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广西受旱珍稀野生动植物急需救护和生态修复

    [内容预览]

    | 2010/4/26 10:15:53
    新华网南宁4月22日电(记者张周来、周华)由于持续数月的严重干旱,广西部分地区大量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正面临严重威胁,广西林业等部门紧急运水、运食进行抢救。广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负责人近日再次发出倡议,呼吁各界积极参与紧急救助行动。  自2009年8月以来,广西局部地区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今年3月中旬,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组织动植物专家,分别深入广西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旱情严重的各自然保护

    [阅读全文]

  • 国际组织联合馆展示珍稀物种 中华鲟将亮相

    [内容预览]

    | 2010/4/22 17:09:20
    中华鲟长江水系30余种珍稀水生生物将亮相世博园国际组织联合馆。CFP 图“生命之球”今天是国际地球日,晚10时,两条同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国宝中华鲟“弟弟”之称的达氏鲟将从四川宜宾抵沪。世博期间,这对长江鲟将率长江水系30余种珍稀水生生物,亮相世博园国际组织联合馆内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展厅。据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处透露,世博会期间,在国际组织联合馆内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展厅,将竖立一个超大的球形鱼缸,他们称

    [阅读全文]

  • “电眼”观鸟也清晰 东滩鸟类科普教育基地5月将开放

    [内容预览]

    | 2010/4/22 10:45:30
    “东滩湿地游客激增,鸟踪难觅”,“导游高举小旗、开着喇叭呼喊,惊吓到栖息在东滩湿地的鸟”……第29届爱鸟周之际,记者从崇明获悉:为了让游客更好地观鸟,又不影响滩涂鸟类的正常活动,目前东滩湿地大堤外围已启动建设东滩鸟类科普教育基地。工程预计在5月底竣工,届时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长江隧桥建成通车后,大批游客慕名到东滩参观,最高日客流量达2.1万人次。“由于免费开放,东滩湿地里大量游客竞相通过木走廊,

    [阅读全文]

  • 保护大熊猫3年投4000万

    [内容预览]

    | 2010/4/22 9:45:06
    中国环境报讯通讯员 王小玲 成都报道 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在成都宣布:未来3年,将投资4000余万元在川、陕、甘三地,进行“跳动的绿色心脏——大熊猫分布区整体景观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项目”,其中一半以上资金将投向四川。  据了解,世界自然基金会自1980年以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为起点,启动大熊猫保护研究以来,仅在四川就投入5000万元,用于大熊猫保护研究、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建设、生态走廊的规划与恢

    [阅读全文]

  •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将推出拯救北纬28度熊猫计划

    [内容预览]

    | 2010/4/21 12:46:41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将推出拯救北纬28度熊猫计划  28元,你只要捐助28元,就可以在四川凉山州熊猫保护区种植4棵树;  28公斤,这4棵树,每年可替你抵消减排量28公斤,并持续20年;  28度,这些树将种植在北纬28度的自然保护区内,连接位于最南端的大熊猫孤立小种群栖息地。  同时也希望寻求企业和媒体

    [阅读全文]

  • 观鸟专家李强:没有鸟就没有春天

    [内容预览]

    | 2010/4/21 9:17:01
    七八年来,他坚持在北京天坛公园带动“公众参与鸟类观察”活动,现在已经成了长着一双“神眼”的鸟类专家。  你可能经常去北京的天坛公园,但是你是否知道,天坛公园一年四季会有多少种鸟类经过?这每一种鸟类中,又有多少是匆匆过客?有多少是常住居民?  你要想了解真实信息,你最好在周末的早晨,按照著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网上发布的通知,参与自然之友观鸟组的天坛公园鸟类调查活动。你得早些到达,因为天一亮,鸟类就

    [阅读全文]

  • 娃娃鱼尾巴能再生 研究称大鲵也有壁虎本领

    [内容预览]

    | 2010/4/15 14:50:45
        爬行动物中的壁虎、两栖动物中的蝾螈等,尾巴断了还可以再长出来,最近我省科研人员发现,俗称“娃娃鱼”的大鲵,也具备“断尾再生”这一特殊的能力。科研人员打算进一步研究这一奇妙的现象,并希望将研究成果用于医学领域。    尾巴残缺的“幸运儿”活了下来    发现这一现象的是陕西

