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将建设四大工程加快“治水兴蜀”步伐
[内容预览]
| 2008/1/17 21:51:15中新社成都一月十七日电 (魏姝)记者今天从四川省水利厅获悉,四川省政府近日出台实施《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将通过骨干工程、平安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稳粮工程的建设,加快“治水兴蜀”步伐。 四川省是水资源大省,素有“千河之省”的美誉。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二千六百一十六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同时,四川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滞后,开发利用率仅一成,骨干工程明显[阅读全文]
-
广东确保每年向香港供水11亿立方米
[内容预览]
| 2008/1/17 9:14:43本报讯 (记者黄建华 通讯员粤水婷)记者昨日从省水利厅了解到,广东省水利厅厅长黄柏青在与香港特区政府水务署署长陈志超一行进行了座谈时表示,广东对港供水要坚持三个原则,确保充足的水量,维持年最终供水量11亿立方米不变。 日前,香港特区政府水务署署长陈志超一行来穗拜访了广东省水利厅,对广东在保护东江水质方面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广东省政府确保香港的水质水量需求、对广东省水利厅多年来的良好合作表[阅读全文]
-
长江遭遇百年难见枯水 可能引发洞庭鼠患
[内容预览]
| 2008/1/16 9:16:33枯水的长江 通讯员 王取发 摄 2008年1月8日,长江水利网汉口水文站监测,当日该站水位为13.98米,是有水文记录142年以来,长江出现的罕见低水位。 正处在长江边上的“水上”城市,目前要为吃水犯愁了。监利、洪湖等,如今都因为长江枯水或多或少面临着吃水难的问题。[阅读全文]
-
白洋淀水位告急 “引黄济淀”将再次启动
[内容预览]
| 2008/1/16 9:15:37记者从河北省水利厅获悉,由于白洋淀水位又一次告急,国家有关部门近期将再次实施“引黄济淀”工程,以保护白洋淀湿地的生态环境。 白洋淀地处北京以南的保定和沧州两市交界处,被称为“华北之肾”,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但多年来,由于这一地区降水偏少,白洋淀屡屡干淀。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河北降水量较常年更加少,[阅读全文]
-
黄委会:确保黄河凌汛期供水和调水水质安全
[内容预览]
| 2008/1/10 9:03:48新华社郑州1月9日电(记者李丽静)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在预筹黄河凌汛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策,以确保黄河凌汛期供水和调水水质安全。 据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黄河正值凌汛期和枯水期,水环境承载能力和稀释自净能力降低,极易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同时,从2008年1月下旬起,黄委会将再次实施引黄济白洋淀应急生态调水,黄河供水水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为保障黄河凌汛期供水和调水水质安全,黄委会日前发出通[阅读全文]
-
国务院鼓励地区间开展水量交易 合理配置水资源
[内容预览]
| 2008/1/9 9:40:02近年来,华北地区的京、津、冀、晋等省市不断出现水权争议。昨日,国务院公布了永定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并鼓励地区间开展水量交易,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 目前,华北地区备受水源紧缺的困扰,以至于在各个省区都出现了自行截流或者邻省之间水权相争的局面。为了兼顾永定河上下游地区的利益,统筹考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方案分别对山西省和河北在不同年份的出境水量提出了明确[阅读全文]
-
黑龙江:松花江全流域进入“休养期”
[内容预览]
| 2008/1/6 10:11:21据新华社哈尔滨1月4日电 环境监测显示,经过一系列节能减排和“刚性”污染控制措施,黑龙江省松花江水质状况基本保持稳定,全流域进入为期10年的“休养期”。 记者从黑龙江省环保局获悉,最新环境监测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松花江流域水质状况基本保持稳定并略有改善,黑龙江省松花江入黑龙江同江监测断面水质基本为三类。 截至2007年底,黑龙江省列入国家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116个项目,规划项[阅读全文]
-
汀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见闻:为了共同的母亲河
[内容预览]
| 2007/12/28 13:41:29长汀县庵杰乡涵前村,一座神奇的山峰冲天而立,势如腾龙。茂林修竹中,清泉潺湲,穿过岩下石门,流向远方。这里,就是汀江源头龙门。 源起龙门的汀江,穿越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南下广东,在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梅潭河汇合,更名韩江,经梅州、潮州、汕头,奔向南海。 这条纵贯两省的大江,自古以来就[阅读全文]
-
耗水产业狂“喝”水,谁在干旱区发“水财”?
