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外动态
 
  • 日本科学家发现新型微藻 可引发"致命感染"

    [内容预览]

    | 2010/5/27 11:46:12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具有致命危险的微藻类Prototheca cutis。   槙村浩一提供的照片,显示了由微藻类感染引起的组织损伤。     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一种微藻类新品种,可能会使人感染,危及生命。    这种名叫Prototheca cutis的新水藻是科学

    [阅读全文]

  • 英科学家研发出新碳基超导物质

    [内容预览]

    | 2010/5/27 8:36:14
    图为嵌入到面心立方Cs3C60中的μ介子   本报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5日(北京时间)报道,英国利物浦大学和杜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改变C60的晶体结构,不同C60晶体结构下的Cs3C60能够从磁绝缘体转变为超导体,而其超导转化温度也从38K转化为35K。研究人员表示,新发现将有助于降低诸如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及其他依赖超导体的能源存储应用的成本。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的《

    [阅读全文]

  • 城市污水淤泥可廉价生产生物柴油

    [内容预览]

    | 2010/5/26 9:27:33
    本报华盛顿5月24日电(记者 毛黎)美国研究人员24日表示,利用新开发的技术,他们能够从城市污水淤泥中获取生物柴油燃料。与从石油中提炼出的普通柴油相比,其每加仑(1加仑约合3.8升)的生产成本仅高出约10美分。       城市污水淤泥是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后留下来的残余物质。在美国化学会新出版的《能源和燃料》双月刊杂志上,研究人员大卫·卡格博撰文表

    [阅读全文]

  • 热岩“水”钻术有望削减地热成本

    [内容预览]

    | 2010/5/25 12:13:49
    地热能发电早已成为为人所知,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要能够找到高效的开发方法,地热能就是一种具有广泛潜力且清洁、零碳排放资源。  目前,地热电站主要利用天然蒸汽和热水等载热体,将地下热能带到地面之上。而由谷歌公益组织投资400万美元的美国加利福尼亚波特钻岩公司(Potter Drilling)拥有的岩石钻探技术,可以钻透坚硬的岩石层,进而利用地下热能资源。(1美元约合6.83元人民币)  据

    [阅读全文]

  • 欧洲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卫星 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内容预览]

    | 2010/5/25 10:57:23
        新华社电欧洲航天局5月21日宣布,该机构去年11月发射的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研究卫星日前结束了6个月的试运行,开始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欧航局当天发表公报说,该机构的项目专家本周在西班牙阿维拉举行会议,回顾卫星6个月来的运行情况。他们认为,卫星的各项表现都令人满

    [阅读全文]

  • 德国发现无损耗植物油制造生物塑料法

    [内容预览]

    | 2010/5/24 21:06:09
    新华网柏林5月21日电(报道员周谷风)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校化学材料学家发现了一种将植物油中的脂肪酸完好无损地转移到聚酯中的方法。这一成果有助于可再生生物塑料的开发。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塑料,但传统上用以提炼塑料的化石原料非常有限。因此,利用可再生资源制造聚酯是未来塑料生产的发展方向。例如,从糖、纤维素和植物油中提炼出用以制造塑料化学单体

    [阅读全文]

  • 研究开发出海水淡化手持装置

    [内容预览]

    | 2010/5/24 16:28:06
    海水淡化装置一般都庞大笨重,成本高昂。为了解决这些弊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日前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出可以手持的海水淡化装置,它可依靠电池供电,为海水淡化装置在沿海干旱地区的普及铺平了道路。 据最新一期英国《自然—纳米技术》杂志报道,传统的海水淡化方法是通过一层特殊薄膜去除水中的盐分子。但这一过程能量消耗大,薄膜容易堵塞。使用这种方法意味着海水淡化设备必须体积庞大,系统复杂,才能保证其工

    [阅读全文]

  • 4月30日《科学》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0/5/19 9:17:24
      首个两栖类基因组中所披露的线索 对首个已被测序的两栖类基因组的一项新的分析显示,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与人类基因组拥有相当多的共性:所有人类基因中的近80%的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基因都可在热带爪蟾的基因中找到对应处。这些发现表明,人们可以研发一种蛙类的模型来研究并更好地理解形形色色的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可能还能提供人们有关为什么世界上

    [阅读全文]

  • 瑞典科学家研制出"水下风筝" 可以用来发电

    [内容预览]

    | 2010/5/17 13:23:25
     被固定在水面下的“深绿”涡轮机     据国外媒体报道,瑞典汽车制造商萨博公司(Saab)旗下的Minesto公司最近研制出一种被命名为“水下风筝”的发电涡轮机。    “水下风筝”被拴在海底,并通过潮汐流产生出连续不断的能量。据悉,每一个“深绿”涡轮机可产生出高达500千瓦的电力。由于潮汐流比风

    [阅读全文]

  • 英国学生研制出一次性婚纱

    [内容预览]

    | 2010/5/9 23:13:15
    英国学生研制出一次性婚纱  据英国媒体报道,新娘蜜月之后,长久以来如何处理婚纱的困扰,在研究者的努力下看来可以解决了。  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时尚和工程系的学生们开发了这种新型的一次性结婚礼服,它可以演绎为五种新的时尚款式(右图)。这种婚纱的成分有聚乙烯醇,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物质,可使得婚纱在水里溶解而不破坏生态环境。  下个月,研究者的作品将在该大学一个名为《可持续婚姻》的博览会上特别展出。

    [阅读全文]

