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青海
 
  • 青海湖面积达到15年来最大值

    [内容预览]

    | 2015/8/29 22:22:50
    新华网西宁8月29日电(记者张曦)记者从青海气象部门了解到,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青海湖面积有所增加,达到15年来最大值。  青海省气象局遥感与生态评估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宝康介绍,卫星监测数据显示,目前青海湖总面积为4432.32平方公里,较去年同期增加49.84平方公里。  “较历年同期增加面积来看,今年是青海湖2001年有监测以来的面积最大值。”刘宝康说。  据悉,青海湖面积增大的原因主要是20

    [阅读全文]

  • 国际重要湿地青海湖水鸟种群恢复 湿地生态向好

    [内容预览]

    | 2015/8/25 16:49:51
    中新社西宁8月24日电 (张添福)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派出所所长杨守德24日向记者表示,2015年8月结束的青海湖年度综合调查发现,青海湖湿地水鸟种群恢复、数量增加,表明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向好。   本次青海湖综合调查中,水鸟调查组共完成青海湖环湖24个水鸟栖息繁殖地、18条猛禽样线及鸣禽调查,共记录到水鸟36种,3.56万只。  杨守德举例说,本次发现中国国家一级保护

    [阅读全文]

  • 高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千里眼”

    [内容预览]

    | 2015/7/30 17:56:04
    进入21世纪,一场史无前例的生态保护和建设风潮席卷高原大地,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湟水流域……高原上几乎每一片林地、草原、河流、湖泊、湿地,都被纳入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范围。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一项项新措施、新技术也随即运用到生态保护和建设中,成为生态保护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和助推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技术就是卫星遥感。遥感技术起源于飞行器和人造卫星的发展,即利用载人(无人)飞

    [阅读全文]

  • 生态文明建设问诊行动 生态文明建设青海模式初形成

    [内容预览]

    | 2015/7/21 4:11:35
      “青海省已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海模式”。近期以来,为推动做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中科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专家组一行,来我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问诊行动,专家组认为我省在全国首家出台了生态领域改革“总设计图”和“总施工图”。主体功能区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各项制度建设全面展开,对全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阅读全文]

  • 传统生态文明在传承中成为更多牧民生活准则

    [内容预览]

    | 2015/7/2 3:55:38
    新华网西宁6月30日电(记者马千里、张涛、李琳海)眼下正是青海湖湟鱼洄游产卵高峰期,记者沿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哈尔盖河等洄游通道看到,很多当地牧民自发守护在河边,不时帮助搁浅的湟鱼回到深水区。  湟鱼是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特有鱼种,它是水-鸟-鱼共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湟鱼资源量的衰减,直接影响到鸟类的迁徙、繁衍和生长发育,影响青海湖的生态平衡。2004年,湟鱼被《中国物

    [阅读全文]

  • 生态环境十年变化遥感调查评估显示:青海生态趋势向好

    [内容预览]

    | 2015/6/19 4:30:23
    从2011年开始,省环保厅根据环保部部署,组织完成我省野外核查、生态系统参数野外观测、国家下发遥感调查数据的检验复核和社会经济数据收集整理等工作,建立我省生态十年土地覆被、生态参数等遥感监测数据调查数据库。调查评估结果显示: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在强化生态保护和气候暖湿化过程的共同作用背景下,我省省域层面各类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趋势向好。这是6月15日记者从省环保厅组织召开的青

    [阅读全文]

  • 人物:大漠枸杞别样红

    [内容预览]

    | 2015/6/19 4:26:22
    本报记者/咸文静  “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青洽会,能够在这么好的平台上推介企业的产品,是我创业之初的梦想。”邱雪梅说完,开心地笑了起来。如果不是亲耳所闻,很难想象,当初面对2万亩的沙地,这个看上去温柔的女人是如何下定决心,要在这片沙地上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2010年初,邱雪梅看中了青海枸杞市场发展的良好前景,放弃在外地经营多年的糖厂生意,变卖部分资产,来到陌生的青海,在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

    [阅读全文]

  • 青海生态环境十年变化遥感调查显示生态趋势向好

    [内容预览]

    | 2015/6/16 21:52:10
    6月15日,省环保厅发布《青海省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报告》,调查评估成果的总体结论认为: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在强化生态保护和气候暖湿化过程的共同作用背景下,省域层面各类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趋势向好。  报告显示,十年间,我省湿地和冰川(永久积雪)分别增加3.25%和1.47%,草地和森林面积分别增加0.24%和0.12%,灌丛增加0.01%,

    [阅读全文]

  • 青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稳中向好"

    [内容预览]

    | 2015/6/7 22:20:53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4日,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青海门源、祁连、刚察等27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总体稳定,稳中向好。”   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全球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生态系统,青海生态环境价值显著、地位重要。   “2014年青海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开展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推进污染减排、强化环境执法监督检查,还加大了交通沿线、旅游景区、

    [阅读全文]

