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外动态
 
  • 为大海照CT "声学照明"有助科学家追踪温度变化

    [内容预览]

    | 2010/7/15 6:59:45
     新的技术为研究海洋生物的迁徙提供了巨大帮助。(图片提供: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几十年来,渔民们一直在用水下潜听装置来寻找鱼群的下落,而声呐兵们则通过敌方潜艇反射的声波来判断后者的位置。    这两项技术之所以能够奏效都是因为声音非常容易在水中传播。    如今,通

    [阅读全文]

  • 以开发出水下安全监测系统

    [内容预览]

    | 2010/7/14 7:44:59
    本报特拉维夫7月12日电 (记者郑晓春)以色列DSIT公司研发了一种水下安全监测系统,可用于港口、海上钻井平台和油码头等设施的安全防范。   这种监测系统主要由声纳、摄像机和电子报警器等组成。其中,核心部分为监测距离远、反应敏锐的声纳探测装置,水下防卫屏障一旦被突破,监测系统即能探测到,并可自动跟踪和发出警报,使安全人员有更多时间对可疑目标进行分析评估和采取应对措施。  由于使用了先进的算法程序,

    [阅读全文]

  • 让肆虐的暴雨听我的

    [内容预览]

    | 2010/7/13 9:27:13
    雨水花园示意图  今年入夏,南方多省市频频遭遇暴雨袭击。截至7月10日,已造成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9省市1719万人受灾,倒塌房屋4.2万间,损坏房屋12.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89.3亿元。  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规划更多考虑的是经济布局。然而,一到雨季,许多城市排水不畅,水淹城区;旱季用水缺乏,大量抽取地下水的规划缺失就暴露了出来。有关专家认为,未来极

    [阅读全文]

  • “伊卡洛斯”号利用太阳光实现变速

    [内容预览]

    | 2010/7/12 17:06:42
    据新华社东京7月11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宣布,世界首艘依靠太阳光能驱动的太空帆船“伊卡洛斯”号已成功利用太阳光的压力,实现了机体减速。  据介绍,光的粒子落到“伊卡洛斯”号的帆上会被反射回来,“伊卡洛斯”号利用的就是反作用的压力。据估计,接收太阳光能后,帆将受到约0.2克的压力。虽然这仅相当于1日元硬币五分之一的重量,但在没有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宇宙空间,这种压力将被无损耗地

    [阅读全文]

  • 科学家研制出新型一氧化碳探测器

    [内容预览]

    | 2010/7/12 17:05:25
    本报讯  西班牙的科学家成功利用一种复杂的铑金属复合物研制出新型高灵敏度的一氧化碳探测器。其不仅能通过颜色变化可靠地探测到空气中的一氧化碳,还可以集成在纺织品等产品中。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       一氧化碳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有毒气体,它不仅无色、无臭、无味,而且在低浓度时就可使人中毒。含碳物质在内燃机、煤气炉或壁炉里

    [阅读全文]

  • 瑞士太阳能飞机首次昼夜飞行成功

    [内容预览]

    | 2010/7/9 9:23:37
    瑞士制造的太阳能飞机——“太阳驱动”经过26小时空中昼夜不间断飞行7月8日上午9时成功降落在瑞士帕耶那军用机场。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太阳能动力而进行的昼夜试飞。   7日6时51分,太阳能飞机由瑞士探险家安德烈·博尔施博格驾驶离开地面,飞行高度于16时40分达到87 00米,在阳光不足时飞机开始滑翔逐步降至海拔1500米处,并利用白天储备的太阳能量继续飞行。“在飞行过程中,我看到蓄电池电量持续上升,

    [阅读全文]

  • 《科学》:基于测量数据的地球碳循环轨迹初步摸清

    [内容预览]

    | 2010/7/8 13:29:35
     人类对气候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清楚地球的碳循环轨迹。以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克里斯蒂安·比尔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发表了两份研究报告,首次根据测量数据估算出地球上二氧化碳的自然释放和吸收量,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依据,这两份报告已刊登在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通过在全球采集数据和具体测量,首次回答了气候变暖所涉及到的一个全球温室气

    [阅读全文]

  • ADI 公司推出业界首款内置动态功率控制的数据转换器

    [内容预览]

    | 2010/7/8 12:33:08
       北京2010年7月8日电 /美通社亚洲/ -- 工厂自动化、过程控制和工业仪表的进步正推动制造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输出增加。然而,此类进步的可持续性正经受威胁。随着工厂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达到一定密度水平,不断增加的功耗和散热问题开始削弱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Analog Devices, Inc. (http://www.analog.com/ ) (NYSE: AD

    [阅读全文]

  •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将荣誉奖章授予地理信息系统先驱

    [内容预览]

    | 2010/7/6 12:07:01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主席迈克尔•佩林为杰克•丹杰蒙德授予奖章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GS)日前对ESRI公司总裁杰克•丹杰蒙德(Jack Dangermond)授予了荣誉奖章。在官方公告中,RGS对丹杰蒙德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推动地理信息科学发展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赞赏,认为他是地理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成立于1830年,是一个历史悠久、声誉

    [阅读全文]

  • 发展生物炼油厂可缓解气候变化

    [内容预览]

    | 2010/7/4 15:59:50
    2010年6月底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一份“工业生物炼油厂的未来”报告指出:发展生物炼油厂在缓解气候变化中将起重要作用,它可满足对能量、燃料、化学品和材料的的大量需求,并且可创造经济增长。   报告将生物炼油厂定义为一种设施,它可将从生物质转化成燃料、化学品、饲料、材料和能量的生产过程和设备进行集成,这些材料是从活着的有机物来生产的生物材料。生物炼油厂可包含各种各样的转化过程,并且为不同大小的设

