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温酸化将珊瑚推向死亡
[内容预览]
| 2009/4/5 10:56:47就像以色列埃拉特海域的这些珊瑚礁一样,海洋酸化和温度升高将影响珊瑚的生存。(图片提供:Interuniversity Institute, Eilat)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正在以温度升高和海水变酸“强强联手”的方式对海洋生命构成威胁。如今,对红海暗礁进行的一项研究证实了酸度增加给海洋生命带来的影响,同时暗示,这种趋势将最终导致遍及全球的暗礁溶解。“这是一个意义深远且十分重要的研究成果。”澳大利亚[阅读全文]
-
气候变暖影响"布谷鸟"啼鸣期 始鸣期有提前趋势
[内容预览]
| 2009/4/5 10:43:40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开放实验室和青海省气候中心等单位合作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已影响中国布谷鸟的啼鸣期。 家喻户晓的布谷鸟,学名大杜鹃。布谷鸟的啼鸣,是中国古代进行播种、耕耘等田间农时活动的一个重要参照依据,民间自古有“布谷布谷、种禾割麦”的说法,《齐民要术》书中也有“布谷鸟始鸣,种大田”的记[阅读全文]
-
科学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发现未知物种
[内容预览]
| 2009/3/31 9:22:19保护生物多样性组织“保护国际”25日说,科学家们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超过50种此前未知物种,包括蜘蛛、蛙类和壁虎。 “保护国际”去年7月和8月在这个南太平洋岛国考察。经过分析找到的600多种动物,科学家认为其中50种蜘蛛、3种蛙类和1种壁虎是此前不为人知的物种。 &nbs[阅读全文]
-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85%亚马孙热带雨林毁灭
[内容预览]
| 2009/3/13 17:33:53据英国《卫报》3月12日报道,英国科学家近日通过研究证实,即便是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但由此引起的哪怕微小幅度的气温上升也会给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毁灭性灾难。 这一结论是由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Met Office Hadley Centre)的数位权威气候专家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得出的。根据他们的研究,即便气温上升的幅度非常小,亚马孙热带雨林中近三分之一的树木也将消失。如果平均气温仅仅上[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致英国本土鸟类无处生存
[内容预览]
| 2009/3/11 23:30:44随着温度的升高以及欧洲大陆鸟类的入侵,灰头麦鸡(lapwing)和苏格兰交喙鸟(Scottish crossbill)等英伦群岛本土鸟类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最近,杜伦大学和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发布研究报告称,英国的许多珍稀鸟类将会灭绝。 由于全球变暖,英国的鸟类被迫不断北迁,并急速趋于消亡。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如果气候变暖,到2100年,英国的鸟类平均将向北迁移550公里(340英里)。[阅读全文]
-
海洋鱼群面临食物链的中断
[内容预览]
| 2009/3/10 10:24:21当全世界的海豚、鲨鱼以及其它大型海洋生物可能面临着饥荒。它们的食物——小型的、难以观察到的鱼类食物——正日益减少。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过度捕捞使得它们的食物来源渐渐萎缩。 据加拿大新闻网报道,国际自然保护组织“俄刻阿诺” 的科学家3月2日发布了一项报告,称他们发现数个海洋物种的体型变瘦弱了,繁殖趋缓,有些种群数量萎缩了,这都是因为它们的食物来源正被捕捞一空。 该报告的作者、“俄刻阿诺”[阅读全文]
-
南北极发现众多新物种
[内容预览]
