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水资源
 
  • 黄河遭受高盐度废水污染

    [内容预览]

    | 2007/3/8 8:15:01
    3月6日,从山东省滨州市黄河大桥路过的行人惊讶地发现:滚滚东逝的黄河水面上飘过一簇簇、一片片污浊泡沫,大家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焦虑的事实:污染正在越来越严重地侵蚀这座城市的母亲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黄河流域内有耕地3亿多亩,1亿多人口。近年来,黄河治理成就显著,黄河断流得到明显遏止,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随着我国化工、冶金等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大量采用反渗透膜技术回用,工业

    [阅读全文]

  • 水专家为节水型社会疾呼:调水引水非根本办法

    [内容预览]

    | 2007/3/6 17:41:17
    中新社北京三月六日电 题:“水专家”关注“水问题。  “我们的大江大河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靠调水、引水终究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如果光开源不节流、不保护环境,终有一天我们将无水可调。”  与水利打了一辈子交道,现任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的卜漱和委员,说到“水问题”显得忧心忡忡。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将加快安全饮水设施建设,今年再解决三千二百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对此,

    [阅读全文]

  • 长江枯水期提前两月 创130年来最低水位

    [内容预览]

    | 2007/3/2 12:15:12
    芜湖关门滩江滩裸露,铜钱等很多古玩重出水面,引来大批淘古者。   长江航道。   重庆朝天门裸露的江滩上,搁置着大量码头跳船,这个长江上游的城市还未从去年夏天的大旱中缓过气来,又在今年开春拉响枯水警报。前日,长江重庆主城段水位已降至1892年有水文记载以来的最低水位。枯水不只出现在重庆,以三峡工程为傲的湖北宜昌,长江水位也在年初创下了有水文记载130年来最低,而在千里之外的安徽芜湖,大片滩涂裸露

    [阅读全文]

  • 北京种植不怕“渴”玉米可节水4000万方

    [内容预览]

    | 2007/3/1 20:21:02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崔军强)在水资源紧缺的北京,6个不怕“渴”的玉米新品种将正式“上岗”,成为“节水模范”。北京市科委1日透露,今年北京郊区85万亩农田将推广种植雨养旱作玉米,至少可节水4000万立方米。     北京目前人均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八分之一,水资源紧缺已成为 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以2005

    [阅读全文]

  • 尴尬的"水荒":长三角之痛

    [内容预览]

    | 2007/3/1 20:19:31
        新华网长三角频道记者 姚润丰3月1日报道:小桥、流水、人家……是人们心目中江南水乡的印象。然而,记者近日随节水中国行中央新闻采访团在浙、沪、苏地区采访时了解到,这个雨量充沛、河网纵横的长三角地区却一片喊渴:经济列车高速运转的背后是供水危机的警报频频拉响。     江南水乡闹水荒    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日前向记

    [阅读全文]

  • 缺水威胁中国可持续发展

    [内容预览]

    | 2007/3/1 12:34:36
    【英国广播公司2月28日报道】题:城乡缺水威胁中国的持续发展  中国的快速经济发展看来没有止境。去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为10.7%,超过了预期。可是,这样的增长和大批涌入城市的农民工让许多省市感受到了供水的压力。这样的情况甚至有可能会威胁到中国的持续发展。在重庆市附近的一个村落,一位老农正在从井里打水。这里还有些水,但是,井水显然不足。当人们知道记者来意的时候,一大群人立即都围了上来,把憋在心里的怨

    [阅读全文]

  • 白洋淀引入黄河水缓解干淀危机 淀区已恢复生机

    [内容预览]

    | 2007/2/28 22:49:26
    新华网2月28日电 国家防总办公室28日说,为缓解白洋淀干淀危机而实施的引黄济淀应急调水目前已进入尾声,截至2月28日8时,引入白洋淀黄河水0.95亿立方米,淀区水位比补水前升高了0.88米,蓄水达到了1.21亿立方米,水域面积由约60平方公里增至123多平方公里,淀区已恢复生机。  国家防总表示,目前淀区生态及周边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紧张得到有效缓解。预计3月5日前后,可完成向白洋淀补水1亿立方

    [阅读全文]

  • WWF报告称 水资源危机威胁发达国家

    [内容预览]

    | 2007/2/28 17:03:50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发出警告,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困扰世界上穷国的水资源危机现在正在日益威胁到世界上一些最发达国家。    这份《富有的国家,贫穷的水资源》报告指出,在欧洲,大西洋沿岸国家正在遭受连续的旱灾。高耗水的旅游业以及灌溉农业正威胁到地中海地区国家的水资源。在澳大利亚盐渍化正成为威胁其大部分主要农业地区的因素之一。 &

    [阅读全文]

  • 人水和谐治黄新征程的旗帜

    [内容预览]

    | 2007/1/18 9:36:21
    2007年1月16日,黄委全河工作会议上,电视专题片《年轮》中一幕幕精彩绝伦画面让我们重温了激情飞跃的2006年。一条条治河新理念的梳理与创新,铸就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之路上的一个个坚实脚印。一次次尊重并顺应黄河客观规律的重大治河实践,记录了黄委上下为谋求黄河长治久安所做的每一份探索与付出。而这些脚印与探索都与一个词语密不可分——和谐。   从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提出使社会更加和谐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

