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科学家成功预测火山喷发
[内容预览]
| 2011/8/11 16:09:19美国科学家9日说,他们首次成功预测一座海底活跃火山喷发。 位于美国俄勒冈州西部海域的“阿克西亚尔海山”是全球最为活跃的海底火山之一。1998年上一次喷发后,纽约和俄勒冈州的研究人员着手监测,2006年预计它将于2014年前再度喷发。 研究人员在上月29日的考察[阅读全文]
-
研究显示海上风电场有利于海洋生物多样性
[内容预览]
| 2011/8/11 15:02:34荷兰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如果选址合理,海上风电场对海洋生物不仅负面影响甚微,而且有利于生物多样性。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汉·林德博姆教授利用两年时间,对在荷兰北海海上风电场区域生活的鸟类、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 林德博姆近日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建立[阅读全文]
-
蜘蛛丝可用于制造人造皮肤 还可作为人造韧带使用
[内容预览]
| 2011/8/11 9:08:58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8月8日报道,德国科学家发现,可以用蜘蛛丝培育人类皮肤,这项研究为皮肤移植等医学难题提供了好的解决办法。 皮肤移植是医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皮肤移植片对治愈烧伤病患和其他病患非常重要。比如,美国每年有650万住院病人有褥疮等慢性伤口,仅这项疾病的医疗支出就高达250亿美元。[阅读全文]
-
新型热调节材料能为建筑节能35%
[内容预览]
| 2011/8/11 8:00:49据欧洲设计和技术网站Gizmag网站近日报道,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宁波分校的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的热调节材料,这种不变形的储热相变材料(PCM)可以吸收超过预设温度的热量,并且当周围气温低于设定温度时,能释放出存储的热量,这样能大大减少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费用,也能有效减少建筑物排放出来的温室气体。 该研究由诺丁汉大学宁波分校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中心的主任乔大宽(音译)领导的团队进行,研究人员表示,这[阅读全文]
-
陨石含有地球生命形成的要素
[内容预览]
| 2011/8/11 7:45:28本报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8日报道,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成果称,一种从外星来的碱基确实通过某些陨石到达地球,陨石可能提供了早期地球生命形成的必要要素。 早期太阳系时期的化学物质可能是孕育地球生命的有机物的关键来源。这些化学物质被陨石保留了下来,其中之一的碱基能组成DNA(脱氧核糖核[阅读全文]
-
美开发出高效太阳能制氢系统
[内容预览]
| 2011/8/11 7:44:22本报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10日报道,日前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可铺设在屋顶的太阳能制氢系统。该系统生产的氢气无明显杂质,在效率上也远高于传统技术,能让太阳能发挥更大的用途。 新系统与传统太阳能集热器在外观上区别并不大,但实际上它主要由一系列镀有铝和氧化铝的真空管组成,一部分真空管中还填充有[阅读全文]
-
巨嘴鸟穿GPS 验证肉豆蔻种子散布问题
[内容预览]
| 2011/8/10 22:46:32近期一个热带森林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给喜欢吃肉豆蔻的巨嘴鸟身上加装GPS信号发射器,验证了一个古老的植物生态学问题,如何准确的估算肉豆蔻种子的散布?跟踪数据显示,科学家们长期怀疑巨嘴鸟是种子散播者的说法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巨嘴鸟科研工作者为巨嘴鸟穿带GPS设备 科研人员给巨嘴鸟穿上有GPS设备的背包,然后喂食巨嘴鸟肉豆蔻,让巨嘴鸟携带肉豆蔻的种子进行飞行。经过研究,巨嘴鸟帮助科研人员绘制了一张肉豆蔻[阅读全文]
-
俄罗斯发现冻土微生物可合成数种药用生物碱
[内容预览]
| 2011/8/10 18:01:03荒凉的永久冻土地带看似了无生机,但其中却含有不少具药物研究价值的微生物。不久前,俄罗斯科研人员在不同地域的冻土样本中发现了一些青霉属真菌,它们所合成的数种生物碱能使生物细胞的机理发生改变,具有一定的药用研发价值。 俄科学院微生物生化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分析了取自北极、南极的永久冻土和俄远东堪察加的冰冻火山灰样本,从中分离出了属于不同青霉属真菌的25个菌株,其中约一半菌株能[阅读全文]
-
科学家找到识别大气中合成生物燃料的方法
[内容预览]
| 2011/8/9 17:30:44迈阿密大学罗什斯提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的科学家找到一种运用汽车排放中独特的同位素特征追踪城市大气烟羽的技术。(图片来源:UM/RSMAS) 迈阿密大学罗什斯提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的科学家找到一种运用汽车排放中独特的同位素特征追踪城市大气烟羽的技术。 海洋与大气化学研究生Brian Giebel与Daniel Riemer博士及Peter Swart博士发现混合在汽车燃料中的乙醇燃烧不完全。与大多数[阅读全文]
-
英国《自然》杂志:新研究说地球可能曾有两个月亮
[内容预览]
| 2011/8/4 11:02:49新华网伦敦8月4日电(记者黄堃)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研究报告说,地球可能曾经拥有两个月亮,只是后来这两颗星球发生碰撞合二为一,成为今天我们所看见的月球。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提出的这个新假说,可以较好地解释月球上的一些奇特现象。月球由于自转和公转上的特点,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阅读全文]
-
Science杂志快讯(7-22)
[内容预览]
| 2011/8/3 10:11:42由上而至的气候降温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说,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中,同温层(在是地球大气层中含有臭氧的区域)中气溶胶量的增加可帮助解释为什么自1998年以来全球暖化的速度放慢了。气溶胶(即极小的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遍及整个大气层,它们是造成在诸如洛杉矶和北京[阅读全文]
