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鸭绿江上野鸭“饥寒交迫”

    [内容预览]

    | 2005/2/25 11:06:57
       冰天雪地之中,数百只野鸭成群结队地积聚在鸭绿江上嬉戏玩耍,场景蔚然壮观,然而日前却有一位热心关注野鸭子的市民聂先生打电话告诉记者,在鸭绿江0号坝门附近江面上过冬的数百只野鸭子,最近每天会有好几只死去,很令人可惜。  记者闻讯赶到现场看到,在这一段江面上,数百只野鸭聚集于此,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几年鸭绿江水质逐步好转,每年野鸭的数量都在陆续增加,现在用高倍望远镜

    [阅读全文]

  • 海南珍贵树种被大量盗伐

    [内容预览]

    | 2005/2/20 12:51:49
    难得的原始林  满山奇形怪状的石头,石缝间长出参天大树,兰花、龙血树随处可见……这是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境内俄贤岭上的特殊景观。  1月31日上午,记者跟随海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王春东,香港嘉道理农场的吴世杰、陈辈乐、刘惠宁3位博士以及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陈庆等人进入俄贤岭,考察这里特殊的石灰岩原始林生态环境。  站在俄贤岭嶙峋的怪石间,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的吴世杰博士告诉记者:“俄

    [阅读全文]

  • 中外专家在海南联手进行哺乳类小动物调查

    [内容预览]

    | 2005/2/19 21:23:49
       新华网海口2月19日电 (苏晓杰) 一批中外专家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五指山市等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小型哺乳动物多样性调查,3天来共记录到了海南毛猬(鼠)、针毛鼠、灰麝鼠句、海南缺齿鼹等鼠类,以及中华菊头蝠、小菊头蝠、长翅蝠等翼手类小型哺乳动物的分布及活动情况。  据海南师范大学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玉春博士介绍,海南至今没有小型哺乳动物的分布和生态系统资料。这次能够充分利用

    [阅读全文]

  • 美国控制狼群数量见成效 灰狼告别濒危动物名单

    [内容预览]

    | 2005/2/1 11:11:29
       美国促进狼群不减反增的控制运动10年来成效显著,灰狼的名字即将从美国的几个地区的濒危动物名单上去掉。  1995年1月12日,一群从加拿大捕获的灰狼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和爱达荷州中部的森林中被“放生”。美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罗杰·斯克里凯森说,10年过去了,这种做法成效显著。该协会一直致力于美国狼群的保护。  犬属豺狼即灰狼,在五大湖地区以北也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在美加边境沿阿拉斯

    [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恶果:20年后北极熊绝种候鸟失乐土(图)

    [内容预览]

    | 2005/2/1 11:09:40
    英国广播公司1月31日报道,世界自然基金会昨日警告,如果全球继续暖化,20年内气候变化将到达危险水平,届时不少北极动物如北极熊和某些海豹品种将会绝种。此外,不少北极人的传统生活方式亦不能维持。  基金会将于2月1至3日在英国埃克塞特举行的气候变化会议中发表这项研究。该会气候变化专家福克斯塔说:“若再不采取行动,北极将会无法辨认。北极熊会成为历史,后代只能够在书中读到。”北极升温尤甚海冰将消失基金会

    [阅读全文]

  • 新疆发现藏羚羊繁殖地

    [内容预览]

    | 2005/2/1 11:07:33
        新华社拉萨1月31日电 记者从林业部门获悉,在最近的一次寻找藏羚羊繁殖地的活动中,有关部门基本确定了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的西昆仑山区藏羚羊繁殖区的确切位置。  藏羚羊是中国青藏高原重要的代表物种之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羌塘保护区、新疆阿尔金山保护区、青海可可西里保护区,属于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受国际藏羚羊绒非法贸易

    [阅读全文]

  • 黄土高原圣天湖 数千洋天鹅憩息

    [内容预览]

    | 2005/1/29 23:45:02
        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境内的圣天湖,近年来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来这里越冬栖息的白天鹅数量逐年增多,成为黄土高原上令人流连忘返的“天鹅湖”。    圣天湖位于陕、晋、豫三省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湿地面积有1.35万余亩,其中水面面积5000余亩。记者日前在圣天湖看到,数千只白天鹅在湖面上或嬉戏追逐,或曲颈小憩,打破了冬日的沉寂,为湖

