浦公司设计的一种“生物灯”能为任何住宅的房间提供温馨廉价的光。这种由一系列玻璃容器组成的特殊灯采用的发光方式,与萤火虫产生生物荧光的方式一样。这些玻璃容器包含生物荧光细[阅读全文]
-
科学家称反射少量太阳光或可为地球降温
[内容预览]
| 2011/12/6 15:50:27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3日报道,在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期间,一个由科学家、哲学家以及法律专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提交了一份报告。该报告表示,从理论上来说,在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之前,只需要将少量太阳光反射回大气中,就可以对地球降温产生直接而显著的效果,从而逆转全球变暖的趋势,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得而知,因此要慎行。 由英国皇家学会、美国环境保护基金以及位于意大利的第三世界科学院(T[阅读全文]
-
蒙古发现7500万年前巨大恐龙巢含15只幼仔
[内容预览]
| 2011/12/2 10:31:23北京时间12月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近,蒙古古生物学家发现一个巨大的安氏原角龙巢穴,内有15个幼仔化石。这个巢穴宽2.3英尺(约合0.7米),年代可追溯到近7500万年前。这一惊人发现促使古生物学家重新思索古代爬行动物如何照料它们的幼仔。 1 惊人巢穴(图片提供:Khishigjav Tsogtbaatar, Mongolian Academy of Sciences)这个[阅读全文]
-
最新研究发现永久冻土解冻恐加剧全球变暖
[内容预览]
| 2011/11/25 16:55:38一项最新研究对这片冻土里的微生物会对解冻做出何种反应进行了调查,冻土解冻是气候变化造成的。随着世界逐渐转暖,冰封在永久冻土下的世界将会恢复生机,研究人员担心冻土里的微小生物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 美国地质勘探局科学家在阿拉斯加州赫斯溪的永久冻土收集的土芯样本 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高级科技研究员珍妮特-扬森说:“永久冻土正在解冻,但在此之前没人留意微生物会发生什[阅读全文]
-
美农田发现6700万年前霸王龙牙齿化石
[内容预览]
| 2011/11/25 15:08:21在美国农田发现的霸王龙牙齿化石,距今年代超过6700万年 美农田发现霸王龙牙齿化石 保存完好距今至少6700万年 霸王龙骨架。此次发现的霸王龙牙齿长6英寸(约合15厘米),重量达到令人不可思议的337.8克 北京时间11月25日消息,美国蒙大拿州加菲尔德县郊外的一片农田发现一颗保存完好的霸王龙牙齿化石,距今至少6700万年,是迄今为止发现[阅读全文]
-
2013年世界科学论坛大会主题确定
[内容预览]
| 2011/11/25 14:03:24据巴西科技部网站11月22日报道,巴西科技部长阿罗依休·梅尔卡坦特19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的世界科学论坛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出将“科学为了全球发展”作为将于2013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第6届世界科学论坛大会的主题。 梅尔卡坦特表示,巴西提出此项主题,力图推动在各国之间达成一项协议,以超越在分享科学技术进步成果方面的歧视和排斥现象。巴西认为,这一议题可以反映出应当发挥科学技术促进一个公[阅读全文]
-
日本研究人员用虾蟹壳研制出塑料
[内容预览]
| 2011/11/25 7:51:08日本研究人员以虾蟹壳为原料,研制出软质透明塑料,有望应用于新一代有机发光电子显示器产品。 京都大学研究团队21日发布这项研究成果。研究团队着眼于蟹壳的纳米级纤维构造,使用药剂去除蟹壳的碳酸钙和蛋白质成分,随后将蟹壳粉末入水过滤,获得厚度100微米至200微米的白色纸状薄膜,加入透明有机玻璃以增强薄膜强度和透明度。 研究人员告诉日本共同社记者,制作有机发光电子显示器的材料必须具备透明度不受热膨胀[阅读全文]
-
11月17日《自然》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1/11/22 14:51:44封面故事: 昆虫飞行肌肉的形成 飞虫间接飞行肌肉的作用是,通过多达每秒1000次的振动来驱动昆虫的翅膀,并产生极端的机械力。这些极为专业化的肌肉含有纤丝状的、由伸展激发的肌纤维,这些肌纤维与昆虫身体其他地方的管状肌肉不同。研究表明,转录因子Spalt major(Salm)是纤丝状飞行肌肉命运的一个主调控因子。 在发育过程中,Salm通过调控基因转录和剪接,将肌肉的结构从管状切[阅读全文]
-
冰岛世界首个绿色甲醇生产厂开始供应车用燃料
[内容预览]
| 2011/11/22 14:47:11世界首个绿色甲醇生产厂继1年前在冰岛开工建设以来,目前已开始满负荷生产并向冰岛的车辆供应这种绿色环保和可再生燃料。它从地热电站的废地热蒸汽中提取二氧化碳,电解后产生氢气并将二者按比例混合产生甲醇。目前冰岛还只是采用将少量甲醇混合到汽油以适应所有车辆的做法。[阅读全文]
