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外动态 >> 正文

用手机"闻"出空气污染 就像人类另一只鼻子

Eedu.org.cn 作者:周一妍 喜辰晨    资讯来源:外滩画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7

  想知道空气质量的状况,不用听天气预报,也不需望天目测,只要看一下手机屏。美国加州大学研发出空气污染监测晶片,未来将装设在一般手机上,只要民众经过空气污染的地区,手机马上出现警示,甚至可以显示当地污染指数,研究员塞勒说:“不久的将来,手机将成为人类的另一只鼻子。”

 

图/覃斯波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员塞勒参与了手机“空气污染监测晶片”的研发工作,他感叹说:“利用这项科技,手机也可以闻出周遭的环境品质,就像人类另一只鼻子一样。”

  手机变“鼻子”的秘密,其实是在手机机身里,嵌入各类监测空气的晶片,只要民众经过空气污染的地区,手机马上出现警示,甚至可以显示当地污染指数,提醒民众随时保护自己户外的身体健康。

  去年12月,美国关注环境、气候变化和公共健康的非盈利组织Nexleaf Analytics在地球物理学会上宣布:除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一样可以通过手机监测空气污染。“用手机对抗环境污染,已进入全民行动期。”

  手机“嗅觉”发展史

  去年2月,路透社撰写了一篇“由鸽子监测空气污染”的报道,介绍了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科研人员准备放飞一群鸽子,每只鸽子身上放置一台GPS卫星定位接收装置,一个能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含量的空气污染传感器,以及一部具备基本功能的手机。该研究小组的工作难点,是将各类空气监测传感器统统“塞”进一个足够小的盒子,以使那些鸽子可以背着它自由翱翔于天空。

  既然能把各类传感器“塞”入小盒,何不直接塞入手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研人员从中获得灵感。去年5月,他们宣布,发明了一种可以嵌入手机的污染感测晶片,这种晶片可以侦测到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并以不同的颜色警告手机持有人,除了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包括瓦斯漏气或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都可以侦测到,目前,这项研究已获得美国国土安全部拨款补助。

  去年9月,手机检测空气污染技术更上一层楼,而且“走出”实验室,第一次走进普通用户的手机中。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Android系统的手机上开发了一款名为Visibility的应用,用户通过手机拍摄功能,拍摄下天空照片,标记上时间、位置和方向,这些数据会被传输到负责计算的服务器中,服务器通过比较上传的图片和资料图,来分别空气污染程度,计算的结果会传回给用户,并建立某一地区的“污染区档案”。

  此软件的iPhone版本正在开发之中。

  美国非盈利组织Nexleaf Analytics第一时间发现了“利用光学技术测量空气能见度”的价值,决心将这项技术,推广到黑色烟尘污染最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但在当地,几乎没有人买得起Android系统的手机。“我们对这个技术做了创新,设计了一个循环过滤器。这样一来,不要求你拥有智能手机,甚至无需设计华丽的手机应用程序,只要你手机具备基本的拍照功能,然后能将照片通过电邮或短信发送到系统,数据中心将会识别你的图像。”

  去年10月,Nexleaf得到联合国环境署资助,展开“苏利耶项目”(Project Surya),给印度农村的500户居民免费发放了“循环过滤器”和一只刻度表。当地居民将过滤器放在自家炉灶旁边,过滤器在吸收了空气中的黑烟尘污染后,会随时间慢慢变暗,手机用户们要做的就是在它变暗变黑后,连同旁边的反映黑色烟尘污染程度的刻度表一起,拍一张照片发送至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在线处理图像,获得黑烟污染程度数据,而手机用户也会收到信息反馈,了解所处地区的空气质量。Nexleaf的下一个目标,是让印度1万户家庭加入空气污染监测队伍。

  Nexleaf主张,美国加州也可以复制“印度模式”。“加州跟印度贫民窟不同,污染源不是炉灶,而是公交巴士。尽管加州20年前已制定清洁空气的相关法案,但效果甚微。我希望选一批志愿者,无论双休还是工作日,无论在公交车站、社区中心或者学校,都可以用手机追踪黑色烟尘污染水平。”Nexleaf Analytics创始人马丁·卢卡克建议。

  高昂价格或成推广阻碍

  在中国,记者发现,早在2005年,金乐电子公司就曾申请过一项“手机检测空气污染”技术专利。该公司提出,在手机上加装中央处理器,闪存和空气污染检测装置,手机适用者就能检测到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

  在世博会期间,远大馆推出了一款“生命手机”,商家称,该款与华为公司合作的手机,可以检测出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粉尘颗粒、有毒气体(甲醛等)、二氧化碳浓度、紫外线和电子辐射7项空气指标。然而,9800元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这款手机的适用对象,是高收入白领,企业中高层或富二代等。”远大集团媒体负责人王永刚向本报记者解释,“生命手机”的价格由普通手机和空气污染检测器两部分组成,手机的成本很便宜,最多几百元,但空气污染检测器中,仅粉尘感应器,成本价就要七八千,“机器的成本是死的,实在没有降价空间,我们觉得很无奈。”

  目前,远大的“生命手机”仍在国家室内环境监测中心接受测试,预计今年1月上市后,还将推出一款简易版,保留甲醛测试、电磁辐射和紫外线测试三个功能,价格仍达4280元。

  除此之外,商家还面临着一大棘手的技术难关:如何让生命手机“瘦身”。赋予手机“嗅觉”,离不开各种传感器,但鉴于中国目前的研发技术,不可能将所有传感器制作成芯片那么薄。“测试粉尘颗粒的传感器内含‘抽气泵’,管子直径2cm,很难再压缩。”

  在国际上,Nexleaf Analytics也正在为iPhone和Android手机用户开发专门的应用程序。在日本,电信公司DoCoMO正打算利用手机,收集空气污染、花粉、二氧化碳与紫外线数据。

  除去价格因素,大多数网友对能检测空气污染的手机较为期待。一位网友在博客中写道:“如果让每一台手机都能负责检测空气,一旦发生任何事故,比如化学攻击,或毒气泄漏,那真的会很有用,可以救人的。”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