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防控臭氧污染既要精准又要求效

    [内容预览]

    | 2021/4/19 15:15:37
    3月下旬以来,全国多地出现较大面积轻度臭氧污染。今年臭氧来得早、浓度高、范围广、协同治理难度大。近年来,夏季臭氧污染频发、多发、高发,臭氧污染已逐渐成为仅次于PM2.5(细颗粒物)影响优良天数的重要因素。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这条主干线。由此,VOCs作为臭氧污染形成的重要前体物,已

    [阅读全文]

  • 物联网+大数据,提升城市群协同防控大气污染效率

    [内容预览]

    | 2021/3/26 8:17:53
    乔玉红 为规划建设智慧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打破各城市管理中的数据壁垒,四川省率先从省级开始谋划,构建布局省级空气质量调控综合决策支撑平台。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平台一、二、三期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助力全省大气环境有效管控的同时,为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精细化开展污染预评估,进行实时监测 2019年12月,四川省曾通过空气质量调控综合决策支撑平台,开展了为期10天的每日滚动预评估。根据

    [阅读全文]

  • 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内容预览]

    | 2021/3/9 14:33:43
    本报记者张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 “十三五”期间,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超额实现“十三五”提出的总体目标和量化指标。目前,“十四五”已经拉开帷幕,深入推进治气攻坚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对此予以关注,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阅读全文]

  • 啃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硬骨头”

    [内容预览]

    | 2021/3/9 14:31:47
    本报记者王珊 通讯员程竹青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长江流经重庆辖区长达691公里,三峡库区重庆段水容量达300亿立方米,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守护好这一江碧水?今年全国两会上,记者带着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余

    [阅读全文]

  • 空气质量改善解决群众心肺之患

    [内容预览]

    | 2021/3/9 14:27:40
    本报记者谢佳沥 “近几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蓝天越来越多了。”这是北京市天文爱好者刘科的真切体会。 数据印证了群众的感受。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公布,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76天,优良率达76.4%,较2013年增加了100天。 落实新发展理念,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十三五”期间,我国先后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在确保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增长的

    [阅读全文]

  • 全国大部空气质量整体以优良为主

    [内容预览]

    | 2021/3/2 10:07:45
    本报记者杜宣逸3月1日北京报道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今日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3月上半月(1日-15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3月上半月,全国大部扩散条件较为有利,空气质量整体以优良为主。其中,3日-5日、9日-15日,我国北方地区局地可能出现PM2.5轻至中度污染过程;6日-8日、14日-

    [阅读全文]

  • 全国大部扩散条件较为有利,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

    [内容预览]

    | 2021/2/18 22:19:14
    本报记者杜宣逸北京报道 2021年2月15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2月下半月(16-28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2月下半月,全国大部扩散条件较为有利,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其中,20日,西北区域局地可能出现中度污染过程;21-23日,汾渭平原局地可能出现轻至中度污染过程

    [阅读全文]

  • 突出“三个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内容预览]

    | 2021/1/28 10:19:42
    本报评论员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十三五”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抓住主要矛盾,聚焦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等7个标志性重大战役,“绿盾

    [阅读全文]

  • 垃圾焚烧二噁英在线检测有标可依

    [内容预览]

    | 2021/1/20 10:44:39
    本报记者 徐卫星 自2021年1月1日起,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二噁英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线检测系统技术要求》(T/CAEPI 28-2020)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标准》的实施打破了当前二噁英在线检测无标可依的现状。 编制历时两年半,填补国内外标准空白 据了解,《标准》由浙江大学主编,浙江富春江环保科技研究有限公司、浙能锦江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康恒

    [阅读全文]

  • 我国北方沙尘天气已造成多地PM10重污染

    [内容预览]

    | 2021/1/16 22:04:49
    本报记者杜宣逸北京报道 1月10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高强度沙尘天气。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及时组织专家分析,邀请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碧辉对此次污染的成因和发展趋势进行解读。 张碧辉表示,此次沙尘天气是2021年首次沙尘天气过程,也是自2002年以来出现时间最早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呈现出强度高、影响范围大的特征,沙尘途经之处空气质量迅速转差,首要污染物为PM10,沙尘天气

    [阅读全文]

  • 污染防治攻坚和碳达峰行动统筹推进

    [内容预览]

    | 2021/1/16 21:42:46
    本报记者徐卫星 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印发配套的配额分配方案和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全国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被划定碳排放配额。这意味着我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标志着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新打法:减污降碳协同 牵住以降碳为源头治理举措的“牛鼻子” 虽然受2020年

    [阅读全文]

