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专家:冻土层退融10年后可能威胁青藏铁路安全

    [内容预览]

    | 2006/1/22 1:06:08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尕玛多吉 蒋作平   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说,“地球第三极”地带青藏高原的所谓“永久冻土层”正在加速退融,可能在10年后对目前已全线铺通的青藏铁路构成威胁。   中科院资深专家吴紫汪援引一项最新的调查表示,近百年来,青藏高原的“永久冻土层”已不再“永久”,而正持续退化,其罪魁祸首是全球气候变暖。   自1962年至今,吴紫汪一直在研究青藏高原的冻土退融问题。他说,近30年来,青藏

    [阅读全文]

  • 世界最大湿地将消失

    [内容预览]

    | 2006/1/11 16:43:50
    据国际组织“保护国际(巴西)”近日刚刚公布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沼泽地45年后将不复存在。  潘塔纳尔保护区位于巴西中部地区,面积达2500万公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栖息着1000多种动物,其中包括650种鸟类、230种鱼类、95种哺乳动物、167种爬行动物和35种两栖类动物,而且有不少是珍稀动物和濒临灭绝动物。  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植物群,湿地、稀树草原、亚马孙

    [阅读全文]

  • 专家科考建议保护“母亲湖”

    [内容预览]

    | 2006/1/8 16:43:35
    图为两只小天鹅在洞庭湖水面上追逐。小刘军 王洁 摄影报道  洞庭湖是鸟类的天堂,更是我们的“母亲湖”  本报讯 继2日结束了为期5天的考察后,昨日,环洞庭湖科学考察一行10余名中外专家在长沙召开总结会。针对洞庭湖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保护洞庭湖,专家们将科考结果形成了《关于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管理的若干建议》报告提纲。  专家们认为洞庭湖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生物多样性下降、污染加剧、对湿地

    [阅读全文]

  • [关注]2005年,地球因何频频“发怒”

    [内容预览]

    | 2006/1/5 9:02:05
    刚刚过去的2005年被称为“自然灾害之年”,历时近半年的大西洋飓风创下了近代史上的记录;南亚大地震造成超过8万人死亡,成为100多年来伤亡最严重的地震之一;被誉为“南美洲绿宝石”的亚马孙河流域迎来几十年来最干燥一年。联合国世界气候变化会议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05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气候最糟糕的一年——  2005年的最后一天,北京终于迎来了入冬首场大范围降雪。  但微雪又让很多人意犹未尽:北京的降

    [阅读全文]

  • 神秘贝加尔湖:我国科学家首次捕到胎生鱼

    [内容预览]

    | 2005/8/26 18:20:23
    贝加尔湖素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是地球上最深的湖泊,不仅风景秀丽,科考资源也十分丰富。本月初,中国科学家一行23人飞抵贝加尔湖,与俄罗斯同行联手对这一区域进行为期20天的考察。据悉,这是迄今为止中俄两国间规模最大的联合科学考察活动。  冒雨上湖:首次捕获胎生贝湖鱼  13日上午,参加“中俄贝加尔湖综合科考队”的科学家冒雨抵达利斯特维扬卡码头,分乘科学考察船在贝加尔湖开始了湖面考察。  23名中方

    [阅读全文]

  • 谁来拯救可可西里?

    [内容预览]

    | 2005/8/25 9:37:41
    可可西里又闻枪声 藏羚羊惨死盗猎者枪下    在可可西里拍摄到的藏羚羊头骨。据非政府组织调查,盗猎者已转战另一处生存地———藏北羌塘保护区。    人民网河南视窗综合讯 藏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藏羚羊和其它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于1983年成立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成立羌塘自然保护区,1995年成

    [阅读全文]

