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能源
 
  • 清洁能源利用重大突破:科学家实现甲烷的选择性转化

    [内容预览]

    | 2022/2/22 9:57:58
    新华社武汉2月21日电(记者谭元斌)我国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攻克了甲烷的选择性氧化这一催化研究中的世界性难题。利用新开发的催化剂,该团队实现了氧气条件下将甲烷选择性氧化为甲醇和乙酸。这一研究对于甲烷的转化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获悉,该院徐君研究员、邓风研究员、齐国栋副研究员等科研团队成员联合英国卡迪夫大学格雷厄姆·哈钦斯教授等合作者,开

    [阅读全文]

  • 《净零之路:全球清洁能源研究现状》报告发布

    [内容预览]

    | 2022/2/6 18:28:19
    本报记者刘晓星 全球科研和医疗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近日发布的《净零之路:全球清洁能源研究现状》报告显示,当前清洁能源领域相关研究成为全球科研热点,中国在这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相关科研文献和专利数量方面领跑全球。 全球清洁能源领域一半专利来自中国 报告回顾了过去20年间全球清洁能源科研全景。在过去20年里,清洁能源领域相关的出版物在所有研究产出中所占比例有所上升,由2001年占全球总产出的1%

    [阅读全文]

  • 推进绿色运输 电动卡车少不了

    [内容预览]

    | 2022/1/19 13:43:41
    本报记者 张倩 近日,《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提出,要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在我国,卡车承担七成以上货运量,是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之一,如何促进其实现低碳清洁正成为新的发展议题。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对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进行了专访。 卡车降碳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 中国环境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与大气治理相关重要文件相继出台,您认为防治卡车排放污染对实现碳

    [阅读全文]

  • 《全球能源基础设施碳排放及锁定效应》报告发布

    [内容预览]

    | 2022/1/10 11:52:19
    本报记者文雯 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和能源基金会支持的《全球能源基础设施碳排放及锁定效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发布。 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说:“碳减排要将全球视野与中国智慧结合,希望中国的报告能够在国际上形成互补和互相启发的格局,在一些路径和设计上有一些新的作用。” 基础设施将持续产生碳排放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系主任张强解释,

    [阅读全文]

  • 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怎么用?

    [内容预览]

    | 2021/11/26 9:21:24
    本报记者徐卫星 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一周后,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形成政策规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据IEA数据,分能源看,2018年煤炭产生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80%;分部门看,2018年电力和热力部门产生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51.4%。 平安证券证券分析

    [阅读全文]

  • 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内容预览]

    | 2021/11/22 17:47:54
    11月20日,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建院65周年庆祝活动成功举办。论坛以“迈向‘双碳’:影响与行动”为主题,旨在探讨实现“双碳”的目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焦点问题。 在致辞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指出,能源行业正处于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具有支撑新的能源革命的时代使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能源行业领军高校,顺应能源转型大势和

    [阅读全文]

  • 《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21》发布

    [内容预览]

    | 2021/11/19 10:51:58
    本报综合报道 《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暨“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转型研讨会通过线上视频会议方式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 蓝皮书指出,以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停电看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复杂性为序,为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新观点、新思路。蓝皮书指出,尽管得州电网是全球电力化改革最坚定和最彻底的独立电网,在遇到极寒天气仍然发

    [阅读全文]

  • 青藏高原首个高原能源产业与生态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内容预览]

    | 2021/11/17 17:08:11
    中新社西宁11月17日电 (记者 孙睿)青藏高原首个高原能源产业与生态研究中心17日于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科院”)正式揭牌成立。 该研究中心由高科院、中国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青海省能源局、青海师范大学等共同倡议建立。 据介绍,高原能源产业与生态研究中心服务于中国高原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地区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事业,协调各方

    [阅读全文]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

    [内容预览]

    | 2021/11/17 10:31:59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 发改产业〔2021〕16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市场监管局(厅、委)、能源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耗能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耗

    [阅读全文]

  • 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内容预览]

    | 2021/11/8 17:24:40
    本报评论员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离不开多元清洁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立足能源安全保障,需要我们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保障作用,更好推动能源的安全供给、清洁供给、高效供给、可持续供给,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结构优化、高效清洁利用等取得明显成效。煤电

    [阅读全文]

  • 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累计产气400亿方

    [内容预览]

    | 2021/10/9 14:49:05
    10月8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获悉,我国首个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累计生产页岩气400亿立方米,创国内页岩气累计产气新纪录。目前,该气田日产气量近2000万立方米,可满足4000万户家庭(相当于3个重庆市的全部家庭)日常用气需求,惠及长江经济带沿线6个省、70多个城市、2亿多居民。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

    [阅读全文]

