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将解决30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
[内容预览]
| 2007/4/5 21:51:24围绕新农村建设,北京水务局今年将加大农村水务建设力度,并确定了“饮水安全、用水计量、节水高效、雨洪管理、污水回用”五大工作重点开展首都的农村水务建设。 据了解,北京市今年将继续实施农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房山等区县30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同步建立运行管理机制。在饮用水源地建设60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在水源地的选择上[阅读全文]
-
石家庄年缺水10—12亿立方米
[内容预览]
| 2007/4/4 10:48:33本报讯(记者郝彦鹏)由于主要依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目前石家庄市年缺水10—12亿立方米,全市已形成市区、辛集、高邑3个地下水降落漏斗。到去年底,该市东部平原地下水埋深达32.28米,较上年下降了1.14米。 作为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石家庄市在水资源总量上先天不足。特别是近20多年该市处于降水偏枯周期,水资源总量比上个世纪50年代减少了40%多。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用水需求[阅读全文]
-
鄱阳湖干旱将对湿地生态产生危害
[内容预览]
| 2007/4/3 23:56:52鄱阳湖的水位终于开始回升。 经历了7个月大旱后,这个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自3月20日起进入了禁渔期。搁浅的渔船上,渔民闲暇无事;遮蔽湖面的却是忙碌轰鸣、一望无边的采砂船。 从2006年8月开始,鄱阳湖遭遇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干旱。水位从最丰盈时期的22.59米下降到2007年2月13日的7.48米。曾拥有4000多平方公里湖面的鄱阳湖,一度枯缩到只剩几百平方公里。 如今,水位虽然已经回升,但干涸[阅读全文]
-
甘肃省水专家谈河流现代化治理
[内容预览]
| 2007/4/2 18:10:39兰州4月1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不久前,由甘肃省水文局水环境监测中心和甘肃省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历时半年完成的《甘肃省水功能区划》成果在兰州通过了专家的审查。它的通过引起了人们关注。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这份涉及全省118条重要河流的水功能区划,究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为何要编制全省的水功能区划呢? 3月28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甘肃省水文局水环境[阅读全文]
-
绿皮书八:让污水排放标准在行业改革发展中归位
[内容预览]
| 2007/4/2 18:07:20王洪臣、陈珺、谢晓慧 4月2日,中国水网发布《绿皮书八》。本文根据2007年3月22日召开的第八次水业高级技术沙龙的讨论整理而成,该绿皮书主要执笔人:王洪臣、陈珺、谢晓慧。绿皮书八:让污水排放标准在行业改革发展中归位 一、 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是影响城市水业发展的关键标准 我国水环境标准体系可以分为水环境质量标准、水[阅读全文]
-
深圳市东部拟向大海要淡水
[内容预览]
| 2007/4/2 18:06:02我市东部拟向大海要淡水 深圳能源集团大型海水淡化站可行性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记者陈颖)深圳能源集团拟在我市东部地区建设一个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昨天(4月1日)正式通过专家评审。据介绍,为适应我市建设战略性应急水源的需要,该项目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将为严重缺少淡水的东部地区提供水源。 据了解,海水淡化技术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成熟。海水淡化处理后的浓盐水排入电厂循环水[阅读全文]
-
三江源地区湖泊水体面积持续缩小
[内容预览]
| 2007/3/28 17:33:53新华网西宁3月28日电(记者吕雪莉)青海省气象局近期发布的2006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公报显示,青海省境内地处三江源头地区的湖泊水体面积大多呈持续缩小之势,表明这一地区的生态退化仍在加剧。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阅读全文]
-
湖南审议水资源条例: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内容预览]
| 2007/3/28 17:26:31红网长沙3月28日讯(记者 李慧芳 实习生 袁才华)在3月27日召开的湖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胡正扬作了关于《湖南省水能资源条例(草案)》的说明。 胡正扬表示,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的水能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条例(草案)》依据水法等相关法律、行政规章,借鉴外省经验,结合本省实际,对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做了规定。分为总则、水能资源规划、开[阅读全文]
-
厦门寻求人均水资源远低于全国平均难题破解之道
[内容预览]
| 2007/3/26 22:10:27中新网厦门三月二十六日电 (记者 杨伏山)作为资源性缺水的沿海城市,厦门先后出台多项法规、规章“依法管水”;同时,积极寻求人均水资源远低于全国平均数难题的破解之道。 厦门市今日推广一项能大大节约用水和减少污水排放的节水蒸汽环保洗车新技术。该市节水办主任李泉水在推广这项新技术的现场演示会上说,传统洗车方法,每洗一部小汽车约需两百升以上的水,而且传统洗车店一般都没有专门的污水净化处理设施,产生大量污[阅读全文]
-
《2006年上海市水资源公报》发布
[内容预览]
| 2007/3/23 10:01:373月22日,上海市水务局发布《2006年上海市水资源公报》。 公报显示,2006年上海市年平均降水量1098.4毫米,属平水年。本地水资源总量为28.32亿立方米。其中,年地表径流量为27.64亿立方米;地下水控制可开采量为0.68亿立方米。2006年太湖流域来水量约为120.4亿立方米,长江干流来水量约为7518亿立方米。 2006年上海市用水总量为111.56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6[阅读全文]
