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东北 >> 吉林
 
  • 吉林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应对资源环境约束难题

    [内容预览]

    | 2014/3/31 10:01:02
    新华网长春3月31日电(记者齐海山)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吉林省,素有中国汽车“摇篮”、黄金玉米带之称。如今吉林在审视自身资源环境、发展速度及产业优劣的基础上,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并把绿色发展深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吉林省省委书记王儒林说,该省东部的长白山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源头,是中国北方地区乃至东北亚的生态屏障。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吉林最大的特色、最宝贵的财富、最

    [阅读全文]

  • 老工业基地的“绿色发展”之路

    [内容预览]

    | 2014/3/17 9:13:18
    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段重现水清、鱼肥、鸟翔的情景。“人们的环保意识提升了,使得松花江的水变清了,吉林的天变蓝了,野生鸟类也多了。”“江城护鸟人”任建国道出了吉林人的生态共识。  近年来,吉林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生态建设示范省”的总体部署,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转变:从“粗放经济”到“绿色发展”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省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能源资源消耗强

    [阅读全文]

  • "砍林"变"看林" 长白山国有林区再现莽莽林海

    [内容预览]

    | 2014/2/13 9:37:10
    作为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工业化采伐大半个世纪的长白山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渐渐恢复,森林公顷蓄积量已接近新中国成立初期水平。  “长白山林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2亿立方米以上。”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说,“尽管经过半个世纪的采伐,但目前长白山林区有林地平均公顷蓄积达143.68立方米,已经接近新中国成立初期158立方米的水平,在全国已开发林区位居第一。” 

    [阅读全文]

  • 湿地保护与恢复成果显著

    [内容预览]

    | 2014/2/2 11:19:06
    水波荡漾、草长莺飞、鹤舞鸟鸣,通过有效的保护与恢复,吉林省湿地呈现生机盎然的景象。  湿地保护体系粗具规模。吉林省已建立湿地保护区21个,其中国家级湿地保护区10个,省级湿地保护区8个,保护小区3个。已建立湿地公园20个,其中有18个已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2013年,新建国家湿地公园7个,省级湿地保护区3个,湿地有效保护面积提高了4.3个百分点。大安嫩江湾和梅河口磨盘湖两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已成功获

    [阅读全文]

  • 严守湿地生态保护红线

    [内容预览]

    | 2014/2/2 8:54:35
    魏静 本网记者周宏2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湿地日。在湿地日来临之际,记者就目前我省湿地现状与保护措施,采访了省林业厅厅长兰宏良。记者:我省湿地资源现状如何?兰宏良: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自然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价值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地球上40%已知生命体存在的基础。吉林省湿地资源丰富多

    [阅读全文]

  • 山沟里的生态梦

    [内容预览]

    | 2013/11/12 8:17:44
    “两山夹一沟,步步踩石头,雨天涨水晴天旱,十年九不收。”这是十年前通化县快大茂镇赶马河村留给人的印象。现如今,在村民之间又流传起一段顺口溜“河路一起修,洪水低下头,山上绿油油,山下大丰收”。改变源于赶马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忠仁坚持不懈地追寻“生态梦”。  8年前,张忠仁刚当选为赶马河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这里环境不但脏乱差,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从那时起,以旧貌换新颜,用环境建设改善村民生活质量的一个“

    [阅读全文]

  • 垃圾分类、畜粪作肥 连片整治让吉林农村换新颜

    [内容预览]

    | 2013/10/31 14:38:02
    “走在这个广场上,我有一种在城里的感觉。”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快大茂镇新开村村民刘国辉站在村里用红、绿马赛克地砖铺成的广场上说,“过去村里垃圾到处乱堆,也从来没有人收拾。这两年政府搞连片整治,村里干净多了。”  新开村的变化是吉林省农村环境连片工作取得成效的缩影。2011年至今,吉林省陆续投入14亿元,使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禽畜养殖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置,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新开村党支部书记李

    [阅读全文]

  • 吉林摄影师距离400米拍到野生东北虎 拍完狂奔2.5公里

    [内容预览]

    | 2013/10/29 9:19:46
    26日拍到的照片:大约400多米外,东北虎沿着山路上山 摄影师王金生供图画面中的东北虎在山路附近行走 本组图片王金生摄  珲春摄影师拍摄到野生东北虎白天行动图片  “我的相机一秒钟能拍6张图片,回来一看,我拍到了15张有东北虎的图片,时间也就不到3秒钟。当时的心情是在3秒钟内从激动到高度紧张,因为拍照时我发现老虎的脚步移动速度很快。”  本报延吉讯(记者 杨威)10月26日,珲春摄影师王金生在珲春

    [阅读全文]

  • 中外携手探研自然保护 共铸生态文明

    [内容预览]

    | 2013/9/24 8:34:31
    9月17日,2013国际生态论坛在吉林省长白山圆满落下帷幕。论坛达成了《生态保护长白山共识》,来自国际保护组织、国内外著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的200多位专家学者表示,未来将联合加强长白山等自然保护区的国际合作,传承生态文明。  本届论坛上,长白山管委会被授予“长白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试验基地”的牌匾;正式成立了中国绿化基金会长白山生态发展专项基金;长白山科学研究院与美国阿拉斯加鱼类和野生动物署、阿拉斯加