| 2009/3/6 15:47:02整年冰天雪地的南北极,除了大家所熟之的北极熊和企鹅外,海底下其实还蕴藏了丰富的生物。像是透明的螺种,因为头顶上长着两颗像豌豆的角,被称做“蟠虎螺”;至于头顶尖尖、睁着两 个圆圆大眼的可不是乌贼,而是全世界最耐寒的“独角雪冰鱼”。 另外,在透明身躯里长出一对对咖啡色像是肋骨的构造,没有心脏构造却能活得好好的生物,则是“纽虫”。 来自全球500多位海洋学家,花了两年时间探索南极和北极的深海地区,[阅读全文]
-
太平洋岛屿奇异水母湖生存1000万水母
[内容预览]
| 2009/3/5 13:38:08人与水母共游无毒水母云集无毒水母云集 北京时间3月3日消息,据英国媒体报道,帕劳群岛位于菲律宾东部约500英里,东京南部约2000英里。在这里的一个湖中,生活着多达1000万只水母,但它们都没有毒,因为这里没有天敌。 这一水母湖还被当地人叫做奥伽姆·特克托湖,是帕劳群岛70个类似盐水湖之一,奥伽姆·特克托湖中有来自同一祖先的1000万只水母。数百年前,位于帕劳群岛的这个湖有一个[阅读全文]
-
南极冰川中或存在千年前爆炸的超新星痕迹
[内容预览]
| 2009/3/5 9:27:35据《新科学家》杂志3月3日报道,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南极的冰芯中或许存在着1000年前爆炸的超新星遗迹。 硝酸盐由大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而来,氮氧化物则通常由超新星发散的伽马射线激发生成。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望月优子及其同事分析了取自南极“富士圆顶”观测点的冰芯样本,在3个50米厚的冰层内发现了高浓度的硝酸盐。通过对应的化学物质和厚度确定冰层形成的年代后,研究小组发现,一个硝酸盐峰值所处的年[阅读全文]
-
美研究称污染和滥捕鱼类导致水母大爆发
[内容预览]
| 2009/2/25 15:36:11据日本共同社2月23日报道,美国科学基金会研究小组近日汇总的报告称,近年来水母的大量繁殖在世界各地严重危害渔业,而水质污染、滥捕鱼类等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是其罪魁祸首。 报告称,每年越前水母都会大爆发的日本海也是重灾区之一,据悉直径达2米以上的巨型水母造成的渔业损失超过2千万美元。 报告指出,污染已造成全球400多处海域内除水母以外几乎所有生物都无法生存的状况,总面积达25万平方[阅读全文]
-
科学家首次拍到濒危撒哈拉非洲猎豹
[内容预览]
| 2009/2/25 15:33:53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濒危的撒哈拉非洲猎豹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濒危的撒哈拉非洲猎豹 北京时间2月25日消息,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近日,科学家首次在野外拍摄到非常濒危的撒哈拉非洲猎豹,发现地点位于阿尔及利亚境内。 撒哈拉非洲猎豹也被称为“西北非洲猎豹”,据评估该物种数量全球不足250只。伦敦动物学研究所的莎拉·杜兰特(Sarah Durant)说:“实际上,我们并不是非常清楚撒哈拉[阅读全文]
-
全球气候转暖致英蝴蝶迁徙路线改变
[内容预览]
| 2009/2/22 11:39:32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有些生物已经开始面临灭绝的危险,美丽的英国蝴蝶就是其中一种。近日,英国科学家表示,通过将这些蝴蝶迁徙到一个温度相对较低的栖息地,就可以改变它们的濒临灭绝命运,使它们能够幸存下来。 从北约克郡迁徙到英国北部的大理石条纹粉蝶 有翼类昆虫对气候的变化非[阅读全文]
-
研究称滥伐雨林将导致亚马孙日益干旱
[内容预览]
| 2009/2/20 10:16:02巴西和美国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分析卫星数据证实,滥伐雨林会使亚马孙地区的降雨减少,导致该地区日益干旱,甚至可能会变成热带草原。 据巴西《圣保罗报》2月18日报道,两国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亚马孙地区上空云层图像和数据,研究了滥伐雨林对亚马孙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与这项研究的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气候研究中心气象学家路易斯·马查多说:“现在我们拥有雨林,雨林能留住足够多的水,我们就有水的循环[阅读全文]
-
海洋变暖:氧气损耗严重导致死海
[内容预览]