-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可提升电池性能
[内容预览]
| 2011/8/3 8:52:14本报讯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27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制造出了一种由石墨烯和锡层叠在一起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这种可用来制造大容量能源存储设备的轻质新材料可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其“三明治”结构也有助于提升电池的性能。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能源和环境科学》杂志上。 该研究的领导者、劳伦斯[阅读全文]
-
科学家首次确认太空中存在氧分子
[内容预览]
| 2011/8/3 8:47:39本报讯(记者刘霞)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8月2日(北京时间)报道,美欧科学家宣布,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利用欧洲航天局的赫歇尔望远镜,在一个恒星新生区附近发现了氧分子,首次确认了氧分子在太空中的存在。长期困扰天文学家的一个天文学之谜终于得以破解。 这次发现的氧分子位于猎户座恒星新生区附近。尽管科学家们一直知道,在太[阅读全文]
-
日研究发现成花素促使植物开花机制 为世界首次
[内容预览]
| 2011/8/2 16:31:40新华网东京8月1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研究人员在1日的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文章说,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成花素(一种植物激素)促使植物开花的机制,并且在植物茎的顶端发现了成花素受体。 文章说,利用这一发现,有望让花卉随时开花,还能帮助增加作物产量。  [阅读全文]
-
太阳等离子龙卷风 喷射高度为地球直径12倍
[内容预览]
| 2011/8/1 11:58:38腾讯科技讯(叶孤城/编译)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近日,美国宇航局动力学探测器(SDO)最新观测到太阳表面壮观的“等离子龙卷风”,高度可达到地球直径的10-12倍。 太阳表面壮观的“等离子龙卷风”,高度可达到地球直径的10-12倍 动力学探测器拍摄到太阳表面喷射的龙卷风状等离子流高度达到15万公里,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太阳天体物理学家亚历克斯-杨(C. Alex Young)说:“最新观测[阅读全文]
-
科学家首次目睹:超大质量黑洞吞噬高温气体
[内容预览]
| 2011/8/1 11:17:57这张星系NGC 3115的合成图像结合了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空间望远镜和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拍摄的光学波段数据。利用钱德拉的数据,科学家们首次目睹高温气体流向黑洞的过程。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1日消息,根据一项最新研究结果,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吞噬周遭炙热气体的场景第一次在X波段被清晰观测地收入眼底。 黑洞通过吞噬周遭的物质而迅速成长。当气体物质在强大的引力下滑向黑洞时产生剧烈[阅读全文]
-
比洗照片还简单 "太阳能墨水"印在纸上即可发电
[内容预览]
| 2011/7/28 12:06:14太阳能墨水印刷纸电池,携带轻便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7月27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团队最近推翻了人们对电池的想法,,他们将太阳能电池制成墨水形式,只要印在一般纸张上,就能立即发电。MIT指出,这种技术就便宜有简单,经由打印机即可印制,比洗照片还要容易。 传统的太阳能板制作过程是要将基板暴露在腐蚀液及高温当中的,但新式太阳能墨水只需要使用蒸汽,以及低于摄氏12[阅读全文]
-
韩国积极进军全球充电电池市场
[内容预览]
| 2011/7/28 8:35:43日本IT市场研究机构——日本信息技术综合研究所(IIT)最近发表报告称,日本稳坐20年的充电电池市场第一宝座今年可能移交给韩国,同时呼吁日本对韩国企业在全球充电电池市场发起的猛烈攻势提高警惕。报告中称,2011年,韩国企业和日本企业在全球充电电池市场上的占有率将分别达到38.5%和38.4%。从现在的世界充电电池市场竞争格局看,日本信息技术综合研究所[阅读全文]
-
美发明新型碳纤维锂空气电池
[内容预览]
| 2011/7/28 8:31:33本报讯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2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式碳纤维锂空气电池,其能量密度是现在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中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4倍,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能源和环境科学》杂志上。 去年,由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杨绍红(音译)领导的科研团队[阅读全文]
-
滨特尔 (Pentair) 宣布研究多年的科隆安全水项目结果
[内容预览]
| 2011/7/27 14:25:03美国明尼苏达明尼阿波利斯2011年7月27日电 /美通社亚洲/ -- 研究表明,每人每天仅需要几美分,便可产出安全洁净的饮用水。一项独立的科学研究验证了饮用水解决方案和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科隆安全水项目的发现有助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达成。 已在科隆安装的水系统现场 Pentair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其基金会赞助的科隆安全水项目公布了研究多年的调研结果。该项目将为缺乏[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