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可可西里百余只待产藏羚羊成功穿越青藏铁路

    [内容预览]

    | 2006/5/31 15:32:17
    CCTV.com消息(新闻30分):昨天中午11点20分左右,在青海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五北大桥下,上百只迁徙待产的野生藏羚羊成功穿越了青藏铁路预留的野生动物通道。我台记者有幸记录了藏羚羊穿越的全过程,这也是电视记者第一次拍摄到藏羚羊在此穿越的影象画面。   5月29号下午,正在青海格尔木采访的东方时空两岸四地千里走青藏报道组得到消息,有藏羚羊正准备穿越青藏铁路的五北大桥,报道组立即驱车四百多公

    [阅读全文]

  • 岷山大熊猫保护区联合打击非法采药盗猎行动

    [内容预览]

    | 2006/5/29 20:02:33
    王朗自然景观。由于远离人类的活动区域,加上保护区严格的管理,使得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依然保持着比较原始、良好、完整的生态系统。山顶的积雪融化流淌至谷底,汇聚成小溪,一路上养育着岷山地区数以万记的生物。  联合执法巡逻队查处到9名来自黄龙的非法进入保护区核心区挖药人员。据了解,这9人是同村村民,在农闲时候,进山采挖药材。到今天,已经进入本地区10余天了,共挖获虫草100多根,每根虫草以3-5元的价格卖给

    [阅读全文]

  • 生态环境趋好 黎平发现金钱豹

    [内容预览]

    | 2006/5/29 19:56:22
    金黔在线讯 5月25日,经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野生动物专家张旋现场勘查,证实黎平县尚重镇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  5月11日上午,该镇上洋村村民姜绍贤在岑国坡一带看见一只头小、浑身有斑点,类似猫样的大动物正在田里撕咬同村村民吴国胜家一头60余公斤重的小黄牛,约10分钟就将牛的血吸干,吃掉一只耳朵,然后跑上山去了。5月18日,岑埂村村民陶光平也看见同样的动物从不远处飞驰而过。

    [阅读全文]

  • 三峡首批93种珍稀植物幼嫩组织被永久保存

    [内容预览]

    | 2006/5/29 10:52:52
    新华网武汉5月28日电据《楚天金报》报道,首批入选的93种三峡珍稀濒危植物幼嫩组织日前被放入三峡珍稀濒危植物基因库超低温冰柜永久保存。这些入库的植物保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提取DNA进行繁殖,使这些植物不再有“绝种”的危险。 据宜昌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李新介绍,在零下80摄氏度的超低温条件下,这些植物组织将处于“睡眠”状态,理论上可以永久保存下去。这次收集保存的每一种植物都有不同的来历

    [阅读全文]

  • “水中熊猫”中华鲟摆脱灭绝预言?

    [内容预览]

    | 2006/5/23 7:54:05
        新华社武汉5月22日电 (新华社记者廖君、周梦榕) 有“水中熊猫”之称的中华鲟生在长江,长在海洋。葛洲坝、三峡工程的建设阻断了它洄流产卵的通道,中华鲟的“生存境地”已经由原来的800公里江段16个不同的生境区域压缩到面积狭小的区域。中华鲟的命运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中华鲟将会灭绝的预言也随之而来 。中华鲟真的会灭绝吗?   中华鲟  &nbs

    [阅读全文]

  • 拯救“中国龙”:美国出生的12条扬子鳄喜归故里

    [内容预览]

    | 2006/5/19 8:09:18
    扬子鳄与熊猫一样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但野生扬子鳄仅剩下130条。5月18日,美国出生的12条扬子鳄喜归故里,将担当起恢复我国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重任——拯救“中国龙”本报记者 周凯 12条扬子鳄喜归故里 “终于到了。”王震伟长舒了一口气,5月18日22时38分,12条出生在美国的扬子鳄经过5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他们临时的新家——浙江省长兴县尹家边扬子鳄自然保护区。 毕业于浙江林学院的王震

    [阅读全文]

  • 万只白鹭栖山沟 七旬老翁倾情守护十七年

    [内容预览]

    | 2006/5/10 17:51:33
    白鹭飞满天   17年前,1989年春天,20多只白鹭翩然飞至巴南区南彭镇巨龙桥村秦家沟社的一个山沟里。现在,山沟里的白鹭已繁衍到上万只。白鹭的快速增长,与山沟里的住户杨礼全守护密不可分。  现年70岁的杨说,白鹭飞来时正是他父亲下葬的日子,他认为这种洁白的鸟寓意吉祥,于是与它们结下不解之缘。  万只白