    [阅读全文]

  • 台湾垦丁海域发现极罕见黑斑躄鱼

    [内容预览]

    | 2010/4/15 8:30:32
     潜水客在垦丁海域拍摄到的“怪鱼”,专家证实是罕见的黑斑躄鱼幼鱼。联合报图    中新网4月13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垦丁海域添“娇客”!梁姓潜水客日前在垦丁海域盘礁上,拍摄到一只模样可爱的“怪鱼”,专家证实是台湾海域极为罕见的黑斑躄鱼幼鱼。    该梁姓男子是上周在垦丁海域35米深处看见它,虽然体长只

    [阅读全文]

  • 中国华南虎在南非的"幸福生活"

    [内容预览]

    | 2010/4/10 15:27:00
         阿扎尼亚(南非),2010年4月8日中国华南虎在南非的“幸福生活” 4月7日,在位于南非自由省的老虎谷自然保护区里,雄性中国华南虎“虎噜”在河边玩耍。由全莉创立的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与中国和南非的有关部门于2002年底发起中国虎南非野化项目。2003年以来,已经有两批4只老虎被送到南非老虎谷进行野化训练,尽管一只不幸夭折,但其余3只放养状

    [阅读全文]

  • 加拿大海豹捕杀季开始 政府将捕杀额增到33万头

    [内容预览]

    | 2010/4/9 10:51:35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于昕怡):尽管遭到动物保护组织的强烈抗议,一年一度的加拿大海豹捕杀季8日正式开始。    加拿大纽芬兰和拉布拉多北部的竖琴海豹捕杀行动于当天正式开始。今年早些时候,加拿大政府已经决定将今年的大西洋沿岸海豹捕杀配额增加到33万头。但加拿大海豹商协会认为,由于如今海豹皮毛产品的市场需求下降至只有以往的四分之一,因此预计今年被捕杀海豹数量也会出现下降。    目前约有30个种类的海豹经

    [阅读全文]

  • 鸟儿没有发言权?

    [内容预览]

    | 2010/4/8 10:12:34
    近闻上海有关部门在编制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时,拟将“鸟”作为一项考核指标。据悉,此举受到了一些政协委员的批评。但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笔者认为,将鸟作为评价生态岛建设成效的考核指标,也未尝不可。  常识告诉我们,鸟儿的数量和种群的多寡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性数据。良禽择木而栖。聪明的鸟儿总是会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它们的家园;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变差了,即使原来生活在那里的鸟儿,也会再择“高枝”,

    [阅读全文]

  • 猎人在四川捕获形似袋鼠无毛发动物

    [内容预览]

    | 2010/4/7 11:37:52
    这头在四川古老的原始丛林中发现的怪兽被人称为“东方雪人”,它的出现让科学家也感到困惑。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每日电讯报》4月5日报道,近日,中国四川省的猎人们在当地原始森林中捕获到一只奇怪的动物,当时他们还以为这是一头熊。    猎户卢勤(音译)称:“它看起来有点儿像熊,但是浑身上下没有一丝毛发,而且还长着一条类似于袋鼠的长尾巴。而且它的叫声也不像熊,倒更像是猫,还叫个不停。或许它是在呼唤

    [阅读全文]

  • 一条江豚生命垂危 江西鄱阳湖畔群众合力救治

    [内容预览]

    | 2010/4/4 11:55:01
    新华网江西频道4月3日电(记者陈春园)日前,江西省星子县渔民、渔政部门和水生生物研究部门共同救治了一条重达15公斤的病危江豚。   这条病危江豚是渔民们在星子县鄱阳湖南门码头发现的,长约100厘米,1岁左右。它被发现时,头部和尾部多处溃烂,生命垂危。   当地渔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医务人员对病危江豚进行救治,剔除它身上的坏死皮肤和溃疡组织,并进行了抗感染治疗。现在,这条江豚已被送到中国科学院