  • 广东专家在低海拔地区发现虫草新品种

    [内容预览]

    | 2005/8/23 11:33:19
       新华网广州8月23日电(记者徐清扬)广东省科学院和广东省中医研究所专家最近在低海拔地区,发现了一种对免疫功能具有较强促进作用的虫草新品种--“金虫草”。  据了解,今年5月中下旬期间,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陆续发现了一种新的虫草,由于这种虫草生长期间在寄主幼虫体表上覆盖有黄绿色菌丝体,实体呈黄绿色,因此当地居民称之为“金虫草”。专家说,在我国低海拨地区发现一定规模数量的“金虫草”还

    [阅读全文]

  • 通化湿地仍在呻吟

    [内容预览]

    | 2005/8/21 8:32:52
       排水沟仍在排砂石路仍在走新闻回放通化县兴林镇朝阳村现任村支书白某和前任村支书卢某,为吉林省某药厂种植还魂草,竟砍掉自然形成的湿地上的几千株树,挖了100多条排水沟排放湿地蓄积的水源,约有13公顷的湿地惨遭破坏。经群众举报,白某被批捕。  本报通化讯(记者 娄志广卢红)通化的湿地遭到破坏事件经本报报道后,引起通化市市长张勇及通化市林业局的高度重视。通化县委组织各职能部门召开会议,经研

    [阅读全文]

  • 剿灭外来“植物杀手” 保护湖北生态刻不容缓

    [内容预览]

    | 2005/8/20 12:16:55
    生物和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入侵物种对各地环境、生物和生态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在我国列出的10种外来入侵生物中,湖北省已发现9类——水葫芦、水花生,随处可见8月16日下午,我们与省农业厅的专家组一行,来到大冶市陈贵镇余洪村。当地农户告诉记者,这里有一种“肥猪草”,只要鱼塘里生长了这种植物,鱼儿生长缓慢、池塘水质变差。在一口池塘旁,余洪村支部书记黄运富指着水里叶片肥厚、绿油油的“肥

    [阅读全文]

  • 罗布泊地区曾有适宜人类生存的古生态环境

    [内容预览]

    | 2005/8/20 0:44:09
       新华网乌鲁木齐8月19日电(陈敏、高峰)考古专家认为,一个多世纪的考古发现表明,约在距今四千纪前后至三千纪中叶期间,新疆塔里木河-孔雀河三角洲曾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罗布泊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  正在此间召开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科学探险分会”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伊第利斯研究员提出了上述观点。  伊第利斯介绍,考古工作者在罗布泊地区发掘多处古墓,经科学

    [阅读全文]

  • 专家认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亟待保护

    [内容预览]

    | 2005/8/20 0:40:38
       中新网乌鲁木齐八月十九日电(岳关宇)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武素功今天在乌鲁木齐说,位于青海和西藏交界处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亟待保护。  武素功是为参加中国科协二00五年学术年会而专程来到新疆的。  他说,近年来由于一系列人为原因,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整个地区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以前经常见到的珍奇动植物现在也很难见到了,人口大量增长和迁移

    [阅读全文]

  • 紫金山生态恢复至少需百年

    [内容预览]

    | 2005/8/18 8:49:45
       两天来,晨报关注紫金山的系列报道引起了南京市各界人士的关注,昨日,南京市民间环保组织、南京市人大代表以及相关部门的不同人士,先后接受了记者采访,有的讲述了自己与保护紫金山的故事,有的发表了对紫金山生态保护的观点和建议。  老人义务护山20多年  作为南京市惟一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紫金山环保志愿者大队的负责人,刘光华和王少明多年以来一直关注着紫金山的生态环境状况。昨日,在看了晨报两

    [阅读全文]

  • 印尼欲建世界最大棕榈种植园 需考虑环境保护

    [内容预览]

    | 2005/8/17 11:27:14
       国际在线消息:印度尼西亚目前计划在其与马来西亚接壤地带建设世界最大的以生产棕榈油为目的棕榈树种植园。而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说,若忽视保护环境,这一项目将会对该地区的森林、野生动物和当地居民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据英国《卫报》8月16日报道,计划中的棕榈树种植园位于婆罗洲,占地21.4万公顷,建设资金共计5.6亿美元,资金一部分来自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投资,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包括中国企