    [阅读全文]

  • 世界首个新型空气燃料电池英国问世 储电能力强

    [内容预览]

    | 2010/7/4 15:19:02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世界上第一个新型空气燃料电池在英国揭开神秘面纱,这种电池的储电能力是传统电池的10倍。     科学家表示,如今,革命性“STAIR”(即“圣安德鲁斯空气”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燃料电池为新一代的电动汽车、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推广使用铺平了道路。新型电池使用传统方式充电,不过,在充电或“放电”时,电池里一

    [阅读全文]

  • 各国开发藻类化学品你追我赶

    [内容预览]

    | 2010/7/3 18:29:05
           为了开发石油替代品,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全球各大生物化工公司已将目光从陆地转移到海洋。藻类具有不占用耕地、生产速度快、适合大面积种植等优点,以藻类为原料生产生物化学品开始步入产业化阶段。继欧美多个海藻项目上马之后,亚洲各国也宣布了各自的藻类发展计划。       &n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发明可上门收垃圾的智能机器人清洁工

    [内容预览]

    | 2010/7/2 13:25:51
        智能机器人清洁工在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上收垃圾    据《每日邮报》报道,欧洲科学家近日将前沿科技应用于日常琐事,研制出一款智能机器人清洁工,能够根据住户的需求自主上门收垃圾。    这款由欧盟投资研发的机器人底部装有具备自我平衡能力的赛格威驱动系统,使它能够“直立行走”。它

    [阅读全文]

  • 海洋光学(Ocean Optics)在墨西哥湾深海石油泄漏事件之后致力于海

    [内容预览]

    | 2010/7/2 12:51:52
        - HR2000微型光谱仪在阿哥斯(Argos)便携式紫外线 DOAS 空气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    上海2010年7月2日电 /美通社亚洲/ -- 海洋光学(Ocean Optics)便携式 HR2000光谱仪,作为阿哥斯科学公司(Argos Scientific)便携式紫外线 DOAS 空气监控系统的光谱探测器模块,正密切监

    [阅读全文]

  • 北极圈的气候变化科考介绍

    [内容预览]

    | 2010/7/1 12:20:33
    您将帮助Peter Kershaw的研究,包括观测影响储存在这些丰富的泥炭生态系统中的气体的变化马尼托巴或麦卡锡山脉,加拿大  网易探索6月30日报道 被美国国家地理评为2010年最佳野外科研志愿者项目之一  这一广袤的地区的永冻层储存了全球自然碳库的20%。因全球变暖,造成永冻层的融化,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释放,可能会加快气候的变化。  您将帮助Peter Kershaw的研究,包括观测

    [阅读全文]

  • 荷兰科学家计划用太平洋塑料垃圾建小岛

    [内容预览]

    | 2010/6/30 15:01:19
        计算机绘图显示了科学家们想象中的“人造小岛”完工后的景象。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荷兰科学家们正计划把人们先前扔进太平洋的、重达4400万吨的漂浮塑料废物收集起来建一个人造小岛。    据悉,这项“变废为宝”工程所建成小岛面积将和夏威夷岛相当,科学家们将把太阳能和波能

    [阅读全文]

  • 荷兰第二代生物燃料研发取得进展 用稻草为原料

    [内容预览]

    | 2010/6/29 21:29:02
        荷兰帝斯曼公司28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公司在开发第二代生物燃料生产技术方面取得进展,研制出一种以玉米秸秆、木屑和稻草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的新工艺。    该公司介绍说,新工艺分两个步骤,首先用一种新研制的酶将预处理后的植物纤维素转化为可发酵的糖,然后再用新开发的酵母将糖发酵成乙醇。   &nb

    [阅读全文]

  • 开发地热资源 英国打造生态村

    [内容预览]

    | 2010/6/29 9:37:35
    近日,英国从素有“地下中央供热系统”之称的奔宁山脉(Pennine)中成功地开采出地热资源,并计划将该地区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生态村和英国第一处天然温泉场所。  据《卫报》报道,地热资源位于地下一公里处的花岗岩层中,此次开发的使用了双钻孔技术,不仅实现了温泉水的循环利用,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避免污染事件发生。  地下蓄水层中的热水源源不断地从钻孔中被泵到地面,并通过管道输送到附近的居民家中。而使用过

    [阅读全文]

  • 欧洲汽车业如何节能减排

    [内容预览]

    | 2010/6/27 11:25:18
    根据欧盟规定,2015年欧洲新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达到130g/km。这个标准最初出炉时,欧洲汽车企业叫苦不迭,认为该规定过于严苛,并表示该规定的强制实施必然会降低欧洲汽车业的市场竞争力;欧盟委员会则认为,这个规定正是为了提升欧洲汽车企业的竞争力。当然,前面一个说的是价格,后面一个说的是技术。但欧洲汽车企业切实的行动紧随其后。近日,英国市场调查公司JATO Dynamics公布数据显示,欧洲新

    [阅读全文]

  • 6月24日《自然》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0/6/25 13:12:17
    封面故事: 具有高唤回效率的量子记忆体 存取由光脉冲传输的量子信息的能力对于量子通信网络的建设必不可少。以前报道的量子记忆体(以原子蒸气为存储媒介)的唤回效率不到17%。现在Morgan Hedges及其同事介绍了一种低噪音固态量子记忆体,在其中,信息存储在一个“原硅酸钇”晶体中的镨离子的光跃迁中,唤回效率高达69%。在光强度低时,这种量子记忆体的表现超过经典记忆装置。如果对所

    [阅读全文]

172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