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青海
 
  • 在雪域高原筑就环保生态之路

    [内容预览]

    | 2015/12/28 16:51:36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三江源腹地,海南天和路桥人克服了难以预见的种种困难,在确保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创新生态保护措施,在修建首条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高速化公路中,他们用辛劳和智慧,向世人交上了一份高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三江源头水质不受污染,野生动物迁徙不受阻断,自然景观不受影响的生态答卷。  青海新闻网讯 共和至玉树的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共玉公路)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交通枢纽,是交

    [阅读全文]

  • 青海杂多“澜沧江源第一县”力推生态+产业引领发展

    [内容预览]

    | 2015/12/4 17:06:05
    中新网西宁12月3日电 (张添福)“地处澜沧江源头的杂多,生态地位重要,民俗文化丰富,未来,我们将借此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畜牧业,让特色产业引领牧区发展。”3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县长才旦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为打造青藏高原生态良好、特色突出、设施完善、宜居宜业的商贸旅游新型牧民新城,杂多县抓住中国政府支持藏区发展、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建设、灾后重建等历史机遇,预计2015年地

    [阅读全文]

  • 青海生态持续偏好 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内容预览]

    | 2015/11/26 17:16:06
    图为青海省境内的果洛达日尼纳湿地。 三江源办供图 摄  图为青海省境内的黄河源头千湖奇观。 三江源办供图 摄  中新网西宁11月26日电 (张添福)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日前共同发布的关于中国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需求的研究报告《地球生命力报告·中国2015》(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青海和西藏两个省区仍维持生态盈余。  26日,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青海

    [阅读全文]

  • 青海“十三五”规划建议:生态文明获得突出

    [内容预览]

    | 2015/11/24 16:47:01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赵静)11月20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西宁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强调,《建议》是引领青海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出说明。  全会提出青海“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实现“一个同步”、奋力建设“三区”、打造“一个高

    [阅读全文]

  • 三江源地区生态建设的调研思考

    [内容预览]

    | 2015/11/17 19:15:25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乃至亚洲气候变化的启动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青海可持续发展的大局,更事关中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为加快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第181次常务会议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这是继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全面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

    [阅读全文]

  • 为“一带一路”打造绿色生态屏障

    [内容预览]

    | 2015/10/6 19:31:27
    “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下提出的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战略构想,是我国区域发展从着眼国内到放眼全球的基本遵循,释放了中国进一步向西开放、建设经济大走廊的强烈政策信号。作为幅员辽阔、人口稀少、资源丰富、生态独特和文化多元的青藏高原地区,必须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积极融入中凸显自身优势,为“一带一路”打造绿色生态屏障。  以绿色

    [阅读全文]

  • 监测显示:三江源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

    [内容预览]

    | 2015/9/30 23:01:02
    新华网西宁9月30日电(记者张曦)记者30日从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获悉,首次青海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显示: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系统逐渐恢复,黑土滩型退化草地面积减少近30%。  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面积约占青海面积43%,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  此次三江源生态保护区草地监测结果显示:2004年-2013年,三江源生态

    [阅读全文]

  • 2015三江源生态保护行:守护草原上的星星

    [内容预览]

    | 2015/9/25 20:51:06
    越野车驶过玛多县城,向西南方向行驶。过了玛多黄河桥不久,眼前是一片绿意浓浓的草滩,这绿色又衔接着无边无际的湖水,波光粼粼,清澈如镜。  湖的中央是一座从远山延伸下来的半岛,半岛将湖水一分为二,前面是碧蓝色的,后面是碧绿色的,湖的边缘分布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湖泊。  “上星星海到了,往前走还有中星星海,下星星海,下车去拍个照片吧。”司机说。今年,星星海附近地区夏季降雨量多,湖水晶莹明澈,在阳光的照射下

    [阅读全文]

  • 三江源区生态持续好转

    [内容预览]

    | 2015/9/18 17:01:43
    本报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刘诗瑶)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牵头完成的“青海湖水面面积变化监测”和“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草地监测”研究成果显示:10年来青海湖面积持续增加,三江源草地退化趋势得到遏制。  监测结果表明,2004至2013年期间,整个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的草原生态系统有所好转,草地退化趋势已经基本得到遏制,呈轻度恢复趋势。退化草地总面积的54%状

    [阅读全文]

  • 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与载体

    [内容预览]

    | 2015/9/11 16:56:36
    今夏,地处柴达木东大门、青藏公路与青新公路交汇点上的茶卡,这个不足千人的小镇着实红火,每天接待游客2.5万人次,预计全年将接待110万人次,几乎比上年增长了300%。茶卡旅游业的红火,有其必然性,这个面积105平方公里的盐湖可直接食用的盐储量达4.5亿吨以上,能供全世界人口食用100年之久,因此被评为全国惟一盐湖类国家AAA级景区。   建设生态文明是生态旅游的灵魂和目标引领,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

    [阅读全文]

  • 枸杞:一个生态与致富的故事——秋访三江源

    [内容预览]

    | 2015/9/9 17:47:17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启动已近两年,进展情况如何?本报近日派出采访组,专程前往海南、果洛、玉树、黄南等藏族自治州,实地察看,走访群众,重点采访报道塔拉滩治理、黄沙头治理、黄河源头草原湖泊治理、黑土滩治理、生态旅游业开发、生态富民产业培育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工程实施情况,采写了“秋访三江源”系列报道,充分展现我省三江源二期工程建设启动近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突出亮点,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只

