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我国前三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双双下降

    [内容预览]

    | 2007/11/14 15:15:15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扎西)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今日召开的全国河流污染防治会议上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双双下降,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1.81%,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0.28%,污染减排工作取得可喜进展。  周生贤说,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进一步加大了污染减排工作力度。上半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88

    [阅读全文]

  • 甘肃首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启动

    [内容预览]

    | 2007/11/14 14:58:50
        甘肃日报2007年11月13日讯 针对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不合理和过量施用,以及畜禽粪便排放造成的农业源污染问题,我省11月12日正式启动了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这是记者从12日下午召开的全省有关会议上了解的。    根据国务院部署,2008年初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将全面展开。我省永靖县今年6月被列入全国5个农业污染源普查试点

    [阅读全文]

  • 国家环保总局领导感言 郑州治污有典型意义

    [内容预览]

    | 2007/11/14 10:14:47
    人民网河南视窗讯 郑州日报报道:“贾鲁河、双洎河治理后水变清了。为治理污染,郑州的造纸厂从260多家整合到40多家,且每家都上了生化处理设施,具有典型意义!”昨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我市调研时深有感触。省市领导张大卫、穆为民陪同调研。双洎河是贾鲁河的支流,发源于登封市,流经新密、新郑后进入许昌,在周口的扶沟县汇入贾鲁河。双洎河在郑州境内长85公里,流域面积2750平方公里。2001年至200

    [阅读全文]

  • 长江流域06年污水排放量达305.5吨 首破300亿吨

    [内容预览]

    | 2007/11/14 10:13:25
    长江水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胡甲均13日在此间说,长江流域2006年的污水排放量总计达305.5吨,首次突破300亿吨。他是在长江水利委员会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番话的。长江水利委员会近期完成了2006年长江全流域干支流及湖泊水质水量的全面统计与复核。其统计结果表明,2006年全流域工业和生活废污水排放总量较上年增加9亿多吨,达305.5亿吨(还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和矿坑排水),增幅为3.1%。其

    [阅读全文]

  • 长江流域跨行政区域治污体制亟待建立

    [内容预览]

    | 2007/11/13 9:41:02
    本报讯(记者 刘春燕 通讯员 张琼 实习生 郑大转)上游污染,下游敷衍治理,或对两省市边缘污染推诿治理,长江流域跨行政区域的水体污染向来以治理难、效果差著称。昨日开幕的长江流域水环境安全与保障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提出亟待建立长江流域水资源和水体污染的综合管理体制。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说,在流域性的水污染治理方面,这几年国家投资很多但未解决好,是因为现有的流域管理不可能解决跨行

    [阅读全文]

  • 南京专家为全国湖泊摸“家底”

    [内容预览]

    | 2007/11/13 9:28:37
    【南京日报报道】 (记者 解悦 通讯员 胡笑琪) 我国湖泊的水质如何,水量多少,有多少生物资源?湖泊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些问题的答案,有望在“中国湖泊水质、水量和生物资源调查”项目启动后获得。记者昨从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悉,由该所主持的这项调查历时3年,项目完成后将建成我国的湖泊数据库。目前江淮片区和云贵片区的野外调查已陆续展开。   据项目首席专家杨桂山研究员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湖泊类型最

    [阅读全文]

  • 闽江口湿地还能撑多久?

    [内容预览]

    | 2007/11/12 16:17:42
    ◆本报记者 李良   福建省福州市媒体近日披露了福州市仓山区城门胪岐洲堤外的湿地被当地村干部等违法抢建,导致一千多亩湿地面目全非问题,引起省市领导的重视。福州市连续召开几次专门会议,部署打击违法抢建和保护湿地问题。但由于缺乏主体功能区划和相关法规的保障,一些执法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湿地破坏和非法占用行为层出不穷,多处湿地告急   福州市天然湿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河口段和沿海的滩涂、浅海地区,

    [阅读全文]

  • 中瑞科学家联合调查发现:长江污染程度似30年前莱茵河

    [内容预览]

    | 2007/11/12 10:57:09
    近日,瑞士科学家与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一起,从三峡到上海的长江各水段采集了100多份水质样本。科研人员发现,长江虽然污染严重,却比预计的受污染程度要轻。位于瑞士苏黎世的白鱀豚基金会是这次中瑞合作考察行动的发起者。 据了解,这是第一次由外国科研人员牵头对这条亚洲第一长河的健康状况进行考察,据他们估计,长江目前的受污染程度相当于30年前的莱茵河。 11月2日,瑞士伯尔

    [阅读全文]

  • 水泥厂浓烟熏坏环保监控设备

    [内容预览]

    | 2007/11/11 9:05:14
    涪陵整治乌江两岸水泥厂,全部小厂有望后年迁完     小水泥厂污染乌江画廊通讯员 靖艾屏 摄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涪陵区环保局获悉,该区境内乌江两岸的水泥厂由于烟雾太大,竟将十余套监控设备熏坏,现在该局不得不重新采用人工监测方法。  乌江在涪陵注入长江,这一段江水清澈碧绿,两岸山峰陡峭,树木茂盛,风景优美,被誉为乌江画廊,是我市重点打造的旅游景区之一。遗憾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这一带水陆

    [阅读全文]

  • 留青山绿水 送一江清水

    [内容预览]

    | 2007/11/11 9:02:56
    11月,群山环抱中的丹江口水库早已寒气逼人,从大坝俯瞰水面,碧水如镜。但平静的水面下隐藏着不平静的一面。专家说,丹江口水库水体中,氮、磷浓度已达中营养化标准的上限,距“富营养化”只有一步之遥。   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受到双重威胁,一是江河沿岸生产污水排放所造成的点源污染;二是江河沿岸耕地中的农药、化肥随着水土流失进入水体所造成的面源污染。   “送一江清水进北京是十堰第一位的政治

    [阅读全文]

  • 新华调查:楠溪江之水为什么这样清?

