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青海
 
  • 青海强化十项措施 保护三江源生态

    [内容预览]

    | 2017/4/22 18:36:27
    图为黄河源头“千湖美景”。(资料图) 钟欣 摄     中新网西宁4月21日电 (记者 张添福)中新网记者21日从青海省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了解到,2017年被确定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综合管理年,官方推出十项举措,以加快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进度为主线,凝聚各方形成合力,促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管理工作上台阶,确保完成9亿元的项目投资和相应的建设任务。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

    [阅读全文]

  • 蓝皮书:三江源生态资源存量价值达14万亿元

    [内容预览]

    | 2017/1/24 8:22:33
      中国首部生态领域蓝皮书:三江源生态资源存量价值达14万亿元   中新社西宁1月23日电 (记者 罗云鹏)据《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蓝皮书》最新数据显示,三江源生态资源存量价值达1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蓝皮书》23日在西宁发布,是中国首部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蓝皮书。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重要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物多样性高度集中

    [阅读全文]

  • 青海建成可远程控制的生态监测系统

    [内容预览]

    | 2016/10/27 11:08:44
    据新华社电 总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下游流经我国近一半的省份并惠泽数亿人……今年4月在三江源试点成立的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以其生态地位的重要性以及“高原野生物种基因库”的特性,吸引了海内外的目光。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作为其核心区的国家公园到底什么样?由于地域辽阔、高寒缺氧、气候恶劣,一般人很难实地一睹它的全貌。 近期,覆盖整个三江源国家公园、可远程控制的生

    [阅读全文]

  • 青海启动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

    [内容预览]

    | 2016/10/19 14:49:40
      本报西宁10月18日电  (记者王锦涛)日前,青海省正式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根据新一轮补奖政策,国家每年将下达青海省补奖总额24.13亿元,比第一轮增加4.66亿元。   据了解,自2011年实施第一轮草原补奖政策以来,国家累计在青海兑现补奖资金97.36亿元,初步建立了草原生态补奖长效机制。青海省实施草原补奖政策以来,全省76.53万牧民享受政策,人

    [阅读全文]

  • 可可西里获立法保护

    [内容预览]

    | 2016/9/30 16:11:30
    本报记者安世远 通讯员张继生 夏连琪西宁报道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日前审议通过了《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可可西里获得立法保护。 《条例》分5章,分别从规划、保护、管理和利用活动以及法律责任方面,对可可西里地区自然遗产地及其缓冲区保护工作进行了法律界定,明确省人民政府对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规划、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并组织实施。《条例》自2016年10月

    [阅读全文]

  • 三江源生态保护效益明显

    [内容预览]

    | 2016/9/18 10:00:57
    据新华社西宁电 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竣工验收会近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相关22项工程共1041个子项目符合最初建设实施规划标准,生态保护效益明显,全部通过验收。 因三江源地区生态加速退化,国家于2005年启动人工干预应急式保护,相关项目的建设、实施总面积共39.5万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工期近十年,项目包括网围栏建设、人工草补播、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等,直接参与人数接近20万人。 据本次验收

    [阅读全文]

  • 青海三江源建生态补偿范例 为大自然“养颜”

    [内容预览]

    | 2016/8/23 7:36:45
        藏羚羊   三江源风景   生态补偿,就是利用经济手段来明确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   青海省三江源区的生态补偿就是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   “输血”变“造血”   有人将三江源称为“大美净土”,的确,群山起伏,湖泊、小溪星罗密布,茂盛的植被以及栖居其间的野生动物让三江源

    [阅读全文]

  • 青海再次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区域

    [内容预览]

    | 2016/8/19 13:26:54
    新华社西宁8月17日电(记者张大川)记者近日从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获悉,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继在青海东部地区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区域后,首次在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区域。 据介绍,青海省土地质量调查工作始于2004年,截至目前共完成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4个,完成调查面积2.49万平方千米;完成1:5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项目5个,完成调查面积4100平方千米。

    [阅读全文]

  • 青海环保儿童电影展举行

    [内容预览]

    | 2016/7/11 10:07:52
    本报记者安世远 通讯员张继生 夏连琪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西宁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青海西宁环保儿童电影展”近日在西宁举行,旨在通过生动活泼、充满正能量的影像,让青少年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树立自觉呵护地球生态的意识。30余部电影报名参加。 影展精选展映了《带上我的冬不拉》、《照见》等8部电影,展现了西宁的多元文化和风土人情,同时也为西宁市民带来了全国的优秀儿童电影作品。影展同时举

    [阅读全文]

  • 青海生态资产价值18.39万亿元

    [内容预览]

    | 2016/6/2 9:37:02
    本报西宁6月1日电  (记者王梅)今天下午,记者从青海省政府召开的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资产评估项目成果发布会上获悉:青海生态资产总价值达18.39万亿元,三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资产为15.19万亿元,占到全省总资产的82.7%,其中三江源区生态资产价值为126616亿元,占比68.9%;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300.77亿元,三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服务价值为5811.41亿