-
400余城市缺水 “水危机”掣肘经济发展
[内容预览]
| 2007/3/22 18:49:47旱灾毁田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 新华社图 洪涝成灾 污染严重 水土流失 总部在瑞士的世界自然基金会20日发布题为《世界面临最严重危险的10条河流》的报告说,受气候变化、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上的一些主要河流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干涸危险。报告列举了面临最严重干涸威胁的10条大河,包括亚洲的湄公河、萨尔温江、长江、恒河和印度河,欧洲的多瑙河,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北美洲的格兰德河,非洲[阅读全文]
-
黄河用水怪现象:一些地方借生态建设名义"玩水"
[内容预览]
| 2007/3/21 21:38:36新华网郑州3月21日电(记者林嵬、丁铭)记者在黄河流域采访发现,在黄河水资源短缺,工农业用水保障日益困难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却借生态建设名义,截引黄河水造景、造纸浆林、进行沙漠开发,造成水资源浪费。 黄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之一,然而,这里近年来却出现大造城市景观水之风。据记者调查统计,全流域已[阅读全文]
-
长江登上全球“最受伤大河”前十名
[内容预览]
| 2007/3/21 8:05:03长江登上“最受伤大河”榜 全球遭破坏最严重的十条河流中,有五条流过亚洲 现代快报3月21日报道 世界自然基金会20日发布警告说,亚洲五大河流已经成为世界上遭破坏最严重的河流。如果对目前的形势放任不管,将会产生“可怕的后果”。亚洲占据一半黑名单世界自然基金会20日在一篇53页的报告中说,亚洲的长江、萨尔温江(中国境内称怒江)、印度河、恒河和湄公河(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已经跻身世界上遭破坏最严[阅读全文]
-
天津:节水型社会轮廓初现
[内容预览]
| 2007/3/20 2:20:44北方网专稿(记者王冰):天津市政府今年正式批准《天津市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实施方案(2006-2008年)》。按照方案规划,到2008年天津市将建成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节水型社会试点,探索和总结试点建设经验后,为全国其他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示范参考。 天津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北方网记者采访时说,近几年,天津市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一核心要素不放松,出台了一系列节水型[阅读全文]
-
直饮水饱含“高科技”
[内容预览]
| 2007/3/20 2:13:30直饮水饱含“高科技” 梅林水厂和笔架山水厂是国家“863”课题重要成果本报记者蔡志军本报记者蔡志军报道参加“水之旅”活动的80位市民参观水务集团笔架山水厂时,印象最深的是自来水要通过如此复杂的处理过程,饱含高科技成分。事实的确如此,笔架山水厂正是我国饮用水行业首个“863”课题的示范工程,这里生产的饮用水是一系列科技攻关后的结晶。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是由水务集团牵头承担的“863”课题“南方地[阅读全文]
-
重视水环境安全 长江沿岸布局亟待调整
[内容预览]
| 2007/3/15 14:56:18近几年来,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频发。从水污染事故的成因来看,大量重化工企业的沿江布局是主要原因之一。长江流域作为我国主要经济命脉,约50%的高耗能、重污染、高水耗的化工石化企业分布于此。十一五期间,长江沿岸重化工产业的布局问题和治理设施建设的保证成为此次两会上委员关注的话题。 重化工布局威胁水环境安全[阅读全文]
-
缺水型城市中水能救场
[内容预览]
| 2007/3/14 12:40:45我国目前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在城市供水中工业用水占50%~80%,其中约80%是水质要求不高的冷却水等,城市生活用水中约50%是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要求较低的杂用水,因此,城市65%以上的供水可以用再生“中水”替代自来水。 全国政协委员贺大经认为:与投资巨大、环境影响难以预测的调水工程相比,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阅读全文]
-
中国8亿农民饮水安全受威胁 3.2亿人用水不安全
[内容预览]
| 2007/3/13 8:04:00中国8亿农民饮水安全受威胁 2007年环境绿皮书发布,全国有3.2亿人用水不安全,“绿色影视”成环保新热点 目前全国有8亿农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有3.2亿人用水不安全!这是昨天中国社科院召开的“2007年环境绿皮书”新闻发表会上透露的信息。 2006,中国经济发展继续高歌猛进,“激情燃烧”式的粗放增长,让“中国号”列车依旧甩着滚滚黑烟在世界的惊叹中呼啸疾驰。 然而,在烟尘弥漫污水流淌的大[阅读全文]
-
我们如何巧取天上水
[内容预览]
| 2007/3/9 8:19:31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能及时根据天气变化跟着云层跑。 本报记者 叶健生 随着“轰隆”的一声巨响,一枚火箭弹喷着烈焰从汽车发射架上迅速射出,直钻云端并随即在云团中爆炸开来,几分钟后,天空中便下起倾盆大雨。目睹此景,一直在远处观望早已饱受干旱之害的周边农民,情不自禁地齐声欢呼起来:“下雨啰!……”。 这是3月5日下午出现在临高县调楼镇和伴村我省今年首次人工增雨作业点的真实动人一幕。看得出,大伙儿的欢[阅读全文]
-
水!水!水!——政协委员迫切呼吁保护水资源
[内容预览]
| 2007/3/8 23:51:28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李柯勇、许雪毅、黄会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显示,2006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129.1亿元,使2897万农民受益,今年将再解决32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连日来,这一信息使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们深 受鼓舞,但他们[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