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产业资讯文章列表

中新社重庆十一月五日电 (记者 郭晋嘉)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与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五日在渝联合举办“中英低碳发展重庆论坛”,交流发展低碳经济经验。据介绍,本次论坛旨在交流重庆和英国应对气候变化,尤其是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来……

节能减排给环保行业上市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一政策机遇在刚刚披露结束的三季度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已逐渐显现。有分析指出,环保行业在未来几年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行业内的龙头上市公司将从中受益匪浅。业绩平稳增长季报显示,包括水务、固废处理以……

在“金融海啸”导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之际,国际资本却持续看好我国环保新能源科技产业发展前景并频频出手。继上个月股神巴菲特18亿港元投资比亚迪新能源车之后,10月28日晚,英特尔公司的全球投资机构———英特尔投资宣布三笔在华新近投资项目……

据英国《卫报》消息,英国日前启动一项藻类生物燃料公共资助项目,计划将耗资2600万英镑(约2.8亿元人民币)于2020年前实现利用藻类生产运输燃料。 徐旭东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研究员,从事微藻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获国家……

博乐讯(通讯员韩振玉 兰兴明)日前,在农五师召开的农作物收获机械化展示现场会上,来自各团场的参观者观摩了采棉机、袖筒喷药机、棉杆还田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葡萄埋藤机,使参观者大开眼界,领略了新型农作物收获机械快速、高效的神奇威力。据到会的农业……

在全球能源趋紧和节能减排双重重压之下,新的可再生能源受到无比青睐。相对价格偏高的太阳能发电和已经接近饱和的水电资源,风力发电(下称“风电”)成为最受追捧的“宠儿”。近几年来,风电更像一股持续不……

国际能源机构(IEA)执行副总裁理查德•琼斯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投入能源开发的资金难以保障,许多能源项目被迫延迟。同时,一些石油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由于需求下降,经……

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已经在全球各个国家和企业取得共识,围绕着节能和环保潮流,出现了多种“绿色科技”和“绿色商业模式”。 节能服务商和EMC模式兴起 &nbs……

据新华社北京电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1979年至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4%,支持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8%的速度。 &nb……

尽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但作为实体经济中的朝阳产业之一,风能正在成为全球资本追逐的新热土,而中国风电市场则被视作其中潜力最大的市场。 在以“……

2008上半年以来,最牵动全球人心的当数“油和米”问题。油价粮价的涨涨落落,也让刚刚兴起的生物燃料站在了风口浪尖,迎来前所未有的关注与争议。 而在10月23日、24日于青岛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生物能源与……

对目前部分地区出现电力需求减缓的情况,发改委能源局有关人士在“2009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表示,目前还不能说出现了电力过剩。从积极方面看,能源资源的消耗增速降下来,有利于节能减排、经济结构……

水价或许将很快上调,这是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别发出的信号。联想到2007年中国水务市场的几次外资高溢价收购,不难看出,外资早就开始在中国水务市场布局。 据了解,有国际水务巨头在……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人士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未来政府鼓励投资的同时,应该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防止高耗能产业的重复建设。 &……

本报讯(记者 彭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严重,大力节能、控制需求总量、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填补我国常规能源缺口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就在第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前夕,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滨海新区揭牌成立。这是由中国石油集团旗下的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津产权交易中心、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三方共同出资设立的,其宗旨为“应对国内和国际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带来的挑战,改善环……

“排污权交易”在中国还是新业务,在越来越污染的环境下,中国的环境交易所陆续启动 奥运会前夕,北京环境交易所(以下简称“环交所”)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排污权交易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所有的企业都可以通过环交所进行排污权交易,也为企业提供了商业运……

新华网哈尔滨11月1日电(记者 呼涛)作为中国七大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松花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为国内外企业参与污染治理投融资提供机遇。 &n……

博乐讯(通讯员韩振玉 兰兴明)11月30日,农五师八十一团综合加工厂已加工皮棉7026吨,转运国家棉花储备库奎屯棉花存储站5000多吨,一、二级品率95%以上,实现了棉花收购加工、生产销售两旺的喜人局面。 农五师八十一团今年种植棉花7.3……

英国碳基金公司(Carbon Trust)日前启动一项生物燃料项目,计划将耗资2600万英镑(约2.8亿元人民币)于2020年前实现利用藻类生产运输燃料。 据英国《卫报》消息,该项目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藻类生物燃料公共资助项目,预……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