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北京水环境不断改善 北来大雁已"乐不思南"

    [内容预览]

    | 2008/12/10 13:49:41
         昨天,什刹海野鸭岛上落脚的斑头雁、鸿雁和灰雁与野鸭一同在水中嬉戏觅食。随着北京水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野生候鸟选择留京过冬。

    [阅读全文]

  • 海湖湿地公园:百姓期待惊喜

    [内容预览]

    | 2008/12/6 21:35:08
    青海新闻网讯  ●我省首个湿地公园 ●面积1平方公里 ●总投资1.2亿元 ● 预计明年年底竣工  “溯溪流云去,树约风来,山翦秋眉。一片寻秋意,是凉花载雪,人在芦崎。”这是清代诗人厉鹗《忆旧游》中描写江南平原初秋的景象。在不久的将来,新建的海湖湿地公园,会将这一美景呈现在高原人民的眼前。  美景旧相识  一进大门,但见云杉、暴马丁香、栾树、月季、白蜡、黄刺玫、锦苇花、荷花、睡莲、芦苇、菖蒲、鸢尾等

    [阅读全文]

  • 2008最佳生物显微照片

    [内容预览]

    | 2008/12/4 12:00:16
     柄翅卵蜂    据国外媒体报道,2008年奥林巴斯生物数字(Olympus BioScapes)显微摄影大赛于日前揭晓。来自英国的作品“柄翅卵蜂”夺冠,清晰的呈现了这种为世界上最小的昆虫之一的黄蜂种类,长度仅为0.21毫米。:    以下为本次大赛的前十名获奖作品:   &nb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公布南极首次发现1224种新物种

    [内容预览]

    | 2008/12/3 17:16:31
    食蟹海豹在南极冰下寻找下一顿美食南极帽带企鹅照看企鹅小宝宝海底发现一堆红色海星一条座头鲸潜入水下一位研究小组成员在冰冷海水下发现一个巨大的海绵鲜艳的海蜘蛛在岩石上如此行走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12月1日宣布,世界首份有关南极洲海洋与陆地动物目录已经公布有1224种新物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海洋中发现的,而且大部分都生活在海底。 来自英国南极调查(BAS)和德国汉堡大学的

    [阅读全文]

  • 南极威尔金斯冰架面临崩塌

    [内容预览]

    | 2008/12/1 10:41:01
    新华社巴黎11月28日电(记者  李学梅)  欧洲航天局28日发表公报说,卫星图片显示,南极威尔金斯冰架又出现了新的裂痕,这将增加冰架分崩离析的危险。   公报说,11月26日,欧航局“EN鄄VISAT”环境观测卫星利用其携带的高级合成孔径雷达,拍摄了威尔金斯冰架的卫星图片。图片显示,过去3个多月,冰架又出现了新的裂痕,再加上原有的裂缝,连接冰架的冰带区已面临崩塌的危险,一旦冰

    [阅读全文]

  • 英发现秘密丛林花园 珍奇植物默默生长百年

    [内容预览]

    | 2008/11/29 12:02:22
    工作人员在英国西南部康沃尔郡郊区特雷巴公园里发现了一个“秘密丛林花园”。众多来自异国他乡的珍奇植物在这里默默生长了百余年,却一直不为人所知。  异国植物  特雷巴公园是一个植物园,20世纪30年代被誉为英国最美的花园之一。  但直到最近,园艺师在修剪植物、清理灌木时,才偶然在一个山谷的斜坡上发现这个长满各种异国植物的“秘密丛林”。  这些植物原本应该生长在远离英国的其他气候区,但现在它们却在公园里

    [阅读全文]

  • 秦皇岛生态改善 湿地恢复 引来灰鹤无数

    [内容预览]

    | 2008/11/27 10:31:08
    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不断加大湿地恢复与生态保护力度,每年冬季都会吸引数千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与数万只豆雁、赤麻鸭、斑嘴鸭等鸟类飞来栖息。图为11月26日,一群灰鹤在秦皇岛市七里海湿地觅食、飞舞。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阅读全文]

  • 很普通却知之甚少 英耗资50万英镑调查蚯蚓

    [内容预览]

    | 2008/11/27 10:25:07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蚯蚓看上去很滑溜,蠕动起来感觉很讨厌,但是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它们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物之一。随着它们的栖息地日渐受到威胁,英国有关机构要求志愿者帮助他们对蚯蚓进行一次数量普查。  在该耗资50万英镑的项目中,业余科学家将会把芥末倾倒在它们生活的花丛中,然后他们就可以辨明任何一种对此不满而爬到上面来的蚯蚓的种类。  整理出的结果将用于使人们认识英国最为普通但却又对它们知之甚

    [阅读全文]

  • 温室气体酸化海洋 威胁海底生物链

    [内容预览]

    | 2008/11/18 9:56:03
    国际性海洋环境保护组织Oceana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由于全球变暖形成的污染日趋严重,珊瑚、龙虾、蛤类以及位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很多其它海洋生物很可能将无法适应越来越酸化的海洋环境。  Oceana的这份报告以过去几年来的科学发现为基础,就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不断累积给全球海洋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进行了评估。  如果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分解海洋动物的外壳以及骨骼中的碳酸盐成分。如果这种趋

    [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将影响吉野樱花期

    [内容预览]

    | 2008/11/17 8:13:57
    新华社东京11月15日电 日本九州大学研究人员日前预测,如果全球变暖趋势进一步发展,日本各地的吉野樱(一种樱花)花期将受到不同影响,致使40年后日本关东和九州的一些地区可能再也看不到吉野樱绽放的美景。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14日报道,吉野樱花芽的生长到夏天会暂时停止,而到了冬天,花芽在5摄氏度左右的低温下又恢复生长,到了春天随着气温上升而绽放。如果没有在寒冬的低温环境中生长足够的时间,吉野樱

