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产业资讯文章列表

“十三五”污水处理设施投资5644亿元,生活垃圾2518.4 亿元

2016年,在国家和各部委20余条环保政策的推动下,环保呈现出大市场、大项目、大需求的趋势,环保行业的兼并重组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站上风口,环保行业并购加快。

去年年底,国务院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实现“一证式”管理。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建设成为固定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

“十三五”期间,《国家规划》的目标是,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10万亿元以上。其中,亮点之一是到2020年,先进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超过两万亿元。

10年间,我国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产品种类不断扩大、企业数量不断增长,环境标志产品占政府采购同类产品比重也持续提升。

环保行业是目前最受关注的行业之一。没有环保技术的创新和服务的创新、模式的创新,那也就没有环保繁荣的未来。而环保技术和环保模式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先进的环保技术只能通过先进的商业服务模式才能够发挥到最大作用。

据国家发改委此前公布数据,我国计划在2020年推动环保产业产值达到2.8万亿元。由此计算,2020年,环保产业中的先进环保产业产值占比将达到71.4%。

按照目前的收费标准,VOCs的监测及治理市场规模预计将在千亿级别。到2030年消除全部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对应投资需求或超过7000亿元,保守估计也有5000亿元。

拥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光环,节能环保产业在“十二五”经历了高速发展,行业产值规模不断扩大,更吸引了很多外部企业涌入。盛筵已经开启,“十三五”时期的环保产业会呈现怎样的态势?

如果按照30%处理能力来规划,2020年日处理能力需要达到3.6万吨,而现在只有1万吨,还有将近3万吨缺口。即使目前在建的处理设施都建好,能达到2万多吨/日处理能力,还有1万吨缺口。

环境保护部和科技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形成科技支撑体系,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与装备,建成环保科技基础数据和信息共享平台。对此,业内专家预测,未来我国环保设备市场需求旺盛,可增长空间巨大。

近年来,随着环保市场红利的释放,环保行业资本市场也风起云涌,PPP、大并购、发展绿色金融等产业趋势更加明晰,产业正在迎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资本大潮席卷之下,环保企业是随波逐流还是独善其身,成为业内的热点话题。

《土壤污染防治法》目前已形成草案征求意见稿,经环资委25次全体会议,现正式对外征求意见。在近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环境修复发展战略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付莎就如何理解立法相关内容做了介绍。

智能制造结合了发达的物联网和信息技术,除了显著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更能精准地利用材料和能源,减少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推动工业领域的绿色发展。

截至2015年底,各省(区、市)累计颁发的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共2034份,比2014年增加113份,全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核准危废处理能力达5263万吨/年,较同期提高959万吨/年。

国内环保行业的特点是“产业体量巨大、企业小而散”。要着力推动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全产业链整合发展,应综合发挥政府PPP引导基金、银行贷款、PE投资等多种投融资模式的优势,为环保产业“融资本、融技术、融资源”。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近日公布了《有机废气治理行业2015年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根据协会统计,近一年来,国内15个省(直辖市)出台了VOCs(挥发性有机物)收费细则,大约40个城市颁布实施了治理、整治方案。

企业应清楚地知道技术优势所在,明确定位合作对象。大企业想成为资源整合者,要对行业、资源非常了解;中小企业则要有专业价值。

环卫产业的潜在空间和市场化趋势会使国企进军环卫产业的进程加快。预计到2019年,环卫产业总规模将迎来超过2200亿元的市场空间。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