    [内容预览]

    | 2007/11/10 9:49:45
        新华网杭州11月9日专电(记者许群、汪林义)位于浙江省永嘉县境内的楠溪江逶迤近150公里,水体清澈,达到国家一级水标准。在国内江河湖泊饱受污染的情况下,楠溪江靠什么保持了优质的水环境呢?     环保规划成为“硬性”法规     1988年,楠溪江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风景名

    [阅读全文]

  • 一条河流的记忆——滹沱河,在科学发展中重生

    [内容预览]

    | 2007/11/10 9:44:43
        滹沱河的变化,几乎是个奇迹。     沿建设大街北行,过了北外环,一片江南水乡的景致豁然呈现在眼前。整个城市静起来了,净下来了,空气中湿润恬淡的气息一下子溢满胸膛……     滹沱河到了。     眼前这一匠心独具的生态整治工程为干

    [阅读全文]

  • 邢台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启动

    [内容预览]

    | 2007/11/10 9:20:49
    本报邢台电(记者 丁宝军 通讯员 岳光)为提高邢台市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水平,改善环境质量,邢台市将全面启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程。今年年底前,市区将有5家污水处理厂和一家垃圾处理厂陆续投入运营。  据邢台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年底前投入运营的污水处理厂有:邢台市污水处理厂,确保日处理污水能力8万吨;市区内有金华、小黄河、茶棚沟3家小型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将达到1.9万吨。另外,围寨河污水处理厂也

    [阅读全文]

  • 太湖治理水利规划出台

    [内容预览]

    | 2007/11/9 9:43:49
    本报讯 太湖治理水利规划日前出台,将在长江与太湖间新辟3条水道,加快太湖水体循环。  这3条水道包括望虞河西岸走马塘工程、新孟河工程和新沟河工程,带动东西太湖水体加快流动。省水利厅还将实施科学调水,常熟枢纽将每年抽引长江水40到45亿立方米,直接入太湖25到30亿立方米,使太湖水更换周期从300天缩短为200天。梅梁湖泵站每年排水10亿立方米,使作为内湖的梅梁湖每年水体更换3次以上。此外,还将实施

    [阅读全文]

  • 十一年治污难解太湖"死结"

    [内容预览]

    | 2007/11/9 9:41:22
    今年夏天,无锡太湖蓝藻暴发事件震惊全国。6月11日,国务院太湖水污染防治座谈会在江苏无锡召开。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多年,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自2001年起,太湖开始年年暴发大面积蓝藻,而这也是中国内陆湖泊共同面临的问题。过去11年中,政府累计投入370亿元资金,治理太湖、巢湖、滇池的水环境,但现实是,湖泊越来越脏。   蓝藻危机之后,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中

    [阅读全文]

  • 从源头治理 江苏禁止污染向苏北“漂移”

    [内容预览]

    | 2007/11/9 9:16:09
    本报南京11月8日电 (记者汪晓东)江苏省环保厅近日出台《关于加强环境管理促进苏北地区产业优化的意见》,此前,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加强苏北地区新建化工项目管理的意见》。两份文件旨在从源头上治理产业转移伴生的污染向苏北漂移问题。  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最近几年,苏南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提升,传统产业向苏北地区转移的步伐明显加速。为防止产业转移变成“污染搬家”,江苏省明确,全

    [阅读全文]

  • 南京:查处1155件环保违法行为 水源地安全获保障

    [内容预览]

    | 2007/11/7 10:12:12
        新华网长三角频道11月7日消息:一批污染扰民的难点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记者昨日从南京市环保局获悉,截至10月底,威胁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的老大难问题——长江南京段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45个砂场,已全部清理整治到位。全市38个工业园区特别是化工园区中的环保违法建设项目也初步得到了处罚、整治和整改。     据介绍,今年5月份以来

    [阅读全文]

  • 云南东川污染现状调查地方环保部门坦言难监管

    [内容预览]

    | 2007/11/7 9:59:11
    一封反映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再就业特区过度开发带来生态灾难的群众来信,将记者的目光引向了这个素有“天南铜都”称号的铜矿产地。  东川区因民镇两家分别排着红烟和黄烟的冶炼厂的负责人都向记者保证,他们都是按环保要求排放的。  记者调查发现,从选矿厂流出来的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沿着山谷流经下游的几个村庄,直接排到了金沙江。  当地一家冶炼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当地的生产生活用水被污染了,种不出庄稼来,但这里

    [阅读全文]

  • 四川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沱江“劣五类”之困

    [内容预览]

    | 2007/11/7 9:50:04
    四川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沱江“劣五类”之困  沿岸分布的化工厂使这条长江的重要支流生态一度濒临崩溃  中国水危机之③受伤的支流  沱江,长江上游最大的支流之一,流经成都、资阳、内江、自贡、泸州等四川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它也是中国第一条因为严重污染事故而受到关注的河流,从2004年那次波及数百万人、延时数周的停水事件开始,中国转入了一个环境事故高发时代。而从2004年起,从污染的不计成本,到一种对平衡的

    [阅读全文]

  • 北京市北护城河综合治理实现“三变”

    [内容预览]

    | 2007/11/7 9:46:47
    “生态治河,人水和谐,这条治理路子是科学的,是对头的。”站在新近治理完毕的北京北护城河畔,72岁的“老水利”李裕宏点头赞许。  李裕宏自1954年跨出校门后,就与首都的河湖水系打交道,退休前长年担任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总工程师。他说:“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深得民心!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城市河湖治理走上了科学轨道。”  现今全长5.9公里的北护城河与北京北二环路平行,沿

    [阅读全文]

252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