    [阅读全文]

  • "海洋生物普查" 披露一批南北极生物新物种

    [内容预览]

    | 2008/11/11 8:45:38
     图为在南极发现的类似蜘蛛的海洋新物种正在产卵  在南极发现的类似章鱼的新物种,由30亿年前就在南极生活的原始生物进化而来     综合报道,一项“海洋生物普查”日前披露出了一些新物种,来自全球的近2000名科学家11日将聚集西班牙,就新发现举行研讨会。     目前他们已经收集

    [阅读全文]

  • 全球气候变暖速度空前 已达5000年来最剧烈

    [内容预览]

    | 2008/11/11 8:43:21
       气候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根据对北极和北大西洋的生态环境的研究,目前的气候变暖趋势速度空前,是5000年以来最剧烈的气候变化。     美国康奈尔大学科研人员对北极和北大西洋冰川融化后造成的淡水注入、海洋环流、海洋生物迁移等情况进行了研究。  &nb

    [阅读全文]

  • 大亚湾珊瑚海底大迁移 总成活率达到95.2%

    [内容预览]

    | 2008/11/3 19:03:40
        ●移植地离移出地约6.5公里。     ●将珊瑚采挖出来放入网兜,挂在架子上进行不离水运输。     ●运输船速保持在3~4公里/小时。     ●整个移植过程用了一周时间完成。     记者

    [阅读全文]

  • 科学家研究:人造热带雨林可拯救脆弱生态

    [内容预览]

    | 2008/11/3 18:58:32
        为了遏制破坏热带雨林的行为,拯救脆弱的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现在,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热带雨林的恢复技术,研究人造热带雨林。  图一:目前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纬 5~ 10度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   图二:科学家们正在创造性的利用蝙蝠来提高人造雨林的效果    

    [阅读全文]

  • 瑞典调查发现波罗的海海底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内容预览]

    | 2008/11/3 9:11:47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1月2日电(记者吴平)瑞典国家气象与水文研究所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波罗的海海底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不少海域海底的含氧量非常低,一些海域海底已成为无氧的“死亡海底”。据瑞典《哥德堡邮报》2日报道,从1960年起,瑞典国家气象与水文研究所每年都要在位于波罗的海南部的哥得兰盆地调查海底含氧情况,该盆地占据波罗的海南部海底大部分面积。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哥得兰盆地西部、东部和北部,26%

    [阅读全文]

  • 地球大气层中甲烷水平再现上升迹象

    [内容预览]

    | 2008/10/31 9:07:19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9日电 美国科研人员29日发布最新调查报告说,在保持了10年平稳状态后,地球大气层中的甲烷水平2007年出现激增,值得引起重视。   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在新一期《地球物理通讯》月刊上撰文说,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大气层中的甲烷水平逐渐上升到工业革命前的2倍多。在2007年前的10年中,大气层中的甲烷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但他们的调查发现,大气层中的甲烷水平2007年急剧上升

    [阅读全文]

  • 极寒也能生存 科学家揭开南极抗冻鱼的神秘面纱

    [内容预览]

    | 2008/10/30 8:18:08
        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目前,科学家对南极洲冰冻海域生活的一种鱼类进行基因研究,从中揭示了它们能够生存在极度寒冷水域的秘密。这项研究是首次探寻南极“抗冻鱼”(notothenioid fish)基因之谜,寻找它们能够生存在非常寒冷海域环境的线索。    抗冻鱼家族物种共有8种,其中5种栖息在南极洲南部海域,这是环绕南极大陆的冰冷海域,

    [阅读全文]

  • 美科学家称气温升高和大气污染有益于森林

    [内容预览]

    | 2008/10/28 17:14:08
    (图片来自美国《科学日报》网站) 北京时间10月28日消息,据《科学日报》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通过实地研究发现,适度的温度升高和大气污染带来的更多氮有利于森林的繁荣。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科学家们20多年来一直在对密歇根硬木森林进行研究,他们日前公布了这一新的令人吃惊的结论。 密歇根理工大学的副教授安德鲁·伯顿是美国中西部地区气候变化研究所的负责人。自198

    [阅读全文]

  • 徐柏青小组:黑碳沉降导致青藏高原雪融加速

    [内容预览]

    | 2008/10/28 17:13:01
    印度洋上空的污染物对亚洲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融化负有直接责任——这是来自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一个研究组的结论。这篇题为《棕色云增暖南亚》(Brown haze ‘heating up’ South Asia,《自然》2007年8月)的论文曾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中国科学家近年对青藏高原的冰芯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结论。 与Scripps研究所主要依据无人驾驶飞机收集的数据,再加上地面和卫

    [阅读全文]

  • 科考发现喜马拉雅中段冰川持续消退

    [内容预览]

    | 2008/10/28 8:12:12
    中国科学家在刚刚结束的对希夏邦马―纳木那尼冰川科学考察中发现,希夏邦马地区冰川在持续消融退缩,特别是冰川前端后退速度快,退缩速度在每年10米以上。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最近组织了希夏邦马―纳木那尼冰川科学考察,活动历时两个多月,主要目的是监测希夏邦马地区冰川变化及喜马拉雅山中段南坡剖面的气象变化,测量纳木那尼冰川底部结构与冰川变化。 科考队负责人10月27日说,考察发现希夏

    [阅读全文]

237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