    [阅读全文]

  • 中国野生扬子鳄仍属极度濒危物种

    [内容预览]

    | 2010/4/4 11:32:15
    新华网合肥4月4日电(记者白斌 詹婷婷)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09年野生扬子鳄种群调查数据显示,经过五次扬子鳄野外放归,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目前在120至150条左右,但仍属于极度濒危物种。  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朝林告诉记者,一个物种的濒危程度根据野外的种群数量来界定,在500条以下至250条,属于濒危物种,250条以下属于极度濒危物种。  王朝林说

    [阅读全文]

  • 山西临汾现几十年未见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

    [内容预览]

    | 2010/3/31 15:21:41
    山西临汾发现几十年不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    在山西临汾消逝几十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又出现了。这说明近年来对生态保护有了明显改善。    2010年1月19号晚七点,临汾市人民公园主任接到洪洞林业局的通知,洪洞县赵城镇发现三只金钱豹,据了解,这是一只成年母豹带着两只不到一岁的幼豹。因为偷吃村民养猪场的

    [阅读全文]

  • 湖南株洲再现"中华鲟" 长1.15米重约八公斤

    [内容预览]

    | 2010/3/29 9:17:46
     渔政工作人员在检查中华鲟。李春璞摄    “真没想到会捕到这么大一条中华鲟!”27日,湖南省株洲县渔民邹国文在向记者谈起前日捕获中华鲟的经历时,还抑制不住兴奋的神情。    邹国文告诉记者,这条中华鲟体长1.15米,重约8公斤,专家初步判断其年龄为4—5岁。(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渔政处有关渔业专家介绍,这条中

    [阅读全文]

  • 众多候鸟在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

    [内容预览]

    | 2010/3/25 9:25:34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濒危珍贵物种——黑鹳在尕海湖岸边觅食。24日,来自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消息说,在美丽的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尕海湖畔,有80多只黑鹳和20多只灰鹳提前迁徙到这里产卵孵化。在尕海湖畔,一群群黑鹳在岸边嬉戏,还有黄鸭、水鸥等成群结队,或在水上觅食或在天空飞翔。

    [阅读全文]

  • 中国将在野生东北虎栖息地建立"廊道"连接"孤岛"

    [内容预览]

    | 2010/3/24 10:04:47
    东北虎 资料图片新华网长春3月23日电(记者 周长庆 齐海山)中国野生东北虎的主要栖息地吉林省拟于下个月公布进一步加强保护老虎的行动计划。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通过多个自然保护区之间的“廊道”建设,把各个独立的“孤岛”连接起来,以扩大野生虎的活动范围。吉林省林业厅主管自然保护工作的副厅长乔恒说:“吉林省已经在存在或适应野生东北虎生存的地方建立了长白山、珲春、敦化黄泥河、汪清、雁鸣湖等多个自然保护

    [阅读全文]

  • 联合国称保护工作不尽如人意 野生虎正濒临灭绝

    [内容预览]

    | 2010/3/16 15:33:26
        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秘书长温斯泰克斯1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说,过去几十年,世界各国在保护野生虎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尽如人意,这一物种正面临灭绝危机。    温斯泰克斯说,20世纪初,栖息在亚洲的野生虎大约有10万只,而如今这一数字锐减至3200只。他说:“如果以野生虎的数目作为衡量标准,我们必须承

    [阅读全文]

  • “世博大熊猫”在上海茁壮成长

    [内容预览]

    | 2010/3/16 10:15:55
    新华社上海3月15日电(记者张建松)10只从四川卧龙远道而来的“世博大熊猫”转眼在上海生活了两个多月,上海动物园15日为它们集体称体重,结果显示:小家伙们的体重比刚到上海时平均增加了六七公斤,各项指标都很正常。   在上海动物园大熊猫馆的透明展示厅一侧,有一扇小门与内部休息的笼舍相连。随着饲养员肖永丽一声带有浓重四川口音的呼唤“回来哟,快回来”,10只“世博大熊猫”宝宝很快就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乖乖

    [阅读全文]

2089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