| 2009/2/15 14:04:12海洋变暖意味着氧气减少 死鱼增加 研究人员报告说,即便人类到本世纪末能够抑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面积耗尽氧气的海洋依然会持续存在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时间。作为全球变暖的一个后果,海洋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将威胁全世界大多数海洋生物——包括鱼类、贝类以及人类餐桌上的其他常客——的生存直至22世纪。 科学家早就知道,水温越高,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便越少——随着温度的上升,水中的氧气重新回到了大气。由于海水[阅读全文]
-
澳大利亚营救烧伤考拉的感人过程
[内容预览]
| 2009/2/13 18:11:06受伤严重的鲍勃(上)给它的新朋友萨姆一个拥抱 萨姆数月之后才能康复 萨姆好奇地看着镜头,展示它受伤的爪子。特瑞给萨姆喝水的照片红遍了互联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澳大利亚罕见的山火中,一只考拉幸运地获救,并因此成为明星。11日,它获救时的一段视频公布,让人为之感动。她叫“萨姆”,当时在墨尔本东南边144公里的一片被大火烧过的森[阅读全文]
-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多种候鸟冬季北迁
[内容预览]
| 2009/2/12 14:51:08紫织布鸟,北美大约305种候鸟中,半数在过冬时向北方移进(图片来自路透社)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11日报道,随着美国气候越来越温暖,北美大约305种候鸟中,半数在过冬时向北方移进。 美国生态保护协会奥特朋协会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于气候的变化,知更鸟、海鸥、山雀和猫头鹰等候鸟的过冬地点,比40年前向北移进了56公里。紫织布鸟的迁移距离最远,比以往向北移进了640多公里。&nb[阅读全文]
-
南京海底世界帝企鹅下蛋
[内容预览]
| 2009/2/11 11:20:18老婆,你可要把咱们的孩子保护好(设计台词)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海底世界帝企鹅下蛋啦 人工养殖环境下产卵,此前全球仅有两例,国内尚属首次 帝企鹅爸爸双足紧并站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身体遮挡住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寒风,弯着脖子、用温暖的肚子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放在[阅读全文]
-
马尼拉湾惊现数百只海豚集体浮游
[内容预览]
| 2009/2/11 9:06:02新华网马尼拉2月10日电(记者许林贵)约300只海豚10日在菲律宾巴丹省马尼拉湾离岸不足1000米的近海水域浮游,目前已有3只海豚搁浅死亡。据当地电视台报道,巴丹省皮拉尔镇村民10日清晨在马尼拉湾北部首先发现了这群海豚。由于这一区域海水较浅,大多数海豚三分之一的躯干暴露在水面上,它们在水中缓慢游动,保持着较窄的间隔。当地数百名志愿者和渔民闻讯赶来,试图用拍手驱赶或拖船引领等方式把这些海豚引回深海,[阅读全文]
-
海洋出现死亡地带 科学家称气候变化是根由
[内容预览]
| 2009/2/10 10:11:38在俄勒冈水域,死去的贝类、岩鱼、海星和其它海洋生物散布在海底。这一“死亡地带”的发现刺激了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地球科学家马克·施耐德(Mark Snyder)开始着手调查加州海岸是否也面临着同样的灾难。 这是很有可能的,施奈德说,因为气候变化。很多科学家相信,气候变化导致海岸沿线地带的风力更大更持久,多[阅读全文]
-
美国摄影师拍摄到北极熊罕见生活照
[内容预览]
| 2009/2/9 9:02:06北极熊潜入深水 据英国《每日邮报》6日报道,美国摄影师史蒂文·约翰·科兹洛夫斯基(Steven John Kazlowski) 在北极地区历经5年拍摄到了许多北极熊罕见的生活照。科兹洛夫斯基用照片向人们展示了北极熊潜入深水,陪伴幼熊以及寻找猎物时的自然美与优雅。报道称,摄影师科兹洛夫斯基曾先后在北极地区拍摄到许多令人惊叹的野生动物图片。而这组照片则是出自科兹洛夫斯基[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