  • 《3060零碳生物质能发展潜力蓝皮书》发布

    [内容预览]

    | 2021/9/26 11:31:15
    本报记者邓玥报道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等单位近日发布《3060零碳生物质能发展潜力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预计到2030年,生物质能利用将为全社会减碳超9亿吨,到2060年将实现碳减排超20亿吨。 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主要生物质资源年产生量约34.94亿吨,其作为能源利用的开发潜力为4.6亿吨标准煤。预计2030年我国生物质总资源量将达37.95亿吨,到2060年我国生物

    [阅读全文]

  • 中国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有着 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

    [内容预览]

    | 2021/9/26 11:27:04
    本报记者张倩综合报道 9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并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此举在全球范围受到了广泛赞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国内外都有哪些声音? 世界资源研究所气候和经济副总裁Helen Mountford 从中国领导人的宣言可以看到,全球在持续努力减少煤电投融资。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作出承诺,是世界多国加速告别

    [阅读全文]

  • 《生物多样性与能源电力革命》提出 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为载体推动能

    [内容预览]

    | 2021/9/17 16:01:42
    本报记者张倩北京报道 9月14日,《生物多样性与能源电力革命》出版发行仪式举行。 本书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研究编制,是首部系统阐述生物多样性与能源电力革命关系的专著,兼具创新性、科普性、指导性,揭示了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创新提出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为载体推动能源电力革命、促进实现生物多样性目标的一揽子方案和行动路线图。 《生物多样性与能源电力革命》提出

    [阅读全文]

  • 应加速能源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内容预览]

    | 2021/8/21 17:45:22
    本报记者文雯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行业如何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如何构建?电力“新基建”又将发挥何种作用?在以“碳中和与未来能源”为主题的第三届未来能源大会上,与会专家与相关企业代表们共同探索碳中和下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与路径。 如何实现能源低碳和零碳转型? “目前,我国碳排放总量中,电力行业碳排放占比约40%,工业燃烧碳排放占比达30%左右。”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会上指出,碳达峰碳中和

    [阅读全文]

  • “氢”洁能源:下一个竞技场?

    [内容预览]

    | 2021/8/21 17:36:21
    本报记者 张倩 近日,日本企业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Panasonic)正着力将位于日本中部草津市的一家燃料电池工厂进行改造,如果顺利的话,这或将成为世界上首座完全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氢燃料工厂。 今年5月,我国河北省河钢集团在张家口启动河钢宣钢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其中二期工程项目预计通过电解水,用“绿电”制取“绿氢”,这也标志着全球首座使用富氢气源的氢能源利用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其

    [阅读全文]

  • 我国首次实现干热岩试验性发电

    [内容预览]

    | 2021/7/1 16:55:53
    本报讯(记者耿建扩、陈元秋)日前,由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组织实施的唐山市马头营凸起区干热岩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现了干热岩试验性发电。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干热岩试验性发电,为干热岩这一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28日,由河北省煤田地质局与唐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唐山马头营凸起区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成果发布会在唐山举行。本次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发布了上述

    [阅读全文]

  •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导能源

    [内容预览]

    | 2021/6/29 21:19:58
    本报记者徐卫星 到2050年,能源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温室气体近零排放,这是一个关键而艰巨的任务。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在北京正式发布《全球能源行业2050净零排放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中文版,详述了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近零排放的实现路径。 此前发布的英文版《路线图》指出,2050年近零排放的实现路径非常艰难,要想不偏离这条路径,就需要立刻大量部署所有可用的清洁高效能源技术,并大幅

    [阅读全文]

  • 浙江海上风电场并网运行

    [内容预览]

    | 2021/6/29 21:19:17
    本报通讯员陈泽云 夏兰强 记者朱智翔 晏利扬 舟山报道 在碧海波涛的背景下,一排排旋转的风力发电机擎天而立、迎风飞旋,与蓝天、白云相衬,蔚为壮观。日前,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北部海域的岱山4号海上风电场正式并入电网,海风“送来”的绿色能源通过大电网,源源不断输送到鱼山岛,为其提供清洁低碳用能保障。 据悉,舟山北部海域的中广核岱山4号,嵊泗5号、6号海上风电场是浙江最大的海上风电场群。此次正式并网的岱山

    [阅读全文]

  • 《全球能源行业2050净零排放路线图》中文版发布

    [内容预览]

    | 2021/6/24 22:10:11
    本报记者徐卫星 到2050年,能源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温室气体近零排放,这是一个关键而艰巨的任务。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在北京正式发布《全球能源行业2050净零排放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中文版,详述了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近零排放的实现路径。 此前发布的英文版《路线图》指出,2050年近零排放的实现路径非常艰难,要想不偏离这条路径,就需要立刻大量部署所有可用的

    [阅读全文]

3347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