    [阅读全文]

  • 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剧减湿地濒危

    [内容预览]

    | 2005/1/29 23:40:05
    新华社长沙1月29日电(记者黄兴华)多头管理,个别部门为了眼前利益竭泽而鱼,非法捕捞,当地群众在湿地过度放牧,造成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急剧减少,湿地濒危。专家呼吁,保护鸟类首先要保护好湿地,当地政府要采取得力措施,以大局为重,保护好这块宝贵的资源。   成立于1984年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9万公顷,被誉为“全球小白额雁最主要的越冬地”“拯救濒危鹤类与淡水豚类的希望地”。全区共

    [阅读全文]

  • 瞭望东方周刊:保护野生动物是为了保护人类

    [内容预览]

    | 2005/1/25 12:52:00
       试试把金庸小说中的珍稀野生动植物都拿掉,他的那些主人公要么成不了大侠,要么没过三个章节就会被毒死  《重庆商报》的一则报道把广东人的一个坏习惯又暴露在世人面前。报道说:重庆每年有数百吨癞蛤蟆流向广州等地——因为广东人相信癞蛤蟆肉有滋补、除风湿抗癌的功效,广东人特别爱吃老母鸡炖蟾蜍,酒楼里一盅要卖到80元钱。  癞蛤蟆贩运者从开县、梁平、荣昌、永川等地农民手中以每公斤1.2元左右的价

    [阅读全文]

  • 重庆动物园珍稀动物过小康生活(图)

    [内容预览]

    | 2005/1/23 12:17:34
    本报讯(记者陈军)熊猫馆要从“跃层”升级到“独立别墅”了,记者昨天从重庆动物园建园50周年庆典上了解到:园中包括大熊猫、华南虎、金丝猴在内的180种“国宝级”珍稀保护动物已过上小康生活。  野生动物大家族  据市动物园园长陈俊介绍,该园建成开放于1955年1月24日,由最初的占地22.3公顷,动物10余种数十只,发展为占地48公顷,饲养展出动物230余种6000余只(头)的全国十大城市动物园之一,

    [阅读全文]

  • 红豆杉大量被盗砍用制作工艺雕塑造就利益链条

    [内容预览]

    | 2005/1/20 13:51:00
    国家珍稀植物红豆杉大量被盗砍用于制作工艺雕塑,知情人称当地管理宽松,据称经营开店者皆“有关系”   牛郎前山山顶上,一些不足一米高的红豆杉幼苗根部有明显砍伤的痕迹。当地村民说,这些幼苗是林厂工人在清山除草时无意中砍到的。   牛郎前山上被“斩首”后的红豆杉,最粗的直径达70厘米。知情人称,这些红豆杉都被偷伐者送到加工点制成了根雕工艺品。   用红豆杉雕刻工艺品工序复杂,包括打坯、修光、打磨、碰漆等

    [阅读全文]

  • 我国首次披露物种流失状况 每天新增一个濒危物种

    [内容预览]

    | 2005/1/19 10:21:35
         根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收集有38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嘉禾说,“美国有55万份,我们是世界第二”。     令方嘉禾担忧的是,“世界第二”的很多种质资源,相当大一部分“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里,很多种质资源在野外已经找不到了”。    

    [阅读全文]

  • 世界最大保护濒危鱼种“猫鱼”现身青海

    [内容预览]

    | 2005/1/15 11:53:12
    一条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二级保护濒危鱼种“猫鱼”(学名为川陕哲罗鲑,属青藏高原惟一的土著鲑科鱼类),近日在青海境内的玛柯河被发现。   据悉,这条“猫鱼”是1月9日被当地牧民在玛柯河河道中发现的,发现时已经死亡并被冻僵。据渔业有关专家介绍,川陕哲罗鲑是第四纪冰川期留下的物种,为凶猛的食肉鱼类,俗称为猫鱼、虎鱼等,该物种迄今已有2亿多年历史了,对研究古地理、古生态等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但由于生态环境的

    [阅读全文]