  • 西班牙建大型太阳能电站:上千镜子组成阵列

    [内容预览]

    | 2010/5/5 21:10:52
        最初的电站产生11兆瓦电能;新电站(左)将产生高达20兆瓦电能。每个日光反射镜沿两个轴追踪太阳,把太阳辐射能集中到一个接收器上,该接受 器位于这座531英尺(161.85米)高的塔上方。塞维利亚郊外的日光反射镜。    据国外媒体报道,说起太阳能,人们会想到安装在生态住宅上的光电板,效率很低,产生的电只够一台烤面包机使用

    [阅读全文]

  • 韩国利用纳米材料研发出人工光合作用技术

    [内容预览]

    | 2010/5/4 21:50:41
    韩国科学技术院的新材料工学院研究组日前利用纳米材料成功研发了人工光合作用技术。   据介绍,人工光合作用技术是一种利用光能生成精密化学物质的技术。该研究组仿效自然界的光合作用,以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纳米级光感材料,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由此引导产生氧化还原酶反应。  研究组负责人朴赞范说,人工光合作用技术的优点是以取之不尽的太阳能为能量来源,且不产生二氧化碳,有利于环保。  他还介绍说,由于氧化还原酶在合

    [阅读全文]

  • 2010年国际海洋技术博览会在休斯敦开幕

    [内容预览]

    | 2010/5/4 14:34:45
        新华网休斯敦5月3日电(记者陈如为)2010年国际海洋技术博览会(OTC 2010)3日在这里开幕。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及其旗下的数十家公司,同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公司一起,在博览会上竞相展出各自最新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技术和设备。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属长城钻井公司总工程师助理

    [阅读全文]

  • 用回收纸制作而成的铅笔 做低碳地球人

    [内容预览]

    | 2010/5/4 10:28:40
    来自韩国首尔的设计师 Gongjang 设计了这款由回收纸制作而成的铅笔。每个包装里有5支HB的铅笔,其书写性能丝毫不亚于普通铅笔  较为有意思的是,包装上的字是用酱油为原料的墨水书写而成的。背面还有2只企鹅,告诉我们做低碳地球人  以下是图片:

    [阅读全文]

  • 韩新式电池可用尿液充电 根据古代技术发展而成

    [内容预览]

    | 2010/5/4 9:26:22
         这种新式电池用盐水就可以充电,尿液也行。其重要性在于,当部队遇到恶劣情况时,仍能随地取材,保证战士的电力需要。    信息时报综合报道美国《大众科技》杂志报道,韩国科学家日前研发出一种可用盐水、甚至是尿液充电的电池MetalCell,有助士兵在资源缺乏的战场为电子工具充电。文章称,MetalCell是根据20

    [阅读全文]

  • 4月29日《自然》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0/4/30 9:55:29
    封面故事: 寻找同卵双胞胎的遗传差别同卵(或更准确地说“单合子”)双胞胎被广泛用来研究遗传和环境对人们疾病的贡献。对三对单合子双胞胎(其中一对有多发性硬化,另外两对没有)所作的一项研究,将最新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方法应用到了这一领域,并且偶然性地发布了首批人类女性基因组序列。其中一对双胞胎的完整序列被确定,同时对这一对及其他两对CD4+淋巴细胞的mRNA转录组和表观基因组序列也被确定。令人吃

    [阅读全文]

  • 德美研发出氢燃料电池新型催化剂

    [内容预览]

    | 2010/4/30 9:53:02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4月27日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与美国科学家共同研发出一种新型铂合金,以它作为催化剂可将氢燃料电池的成本降低80%。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 公报说,氢燃料电池产生电流的同时只生成水,非常环保,但由于其产生电流的化学过程必须使用大量贵金属作为催化剂,因此氢燃料电池造价一直很高。 铂是作为催化剂的贵金属中最常见的一种。研

    [阅读全文]

  • 世界最大天文望远镜确定选址智利

    [内容预览]

    | 2010/4/28 22:01:32
    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的欧洲南方天文台4月26日宣布,该天文台已决定将设计中世界上最大的光学天文望远镜E -ELT建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中部一座海拔3060米的山上。 欧洲南方天文台理事会是在对智利、南非、摩洛哥、阿根廷和西班牙等几个候选地进行了数年考察后作出上述决定的。最终选定智利这座高山是因为那里空气清洁度很高,每年有超过320个晴朗的夜晚适合作天文观测。此外,选定的施工地点距欧洲南方天文

    [阅读全文]

  • 德国发明"电转气"法 解决可再生能源储电难问题

    [内容预览]

    | 2010/4/27 14:49:48
        众所周知,我们可以利用天然气等气态化石燃料发电,但德国研究人员却“倒行逆施”,发明了一种“电转气”的方法,目的是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短时间过剩而产生的储电难问题。    德国弗劳恩霍夫学会26日发表公报说,目前全球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日益增多,但是如何有效储存和综合利用这些绿色电能却是人们仍在努力解

    [阅读全文]

  • 太阳能水上漂浮住房 将使水上居住成现实

    [内容预览]

    | 2010/4/26 20:59:22
     人在可移动式太阳能水上漂浮住房上,可随时享受阳光与游泳的快乐    据国外媒体报道,总部位于苏黎世的著名设计所RAFAA Architecture& Design近日设计了一种可移动式太阳能水上漂浮住房。设计者将这种住房命名为“最后的胜地”(The Last Resort)。    据报道,这种可移

    [阅读全文]

172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