    [阅读全文]

  • 青海湖面积达到15年来最大值

    [内容预览]

    | 2015/8/29 22:22:50
    新华网西宁8月29日电(记者张曦)记者从青海气象部门了解到,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青海湖面积有所增加,达到15年来最大值。  青海省气象局遥感与生态评估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宝康介绍,卫星监测数据显示,目前青海湖总面积为4432.32平方公里,较去年同期增加49.84平方公里。  “较历年同期增加面积来看,今年是青海湖2001年有监测以来的面积最大值。”刘宝康说。  据悉,青海湖面积增大的原因主要是20

    [阅读全文]

  • 国际重要湿地青海湖水鸟种群恢复 湿地生态向好

    [内容预览]

    | 2015/8/25 16:49:51
    中新社西宁8月24日电 (张添福)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派出所所长杨守德24日向记者表示,2015年8月结束的青海湖年度综合调查发现,青海湖湿地水鸟种群恢复、数量增加,表明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向好。   本次青海湖综合调查中,水鸟调查组共完成青海湖环湖24个水鸟栖息繁殖地、18条猛禽样线及鸣禽调查,共记录到水鸟36种,3.56万只。  杨守德举例说,本次发现中国国家一级保护

    [阅读全文]

  • 高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千里眼”

    [内容预览]

    | 2015/7/30 17:56:04
    进入21世纪,一场史无前例的生态保护和建设风潮席卷高原大地,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湟水流域……高原上几乎每一片林地、草原、河流、湖泊、湿地,都被纳入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范围。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一项项新措施、新技术也随即运用到生态保护和建设中,成为生态保护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和助推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技术就是卫星遥感。遥感技术起源于飞行器和人造卫星的发展,即利用载人(无人)飞

    [阅读全文]

  • 生态文明建设问诊行动 生态文明建设青海模式初形成

    [内容预览]

    | 2015/7/21 4:11:35
      “青海省已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海模式”。近期以来,为推动做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中科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专家组一行,来我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问诊行动,专家组认为我省在全国首家出台了生态领域改革“总设计图”和“总施工图”。主体功能区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各项制度建设全面展开,对全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阅读全文]

  • 传统生态文明在传承中成为更多牧民生活准则

    [内容预览]

    | 2015/7/2 3:55:38
    新华网西宁6月30日电(记者马千里、张涛、李琳海)眼下正是青海湖湟鱼洄游产卵高峰期,记者沿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哈尔盖河等洄游通道看到,很多当地牧民自发守护在河边,不时帮助搁浅的湟鱼回到深水区。  湟鱼是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特有鱼种,它是水-鸟-鱼共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湟鱼资源量的衰减,直接影响到鸟类的迁徙、繁衍和生长发育,影响青海湖的生态平衡。2004年,湟鱼被《中国物

    [阅读全文]

  • 生态环境十年变化遥感调查评估显示:青海生态趋势向好

    [内容预览]

    | 2015/6/19 4:30:23
    从2011年开始,省环保厅根据环保部部署,组织完成我省野外核查、生态系统参数野外观测、国家下发遥感调查数据的检验复核和社会经济数据收集整理等工作,建立我省生态十年土地覆被、生态参数等遥感监测数据调查数据库。调查评估结果显示: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在强化生态保护和气候暖湿化过程的共同作用背景下,我省省域层面各类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趋势向好。这是6月15日记者从省环保厅组织召开的青

    [阅读全文]

  • 人物:大漠枸杞别样红

    [内容预览]

    | 2015/6/19 4:26:22
    本报记者/咸文静  “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青洽会,能够在这么好的平台上推介企业的产品,是我创业之初的梦想。”邱雪梅说完,开心地笑了起来。如果不是亲耳所闻,很难想象,当初面对2万亩的沙地,这个看上去温柔的女人是如何下定决心,要在这片沙地上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2010年初,邱雪梅看中了青海枸杞市场发展的良好前景,放弃在外地经营多年的糖厂生意,变卖部分资产,来到陌生的青海,在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

    [阅读全文]

  • 青海生态环境十年变化遥感调查显示生态趋势向好

    [内容预览]

    | 2015/6/16 21:52:10
    6月15日,省环保厅发布《青海省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报告》,调查评估成果的总体结论认为: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在强化生态保护和气候暖湿化过程的共同作用背景下,省域层面各类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趋势向好。  报告显示,十年间,我省湿地和冰川(永久积雪)分别增加3.25%和1.47%,草地和森林面积分别增加0.24%和0.12%,灌丛增加0.01%,

    [阅读全文]

  • 青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稳中向好"

    [内容预览]

    | 2015/6/7 22:20:53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4日,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青海门源、祁连、刚察等27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总体稳定,稳中向好。”   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全球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生态系统,青海生态环境价值显著、地位重要。   “2014年青海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开展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推进污染减排、强化环境执法监督检查,还加大了交通沿线、旅游景区、

    [阅读全文]

63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