    [阅读全文]

  • 广西阳朔发现珍稀“石头虫”

    [内容预览]

    | 2005/8/15 21:07:19
    填补当地学术界一项研究空白  本报讯 近日,旅游研究及水文地质专家——广西桂林海洲旅游研究院韦海洲院长,在阳朔乌龙泉意外发现一种珍稀“石头虫”——石蚕。这一发现填补了广西学术界一项研究空白,同时,中国毛翅目幼虫研究领域增加了一支生力军。  毛翅目成虫石蛾的幼虫叫石蚕,俗称石头虫。这种虫生下来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寻找食物,而是用颚将身边的碎石、树叶等材料咬碎,用足小心地放在自己身体周围,然后从舌中腺孔

    [阅读全文]

  • 西藏拉鲁湿地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05/8/12 23:36:51
       人民网拉萨8月12日电 记者徐锦庚报道:拉萨市政府今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7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被列入的还有西藏昌都地区类乌齐县的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此,西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已增至9个。  从贡嘎机场进入拉萨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草木茂盛、沟壑纵横的拉鲁湿地。拉鲁湿地海拔3645米,总面积12.2平方公里,核心区

    [阅读全文]

  • 7大候选树种竞争 银杏能否成为国树?

    [内容预览]

    | 2005/8/11 10:43:22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120多个国家都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国树,而在我国国树一直处于空缺状态,而近年来,要求尽快确定我国的国树、国花、国鸟的呼声越来越高。7月中旬,国家林业局下属单位中国林学会在网上启动公民投票征集国树活动,国树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到目前为止,在7大候选树种中,银杏的得票率高居榜首。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林业学会曾举办过国树评选。  8月3日,记者见到了这次国树评选活动的相关负责人,中

    [阅读全文]

  • 赠台大熊猫按“郎才女貌”标准挑选

    [内容预览]

    | 2005/8/11 0:06:01
        本报卧龙电昨日上午,国家林业局赠台大熊猫挑选专家组在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立,赠送台湾同胞大熊猫的挑选工作也由此正式启动。  大熊猫挑选专家组由9名专家组成,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教授任专家组组长。专家组成员包括了大熊猫的行为学、营养学、遗传学、兽医学等各方面专家。  专家组7项工作程序确定入围组合  张和民在会议上提出了挑选

    [阅读全文]

  • 我国新增1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05/8/5 20:38:11
       新华网北京8月5日电 (记者 顾瑞珍) 国家环保总局5日公布了我国在河北、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建的1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此,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243个,总面积8944.1万公顷,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2%。   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建的1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涵盖了森林、内陆湿地与水域、荒漠生态系统、野生动物以及地质遗迹等5种类型,保护区内物种丰

    [阅读全文]

  • 人民热线:内蒙古九峰山,挖煤挖进自然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05/8/2 11:23:05
       来信  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九峰山区。前些年,为了保护九峰山的生态环境,我们2000多人按旗里的安排,搬出大山。可是近年来,不少煤矿在保护区内不分昼夜地采煤,致使保护区内环境日益恶化,令人痛心。——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农民  记者调查  如果你行走在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之间,连绵的大青山将一直伴随着你。大青山中段———九峰山自然保护区则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

    [阅读全文]

  • 生态水滋养"华北之肾" 白洋淀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内容预览]

    | 2005/8/1 9:52:14
    本报保定7月31日电  曾一度绝迹的马口鱼、棒花鱼、鳜鱼又重新回到了白洋淀,芦苇返青较去年提前3—4天,野生禽鸟恢复到180多种……自从补充了生态水之后,北国水乡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据专家介绍,白洋淀年平均蒸发1773.4毫米,蒸发和渗漏量近3亿立方米,这对补充周边地区的地下水、减轻气候干

    [阅读全文]

235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