    [阅读全文]

  • 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落幕 中国生态大国“雄心”显现

    [内容预览]

    | 2013/9/18 8:36:18
    新华网吉林频道9月17日电(记者周长庆、段续、何悦)17日,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谢忠岩在首届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闭幕式上,宣布《生态保护长白山共识》。来自国际保护组织、国内外著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的200多名专家学者表示,未来将联合加强长白山等自然保护区的国际合作,传承生态文明。  历时两天的首届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了落下了帷幕。与会者在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开发方面各抒己见。“我国经济

    [阅读全文]

  • 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开幕

    [内容预览]

    | 2013/9/18 8:27:42
    9月16日,由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吉林省人民政府等部门共同主办的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在吉林省长白山正式开幕。论坛主题为“加强自然保护、传承生态文明”。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李干杰在主旨演讲中强调,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

    [阅读全文]

  • 吉林省颁布实施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规定

    [内容预览]

    | 2013/9/17 8:15:10
    记者11日从省气象局获悉,《吉林省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若干规定》经省政府第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吉林省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了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范围,主要包括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核、化工等项目应当由气象主管机构组织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同时还对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和专家评审意见与建设项目立项、设计或

    [阅读全文]

  • 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将开幕 聚焦传承生态文明

    [内容预览]

    | 2013/9/12 7:39:03
    中国网9月11日讯 由国家环保部、国家林业局、中科院、中国社科院、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将于9月15日在长白山举行。日前,论坛各项活动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据悉,本届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的主题为:加强自然保护、传承生态文明。届时,将举行“国际自然保护区联盟”筹建研讨会、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开幕式、“加强自然保护、传承生态文明”主论坛、2013长白山生态

    [阅读全文]

  •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内容预览]

    | 2013/8/29 7:29:36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吉林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与会者围绕“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关乎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课题。我国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有所作为,应从具体国情出发,顺应时代潮流,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在广泛吸取西方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掘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努力探索中

    [阅读全文]

  • 三北防护林增产“黄金玉米带”

    [内容预览]

    | 2013/8/25 0:04:04
        新华网长春8月24日电(记者褚晓亮、齐海山、高楠)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吉林省地处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省份,吉林省分布在广袤黑土地上的农田防护林为“黄金玉米带”撑起了防风固沙的绿色保护伞。    吉林省中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地区。经过多年的三北防护林建设,中西部已基本形成了带

    [阅读全文]

  • 生态环境健康材料发展论坛在长春举行

    [内容预览]

    | 2013/8/23 14:28:01
    8月22日,5位两院院士和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长春,参加2013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材料发展工程前沿技术研究院士论坛暨第八届生态环境健康材料发展论坛,围绕“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健康发展”的主题,就室内环境与健康政策和前沿技术、空气净化技术、环境材料和治理设备技术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讨。  论坛上,郝吉明、魏复盛、侯保荣、孟伟、侯立安5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与国内环境污染控制与改善技术研究领域的

    [阅读全文]

  • 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内容预览]

    | 2013/8/18 14:59:56
    本报8月17日讯(记者张伟国韩路鹏)以“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今天上午在延吉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以及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吉林大学主办。  王伟光在论坛开幕式上,以《在超越资本逻辑的进程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为题发表讲话。他说,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艰苦而卓绝的伟大事业,需要全体中

    [阅读全文]

  • 吉林立法全面禁猎17年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内容预览]

    | 2013/7/8 14:38:59
    吉林立法全面禁猎17年有成效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地方科学立法实例  野生动物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吉林省人大于1996年在国内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实施了“全面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决定”,对省内野生动物资源实行普遍性保护。经过17年持续的禁猎行动,基本达到了省内野生动物资源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取得了显著成就。  立法背景——  野生动物资源濒临枯

    [阅读全文]

  • 长白山“保护三江源 生态长白山”增殖放流活动启动

    [内容预览]

    | 2013/5/23 14:23:14
    5月22日,由吉林省水利厅和长白山管委会共同主办的2013年吉林省水生生物养护行动计划长白山管委会“保护三江源、生态长白山”增殖放流活动在池北区美人松湖畔启动。  启动仪式由长白山管委会副主任蔡宏伟主持,省水利厅副厅长车黎明在仪式上致辞,长白山管委会主任谢忠岩宣布2013年吉林省水生生物养护行动计划长白山管委会“保护三江源、生态长白山”增殖放流活动开始。  省水利厅副厅长车黎明在致辞中表示,水生生

    [阅读全文]

  • 吉林省76种野生动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

    [内容预览]

    | 2013/5/22 8:05:15
    21日,省林业厅副厅长乔恒就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和网友在线交流。据他介绍,我省有76种野生动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乔恒表示,吉林省是我国重点林区,孕育并保存了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省(区)之一。全省有野生植物3890种,占我国植物种类的13%,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有16种。东北红豆杉、松茸、红松等不

    [阅读全文]

13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