    [阅读全文]

  • 北京动物园改建提高动物福利 118只动物搬家

    [内容预览]

    | 2006/4/29 9:30:45
    改建馆舍旨在提高动物福利,79只幼仔和新引进的7种非洲南美洲动物五一亮相      昨日中午,北京动物园,游人参观当日刚刚迁入新家的浣熊。本报记者袁烽摄   本报讯(记者刘英才 实习生缪玉)昨日上午,包括5只浣熊在内的北京动物园的数十只动物搬新家,近日将总共有118只动物乔迁。为迎接五一,动物园新引进的7种外埠物种,及近期出生的35种79只野生动物幼仔与游人见面。   浣熊认生不肯出笼

    [阅读全文]

  • 中国将构建“公共植保”新体系

    [内容预览]

    | 2006/4/28 19:03:51
    新华网北京4月28日电(记者任芳)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王守聪说,到2010年末,中国将力争建成以“公共植保”等理念为指导的新型植物保护体系雏形,突出植物保护工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植物保护直接关系农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安全乃至国家安全。要像对待禽流感和‘非典’一样对待植物疫情,要像对待人类医疗和动物卫生一样对待植物卫

    [阅读全文]

  • 察哈尔草原上美丽的天鹅湖

    [内容预览]

    | 2006/4/17 12:08:13
     4月16日傍晚,天鹅在察哈尔草原的湖泊上飞翔。  4月16日傍晚,天鹅在察哈尔草原的湖泊上飞翔 4月16日傍晚,天鹅在察哈尔草原的湖泊上戏水 4月16日傍晚,天鹅在察哈尔草原的湖泊上飞翔。   4月16日傍晚,天鹅在察哈尔草原的湖泊上飞翔。近日,数万只准备迁徙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度夏的天鹅飞临内蒙古察哈尔草原的湖泊休整。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黄河两岸、草原、湖泊是候鸟迁徙聚集地。

    [阅读全文]

  • 动物滥用抗生素威胁链有多长?

    [内容预览]

    | 2006/4/4 11:51:19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惊人的效果,这标志着抗生素时代的到来,由此人类的平均寿命得以延长。可是由于抗生素的使用会导致耐药细菌的出现,短短几十年后,到20世纪末,过分依赖和滥用抗生素就使人类陷于将“无药可救”的噩梦。为此,许多国家都对抗生素使用实施严格限制措施,我国也规定400多种抗生素类药品须凭医生处方购买。可是这样就能彻底切断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链

    [阅读全文]

  • 专家为保护白海豚支招

    [内容预览]

    | 2006/3/28 8:44:24
    昨日,中国厦门中华白海豚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厦门召开,与会专家就如何开展白海豚保护进行了探讨。  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宗国介绍,人为干扰和自身弱点是中华白海豚濒危的主要原因,厦门可通过就地保护和建立保护区、迁地保护和人工繁殖两种方式进行保护,专门指定专人进行监测和检查。据黄宗国介绍,厦门西港和同安湾、五缘湾是厦门湾中华白海豚的主要集群地。目前,厦门湾及湾内已记录有22种鲸豚,湾内主要是中

    [阅读全文]

  • 美国野外大角羊群中引入外来者策略获得成功

    [内容预览]

    | 2006/3/7 22:29:51
    据美国科学在线网站2006年3月3日报道,对于一个数量不断下降并走向灭绝的动物种群来说,生存状况可能越来越糟,小的数量意味着较少的配偶选择、更多的近亲繁殖和健康恶化的后代。然而,科学家已经通过引入外来者并更新基因库的方式“遗传性挽救”了这些动物。现在,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的第一手详细证据显示这一战略已经成功应用于美国蒙大拿州野外生存的大角羊群。  美国西部曾经有成群的大角羊,但到1922年,疾病、

    [阅读全文]