[内容预览]
| 2007/12/28 9:33:43水资源匮乏的西北地区,近年驾乘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在农业开发、能源建设和生态治理中,频频出现过度消耗水资源搞开发的现象。专家学者指出,干旱缺水已经成为西北地区的心腹之患,这种发“水财”式的开发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科学发展的要求,而当地水资源已经很难支撑其迅猛发展。如何在发展冲动与水资源瓶颈间找到平衡,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塔里木河近岸新辟的棉田 新华社发 耗水农业大肆“喝[阅读全文]
-
湘江告急:基本失去航运价值
[内容预览]
| 2007/12/22 23:05:51碧水连天的湘江,在持续干旱和环境过度破坏的交互作用下,逝去了撩人心魄的磅礴气势,自今年11月始,湘江长沙站水位一度创下历史最低纪录。 12月18日,记者在长沙湘江大桥附近的江堤上看到,原本水域宽阔的湘江河道,如今只剩下一汪浅浅的浊水,与之相伴的则是日渐向江心逼近的沙洲和不远处湘江大桥突兀裸露的桥墩。 从长沙航运公司退休的刘宏生说,他16岁就在湘江上行船,整整干了40年, “从来没有见过今年这么[阅读全文]
-
五举措助推黄河上中游流域水资源管理
[内容预览]
| 2007/12/22 17:04:00本站12月22日讯(通讯员 孙太旻 赵平 常照波)在刚刚结束的2007年度黄河上中游流域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工作会上,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明确提出,2008年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年和“十一五”计划实施的关键年,黄河上中游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为了全面做成好水资源管理工作,会议要求辖区内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取用水生产建设单位:要深入[阅读全文]
-
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启动
[内容预览]
| 2007/12/22 10:04:2012月20号,甘南历史上最大项目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在合作隆重启动。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省委常委、纪委书记蒋文兰,省委常委、副省长冯健身,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姜信治,省政协副主席洛桑灵智多杰、省政协副主席、省发改委主任邵克文、省政府秘书长赵春以及州上领导陈建华、沙拜次力、丹智草等四大班子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省委常委、副省长冯健身主持启[阅读全文]
-
漓江面临枯竭之忧补水工程亟待兴建
[内容预览]
| 2007/12/18 7:59:16本报桂林电 12月11日,几名江苏来广西桂林旅游的游人面对漓江然黯神伤。昔日一碧万顷、百舸争流、鱼蟹悠游的“山水画廊”漓江,如今航道干涸、河床裸露,面临枯竭。漓江“喊渴”再次敲响桂林生态保护警钟,兴建漓江生态补水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更是刻不容缓。 桂林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城市,有旅游“黄金水道”的百里漓江更是桂林山水的灵魂。今年入秋以来,桂林出现持续干旱少雨天气。据桂林市气象台副台长[阅读全文]
-
"湘江水位创新低"续:长沙段水位渐回升
[内容预览]
| 2007/12/16 14:09:20据长沙晚报12月16日报道 通过上游加大下泄流量,湘江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止。昨日下午2时,湘江长沙站水位为25.22米,比前晚8时创下的历史新低25.16米回升了0.06米。 面对湘江长沙段前日再次出现低于25.2米低水位的情况,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昨日再次下达指令,大源渡、株洲航电枢纽按来水多少泄多少的方式控制运行,[阅读全文]
-
2007年重庆缺水地152万人“得”水喝
[内容预览]
| 2007/12/16 8:37:29华龙网讯(记者 陈丹 实习生 鄢银婵15日16时报道) “以前我们这里缺水,客人来了,连茶都舍不得泡。现在不一样了,你们想喝多少就喝多少!”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的村民徐光全的院子里,新安置的自来水管汩汩的流出干净的清水。据悉,2007年全市解决了152.0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08年还将计划解决300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争水引发斗殴 徐光全所在的黔江区新华乡长期以来水资源匮乏,再加上地处[阅读全文]
-
漓江水枯 游览路线调整
[内容预览]
| 2007/12/15 20:53:31渔民只能在有限的水面上打鱼。漓江上游伏波山段,江水几乎干涸。 漓江下游阳朔,也仅有一条供游船航行的水道。11月份以来,广西大部地区滴雨未下,持续晴好干燥的天气,各大江河水位迅速下降,水位和往年同期相比足足偏低了百分之五十以上。桂林市10月和11月两个月的降雨量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9成,创1979年以来的新低,旅游黄金水道漓江水位急剧下降,部分河段干涸。83公里的漓江游览航线目前[阅读全文]
-
明年北京出京河流环境指标将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内容预览]
| 2007/12/14 8:42:422008年开始,北京市将对朝阳、海淀、顺义等区县的河流断面水质进行考核。拒马河、泃河、北运河,这三条出京河流的环境指标将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而有关部门将每月公布监测结果。 北京市政府13日召开的北京市贯彻全国河流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精神暨减排化学需氧量(COD)工作会议上透露以上消息,并明确了2008年北京化学需氧量的减排目标将在今年的基础上,再削减4%。 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20[阅读全文]
-
三大原因导致"水乡"广东严重缺水
[内容预览]
| 2007/12/11 8:56:11新华网广州12月11日电(记者 肖思思)广东是著名的南国水乡。但是,最新的广东省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数据表明,广东省目前水资源形势严峻。水质性缺水、水资源利用率低和城乡居民人均耗水量偏大成了水乡广东严重缺水的三大主要原因。 据广东省水利厅介绍,广东省水资源总量表面上看在全国属比较丰富,年均降雨量为1771毫米,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830亿立方米,年均入境水资源总量[阅读全文]
-
宁海投资21亿元实施水资源战略储备
[内容预览]
| 2007/12/10 8:42:19近日,宁海县各大水厂水管联网规划启动,该县将再投入3亿元资金,两年内把境内的白溪、西溪、黄坛、力洋等多座大中型水库的供水管道和全县7个水厂进行互联,从而在全县实现梯级供水调度,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同时更好地承担向宁波大市供水的任务。这是宁海继投资18亿元建设城乡一体“水网”,确保群众喝上网供优质水后的又一大手笔。对水库水厂进行联网统筹调配,这在全省也是头一个。 宁海水资源量相对较为丰富,全县[阅读全文]
-
大东湖不施粉黛追求“自然美”
[内容预览]
| 2007/12/9 8:41:23□本报记者胡彩丽 通讯员何连远 钟国 东湖,是武汉人的骄傲。她是国家4A级东湖生态风景旅游区的核心景观,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其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足足有6个杭州西湖大。 不过,西湖之美在于她的小巧,在于小家碧玉的精致与秀气,而东湖之美是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不过近几年,位于城中的东湖,也没有躲过中国所有城市湖泊易犯的“富贵病”。 闻听“两型社会”试验区获批,东湖风景区管委会上下十分喜悦。他们[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