  • 入河排污口怎样排查整治?来看重庆试点经验

    [内容预览]

    | 2021/1/4 9:26:47
    本报见习记者 程竹青 入河排污口连着河流和陆地污染源,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关”。2019年2月,生态环境部决定用两年时间,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内,以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太湖为重点,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重庆两江新区和渝北区是全国首批试点地区。 “没整治以前,水面上经常有泡沫、塑料袋等各种漂浮物,还有厚厚一层水藻。现在好了,库底的黑泥和垃圾都清理干净了,还经常有水鸟嬉戏,水清岸绿的长田沟

    [阅读全文]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需多方持续发力

    [内容预览]

    | 2021/1/4 9:25:04
    张风波 徐周 关涛 刘传义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重点,也是难点。据笔者了解,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规模与处理能力、建设与运维资金、运行与监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亟待引起重视。 当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规模与处理能力缺口仍较大,主要体现在仍有部分行政村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排问题仍较为普遍。以河南省某县为例,虽然是全国百强县,但仍有30%以上行政村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此外,还

    [阅读全文]

  • “十四五”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应协同应对气候变化

    [内容预览]

    | 2020/12/25 9:22:58
    本报讯 近日,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hina Clean Air Policy Partnership, CCAPP)2020年度会议——“碳中和背景下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路径”在京顺利举行。会上,“碳中和”与“协同应对”等成为专家学者讨论的高频词。 会议伊始,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相关负责人强调,为实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十四五”规划期间有效推进大气污

    [阅读全文]

  • 江苏出台自动监测数据执法应用办法

    [内容预览]

    | 2020/12/24 10:37:52
    本报讯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印发《江苏省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执法应用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办法》,废气参数(流速、流量、含氧量、含湿量)、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氯化氢、非甲烷总烃等废气自动监控设施,以及流量、pH、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废水自动监控设施的自动监测数据可作为执法依据。 《办法》提出,自动监测数据的执法应用

    [阅读全文]

  • 十年经济发展 十年环境改善

    [内容预览]

    | 2020/12/9 15:20:11
    赵慧宏 高磊 杨曦 2007年,甘肃省政府按照国务院安排部署,开展了甘肃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以下简称“一污普”),2017年,开展了甘肃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以下简称“二污普”)。这十年间,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以及污染源类型、规模和性质都发生了变化。本文结合两次普查的数据成果,对比分析了这十年来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以期为科学制定甘肃省“十四五”环境规划、切实加强和改善

    [阅读全文]

  • 为“土十条”收官再加一把劲

    [内容预览]

    | 2020/12/7 8:41:28
    本报见习记者李欣 近日,一场在广东省韶关市举办的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高规格”培训,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名学员。通过分享土壤环境管理的地方经验,各地找差距补短板,为打赢净土保卫战及时“充电”。 如何调动多部门积极性? 山东:建立联合协同机制 在培训班上,学员们提及最多的一个词是“部门联动”。土壤污染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协调沟通机制不畅通,就无法形成合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山东

    [阅读全文]

  • 我国新污染物治理难在哪儿?

    [内容预览]

    | 2020/12/3 15:06:54
    於方 李秋爽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和各类化学品的大量生产使用,一些新污染物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正逐步显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重视新污染物治理”。以环境激素、抗生素、全氟化合物、微塑料等典型新污染物治理为先锋,推动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将环境管理进一步推向科学化、精准化、系统化,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了解新污染物的危害和

    [阅读全文]

  • 防止“绿网”引发土壤污染

    [内容预览]

    | 2020/12/3 14:35:05
    蒋绍辉 塑料防尘“绿网”由于制造成本低,覆盖使用简单,视觉感受生态,防尘降尘立竿见影,被各地大批量使用。然而,如果使用了劣质“绿网”,换来的却可能是对土壤污染的风险:“绿网”易于与地面障碍物错综结合,覆盖后很难回收;一些容易发生老化、变色、变脆或粉化的“绿网”混入泥土,大量进入土壤和径流中,容易带来二次污染风险。 为此笔者建议,一线环境监管应系统谋划,加强对“绿网”使用的管理,应做好全过程监管,

    [阅读全文]

  • 重点地区VOCs治理需要科学精准

    [内容预览]

    | 2020/11/2 17:49:40
    顾书圣 张风波 刘传义 近年来,臭氧(O3)超标已成为制约各地优良天数达标的关键指标。作为导致臭氧超标的重要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关注。今年生态环境部印发的《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中,针对重点区域和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等O3污染防治任务较重地区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 近期,笔者通过梳理“12369”信访数据与现场调研发现,包含苏皖鲁豫交界地区

    [阅读全文]

2516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