    [阅读全文]

  • 江苏:四项举措保护南京水环境

    [内容预览]

    | 2007/1/16 12:56:18
    南京今年要以全市为单位总体全面达小康,还有4项指标要冲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是其中之一。1月15日开幕的政协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致公党南京市委员会就如何保护好南京市水环境建言献策。  南京自来水水质在全国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去年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南京水源地水质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最佳。但这并非意味南京水环境高枕无忧。  第一,南京水源地单一,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薄弱。南

    [阅读全文]

  • 饮用水有了强制卫生标准 新增71项新“国标”

    [内容预览]

    | 2007/1/16 8:41:51
    本报1月15日讯 今后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的含量等106项指标将纳入生活饮用水检测。今天,记者从长沙市质监局获悉,日前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是1985年首次发布后的第一次修订,将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规定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分散

    [阅读全文]

  • 山西大同市水资源紧缺呼唤中水回用

    [内容预览]

    | 2007/1/16 1:32:15
    中水是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回收处理后成为可利用的再生水,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的污水、废水(下水)之间,俗称中水。中水可用于园林灌溉、道路保洁、厕所冲洗、基建施工、工业冷却等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领域。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2200~2700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而大同市又是全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城市之一,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立方米,

    [阅读全文]

  • 我国年缺水400亿立方米

    [内容预览]

    | 2006/12/31 8:21:42
    晨报讯昨天下午,国家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做客南大,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以“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科技需求”为题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胡四一用一连串惊人的数据为大家介绍了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然而人均占有量却只是世界人均水平的30%,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虽然我国已建成水库8.5万座,总蓄水能力5000亿立方米,兴建引水工程100多万项,引

    [阅读全文]

  • 2006:黄河水保工作亮点纷呈

    [内容预览]

    | 2006/12/30 9:30:25
    2006年,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按照治黄工作“十一五”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构筑黄河粗泥沙“第一道防线”,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全面完成“十一五”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黄河水土保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践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理念,以“减少入黄粗泥沙”为中心,以多沙粗沙区治理为重点,在淤地坝建设、生态修复、监督监测、“数字水保”和“模型黄土高原”建设、

    [阅读全文]

  • 天津明年将投17.3亿实施12项水利工程

    [内容预览]

    | 2006/12/30 9:29:01
    记者从天津市水利局获悉,2007年,天津水利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治水方针,坚持“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大都市水利”和构建水利“四大体系”的治水思路,遵循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城乡统筹的理念,按照“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水利“十一五”发展规划任务的落实,实现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确保防洪和供水安全,努力改善水生态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夯实水利

    [阅读全文]

  • 缺水大省山西谋划水资源匮乏的治本之策

    [内容预览]

    | 2006/12/28 23:06:19
        新华网太原12月28日电(记者晏国政)“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这是对山西自然资源特征的典型概括。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因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山西正在谋划治本之策。     以煤著称于世的山西目前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一是有限的水资源量持续衰减,地表水资源流失严重。山西省人均占

    [阅读全文]

  • 深圳将投200多亿治水 "五位一体"构建生态型水利

    [内容预览]

    | 2006/12/27 23:14:10
    南方网讯记者从今天(12月27日)结束的广东省委省政府水利工作暨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现场会议上获悉,经过三年努力,“五河一堤”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建设总进度超过85%以上,完成了2宗工程建设任务。  据悉,深圳市共有6宗工程列入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项目,即深圳河治理三期工程、龙岗河防洪治理工程、观澜河防洪治理工程、新洲河综合整治工程、深圳水库排洪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西海堤达标

    [阅读全文]

  • 黄河向白洋淀供应“生态水”

    [内容预览]

    | 2006/12/25 17:34:42
        黄河水利委员会日前启动山东位山引黄涵闸,向河北省白洋淀紧急供应“生态水”。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总面积366平方公里,素有“华北明珠”之誉。今年,由于华北北部干旱少雨,造成河北省严重缺水,白洋淀水位逼近海拔6.50米的干淀水位。为缓解白洋淀地区的“水荒”,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障淀区及周边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国

    [阅读全文]

  • 我国流域水资源评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内容预览]

    | 2006/12/25 14:45:29
        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5日讯  从12月24日举行的2006科技创新论坛获悉,我国流域水资源评价领域科学研究取得了三项原创性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摸清我国水资源家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这三项原创性成果是:提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全口径层次化动态评价理论与方法,开发了流域水

    [阅读全文]

  • 黄河流域地下水蓄水量减少

    [内容预览]

    | 2006/12/21 23:30:32
    新华网郑州12月21日电(记者林嵬、丁铭)记者从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由于一些地方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黄河流域地下水蓄水量开始减少。2005年,黄河流域平原、盆地区浅层地下水总蓄水量较上年减少8.2亿立方米。   据了解,1980年以来,黄河流域地下水开采量增加迅猛,尤其沿黄的一些大中城市,地下水超采严重。目前黄河流域存在较大的地下水漏斗区65处,漏斗面积接近6000平方公里,黄委会专家指出,地下

    [阅读全文]

9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