-
研究发现大肠杆菌有望带来无限生物燃料
[内容预览]
| 2011/11/21 16:36:56英国维珍铁路公司推出的生物柴油火车驶入伦敦优斯顿的站台。但是迄今还很难利用植物大规模生产这种燃料 “地球竞赛”(Earthrace)号生物燃料船完全由生物柴油提供动力,但是由于很难直接用植物大规模生产这种燃料,因此对它进行商业应用还不可行 三级方程式赛车利用生物柴油运行,现在显然能利用植物进行大规模生产,产生价格低廉的商用燃料 北京时间11月21日消息, 据[阅读全文]
-
日研发土壤去辐射技术 可除土壤中99%放射性铯
[内容预览]
| 2011/11/14 11:02:00日本研究人员研发一种土壤去污技术,可以去除土壤中99%的放射性铯。 京都大学研究人员丰原治彦与一家土壤改良企业合作,借助水洗和过筛法去除土壤中的放射性铯。 研究人员从福岛县郡山市取用土壤样本。每千克样土中,放射性铯活度为3000至5000贝克勒尔;粘土质量占样土总质量的4%。 研究人员借助微米级超细滤网冲洗样土,同时用钢丝球多次洗刷样土。经过这一环节,样土中88%的放射性铯转移至水中。 &n[阅读全文]
-
最新研究发现永久冻土解冻可能加剧全球变暖进程
[内容预览]
| 2011/11/9 11:13:23一项最新研究对冻土里的微生物会对解冻做出何种反应进行了调查,冻土解冻是气候变化造成的。随着世界逐渐转暖,冰封在永久冻土下的世界将会恢复生机,研究人员担心冻土里的微小生物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 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高级科技研究员珍妮特-扬森说:永久冻土正在解冻,但在此之前没人留意微生物会发生什么变化。她领导的一项研究,记录下阿拉斯加永久冻土在1200年来首次解冻[阅读全文]
-
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有望打破能效记录
[内容预览]
| 2011/11/9 9:21:18本报讯 (记者刘霞)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8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与传统科学研究相反的新思路,用砷化镓制造出了最高转化效率达28.4%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的关键并非是让其吸收更多光子而是让其释放出更多光子,未来用砷化镓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有望突破能效转化记录的极限。 过去,科[阅读全文]
-
低成本石墨烯电池 或将实现“一分钟充电”
[内容预览]
| 2011/11/7 17:11:36不久前,美国俄亥俄州的Nanotek仪器公司利用锂电池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一种新的电池。这种新的电池可把数小时的充电时间压缩至短短不到一分钟。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分钟快充石墨烯电池实现产业化后,将带来电池产业的变革,从而也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革新。 目前,作为导电性、机械性能都很优异的材料,素来有“黑金子”之称的石墨烯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近十倍于黄金,超过20[阅读全文]
-
科学家合成出可替代柴油的生物燃料
[内容预览]
| 2011/11/3 14:09:55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们使用合成生物学方法,修改了大肠杆菌和一个酿酒酵母的菌株,制造出了没药烷的前体物没药烯。测试表明,对没药烯进行加氢反应生成的没药烷是一种“绿色”的生物燃料,有潜力替代D2柴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这是科学家们首次报告称没药烷可替代D2柴油,也是首次报告称可通过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生产出没药烷。”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联合生物能源[阅读全文]
-
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研制出用于环保建筑的气体感测器
[内容预览]
| 2011/10/31 9:58:38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Steacie分子科学研究所的Gerardo Diaz-Quijada博士设计的电子鼻感测器,采用一种称为共轭聚合物的导电塑料,能无线监测气密式节约能源的智慧建筑内甲醛(formaldehyde)的浓度,并在2011年初取得专利。这种聚合物的主要优势是概念非常简单,制作成本很低,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反应速度不到一秒钟。 感测器可以检测到十亿分之几(parts-per-billi[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