  • 柴达木盆地主要生态系统生态耗水规律研究获实效

    [内容预览]

    | 2015/6/4 0:58:46
    5月27日,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由青海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共同完成的“柴达木盆地主要生态系统生态耗水规律研究”项目通过了成果评价,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通过综合运用站点观测、小区监测、遥感监测、数学建模等多种手段解析了柴达木地区(流域)的水文-生态耦合效应,开展了柴达木地区不同植被类型耗水规律的综合研究

    [阅读全文]

  • 三江源保护一期工程生态成效综合评估座谈会召开

    [内容预览]

    | 2015/5/24 18:22:04
    5月21日,经省政府同意,省环境保护厅、省三江源办公室组织召开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工程生态成效综合评估座谈会,听取三江源区生态建设工程一期生态成效综合评估汇报,并进一步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对评估成果予以完善。  为了有效开展一期工程的生态成效监测和评估工作,省政府决定,由省环境保护厅与省水利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气象局等单位共同组成三江源生态监测工作组。同时,在省环境保护厅和省三江源办公室的组织协

    [阅读全文]

  • 青海省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与建设投入机制

    [内容预览]

    | 2015/4/7 15:17:21
       青海省把支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2014年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投入机制,全力支持实施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    2014年,青海省财政资金积极支持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投入资金57.5亿元,支持三江源二期、祁连山生态综合治理等全面启动,推进

    [阅读全文]

  • 青海投入116亿元 保护三江源等地生态

    [内容预览]

    | 2015/2/6 9:24:18
    张芳曼制图  本报西宁2月5日电  (记者张志锋)2014年青海省投入资金116亿元用于生态保护,三江源等地区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局部地区正在改善。  2014年,青海省共投入57.5亿元,用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祁连山生态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和修复等生态工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根据今年1月16日青海省林业工作会议通报情况,去年完成营造林166.

    [阅读全文]

  • 青海:政府与民间合力保护“地球之肾”

    [内容预览]

    | 2015/2/2 12:19:20
     新华网西宁2月2日电(李琳海 海倩)2月2日为世界第19个湿地日,“湿地:我们的未来”成为今年湿地日的主题,位于三江源头的青海省通过政府与民间力量,保护“地球之肾”。 “青海省湿地资源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调节区。”青海省林业厅厅长党晓勇说。  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青海省湿地资源面积为814﹒36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5.19%,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一

    [阅读全文]

  • 青海藏区11处重要湿地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内容预览]

    | 2015/1/20 9:46:54
    记者日前从青海省林业厅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青海藏区一批重要湿地日前正式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青海省此次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的重要湿地为: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冬格措纳湖湿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阿拉克湖湿地、乌兰县都兰湖湿地、天峻县布哈河湿地、德令哈市尕海湿地、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巴塘河湿地、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黑河源湿地。此外,还包括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湿地。

    [阅读全文]

  • 2014年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完成投资超4亿元

    [内容预览]

    | 2015/1/19 21:14:41
    中新网西宁1月19日电(张添福)“2014年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启动之年,共完成投资4.1亿元(人民币,下同),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19日,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综合部工程师詹海宁说。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该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享有“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美誉,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是北

    [阅读全文]

  • 藏区首部生态建设法规诞生

    [内容预览]

    | 2015/1/16 10:13:55
    本报西宁1月15日电 (记者张志锋)《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13日经青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3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省制定的第一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也是我国藏区首项生态建设立法。  青海是我国藏族聚居区之一,也是三江源所在地,被称为“中华水塔”。去年该省出台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在没有上位法可循的情况下,青海省人大常委会自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工作。通过半年多调研

    [阅读全文]

  • 青海省气象局公布该省2014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内容预览]

    | 2015/1/13 9:28:25
    青海省气象局12日公布了该省2014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部分突破历史极值的天气事件入选。  青海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处长陈彦山表示:“这些天气气候事件是经过专家认真评审后推选出来的,去年青海一些极端的天气气候不仅创造了历史极值,也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2014年青海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如下:  一、夏季多地洪涝成灾  夏季该省降水大部偏多,化隆等多地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引发不同程度的暴雨

    [阅读全文]

  • 三江源保护区6成县市进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内容预览]

    | 2014/12/25 19:58:40
    记者25日从青海省水土保持局了解到,中国三江源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监测区域内的18个县(市)中,11个县(市)正在进行水土流失重点动态监测,动态监测比例达60%。  据了解,在中国水利部主持的中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中,将三江源保护区列为重点监测区域,监测范围涉及青海玛多、玛沁、久治及甘肃的玛曲等18个县。  青海省水土保持局监测总站负责人郭宏伟表示,从2013年开始,计划利用5年时间,利用遥

    [阅读全文]

  • 人工增雨为三江源地区增水近220个“西湖”

    [内容预览]

    | 2014/12/15 14:10:47
    据青海省气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为遏制土地沙化趋势,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发源地生态环境,今年青海通过人工增雨在三江源地区增加降水31.56亿立方米,降水量相当于220个杭州西湖的水量。  三江源因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发源于此而得名,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这里每年向下游供水600多亿立方米,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素有“中华水塔”

    [阅读全文]

63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