    [阅读全文]

  • 气象遥感监测显示:青海湖整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内容预览]

    | 2016/5/18 10:12:42
    中新社西宁5月17日电 (孙睿 金泉才)青海省气象部门17日发布了《青海湖流域生态遥感监测报告》,显示受青海湖流域暖湿化气候趋势的影响和流域内各类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青海湖流域出现径流量增加、水位抬升、水体面积增大、沙化面积下降等生态环境趋好的现象,整个流域生态和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其整个流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

    [阅读全文]

  • 青藏高原首个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

    [内容预览]

    | 2016/3/2 17:19:07
    中新社西宁3月1日电 (孙睿)青藏高原首个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西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  西宁市地处青藏高原东端,2015年总人口逾231万人。近年来,随着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不断增多,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西宁市区大气质量尚未得到根本性好转,开始受到扬尘、雾霾等大气环境问题的困扰。  据记者了解,《西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共八章84条,从大气污染物排

    [阅读全文]

  • 青海:绿染江源守生态红线 绿色发展谋生态红利

    [内容预览]

    | 2016/2/18 17:20:42
    过去一年,一场以“绿色”为主题的革新正在青海高原快速蔓延: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重点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决策、评价、管理、考核和生态补偿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全面启动;智慧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新能源等生态经济产业发展蹄疾步稳,“大美青海”生态画卷徐徐铺展开来。未来,青海将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走向生态文明建

    [阅读全文]

  • 黄河源头再现千湖美景 果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内容预览]

    | 2016/2/12 18:03:35
    果洛藏族自治州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理念,经过“十二五”时期坚持不懈努力,全州生态持续恶化趋势有效遏制,生态系统渐趋良性循环,黄河源头再现千湖美景,天蓝地绿水美山青的三江源生态屏障日益牢固,雪域果洛为构建坚固丰沛的“中华水塔”,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重大生态治理项目深入实施,全州完成累计投资22.47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项目,完成沙漠化防治36.96万亩、封山育林147.34

    [阅读全文]

  • 青海在三江源推广“带走一袋垃圾”环保行动

    [内容预览]

    | 2016/2/5 4:12:16
    中新社青海唐古拉山镇2月2日电 (孙睿 张添福)已经在长江源第一镇—青海唐古拉山镇实行4年的“带走一袋垃圾”环保公益项目,日前获得了青海省官方的肯定。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负责人杨欣2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希望该项目能为高原垃圾的回收和运输做出示范,解决高原牧区垃圾污染的问题,减少垃圾对长江源水环境的威胁,改善长江水源地环境状况。  唐古拉山镇位于长江源区,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是由青海进入

    [阅读全文]

  • 青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内容预览]

    | 2016/1/27 19:21:46
    本报西宁1月26日电(记者刘鹏)青海省省长郝鹏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青海一定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地处三江源头的青海省,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多年来,青海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郝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全面推进,主体功能、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生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三江源一期工程圆满完成

    [阅读全文]

  • 遥感监测表明青海三江源等地各项生态指标稳中向好

    [内容预览]

    | 2016/1/20 22:39:05
    中新社西宁1月20日电 (孙睿)“根据遥感监测显示,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在强化生态保护和气候暖湿化过程的共同作用背景下,青海省域层面各类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趋势向好。”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副主任葛劲松20日表示。  葛劲松介绍说,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以2000年为调查评估基准年,2005年为参照年,2010年为现状年,调查评估范围以青海省域为主(总面积69.66

    [阅读全文]

  • 祁连生态“六大行动”保绿水青山

    [内容预览]

    | 2016/1/18 18:08:16
       本报记者 陈文年 通讯员 马金山    绿水青山,即祁连底色。    祁连素有“天境祁连”“祁连林海”“天然氧吧”“动植物基因库”等美誉,有中国最美的祁连山草原,中国避暑名山牛心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祁连风光”、高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的黑河大峡谷等优于生态。同时,祁连县平均海拔31

    [阅读全文]

  • 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重点实验室获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容预览]

    | 2016/1/18 17:55:52
    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以青海大学为依托单位的“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重点实验室”,被国家科技部和青海省政府联合批准建设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科技部在我省批准的第一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青海大学在整合“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营养与生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基础上,依托本校人才资

    [阅读全文]

  • 青海三江源地区963名湿地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

    [内容预览]

    | 2016/1/5 18:28:41
       4日,青海省林业厅发布消息称,该省率先在中国启动实施湿地生态管护员制度,三江源地区963名湿地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  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富集之地,发挥着调节气候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巨大作用。截至目前,青海湿地面积为814.36万公顷,居中国首位,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生态调节区。  青海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建海介绍,三江源地区963名湿地

    [阅读全文]

63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