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治污攻坚

    [内容预览]

    | 2022/4/20 15:14:00
    李春元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是“十四五”时期大气污染防治的既定目标。近年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污染治理不到位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 近日,国家提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专家指出,“统一大市场”主要针对国家经济发展“全国大循环”,实现不同的资质优劣互补、全国调配。笔者认为,这一新理念一旦落实,不仅

    [阅读全文]

  • 治理农村生活污水,需处理好三个“差异”

    [内容预览]

    | 2022/4/15 14:18:26
    本报见习记者薛丽萍 日前,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印发实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分区分类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必答“命题”。在差异比较中找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定位,是答好这道题的关键。为此,记者专访了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土壤

    [阅读全文]

  • 发挥监测在新污染物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内容预览]

    | 2022/4/12 15:47:25
    盛涛 胡双庆 王向明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 新污染物不同于常规污染物,一般指新近发现或被关注,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风险,尚未纳入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以有效防控其风险的污染物。新污染物多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其危害具有潜

    [阅读全文]

  • 精准把握“无废城市”建设内涵和垃圾治理规律

    [内容预览]

    | 2022/3/28 10:48:36
    熊孟清 依据《“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无废城市”建设要“持续推进固体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即建设一个“源头减量与排放控制、综合利用、填埋处置”三位一体的垃圾治理体系,实现“减量、循环”的资源保护目标、“环保、低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正义、公平”的社会治理目标。 垃圾源头减量有两种途径。一是减少单位城市生产总值的垃圾产量,即减小垃圾产量的平均基数。比如从原来的1

    [阅读全文]

  • 矿山生态修复应注重降碳减污协同

    [内容预览]

    | 2022/3/25 14:33:08
    陈安 近年来,各地采取措施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统筹考虑矿山生态功能修复与后续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等问题,取得一定成效,但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日前,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各地反馈督察情况,其中涉及多地矿山开采和修复问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采石矿山均为露天开采,开采区域多处山体残缺、地表裸露,2016年以来55家矿山全部存在越界开采违法行为,相关部门“一罚了之”,并只将部分案件移送公

    [阅读全文]

  • 新污染物也许就在你身边

    [内容预览]

    | 2022/3/22 9:53:41
    本报见习记者 张韵晨 2022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 今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要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全面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 什么是新污染物?又将如何防控治理?本报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余刚。 新污染物

    [阅读全文]

  • 臭氧治理如同治病,要在诊断和诊治上下好功夫

    [内容预览]

    | 2022/3/22 9:51:51
    顾泽平 我国自2013年开始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PM2.5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整体下降。但臭氧污染治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一些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近年来臭氧问题已得到高度重视,在珠三角、长三角部分区域臭氧治理开始了全面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臭氧治理如同治病,目前在诊断病情和治疗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病情诊断不清。臭氧污染生成、传输及影响机制复杂,治理难度大。

    [阅读全文]

  • 加快涉重金属矿山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

    [内容预览]

    | 2022/3/22 9:50:46
    孙宁 周欣 张茜雯 涉重金属矿山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是我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湖南、陕西、广西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大省、自治区,部分涉重金属矿山开采造成土壤、水等生态环境污染,土地资源占用,地质灾害防治突出,生态功能遭到破坏等问题,甚至影响部分区域生态环境功能恢复、水质与生态安全。 “十三五”时期涉重金属矿山已经成为中央与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点内容之一。截至2022年2

    [阅读全文]

  • 有效控制水环境中有毒有害污染物,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内容预览]

    | 2022/3/17 9:39:26
    本报讯 为进一步规范淡水生物水质基准的推导,生态环境部组织修订了《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HJ 831—2017),并于2022年3月10日印发《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HJ 831—2022)。这是HJ 831—2017发布以来的首次修订。有关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作为HJ 831—2022的主要起草人,请您谈谈,为什么要进行此次修订,以及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阅读全文]

  • 持续提升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治理能力

    [内容预览]

    | 2022/3/17 9:38:16
    本报记者 崔煜晨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方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生活垃圾分类、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塑料污染治理等工作。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 2022年是全面落实

    [阅读全文]

  • 加强污染跨界协同治理 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

    [内容预览]

    | 2022/3/10 21:27:48
    本报讯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规划》编制背景、总体要求、主要内容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规划》的编制背景。 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简称成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化区域,区域绿色发展本底较好,

    [阅读全文]

  • 加强入海排污口整治,深入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

    [内容预览]

    | 2022/2/10 10:59:10
    王茂君 刁维强 尹翠玲 今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作为深入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重点任务之一,入海排污口的溯源整治工作需进一步提速。笔者结合前期渤海入海排污口整治相关工作,梳理了此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有助于推动科学、规范、有序、健全的入海排污口监管体系尽快形成。 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019年生态环境部完成渤海3600公里岸线无人

    [阅读全文]

  • 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负增长 | 绿色农业

    [内容预览]

    | 2022/1/21 11:54:12
    本报记者吕望舒1月20日北京报道 今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说,2021年,我国农业绿色转型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今年将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 “2021年是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

    [阅读全文]

  • 大气监督帮扶推动问题解决换来更多蓝天

    [内容预览]

    | 2022/1/21 11:48:48
    本报见习记者于天昊 岁末年初,多地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传来好消息,创历史最好水平。 “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也有我们的一份努力。很欣慰,也感觉责任和压力更大了。”看着“刷屏”的新闻,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监督执法二处黄威佳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蓝天保卫战继续向纵深推进。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生态环境部统筹全国生态环境系统骨干力量,寓监督于帮扶之中,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涉

    [阅读全文]

  • 准确理解把握“两个确立” 深入推进依法治污

    [内容预览]

    | 2021/12/31 10:06:34
    朱军琴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体现全党

    [阅读全文]

  • 今年底中国将实现全面淘汰20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履约目标

    [内容预览]

    | 2021/12/30 22:01:58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18日获悉,到今年底,中国将实现全面淘汰六溴环十二烷等20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履约目标。 中国签署《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二十周年暨2021年度履约技术协调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邱启文指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签署《公约》以来,在建立国家履约机制、构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强化绿色替代、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为履

    [阅读全文]

  •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总结暨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内容预览]

    | 2021/12/22 22:10:02
    本报记者杜宣逸北京报道 12月20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总结暨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工作部署会议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 黄润秋指出,加强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坚决贯彻习

    [阅读全文]

  • 氨减排怎么牵住“牛鼻子”?

    [内容预览]

    | 2021/12/14 8:17:50
    本报记者王珊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氨排放总量比2020年下降5%。 早在2020年9月 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加强农牧业生产中的氨排放治理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此次《意见》为何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养殖场提出要求?氨排放研究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减排有何难点? 我国的氨排放量需要引起重视 氨(NH3)在大多

    [阅读全文]

  • 把握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关键环节

    [内容预览]

    | 2021/12/13 9:29:29
    ◆王波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对“十四五”时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作出全面部署。其中,在目标上,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在任务上,由全面推开向整体提升迈进;在措施上,由建立机制向长治长效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重要会议、各地考察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各地区

    [阅读全文]

  • VOCs治理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成效

    [内容预览]

    | 2021/11/16 16:23:49
    常玉春 胡海鸽 今年上半年,全国臭氧浓度为1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笔者发现,在气象条件相近的情况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臭氧污染改善程度各异,有5个城市臭氧平均浓度出现同比不降反升的情况。通过对多个城市的企业进行调研发现,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实施科学化差异化管控,企业污染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但很多涉VOCs排放企业在污染治理过程中却因活性炭更换不及时、门窗不密闭

    [阅读全文]

2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