  • 南京首现两种珍稀椋鸟 爱鸟者呼吁加强环境保护

    [内容预览]

    | 2006/3/7 8:37:27
       【龙虎网报道】日前,本报记者和南京民间环保人士吴琦一起闯入了七里河的鸟类天堂,这则消息引起了南京业余观鸟爱好者的极大兴趣。日前,南京业余观鸟爱好者再次赴七里河湿地及老山林场观鸟。令人惊喜的是,这些爱好者在七里河的观鸟活动中竟然意外观测到紫翅椋鸟和黑领椋鸟的踪迹,据悉,这两种鸟在南京地区的活动迹象都是首次被发现。  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七里河现场观测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东南大学超级观鸟爱

    [阅读全文]

  • 中国最大面积连片野生稻得到妥善保护

    [内容预览]

    | 2006/2/22 12:52:43
    新华网南宁2月21日电(记者张周来、赵文)广西玉林市一片20.18公顷的野生稻被专家认定“集中了几乎一切理想农作物的优良品质”,这片中国面积最大的连片野生稻正在得到精心保护。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福绵镇的农民李冠福现在的身份是一名工作人员,他和其他三名同事值班期间每天的任务就是步行7.5公里,绕一圈回到原地。而这个圆圈的核心部分就是这片珍贵的野生稻。   “这可是‘国宝’,禁止农民在这里放牧,也绝

    [阅读全文]

  • 水淹濒危植物 谁为移植埋单?

    [内容预览]

    | 2006/2/22 8:57:14
    近日,江油市有关部门向本报反映,生长在该市涪江西岸海拔500米高度石缝中一种世界罕见的毛茛科植物种距瓣尾囊草将因武都水库蓄水而被淹没,如不及时移植,该科种将遭遇灭顶之灾。然而,由于无人站出来为高达10万元的移植费埋单,距瓣尾囊草的移植和保护因此陷入了一种尴尬局面。目前,江油市林业局已向省林业厅报告,争取对其加以保护。  中科院博士发现罕见物种  据江油市林业局副局长薛斌介绍,江油市林业局原来并不知

    [阅读全文]

  • 引进绿色赔款拯救濒危雪豹

    [内容预览]

    | 2006/2/21 8:40:50
    潘从武 本报通讯员 方云静  2月16日,笔者从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获悉,刚刚完成的新疆雪豹野外考察成果表明,中部天山托木尔峰地区是新疆雪豹的集中分布区域,据考察队保守估计,这一区域每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雪豹三只左右。而最近完成的新疆雪豹偷猎及非法贸易调查项目显示,非法猎杀严重威胁雪豹生存。  中国雪豹项目负责人、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马鸣介绍说,中国是雪豹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国家。新

    [阅读全文]

  • 美国华盛顿一家动物园孵化出珍稀几维鸟

    [内容预览]

    | 2006/2/20 11:01:40
    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孵化出的几维鸟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本周内孵化出了一只珍稀的北岛褐几维鸟。这是该动物园116年的历史中,孵化出的第2只这种濒临灭绝的鸟类。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月17日报道,这只几维雏鸟经过了64天的孵化期,于2月13日破壳而出。当时,它的体重为275克。由于几维鸟的孵化过程通常为70天至74天,因此,这只小鸟稍微有些早产。不过兽医对它进行快速检查后,确

    [阅读全文]

  • 中国获得雪豹野外生存记录 天山脚下现踪影

    [内容预览]

    | 2006/2/17 11:17:48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专家乔治·夏勒博士几十年间足迹遍布中国新疆、青海、西藏等地,也只发出“只见皮子,不见雪豹”的感慨。但是最近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宣布———  “中国科学界首次得到了雪豹野外生存的真实记录。”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马鸣研究员15日作了上述宣布。  这位“新疆雪豹研究”项目的负责人说,中国学者设置在天山托木尔峰下木扎特河谷地带的红外线自动照相机,成功拍摄

    [阅读全文]

  • 环境污染威胁亚洲豚类

    [内容预览]

    | 2006/2/16 14:46:41
        科学时报2006年2月16日讯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日前警告,柬埔寨湄公河的伊洛瓦底豚死亡数目的不断增加,应该引起人们对这一濒危动物的关注。     据估计,目前湄公河流域仅存80~100只伊洛瓦底豚,这些豚集中分布在柬埔寨—老挝边界和柬埔寨小镇桔井(Kratie)之间约190公里的水域中。  

    [阅读全文]

208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