  • 新疆全力保护野骆驼

    [内容预览]

    | 2005/1/15 11:46:45
    中新社乌鲁木齐一月十四日电(记者程勇)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局获悉,仅存于新疆部分地区的国宝级动物——野骆驼,正受到人们格外的关注。   野骆驼学名叫野双峰驼,是世界上惟一靠喝盐水和吃盐碱性植物生存的珍奇动物,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目前全世界的野骆驼不足一千峰,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已将其列为濒危动物,中国将其定为一类保护动物。罗布泊北部地区是世界惟一的野生双峰驼纯血统种群分布区。   为

    [阅读全文]

  • 浙江发现黑嘴端凤头燕鸥

    [内容预览]

    | 2005/1/13 10:15:20
        2004年8月,浙江自然博物馆受邀对位于浙江象山县的韭山列岛省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在一无人小岛上发现了约4000只大凤头燕鸥繁殖群,又在这群大凤头燕鸥繁殖群中发现了混群繁殖的约10对黑嘴端凤头燕鸥。这是关于这一全球极度濒危鸟类的又一确切记录,也是全球目前已知的除马祖列岛之外的第二个繁殖群体。这次发现为挽救这一极度濒危的物种带来了新的希望。 

    [阅读全文]

  • 海南省正式实施坡鹿迁地保护工程

    [内容预览]

    | 2005/1/13 10:10:38
        日前,国家林业局同意海南省正式实施坡鹿迁地保护工程。首批进行迁地保护的50头海南坡鹿在昌江保梅林场野放。    由于此次野放是将大量坡鹿放置于没有围栏隔离的自然状态下,国家林业局要求切实加强对海南坡鹿尤其是迁移种群的跟踪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及时掌握坡鹿种群动态变化和扩展等趋势,为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对野放状态的

    [阅读全文]

  • 我国最大森林湿地停伐保护白头鹤

    [内容预览]

    | 2005/1/10 9:08:11
    中国最大的森林湿地——黑龙江省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从去年冬季开始停伐,以完整保存白头鹤繁殖栖息的原始森林湿地生态系统。        沾河林业局副局长张书全说,自1999年发现白头鹤以来,每年3月到9月都有白头鹤来此筑巢繁殖,偶尔也有人在林场内发现鹤巢和成群 栖息觅食的白头鹤。科研人员还曾将白头鹤遗弃的一枚鹤卵人工孵化

    [阅读全文]

  • 3年春季禁渔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重现长江

    [内容预览]

    | 2005/1/7 2:51:06
    新华网杭州1月6日电(许群、潘一峰)从6日在杭州召开的2004年长江禁渔工作总结表彰暨2005年长江禁渔工作动员会议上传出喜讯:经过3年的春季禁渔,长江部分流域多年未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开始重现长江。   中华鲟是一种典型的江海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自金沙江以下至河口江段,赣江、澧水、湘江、洞庭湖、鄱阳湖也有分布,曾是长江重要的经济鱼类,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

    [阅读全文]

  • 可可西里:藏羚羊的红绿灯

    [内容预览]

    | 2004/12/31 8:49:29
    讲述: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会长 杨欣 记录: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仲伟志    一  2001年8月,我第一次目睹了藏羚羊过青藏公路的全过程。      在楚玛尔河边的青藏公路上,60余只藏羚羊战战兢兢地接近青藏公路,每当汽车呼啸而过,羊群赶紧掉头逃离,待汽车走远,再接近公路,汽车来嗽倥堋?/P>   等青藏公路暂时平静,一只

    [阅读全文]

  • 冷杉与野兰:两种死法 一种牺牲

    [内容预览]

    | 2004/12/30 17:39:39
    中国有句老话:不见棺材不落泪。时代变革到今天,这句老话也变成了:见了棺材还吵架。   河南西部石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281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秦岭冷杉,已经死了233株,有关部门还在喋喋不休地吵架:林业部门声称旅游开发危及冷杉,旅游部门则指责林业主管部门防患不力、贻误战机。   当然,直接让这233株秦岭冷杉毙命的,是一种叫作“树体生虫”的可恶的害虫。早在2000年的一场干旱之后,这种繁殖速

    [阅读全文]

208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